带有抓钩的拖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9808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带有抓钩的拖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把,尤其涉及带有抓钩的拖把。



背景技术:

拖把为擦洗地面的清洗工具,在生活中非常常见。

拖把包括手柄、拖把头和用于擦洗地面的布罩,拖把头与手柄的下端铰接,拖把头包括底板和压板,压板与底板的上表面连接,用于压紧底板,现有饰面上的拖把,为了更加方便地将布罩取下来对其进行清洗,将布罩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拖把头底板的底部固接,使用时,将布罩安装在底板的底部并固定,具体安装方式为:先将布罩平铺在地面上,然后将拖把头的底板放置在布罩上,将布罩的侧边翻转,使其翻转到底板的上表面,最后通过压板压紧布罩,将布罩进行固定,使其在拖地的过程中不会掉落。

现有的拖把的缺陷在于:安装时,需要人手将布罩的侧边进行翻转,然后压板对布罩进行压紧,并且压板对布罩的压紧力比较大,在操作的过程中,压板容易压到手对手造成损伤,使用不安全,另外,安装和拆卸时,都需要人手布罩翻转和取下,布罩本身比较脏,容易脏手,通过人手操作,安装和拆卸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带有抓钩的拖把,操作简单、安全,布罩的安装和拆卸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带有抓钩的拖把,包括手柄、齿轮、安装壳、底板、至少一个滑座、第一抓钩组件、第二抓钩组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拖布,所述齿轮设于手柄的下端并可随手柄转动,底板固设于安装壳下端并与安装壳围成容纳空间,所述滑座和齿轮均位于容纳空间内,滑座包括齿条和滑板,齿条沿安装壳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该齿轮啮合,滑板固接在齿条远离齿轮的一端,所述滑板上设有第一斜槽和第二斜槽,所述第一斜槽由安装壳宽度方向的一侧至另一侧向远离齿轮的方向逐渐倾斜,所述第二斜槽由安装壳宽度方向的一侧向另一侧向靠近齿轮的方向逐渐倾斜,所述第一抓钩组件和第二抓钩组件沿安装壳的宽度方向排列并分别位于滑座的两侧,第一抓钩组件包括第一横杆和与第一横杆的外侧端固接的多个第一抓钩,所述第二抓钩组件包括第二横杆和与第二横杆外侧端固接的多个第二抓钩,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斜槽滑动配合,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横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斜槽滑动配合,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横杆铰接,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与安装壳滑动配合并可沿安装壳的宽度方向滑动,第一抓钩和第二抓钩的底部均与底板的上端面贴合,底板上端面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弧形面,第一弧形面从靠近滑座的一侧至远离滑座的一侧向下倾斜。

优选地,所述滑座为两个,两滑座关于齿轮的中心点中心对称,两滑座的齿条位于齿轮的相对两侧。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靠近滑座的一侧分别与安装壳铰接,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远离滑座的一侧用于将拖布压紧于底板的上端面,第一压板远离滑座的一侧设有多个供第一抓钩穿过的第一缺口,第二压板远离滑座的一侧设有多个供第二抓钩穿过的第二缺口。

优选地,第一压板的内侧设有与第一横杆抵接的多个第一弧形板,该第一弧形板在远离第一缺口的一侧的下端形成第二弧形面,第二弧形面到底板上端面之间的距离由远离第一缺口的一端向靠近第一缺口的一端逐渐增大,第二压板的内侧设有与第二横杆抵接的多个第二弧形板,该第二弧形板在远离第二缺口的一侧的下端设有第三弧形面,第三弧形面到底板上端面之间的距离由远离第二缺口的一端向靠近第二缺口的一端逐渐增大。

优选地,安装壳的一侧还安装有第一扭簧,第一扭簧用于提供使第一压板远离滑座的一侧向下转动的弹性力;安装壳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扭簧,第二扭簧用于提供是第二压板远离滑座的一侧向下转动的弹性力。

优选地,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远离滑座的一侧设有多个用于压紧拖布的锯齿。

优选地,还包括齿杆、转片和铰接架,齿杆与所述齿轮的上端固接,齿杆和齿轮一体成型形成一定位座,所述安装壳的上表面开设有一第一凹槽,所述转片卡接于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凹槽底部和转片上设有供定位座穿过的方形孔,所述定位座可相对安装壳上下滑动,所述定位座具有与安装壳上的方形孔内壁贴合的限位部和与方形孔下端抵压配合的抵压部,所述铰接架的下端具有两相互间隔的支撑脚,两支撑脚分别与所述定位座的上端铰接,所述转片的上表面设有两凸缘,两支撑脚的下端分别对应设有与两凸缘配合的第三缺口。

