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口径原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4911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口径原汁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原汁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口径原汁机。



背景技术:

大口径原汁机的技术原理为电机提供动力,电机上的转动轴带动螺杆同步转动,物料投到进料口后,螺杆顶部的螺旋结构卷切着物料至滤网下部,物料沿螺旋往下,通过螺杆与滤网的相互作用,物料在挤压的过程中越挤越碎,汁液受压力作用,通过滤网上的网孔,被挤出滤网外。大口径原汁机投进去的物料体积相对较大,需要通过螺杆对物料进行加工成小块才能继续处理。

NUC公司申请号为201310175466.0的专利提供了以下解决方案,即螺杆转动过程,通过刮刀与导料面的相互作用卷着物料往压榨处理部运动,在压榨处理部将大块物料第一次卷压成小块物料,并通过压榨处理部与螺杆作用将处理过的物料带到压榨部位进而压榨出汁液。该技术方案有效的解决了体积较大的物料在进入榨汁机之前需对物料进行切分处理的问题,剔除了使用者在放入物料前需先将食材切块的不便和麻烦。

该技术方案,因在压榨处理部与导料面连接处的区域,与螺杆之间的距离较大,在榨汁过程中如若物料投料过快或反转螺杆,该区域易存储较多细碎物料,进而造成堵塞,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造成不顺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口径原汁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榨汁机在榨汁过程中易存储较多细碎物料及堵塞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口径原汁机,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座、榨汁筒和榨汁盖,所述榨汁筒一端连接所述底座,所述榨汁筒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榨汁盖,所述榨汁盖形成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部的直径为大于45–90cm,所述进料口底部一侧设为弧形;所述原汁机还包括切刀和螺旋刮刀,所述切刀对应所述进料口的弧形底部设置,所述切刀与所述进料口的弧形底部配合切分进入原汁机的物料;所述切刀设于所述螺旋刮刀的上方,所述螺旋刮刀带动切分后的物料螺旋运动,所述切刀的边缘和所述螺旋刮刀的上部边缘均靠近所述榨汁筒的侧壁。

所述原汁机包括螺旋挤压器,所述螺旋挤压器包括螺旋挤压器本体、螺杆、所述切刀和所述螺旋刮刀,所述螺旋挤压器本体套设与所述螺杆上,所述螺旋刮刀螺旋设于所述螺旋挤压器本体上;所述螺杆的顶部固定于所述榨汁盖的下部,所述螺杆穿过所述榨汁筒后,所述螺杆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螺旋挤压器由设于底座上的电机带动旋转。

所述螺旋挤压器本体的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增大,所述螺旋刮刀从上至下刀的宽度减小。

所述进料口偏心设于所述榨汁盖上。

所述进料口的弧形底部上设有防滑结构。

所述防滑结构为凹凸波浪纹或若干个凸起。

所述切刀顶部水平,进入所述原汁机的物料一端抵于所述进料口的弧形底部处,所述物料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切刀切割成小块。

所述榨汁盖对应所述进料口的弧形底部设为直角型。

所述螺旋挤压器的下部套设有滤网,所述榨汁筒的底部设有出汁口。

一种榨汁方法,物料经原汁机的进料口进入原汁机后,物料的一端抵于进料口的弧形底部处,物料的另一端通过切刀切割成小块,切割后的物料经螺旋刮刀带动螺旋向下至螺旋挤压器的底部,在螺旋挤压器与过滤网的挤压作用下,压榨出物料的汁液,压榨出的汁液经过滤网,由出汁口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体积较大的物料在处理之前无需进行切分;

2、物料在处理的过程中,在进料口的弧形底部与切刀的配合下,能够有效的对物料切分,进料口的弧形底部能够增加物料在处理过程中阻力,避免物料滑出进料口;

3、进料口的弧形底部、切刀以及螺旋刮刀与榨汁筒的侧壁之间相互配合,物料不易堆积,不易出现堵塞;

4、原汁机的制作较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旋挤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旋挤压器与过滤网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榨汁筒;11-出汁口;12-出渣口;2-榨汁盖;21-进料口;211-防滑结构;3-螺旋挤压器;31-螺旋挤压器本体;32-螺杆;33-切刀;34-螺旋刮刀;4-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口径原汁机,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座(省略)、榨汁筒1和榨汁盖2,所述榨汁筒1一端连接所述底座,所述榨汁筒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榨汁盖2,所述榨汁盖2形成有进料口21,所述进料口21上部的直径为45–90cm,所述进料口21底部一侧设为弧形;所述原汁机还包括切刀33和螺旋刮刀34,所述切刀33对应所述进料口21的弧形底部设置,所述切刀33与所述进料口21的弧形底部配合切分进入原汁机的物料;所述切刀设于所述螺旋刮刀的上方,所述螺旋刮刀34带动切分后的物料螺旋运动,所述切刀33的边缘和所述螺旋刮刀34的上部边缘均靠近所述榨汁筒1的侧壁。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进料口21上部的直径为-大于45cm,相较于小口径的原汁机,能够保证体积相对较大的物料,在进入原汁机之前无需进行切分,减少使用者的工作量,而将相关工作交于原汁机处理,进料口21底部一侧设为弧形,与切刀33和螺旋刮刀34相互配合,切刀对从进料口21进入原汁机内的物料进行切分,进进料口21的弧形底部使物料不易移动,便于切刀33进行切分,即增大物料在切分或切断的过程中,被向外推的阻力;物料经切刀33切分后,在螺旋刮刀34的带动下螺旋运动,再与其他部分配合对物料进行压榨,从而将汁液与渣体进行分离,切刀33的边缘和螺旋刮刀34的上部边缘均靠近榨汁筒1的侧壁,在保证切刀33和螺旋刮刀34能够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尽量靠近榨汁筒1的侧壁,以保证物料在通过切刀33切分成小块后,随切随走,不造成堆积和堵塞。

