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5359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体加热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特别是一种液体加热器。



背景技术:

液体加热器是日常生活常用的小家电,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现有的电热水壶都是由壶体、壶盖和把手组成。一般电热水壶壶盖的打开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手动开盖方式,壶盖和壶体各自独立,使用时通过打开壶盖上的锁扣来实现壶盖和壶体的分开,操作较为麻烦,并且使用者在提起壶盖的过程中,蒸汽会大量溢出上升,而且烧开的热水滴会被壶盖带出,容易造成烫伤。更常用的壶盖开启方式是壶盖与壶体连为一体的结构:手柄上设有开盖按钮和弹簧,壶体通过转动支架与壶盖相连接,转动支架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壶盖上,另一端通过一个转轴连接在手柄上,并装有扭簧。打开时,向下按压开盖按钮,释放卡在下面的转动支架,转动支架由于扭簧的作用开始转动实现壶盖的开启。这种情况下,通常壶盖在向上打开的过程中,壶盖通过扭簧扭力来转动,转动速度较快,此时壶盖上烧开的热水滴也容易被壶盖带出,仍然存在烫伤使用者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器,利用摩擦件缓解壶盖开盖时的冲击力,防止壶盖内表面的水滴在开盖时飞溅,使用更加安装,结构更加简单,摩擦件的使用寿命更加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壶盖和壶体,壶盖通过转轴与所述壶体连接,壶体设有摩擦件,壶盖后端设有摩擦端,所述壶盖开盖时摩擦端作用在摩擦件上产生开盖阻力,且所述摩擦端与所述摩擦件楔形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摩擦件包括第一摩擦件和第二摩擦件,第一摩擦件和第二摩擦件呈楔形排布,所述壶盖开盖时旋转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摩擦端沿第一方向旋入所述第一摩擦件和第二摩擦件之间,第一摩擦件和第二摩擦件挤压摩擦端时产生开盖阻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摩擦件和第二摩擦件之间具有摩擦间隙,所述摩擦间隙位于第一方向后方的宽度大于所述摩擦端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壶体上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为形成在所述摩擦件上的弯曲部;

或者,所述壶体上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为横向设置的定位板,且定位板设于第一方向的前方。

进一步地,所述摩擦件至少包括一个第三摩擦件,第三摩擦件呈楔形状,所述壶盖开盖时旋转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摩擦端沿第一方向旋入第三摩擦件上方,且第三摩擦件与所述摩擦端呈十字交叉状,第三摩擦件挤压摩擦端时产生开盖阻力。

进一步地,所述壶体上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为形成在所述第三摩擦件上的弧形凹槽。

进一步地,转轴到摩擦端顶部的距离小于转轴到第三摩擦件位于第一方向后方的一端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摩擦件为纵向设置的摩擦板或摩擦块。

进一步地,所述摩擦件为硅胶垫,所述壶体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硅胶垫的部分设于安装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壶体上设有支撑板,所述摩擦件设于所述支撑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壶盖和壶体,壶盖通过转轴与所述壶体连接,壶体设有摩擦件,壶盖后端设有摩擦端,所述壶盖开盖时摩擦端作用在摩擦件上产生开盖阻力,且所述摩擦端与所述摩擦件楔形配合。上述摩擦端与摩擦件通过楔形配合,在壶盖开盖过程中,摩擦端与摩擦件之间接触处的挤压力越来愈大,即使得开盖阻力越来越大,从而降低壶盖开盖时的旋转速度,避免了壶盖将热水甩出而烫伤消费者的危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壶盖处于开盖位置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摩擦端与摩擦件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摩擦件相对壶体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摩擦件的一种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摩擦件的一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摩擦件相对壶体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中摩擦件的一种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中摩擦件的一种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二中摩擦件的另一种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壶盖;2-壶体;3-摩擦端;41-第一摩擦件;42-第二摩擦件; 43-第三摩擦件;5-支撑板;6-弯曲部;7-定位板;8-弧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体加热器可以包括壶盖1和壶体2,壶盖1通过转轴与所述壶体2连接,壶体2设有摩擦件,壶盖1后端设有摩擦端3,所述壶盖1开盖时摩擦端3作用在摩擦件上产生开盖阻力,且所述摩擦端3与所述摩擦件楔形配合。