优选地,所述齿轮下端开有一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内设有一弹簧,该弹簧的一端与第二凹槽的内壁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底板的上廀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壳的两侧开分别对应设有供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通过的第四缺口。

优选地,第一抓钩包括用于勾设拖布的第一钩爪和与底板上端面抵接第一凸块,第一钩爪设于第一抓钩远离滑座的一端,第一凸块设于第一抓钩的下端并位于第一钩爪靠近滑动座的一侧,第二抓钩包括用于勾设拖布的第二钩爪和底板上端面抵接的第二凸块,第二钩爪设于第二抓钩远离滑座的一端,第二凸块设于第二抓钩的下端并位于第二钩爪靠近滑座的一侧。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在安装壳的两侧设有多个第一抓钩、第二抓钩以及在安装壳内设有用于控制第一抓钩和第二抓钩向外伸出和向内收回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齿轮,代替现有技术中人手对拖布进行安装,实现对拖布的灵活安装和拆卸,使用更加方便和安全,不容易脏手。

(2)通过齿轮齿条传动以及在滑座上设有第一斜槽和第二斜槽,控制滑座两侧的第一抓钩和第二抓钩同步向外伸出和向内收回,控制精准。

(3)通过手柄自转即可实现对第一抓钩和第二抓钩的控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避免了人手与拖布的接触。

(4)通过第一横杆分别与第一弧形面和第二弧形面的配合以及通过第二横杆分别与第一弧形面和第三弧形面的配合,保证拖布可更加精准的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有抓钩的拖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使用新型抓钩收回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抓钩向外伸出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铰接架、转片和定位座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定位座、转片和安装壳的装配爆炸图;

图6为图1中安装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10、铰接架;11、支撑脚;12、第三缺口;13、转片;14、凸缘;2、安装壳;21、第四缺口;22、卡槽;23、第一凹槽;24、方形孔;25、第一扭簧;3、第一压板;30、第二压板;31、第一弧形板;301、第二弧形面;32、锯齿;33、第一缺口;4、底板;41、第一弧形面;5、第一抓钩;50、第二抓钩;51、第一凸块;52、第二凸块;61、滑座;62、齿条;63、滑板;64、第一斜槽;65、第二斜槽;66、第一连接杆;67、第二连接杆;8、第一抓钩组件;80、第二抓钩组件;81、第一横杆;82、第二横杆;9、定位座;91、齿杆;92、齿轮;93、限位部;94、抵压部;9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带有抓钩的拖把,包括手柄1、齿轮92、安装壳2、底板4、至少一个滑座61、第一抓钩组件8、第二抓钩组件80、第一连接杆66、第二连接杆67和拖布,所述齿轮92设于手柄1的下端并可随手柄1转动,底板4固设于安装壳2的下端并与安装壳2围成容纳空间,所述滑座61和齿轮92均位于容纳空间内,滑座61包括齿条62和滑板63,齿条62沿安装壳2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该齿轮92啮合,滑板63固接在齿条62远离齿轮92的一端,所述滑板63上设有第一斜槽64和第二斜槽65,所述第一斜槽64由安装壳2宽度方向的一侧至另一侧向远离齿轮92的方向逐渐倾斜,所述第二斜槽65由安装壳2宽度方向的一侧向另一侧向靠近齿轮92的方向逐渐倾斜,优选地,第一斜槽64和第二斜槽65倾斜的角度相等,第一抓钩组件8和第二抓钩组件80沿安装壳2的宽度方向排列并分别位于安装壳2的两侧,第一抓钩组件8包括第一横杆81和与第一横杆81的外侧端固接的多个第一抓钩5,第二抓钩组件80包括第二横杆82和与第二横杆82外侧端固接的多个第二抓钩50,所述第一连接杆66的一端与第一斜槽64滑动配合,第一连接杆66的另一端与第一横杆81铰接,第二连接杆67的一端与第二斜槽65滑动配合,第二连接杆67的另一端与第二横杆82铰接,第一连接杆66和第二连接杆67均与安装壳2滑动配合连接并可沿安装壳2的宽度方向滑动,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如图6所示,所述安装壳2内设有沿安装壳2宽度方向延伸的卡槽22,第一连接杆66和第二连接杆67分别嵌置于卡槽22内,底板4上端面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弧形面41,第一弧形面41从靠近滑座61的一侧至远离滑座61的一侧向下倾斜。

