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烤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烟烧烤架。
背景技术:
烧烤食物是很多人喜欢的美味,现有的烧烤装置种类繁多,但大多是采用燃烧木炭加热、电加热或是燃烧瓦斯煤气加热的方式。
在采用燃烧木炭或者瓦斯煤气加热食物时,燃烧的火焰与食物直接接触,并且烧烤过程中所用到的调料还有油滴会掉落到木炭上产生大量的烟,对食物进行二次熏烤,这些都会使食物收到了严重的污染,影响食用者的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将食物与火焰隔开,避免调料、油滴掉落到燃料上的无烟烧烤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烟烧烤架,包括支撑架、燃烧室、烟囱以及一根以上的加热管;
所述支撑架,用于支持燃烧室、加热管以及烟囱;
所述燃烧室,与加热管的进气口相连通,用于燃料在其中燃烧以产生热空气;
所述加热管,用于热空气在其中流通以将热空气的热量传递给食物,实现烧烤;
所述烟囱,与加热管的出气口相连通,用于将加热管内流通的热空气排向外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滑动插接至燃烧室的闸板,所述闸板在闭合状态下时,所述燃烧室被闸板隔成上下两部分,所述加热管的进气口与燃烧室的下部分相连通,所述加热管的出气口与燃烧室的上部分相连通,所述烟囱也与燃烧室的上部分相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隔板,所述加热管的进气口端和出气口端均连接至第一隔板,且所述第一隔板以及加热管的进气口端和出气口端均伸入燃烧室,所述第一隔板的下表面面向燃烧室的下部分、上表面面向燃烧室的上部分,所述加热管的进气口位于第一隔板的下方,所述加热管的出气口位于第一隔板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的下表面相应加热管的进气口处设有第一凹陷区,所述第一隔板的上表面相应加热管的出气口处设有第二凹陷区。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隔板,所述加热管的进气口端和出气口端均连接至第二隔板,所述燃烧室的侧壁上开有与所述第二隔板形状、大小相应的缺口,所述加热管的进气口端和出气口端经过该缺口伸入燃烧室,所述第二隔板嵌入该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为一条状盒体,所述条状盒体的内部设有分隔壁,所述分隔壁将条状盒体的内腔沿着条状盒体的长度方向分割成两部分,分别用作燃烧室和烧烤室,所述烧烤室的顶部敞口,所述加热管设置在烧烤室内。
进一步地,所述烧烤室内设有用于支撑加热管的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管呈U形。
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室内设有燃料盒。
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室的侧面开有通气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作,通过燃烧室内燃料的燃烧产生热空气,在烟囱中上升热气流的带动下,对加热管的出气口形成负压,燃烧室中的热空气通过加热管流动至烟囱,通过热空气的循环流动从而对加热管起到持续加热的作用,用于烤熟食物,因此本实用新型在烧烤食物的过程中能够将食物与火焰隔开,保证了食品烧烤过程中的卫生安全,并能有效避免烧烤过程中所用到的调料还有油滴掉落到木炭等燃料上产生大量的烟,防止对食物进行二次熏烤,燃料能充分燃烧,有效减少了对环境空气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去除烟囱和门)。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支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加热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为:1支撑架、11燃烧室、111通气口、112添料口、113门、12烧烤室、13分隔壁、131缺口、14支架、2加热管、21加热管的进气口、22加热管的出气口、23第一隔板、231第二凹陷区、24第二隔板、3烟囱、4闸板、41狭缝、5燃料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无烟烧烤架,包括支撑架1、燃烧室11、烟囱3以及一根以上的加热管2;
所述支撑架1,用于支持燃烧室11、加热管2以及烟囱3;
所述燃烧室11,与加热管2的进气口21相连通,用于燃料在其中燃烧以产生热空气;
所述加热管2,用于热空气在其中流通以将热空气的热量传递给食物,实现烧烤;
所述烟囱3,与加热管2的出气口22相连通,用于将加热管2内流通的热空气排向外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1为一条状盒体,图中例示为长方体形,所述条状盒体的内部设有分隔壁13,分隔壁13垂直于条状盒体的长度方向,所述分隔壁13将条状盒体的内腔沿着条状盒体的长度方向分割成两部分,分别用作燃烧室11和烧烤室12,所述烧烤室12的顶部敞口,所述加热管2设置在烧烤室12内。这样设计,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制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烧烤室12内设有用于支撑加热管2的支架14。具体实施时,支架14设置有两个,并分别位于条状盒体的长度方向两侧,支架14的顶部设有用于加热管2卡入的凹槽,所述加热管2呈U形,一根以上的加热管2沿着条状盒体的长度方向水平并排搭接在支架14上,这样设计便于安装固定加热管2,且具有较大的烧烤面积,设备闲置时,可以方便的取下加热管2。