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8172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属于厨房烹饪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烹饪器具,包括外壳和操控开关,操控开关安装在外壳上,用户通过操作操控开关实现对烹饪器具的烹饪操作,所述操控开关包括电路板、开关帽壳和设在电路板和开关帽壳之间的操控面盖,由于装配需要,操控面盖与开关帽壳之间存在间隙,用户烹饪食材或清洗时,水及油污等容易从该间隙进入开关帽壳内,对操控开关内部的电路板或外壳内部的其他元件产生影响,影响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提高烹饪器具的防水效果,增加其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外壳及安装在外壳上的操控开关,所述操控开关包括电路板、开关帽壳和设在电路板和开关帽壳之间的操控面盖,所述操控面盖设有第一围边和第二围边,第一围边和第二围边形成防水槽,所述开关帽壳伸入至所述防水槽。

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所述操控开关包括电路板、开关帽壳和设在电路板和开关帽壳之间的操控面盖,由于装配和操作需要,开关帽壳与操控面盖之间留有间隙,为了减少水分从该间隙内流入到电路板或外壳内部的其他元件上,所述操控面盖设有第一围边和第二围边,第一围边和第二围边形成防水槽,所述开关帽壳伸入至所述防水槽,安装完成后,第一围边位于开关帽壳的外周侧,第二围边位于开关帽壳的内周侧,从外壳的水流到开关帽壳时,会先被第一围边挡住,起到第一层防水的作用,当水量较多时,可能从第一围边和开关帽壳的外侧壁之间继续渗入,这部分渗入的水会被位于开关帽壳的内周侧的第二围边挡住,从而起到第二层防水的作用,利用两层防水,可以有效减少水接触到电路板的几率,防水效果明显,增加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开关帽壳安装在第一围边和第二围边所形成的防水槽上,第一围边和第二围边形成对开关帽壳的外形定位,可增加开关帽壳的连接稳定性,如果开关帽壳是活动式的,则可以减少开关帽壳活动时的晃动,用户体验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与开关帽壳相连的编码器,所述编码器位于第二围边内。用户操作开关帽壳使其通过编码器传输信号到电路板,结构简单,成本低,编码器位于第二围边内,使得第二围边能对编码器起到保护、防水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操控面盖设有朝电路板方向延伸且围在所述编码器外的第三围边。第三围边能对编码器靠近电路板那部分进行保护、防水,以免从外壳其他位置渗入的水对这部分的编码器产生影响,全方位保护。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围边与电路板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使得第三围边与电路板密封,水分无法从第三围边进入到电路板上,对第三围边所围成的区域内的电子元件进行保护。

作为优选,所述开关帽壳朝电路板一侧设有内延伸柱,所述编码器安装在内延伸柱上。设置内延伸柱方便编码器与开关帽壳连接,一定程度也减少对编码器的长度要求,控制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内延伸柱至少部分伸入第二围边内。内延伸柱伸入第二围边内,使得第二围边能对内延伸柱伸入的那部分起到防水和保护的作用,间接对安装在内延伸柱上的编码器进行防水和保护。

作为优选,所电路板上设有发光元件,所述操控面盖在第一围边和第二围边之间为透光区域。由于开关帽壳伸入在第一围边和第二围边所述形成的防水槽上,第一围边和开关帽壳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光线可这部分间隙穿过,从而在开关帽壳外圈形成环形光圈,外观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开关帽壳的内壁朝电路板延伸有第四围边,所述第二围边伸入第四围边与开关帽壳的内壁之间。第四围边形成第三层防水,防水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操控开关还包括容置所述电路板、操控面盖的开关座,所述开关座安装在所述外壳上,开关座与外壳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或,所述操控面盖与外壳为一体结构。开关座与外壳之间设置第二密封圈,能提高开关座与外壳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水从开关座与外壳之间的缝隙流到操控开关以外的电子元件上,而直接将操控面盖设置成与外壳一体,也能避免水流到操控开关以外的电子元件上。