使用时,直接将拖布平铺在地面上,将底板4直接放置在拖布上,使得底板4位于拖布的中间位置,保证拖布的边缘不被底板4覆盖,然后旋转手柄1,手柄1带动齿轮92旋转,齿轮92与齿条62啮合推动两滑座61沿安装壳2的长度方向相向滑动,第一连接杆66由第一斜槽64的一端滑至第一斜槽64的另一端,第二连接杆67由第二斜槽65的一端滑至第二斜槽65的另一端,第一连接杆66和第二连接杆67分别沿安装壳2的宽度方向相向滑动,将分别位于滑座61两侧的第一抓钩组件8和第二抓钩组件80同步向外推出,由于第一横杆81和第二横杆82分别对应与第一连接杆66和第二连接杆67铰接,第一抓钩5和第二抓钩50分别沿底板4上端面两侧的第一弧形面41向下滑动,第一抓钩5和第二抓钩50接触地面并到达拖布的边缘处并勾住拖布,然后反方向旋转手柄1,第一抓钩5和第二抓钩50勾住拖布边缘向内收回,拖布边缘翻转至底板4的上端面,实现对拖布的安装,当使用后需要将拖布取下进行清洗或更换时,再次反方向旋转手柄1,第一抓钩5和第二抓钩50再次向外伸出,同时,将拖布推出,具体推出的方式为:如图3所示,,第一抓钩5包括用于勾设拖布的第一钩爪和与底板4上端面抵接第一凸块51,第一钩爪设于第一抓钩5远离滑座61的一端,第一凸块51设于第一抓钩5的下端并位于第一钩爪靠近滑动座的一侧,第二抓钩50包括用于勾设拖布的第二钩爪和底板4上端面抵接的第二凸块52,第二钩爪50设于第二抓钩远离滑座61的一端,第二凸块52设于第二抓钩50的下端并位于第二钩爪靠近滑座61的一侧,第一抓钩5和第二抓钩50向外伸出时,第一凸块51和第二凸块52分别顶推底板4上端面两侧的拖布使其脱离底板4的上端面,完成拆卸;如此,通过在滑座61的两侧设有第一抓钩5、第二抓钩50以及在安装壳2内设有用于控制第一抓钩5和第二抓钩50的第一连接杆66、第二连接杆67、滑座61和齿轮92,只需要通过旋转手柄1即可完成拖布的安装和拆卸,操作简单方便,安装和拆卸都非常方便,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人手对拖布进行安装时容易压到手指,对手指造成损伤,使用安全,并且,安装和拆卸全程都不接触拖布,不容易弄脏手,卫生度更高。

如图2和图3和所示,优选地,所述滑座61为两个,两滑座61关于齿轮92的中心点中心对称,通过对称分布的两滑座61,两第一连接杆66和两第二连接杆67分别对应将第一横杆81和第二横杆82向外推出和向内收回,避免第一横杆81和第二横杆82在移动过程中向第一横杆81和第二横杆82的一端偏离,保证了整个移动过程的稳定性。

为了将安装完成后的拖布完全固定在底板4的上端面,避免拖把在使用的过程中拖布从底板4上脱落,本实用新型的拖把还包括第一压板3和第二压板30,第一压板3和第二压板30靠近滑座61的一侧分别与安装壳2铰接,第一压板3和第二压板30远离滑座61的一侧用于将拖布压紧于底板4的上端面,具体压紧的方式为:安装壳2的一侧还安装有第一扭簧25,第一扭簧25用于提供使第一压板3远离滑座61的一侧向下转动的弹性力;安装壳2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扭簧,第二扭簧用于提供是第二压板30远离滑座61的一侧向下转动的弹性力,第一压板3的另一侧设有多个供第一抓钩5穿过的第一缺口33,第二压板30的另一侧设有多个供第二抓钩50穿过的第二缺口。通过上述可知,在安装拖布的过程中,需要将拖布翻转至底板4的上端面然后通过第一压板3和第二压板30将其进行压紧,拆卸拖布的过程中,需要第一压板3和第二压板30松开拖布然后才能将拖布推出,但是第一压板3和第二压板30是分别通过第一扭簧25和第二扭簧始终压紧底板4的上端面的,因此,为了能实现顺利的安装和拆卸,第一压板3的内侧设有与第一横杆81抵接的多个第一弧形板31,该第一弧形板31远离第一缺口33的一端设有第二弧形面301,第二弧形面301到底板4上端面的距离由远离第一缺口33的一端向靠近第一缺口33的一端逐渐增大,第二压板30的内侧设有与第二横杆82抵接的多个第二弧形板,该第二弧形板远离第二缺口的一端设有第三弧形面,第三弧形面到底板4上端面的距离由远离第二缺口的一端向靠近第二缺口的一端逐渐增大;在第一抓钩5和第二抓钩50向外伸出的过程中,第一横杆81和第二横杆82向外平移,第一横杆81和第二横杆82分别沿第二弧形面301和第三弧形面的延伸方向顶升第一压板3和第二压板30,使得第一压板3和第二压板30的外侧端向上抬起,第一压板3和第二压板30脱离底板4的上端面,拖布被放开,此时,可通过第一凸块51和第二凸块52向外伸出的过程中将拖布向外推出,第一抓钩5和第二抓钩50继续向外伸出,第一扭簧25和第二扭簧分别对应给第一压板3和第二压板30提供弹性力,使得第一压板3的第一弧形板31和第二压板30的第二弧形板始终分别压紧第一横杆81和第二横杆82,第一横杆81和第二横杆82分别沿底板4两侧的第一弧形面41下滑,带动第一抓钩5和第二抓钩50下滑使得第一抓钩5和第二抓钩50与拖布接触并勾住拖布边缘,第一抓钩5和第二抓钩50收回的过程是其伸出过程的逆过程,首先是第一横杆81和第二横杆82分别沿第一弧形面41上升顶起第一压板3和第二压板30,将拖布翻转至底板4的上端面后,第一横杆81和第二横杆82分别沿第二弧形面301和第三弧形面下降使得第一压板3和第二压板30将拖布压紧于底板4的上端面;如此,通过第一横杆81分别与第一弧形面41和第二弧形面301的配合以及通过第二横杆82分别与第二弧形面301和第三弧形面的配合,保证拖布可更加精确的安装和拆卸。

