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隧道壁钻孔施工用可移动轨行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7743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铁隧道壁钻孔施工用可移动轨行小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隧道,特别涉及一种地铁隧道壁钻孔施工用可移动轨行小车。



背景技术:

地铁区间隧道侧壁安装的各种专业管线支架众多,涵盖低压动照、消防与给排水、通信、信号、供电、疏散等专业。安装支架前需要在隧道侧壁钻孔,其工作量巨大,且该项工作均以轨面作为基准点进行计算、测量、放线后确定钻孔位置,钻孔作业时需要占用轨道进行作业。

目前,国内地铁区间普遍为内径为5.2米的圆形盾构隧道,需要在距轨面3.1~3.5米的高度进行钻孔、支架安装施工。传统施工需要5人,使用三架2.5米高的直梯、一台专用的激光测量仪。施工时,两架直梯斜靠在隧道壁上,2名作业人员分别站在直梯上,由1名测量人员指挥直梯上2人进行弹线标记,第4名作业人员站在第3架直梯上根据已弹好的标记使用电锤进行钻孔,第5名作业人员在直梯旁协助配合,适时轮换上梯作业。该施工方式是作业人员站立在直梯的梯步上工作,脚掌局部受力易疲劳,且无防护措施,所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钻孔作业时,电锤有较大的反冲击力,对作业人员有较大风险。

如何提高占轨作业安全性,提升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环境,保证钻孔质量一直是行业忒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铁隧道壁钻孔施工用可移动轨行小车,以有效提升钻孔效率、保证钻孔质量,且提高占轨作业安全性,改善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铁隧道壁钻孔施工用可移动轨行小车,其特征是:它包括构成钝角三角形结构的直梯、操作平台和斜撑,其中直梯与操作平台之间的夹角大于90°;直梯的底部横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只轨行轮,操作平台的外侧端横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只滑动轮;直梯下部设置有作用于轨行轮的制动装置,轨行轮、滑动轮由绝缘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传统施工作业中机具配置多、测量仪器昂贵、测量工序多、人员多、效率低、安全隐患与风险大的现状,可有效提升钻孔效率、保证钻孔质量,且提高占轨作业安全性,改善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安全可靠,轻便易造,可快速装拆,造价低廉且可反复使用。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幅三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铁隧道壁钻孔施工用可移动轨行小车的结构及作业方式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铁隧道壁钻孔施工用可移动轨行小车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铁隧道壁钻孔施工用可移动轨行小车的侧视图;

图中示出构件和对应的标记:直梯10、轨行轮11,铁鞋12、操作平台20,滑动轮21,安全围栏22,斜撑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铁隧道壁钻孔施工用可移动轨行小车包括构成钝角三角形结构的直梯10、操作平台20和斜撑30,其中直梯10、操作平台20之间的夹角大于90°。直梯10的底部横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只轨行轮11,操作平台20的外侧端横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只滑动轮21。使用状态下,轨行轮11支撑在轨道上,滑动轮21支撑在隧道洞壁上,操作平台20水平或者基本水平。直梯10下部设置有作用于轨行轮11的制动装置,轨行轮11、滑动轮21由绝缘材料制成。

参照图2和图3,为实现快速装拆、折叠收纳和方便运输,所述直梯10的顶端与操作平台20的侧侧端铰接,斜撑30的两端分别与直梯10、操作平台20承插连接。为确保作业安全,所述操作平台20的边缘部插接连接有安全围栏22,较传统作业环境舒适、安全、可长时间工作,不宜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参照图1,为提高可移动轨行小车运行的制动可靠性,所述轨行轮11轮面与轨道轨面存在10°~20°的夹角。所述制动装置可采用多种机构,图3中示出的是一种最简单的机构,即制动装置为悬挂在直梯10上的铁鞋12。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铁隧道壁钻孔施工用可移动轨行小车只需要2名工作人员即可完成测量、标记、钻孔施工,1名作业人员沿轨道推动小车,1名作业人员在平台上施工,需要制动时将悬挂在轨行轮旁的铁鞋塞进轨行轮下即可。上道方便、移动迅速,制动简单可靠。

作业时,2人合力将小车放置于轨道上,1名作业人员在车旁负责防护、配合,1名作业人员在平台上根据测量结果把钻孔高度位置标记在平台防护栏杆上,安全围栏22上标记的高度就是钻孔位置,即通过一次标高测量即可施工。实现一次测量,持续使用,保证了钻孔高度的一致性,从而实现了所有钻孔连线与轨面平行,达到最佳效果。其次,平台边缘设有刻度,无需再次测量就能根据此刻度准确定位支架(钻孔)间距,即通过一次测量标高即可施工。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铁隧道壁钻孔施工用可移动轨行小车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