作为优选,所述操控开关为旋转开关或按压开关或旋转按压组合开关。旋转开关、按压开关、旋转按压组合开关都是活动式的开关,活动式的开关,开关帽壳与操控面盖之间的间隙相对较大,利用第一围边和第二围边相互配合可以很好解决这类开关的晃动问题和防水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烹饪器具第一实施例中操控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烹饪器具第一实施例中操控开关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烹饪器具第一实施例中操控开关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烹饪器具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烹饪器具第二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烹饪器具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参照图1至3,本实用新型中的烹饪器具,泛指市面上的电饭煲、压力锅、炒菜机、电磁炉等,本实施例以压力锅为例,包括外壳1,外壳1可参见图4至7,外壳1上安装有操控开关,用户通过操控开关对烹饪器具进行烹饪操作,本实施例中操控开关为旋转按压组合开关,即既可以旋转操作,也可按压操作,具体包括电路板2、开关帽壳4和设在电路板2和开关帽壳4之间的操控面盖3,开关帽壳4与电路板2连接且显露于外壳1,用户直接能接触的部分就是开关帽壳4,操控面盖3用于遮住电路板2,当烹饪器具上功能较多时,一个操控面盖3上会同时定位安装有多个开关帽壳4,而本实施例中的操控开关仅以单个开关帽壳为例,为方便描述,定义朝向用户方向为操控面盖3的外侧,反之为操控面盖3的内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指的操控开关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旋转按压组合开关,也可以为旋转开关或按压开关。

本实施例中开关帽壳4位于操控面盖3的外侧,而电路板2位于操控面盖3的内侧,操控面盖3的外壁朝外侧延伸有第一围边31和第二围边32,第一围边31和第二围边32形成防水槽35,本实施例中开关帽壳4为柱状的壳体件,其朝向电路板2一侧镂空形成空槽40,开关帽壳4的侧壁伸入至所述防水槽35。如图2中所示,开关帽壳4的侧壁伸入到防水槽35后,第一围边31位于开关帽壳4的侧壁的外周侧,第二围边32位于开关帽壳4的侧壁的内周侧。

当用户清洗或烹饪食材时,会在外壳1表面残留水,水从外壳1流至操控面盖3,水顺着操控面盖3流下来时,会被第一围边31所阻挡,即形成第一层防水效果,不会直接流入开关帽壳4内部,当水量较多时,水会漫过第一围边31,并从第一围边31和开关帽壳4的侧壁之间渗入,渗入后的水被毁第二围边32所阻挡,形成第二层防水效果,利用两层防水,可以有效减少水接触到电路板2的几率,防水效果明显,增加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另外,由于开关帽壳4的侧壁被定位在第一围边31和第二围边32所形成的防水槽35内,第一围边31和第二围边32形成对开关帽壳4的外形定位,本实施例中的开关帽壳4是既可旋转也可按压,所以利用防水槽35的定位效果可以减少开关帽壳4活动时的晃动,用户体验更好。

为了进一步提升防水效果,所述开关帽壳4的内壁朝电路板2延伸有第四围边41,所述第二围边32伸入第四围边41与开关帽壳4的内壁之间。这样即便是水在第二围边32与开关帽壳4的侧壁之间渗入,也会被第四围边41阻挡,形成第三层防水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2上设有与开关帽壳4相连的编码器21,所述编码器21位于第二围边32内,使得第二围边32能对编码器21起到保护、防水的作用,即便是水在第二围边32与开关帽壳4的侧壁之间渗入,也不会直接接触到编码器21。

由于整个烹饪器具不光是只有操控开关处存在渗水情况,在其他位置也存在渗水的情况,所以外壳1内部一旦渗水,这部分水容易从操控面盖3的内侧方向接触到电路板2,尤其是接触到编码器21部分,为了解决这部分问题,所述操控面盖3设有朝电路板2方向延伸且围在所述编码器21外的第三围边33,而且所述第三围边33与电路板2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51。水无法从第三围边33进入到电路板2上,保护第三围边33所围成的区域内的电子元件,尤其是编码器21。