通过上述摩擦端3与摩擦件楔形配合,在壶盖1开盖过程中,摩擦端3作用在与摩擦件接触处的挤压力越来愈大,即使得开盖阻力越来越大,从而降低壶盖1开盖时的旋转速度,避免了壶盖1将热水甩出而烫伤消费者的危险。

下面参照附图及结合实施例详细描述摩擦端3与摩擦件的楔形配合。

实施例一:

基于上述结构描述,所述摩擦件包括第一摩擦件41和第二摩擦件42,第一摩擦件41和第二摩擦件42呈楔形排布,所述壶盖1开盖时旋转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摩擦端3沿第一方向旋入所述第一摩擦件41和第二摩擦件42之间,第一摩擦件41和第二摩擦42件挤压摩擦端3时产生开盖阻力。上述摩擦件可为纵向设置的摩擦板或摩擦块。

由于第一摩擦件41和第二摩擦件42呈楔形排布,使得第一摩擦件41和第二摩擦件42之间的宽度沿第一方向呈现逐渐变小或者阶段性变小的趋势,这样,在壶盖1开盖过程中,当摩擦端3沿第一方向旋入第一摩擦件41和第二摩擦件 42之间,摩擦端3的两侧与第一摩擦件41和第二摩擦件42接触且产生挤压力 (开盖阻力)之后,随着第一摩擦件41和第二摩擦件42之间的摩擦间隙的宽度逐渐变小,挤压力(开盖阻力)逐渐加大,缓解了壶盖1开盖时的冲击力,同时第一摩擦件41和第二摩擦件42板状结构的耐磨性较高,使用寿命长。

另一方面,上述纵向设置的摩擦板或摩擦块自身可产生一定弹力,能够在挤压过程中产生形变力,提高摩擦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摩擦件41和第二摩擦件42之间的宽度为摩擦间隙,所述摩擦间隙位于第一方向后方的宽度大于所述摩擦端3的宽度。上述摩擦间隙的宽度是指第一摩擦件41或第二摩擦件42上的点到第二摩擦件42或第一摩擦件41之间的最短距离,在图4中表现为左右方向上的尺寸。采用上述设计,是为了使得摩擦端3更好地进入第一摩擦件41和第二摩擦件42之间,防止第一摩擦件41和第二摩擦件42对摩擦端3产生较大冲击力,出现抖盖现象,影响消费体验。

这里需特别指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即图1中绕转轴3旋转的顺时针方向,因此相对转轴而言,摩擦间隙的宽度沿第一方向变化即从右向左的方向变化。沿第一方向并非一定要在以转轴中心为圆心得到的圆弧上,只要大致沿着相同或者相近的方向即可。另外,根据上述“”第一方向“”的解释,所述“位于第一方向后方”即图1中的右方。上述“阶段性”可以理解为摩擦件的部分满足对摩擦端3的挤压力,即所述摩擦件与摩擦端3只需部分满足楔形配合即可。下述实施例参考本实施例的解释说明。

另外,所述摩擦间隙包括一段小尺寸段,所述小尺寸段的宽度小于所述摩擦端3的宽度。若摩擦间隙没有一段小于摩擦端3的宽度的尺寸段,则无法达到第一摩擦件41和第二摩擦件42对摩擦端3的挤压作用,从而无法产生开盖阻力来缓冲开盖了。

进一步的,上述液体加热器还可以包括,转轴上设有开盖扭簧,壶体2设有开盖按钮,开盖按钮与壶盖1相抵来限制壶盖1旋转。为了方便用户使用,所述壶体2包括容器本体和手柄,一般将开盖按钮设在把手的顶部,方便用户单手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摩擦件41和第二摩擦件42为所述手柄的两内侧面,结构简单。

进一步的,所述壶体2上设有支撑板5,所述第一摩擦件41和第二摩擦件 42设于所述支撑板5上。上述支撑板5可水平设置在手柄内,且与手柄一体成型,结构简单。此时,第一摩擦件41和第二摩擦件42的结构形状更加可多样化设计,且第一摩擦件41和/或第二摩擦件42的两侧面均可悬空设计,增加了第一摩擦件41和/或第二摩擦件42弹性变形量。

进一步的,为了加强壶盖1开盖之后的壶盖1稳定性,所述壶体2上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为形成在所述摩擦件上的弯曲部6。举例说明,所述弯曲部6分别设于第一摩擦件41和第二摩擦件42上且所述弯曲部6相对设置,此时第一摩擦件41和第二摩擦件42上的尾端(第一方向的前方)相对封闭连接,使得摩擦端3抵持在弯曲部6上,提高壶盖1在打开位置处的稳定性,结构简单。