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滑动插接至燃烧室11的闸板4,所述闸板4在闭合状态下时,所述燃烧室11被闸板4隔成上下两部分,所述加热管2的进气口21与燃烧室11的下部分相连通,所述加热管2的出气口22与燃烧室11的上部分相连通,所述烟囱3也与燃烧室11的上部分相连通。设计这种结构是为了在起灶时,先打开闸板4,令烟囱3与整个燃烧室11相连通,这样燃烧室11内的燃料燃烧可以直接对烟囱3内的空气加热,使得烟囱3底部的空气形成负压,让燃烧室11内的燃料充分燃烧,获得足够的热量,然后逐渐关闭闸板4,直至闸板4闭合,令燃烧室11被闸板4隔成上下两部分,这样燃烧室11的热空气只能进入加热管2的进气口21,然后循环至加热管2的出气口22,再经燃烧室11的上部分进入烟囱3而排出。
实际上,上述设计中,燃烧室11的上部分与烟囱3之间的区分并不是泾渭分明的,燃烧室11的上部分可以看作是属于烟囱的一部分,烟囱的靠近燃烧室11的一部分也可以看作是属于燃烧室11的上部分。
具体实施时,燃烧室11内设有滑槽,闸板4穿过燃烧室11的侧壁上开设的狭缝41滑动安装在滑槽内,这种结构,容易实施,操作方便,且通过闸板4插入的深度可以控制燃烧室11的上下两部分间的缝隙大小,也就相当于控制了与烟囱3链接缝隙的大小,便于调节火势大小;燃烧室11的顶壁为可拆卸式的,所述烟囱3固定在燃烧室11的顶壁,这样在设备闲置时,可以将烟囱3拆下,便于收纳携带。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隔板23,所述加热管2的进气口端和出气口端均连接至第一隔板23,且所述第一隔板23以及加热管2的进气口端和出气口端均伸入燃烧室11,所述第一隔板23的下表面面向燃烧室11的下部分、上表面面向燃烧室11的上部分,这样设置,闸板4滑动至与第一隔板23相互抵靠时停止,达到闭合状态,所述加热管2的进气口21位于第一隔板23的下方,所述加热管21的出气口22位于第一隔板23的上方。设置以上第一隔板23是为了隔开加热管2的进气口21和出气口22,以实现加热管2的进气口21和出气口22分别与燃烧室11的被闸板4隔成的上下两部分相连通。
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隔板23的下表面相应加热管2的进气口21处设有第一凹陷区(未示出,与第二凹陷区结构相同,仅位置相反),所述第一隔板23的上表面相应加热管2的出气口22处设有第二凹陷区231。这样设计能够保证加热管2的两半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一隔板23可以一体成型在加热管2的进气口端和出气口端。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隔板24,所述加热管2的进气口端和出气口端均连接至第二隔板24,所述分隔壁13上开有与所述第二隔板24形状、大小相应的缺口131,所述加热管2的进气口端和出气口端经过该缺口131伸入燃烧室11,所述第二隔板24嵌入该缺口131。设置的第二隔板24一方面起到固定加热管2的进气口端和出气口端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与缺口131配合,方便加热管2的进气口端和出气口端以及第一隔板23伸入燃烧室11,并在伸入后保证燃烧室11和烧烤室12的隔离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室11内设有燃料盒5。燃料盒5用于存放燃料,方便燃料的存放及回收。
本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室11的侧面开有通气口111。通气口111用于空气进入,助于燃料的燃烧。
本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室11的侧面还开有添料口112,所述添料口112处设有门113。添料口112用于燃料通过进入燃烧室11,门113用于控制添料口112的开合,门113可拆卸安装在燃烧室11的外壁。添料口112设置在相应燃料盒5的位置处,通气口111和添料口112可以是相互分离,也可以是衔接成一个开口,门在关闭时,不会堵住通气口111。
使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无烟烧烤架进行烧烤时,首先将支撑架1放好,然后将加热管2,燃料盒5、烟囱3、闸板4以及门113等组装好,之后在燃料盒5中放置燃料并点燃,关闭门113,拉开闸板4,使燃料盒5中的燃料进行充分燃烧,燃烧过程中外部空气不断从通气口111进入燃烧室11,使得燃料盒5中的燃料得到充分燃烧,待获得足够的热量后,逐渐插入闸板4至闭合,在烟囱3中上升热气流的带动下,对加热管2的出气口22形成负压,燃烧室11中的热空气通过加热管2流动至烟囱3,通过热空气的循环流动从而对加热管2起到持续加热的作用,用于烤熟食物。然后根据火势的大小,适当增加燃料,并调节闸板4的位置,控制燃烧室11和烟囱3之间的间隙大小,使得加热管2温度合适,便于对食物进行适度的烧烤。
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在烧烤食物的过程中能够将食物与火焰隔开,保证了食品烧烤过程中的卫生安全,并能有效避免烧烤过程中所用到的调料还有油滴掉落到木炭上产生大量的烟,防止对食物进行二次熏烤,燃料盒5下方抽风使得燃料可以充分的燃烧,有效减少了对环境空气的污染。
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例子和实施方式仅为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它做出各种修改或变化,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的情况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