为了方便开关帽壳4与编码器21连接,所述开关帽壳4朝电路板2一侧设有内延伸柱42,内延伸柱42的头部设有安装槽421,所述编码器21安装在内延伸柱42的安装槽421内,固定方式可以为过盈配合,也可以是粘接。而且所述内延伸柱42至少部分伸入第二围边32内,从第二围边32渗入的水不会直接接触到编码器21。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2上设有发光元件22,且,本实施例中的操控面盖3包括第一面盖301和第二面盖302,具体参见图3,第二面盖302贴近电路板2,且由透明材质制成,第一面盖301覆盖在第二面盖302的外侧,第一面盖301为不透明的材质制成,第二围边32位于第二面盖302上,第一围边31位于第一面盖301上,第一面盖301安装到第二面盖302上后,第一围边31和第二围边32之间的防水槽35形成透光区域,发光元件22发出的光可透过该透光区域射出,而开关帽壳4的侧壁与第一围边31存在一定活动间隙,光射出后,在开关帽壳4的外周侧形成一个光圈,视觉效果更好。当然如果开关帽壳4本身也是透光材质制成的,那整个开关帽壳4都是发光的,因为光线本身就可以从第一围边31内射到开关帽壳4上。

为了让第一面盖301和第二面盖302装配时更准确,第二面盖302的端面沿第二围边32的周侧分布设有3个定位凹槽3021,第一面盖301的端面上设有与定位凹槽3021匹配的定位凸块3011,安装时,定位凸块3011定位安装在定位凹槽3021内并用紧固件固定,这样安装后定位更准确,第一围边31和第二围边32之间的间隙更均匀。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制造成本,将第一面盖301和第二面盖302设成分体,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第一面盖301和第二面盖302可以一体,然后在第一围边31和第二围边32之间通过二次注塑填补透光材料,同样也能实现本实施例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操控开关为整体模块化的,可以整体安装于不同型号的产品上,整个操控开关还包括一个呈盒状的开关座6,所述电路板2、操控面盖3容置并安装在开关座6内,开关帽壳4与电路板2连接,这些零件组装完后组成一个整体的操控开关,安装时,将所述开关座6安装在所述外壳1上,为了避免水从开关座6与外壳1之间的缝隙流入到开关座6内,本实施例中开关座6与外壳1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52,加强两者之间的密封性,第二密封圈52的示意图可参见图5和图6。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容易想到,开关座6可以与外壳1一体成型,以加强两者的密封性。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容易想到,操控面盖可以与外壳一体成型,而开关座则安装在操控面盖的内侧,这样也可避免外壳1外面的水从操控面盖与外壳之间的缝隙内流到开关座内,减少对开关座内的电路板影响。

实施例2:参考图4至图7,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操控面盖3上设有多个开关帽壳4和指示灯,本实施例为方便示意,仅示出其中一个开关帽壳4,该开关帽壳4为旋钮式开关,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操控面盖3较大,且是一体结构。本实施例中所有的电子元件集成在同一个电路板2上,电路板2安装在开关座6内,外壳上设有安装孔11,开关座6整体安装在安装孔11上。

本实施例中电路板2上同样也设有编码器21,操控面盖3上设有供编码器21穿过的穿孔,操控在穿孔外周侧同样设有第一围边31和第二围边32,本实施例中的操控开关安装完成后,开关帽壳4的侧壁与水平面呈一定倾斜角度α,0°<α<30°,同时,第一围边31和第二围边32相应设置成倾斜,使得水从外壳1表面下流时,倾斜的第一围边31、第二围边32能更好地起到防水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尤其是挡筋的形状和结构。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