以上结构能够有效的解决物料在进料过程中由于投料过快,而造成的堵塞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中还可以通过控制切刀33的大小来控制一次物料的大小来达到控制进料速度,降低进料过快而造成的堵积细碎物料的问题。

所述切刀33可以为一叶或几叶,当所述切刀33为一叶时,所述切刀33与所述螺旋刮刀34首尾相连。

所述原汁机包括螺旋挤压器3,所述螺旋挤压器3包括螺旋挤压器本体31、螺杆32、所述切刀33和所述螺旋刮刀34,所述螺旋挤压器本体31套设与所述螺杆32上,所述螺旋刮刀34螺旋设于所述螺旋挤压器本体31上;所述螺杆32的顶部固定于所述榨汁盖2的下部,所述螺杆32穿过所述榨汁筒1后,所述螺杆32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螺旋挤压器3由设于底座上的电机带动旋转。

所述螺旋挤压器本体31的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增大,所述螺旋刮刀34从上至下刀的宽度减小。该种设置能够使物料从上到下螺旋运动的过程中,所处空间越来越小,进而通过螺旋挤压器3和其他部分配合,实现对物料进行压榨。

为了便于设置、安装以及成型模具,所述进料口21偏心设于所述榨汁盖2 上。

所述进料口21的弧形底部上设有防滑结构211,所述防滑结构211能够增加物料在处理过程中的摩擦力,即在切刀33切分物料的过程中,物料的一端可以抵在防滑结构211处,能够有效的降低物料活动,便于物料的处理,防止物料在切分的过程中,滑出进料口21或因物料活动而增加的切分难度。其中,所述防滑结构211可以为凹凸波浪纹或若干个凸起,既便于加工,又具有较好的摩擦效果。

所述切刀33顶部水平,进入所述原汁机的物料一端抵于所述进料口21的弧形底部处,所述物料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切刀33切割成小块。切刀33顶部水平设置,能够最大限度对进入的物料进行切分。

所述榨汁盖2对应所述进料口21的弧形底部设为直角型。直角型的设计能够便于原汁机模型的制作,同时优选,直角型的一直角边与切刀33的顶部平行,直角型的另一直角边与切刀33的刀刃部分(即切刀的边缘)以及螺旋刮刀34的刀刃部分(即螺旋刮刀的边缘)尽可能的靠近,通过切刀33和螺旋刮刀34的作用,将运动至直角型的榨汁盖2处的物料,不停留太长时间,以免造成堵塞。

所述螺旋挤压器3的下部套设有滤网4,所述榨汁筒1的底部设有出汁口11。滤网4一方面可以和螺旋挤压器3共同作用,对物料进行加压,另一方面还可以将物料压榨出来的汁液进行过滤,使汁渣进行分离,汁液通过滤网4流出,再经出汁口11流出原汁机,当然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出汁口11可以再设置控制汁液是否流出或汁液流速的开关。此外为了便于处理物料压榨后剩余的物料渣,所述榨汁筒1的底部还可以设置出渣口12,所述出渣口12与所述出汁口11错开设置。

本实用新型除了提供一种大口径原汁机,还提供了一种榨汁方法,物料经原汁机的进料口21进入原汁机后,物料的一端抵于进料口21的弧形底部处,物料的另一端通过切刀33切割成小块,切割后的物料经螺旋刮刀34带动螺旋向下至螺旋挤压器3的底部,在螺旋挤压器3与过滤网4的挤压作用下,压榨出物料的汁液,压榨出的汁液经过滤网4,由出汁口11流出。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分别采用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榨汁机与本实用新型的原汁机进行比较,采用苹果、西芹、橙子、葡萄、红萝卜和雪梨表分别对处置率进行测试,表1为出汁率的测试结果。

表1 出汁率测试结果表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两款机器对水果处理后的出汁率差别不大。

NUC大入料口样机对红萝卜和苹果处理后,机器内物料的残留状况,本实用新型样机对红萝卜和苹果处理后,机器内物料的残留状况,可以明显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样机相较于NUC大入料口样机,物料的残留较少。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