或者,所述壶体2上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为横向设置的定位板7,所述定位板7设于第一方向的前方,当所述壶盖1的摩擦端3从第一摩擦件41 和第二摩擦件42之间旋出之后,所述摩擦端3抵持在定位板7上,使得壶盖1 定位在打开位置,提高壶盖1在打开位置处的稳定性。

上述壶盖1的整个开盖过程,可以分解成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加速阶段,用户按压开盖按钮,开盖扭簧对壶盖1产生作用力,使壶盖1从静止开始加速;第二阶段是加速度开始变小至,壶盖1作用到摩擦件上,摩擦件产生的阻力使壶盖1的加速度下降,直到加速度变成;第三阶段是减速阶段,由于摩擦件的阻力持续作用在壶盖1上,壶盖1的加速度消失后开始减速,壶盖1的旋转速度会越来越慢,相应的惯性力也越来越小;第四阶段是开盖到位,壶盖1的速度减小为0,壶盖1重新静止,保持在打开状态。

实施例二:

基于上述液体加热器结构,且区别在于摩擦件的结构,如图3-5所示,所述摩擦件至少包括一个第三摩擦件43,第三摩擦件43呈楔形状,所述壶盖1开盖时旋转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摩擦端3沿第一方向旋入第三摩擦件43上方,且第三摩擦件43与所述摩擦端3呈十字交叉状,第三摩擦件43挤压摩擦端3 时产生开盖阻力。上述第三摩擦件43与摩擦端3呈十字交叉状可以广泛地理解,包括近似十字交叉的情况。

壶盖开盖过程中,壶盖1沿第一方向旋转,摩擦端3的旋转路线在以转轴中心为圆心得到的圆弧(近似圆弧)上,当摩擦端3旋至第三摩擦件43上方之后,由于第三摩擦件43呈楔形状,第三摩擦件43的顶面会存在与所述摩擦端3 抵持的部分,此时第三摩擦件43对摩擦端3产生摩擦力,减缓了开盖速度。

第三摩擦件43呈楔形状,举例理解,第三摩擦件43的高度的沿第一方向逐渐变大或者阶段性变大,也可以理解为转轴到第三摩擦件43的接触面的距离逐渐变小或者阶段性变小,第三摩擦件43的接触面指的是第三摩擦件43与摩擦端3在开盖过程中两者接触的面。上述第三摩擦件43的高度指的第三摩擦件 43顶面上的点到水平面上的最短距离。这样,在壶盖1开盖过程中,第三摩擦件43的顶面会对摩擦端3产生挤压力,随着第三摩擦件43的高度逐渐变大,挤压力(开盖阻力)逐渐加大,缓解了壶盖1开盖时的冲击力,减缓了速度,避免了开盖水滴飞溅的危险,提升用户体验,同时第一摩擦件41和第二摩擦件 42板状结构的耐磨性较高,使用寿命长,加工工艺简单。

进一步的,转轴到摩擦端3顶部的距离小于转轴到第三摩擦件43中靠近开盖按钮的一端的距离。采用上述设计,是为了使得摩擦端3更好地进入第三摩擦件43上方,防止第三摩擦件43对摩擦端3产生较大冲击力,出现抖盖现象,影响消费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壶体2上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为形成在所述第三摩擦件43上的弧形凹槽8。所述壶盖1在减速之后,可滑入上述弧形凹槽8用于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壶体2上设有支撑板5,所述摩擦件设于所述支撑板5上。当支撑板5水平设置在壶体2上时,所述第三摩擦件43的高度指的就是第三摩擦件43顶面上的点到支撑板5上的最短距离,此时支撑板5即水平面。当支撑板5倾斜设置在壶体2上时,所述第三摩擦件43的高度指的就是第三摩擦件43 顶面上的点到水平面上的最短距离,此时支撑板5非水平面。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地想到,上述实施例一与二可组合使用。

实施例三: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或二的结构,上述摩擦件为硅胶垫,所述壶体2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硅胶垫的部分设于安装孔内。硅胶垫的弹性好,能较好承受挤压力,且耐磨擦,使用寿命高。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设于支撑板5上,所述硅胶垫的下表面插入所述安装孔内,装配简单,加工效率快。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