如图7所示,为了将拖布更加稳固的压紧于底板4的上端面,所述第一压板3和第二压板30远离滑座61的一侧分别设有多个用于压紧拖布的锯齿32,多个锯齿32可分段对拖布进行压紧,使其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脱落。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拖把还包括齿杆91、转片13和铰接架10,齿杆91与所述齿轮92的上端固接,齿杆91和齿轮92一体成型形成一定位座9,所述安装壳2的上表面开设有一第一凹槽23,所述转片13卡接于第一凹槽23内,所述第一凹槽23底部和转片13上设有供定位座9穿过的方形孔24,所述定位座9可相对安装壳2上下滑动,所述定位座9具有与安装壳2上的方形孔24内壁贴合的限位部93和与方形孔24下端抵压配合的抵压部94,所述铰接架10的下端具有两相互间隔的支撑脚11,两支撑脚11分别与所述定位座9的上端铰接,手柄1与铰接架10的上端铰接,所述转片13的上表面设有两凸缘14,两支撑脚11的下端分别对应设有与两凸缘14配合的第三缺口12。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齿轮92下端开有一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内设有一弹簧95,该弹簧95的一端与第二凹槽的内壁连接,弹簧95的另一端与底板4的上端面连接。

优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安装壳2的两侧开分别对应设有供第一连接杆66和第二连接杆67通过的第四缺口21。

当第一抓钩5和第二抓钩50处于收回状态时,弹簧95给定位座9提供一个弹性力使得定位座9的抵压部94与方形孔24的下端抵押配合,定位座9的限位部93与方形孔24的内壁贴合,定位座9无法旋转,如图4所示,所述铰接架10的第三缺口12位于凸缘14的上方,保证在正常拖地时,铰接架10可相对定位座9旋转,同时,凸缘14阻挡铰接架10,防止拖把在使用过程中,定位座9下滑,利于拖把的灵活使用;当需要将第一抓钩5和第二抓钩50向外伸出抓取拖布或将使用后的拖布推出时,将手柄1直立,使得第三缺口12对准凸缘14,下压手柄1,手柄1下移带动定位座9克服弹簧95的弹性力向下移动,相应地,定位座9的限位部93向下移动脱离方形孔24的内壁,此时,定位座9可旋转,第三缺口12下移与凸缘14配合,通过第三缺口12和凸缘14的配合,既保证了拖把在使用过程中,定位座9无法下压,同时,当手柄1处于直立状态时,定位座9可通过下压实现旋转,使用灵活。

综上所述,拖布的整个拆卸和安装过程为:将手柄1直立、下压手柄1、旋钮手柄1、第一抓钩5和第二抓钩50向外伸出、第一凸块51和第二凸块52将拖布推出完成拆卸;反方向旋转手柄1、第一抓钩5和第二抓钩50勾住拖布向内收回、第一压板3和第二压板30压紧拖布、弹簧95顶升定位座9复位完成安装。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