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接收物品的智能安防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7631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接收物品的智能安防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自动接收物品的智能安防门。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是一种高科技安全设施之一,并且近几年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而其中发展最快的当属智能安防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安防门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智能安防门现在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的智能化标志之一。就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智能安防门来说,智能化程度仍然较低,智能识别效果差;同时,现有的智能安防门通常不具有自动接收物品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接收物品的智能安防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动接收物品的智能安防门,包括门框,所述门框上设有门板,所述门框的一侧内壁上分别设有智能语音装置和证件识别装置,所述门框的上端设有支块,所述支块靠近智能语音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开槽内垂直插设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远离支块的一端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设有监控装置,所述门框的一侧设有物品收取装置,所述物品收取装置靠近固定块的一侧设有控制装置和若干第二开槽,每个所述第二开槽内均插设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和第二开槽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设有储物箱,所述储物箱的上端均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的内部通过隔板分别设有第一存放区、第二存放区和第三存放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存放区的内部设有除味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存放区的一侧内壁上设有挂钩,且第二存放区的内部设有加热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装置上设有防滑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储物箱的数量为4-6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伸缩杆的伸长和收缩,可将监控装置的监视范围增大;门框的一侧内壁上分别设有证件识别装置和智能语音装置,可同时通过声音和证件对人员进行识别,如果两个装置反馈的信息一致,门板将会自动打开,通过此类设计,可以起到很好的智能识别效果;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储物箱可从第二开槽内伸出或缩回,送货人员将物品放入不同的储物箱内,待取货人员来拿;置物槽的内部通过隔板分别设有第一存放区、第二存放区和第三存放区,便于存放不同的物品。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智能识别效果好的同时还含有自动接收物品的功能,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自动接收物品的智能安防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自动接收物品的智能安防门中置物槽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门框、2门板、3证件识别装置、4智能语音装置、5监控装置、6固定块、7第一伸缩杆、8支块、9物品收取装置、10第二伸缩杆、11储物箱、12控制装置、13第一存放区、14第二存放区、15第三存放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可自动接收物品的智能安防门,包括门框1,门框1上设有门板2,门框1的一侧内壁上分别设有智能语音装置4和证件识别装置3,门框1的上端设有支块8,支块8靠近智能语音装置4的一侧设有第一开槽,第一开槽内垂直插设有第一伸缩杆7,第一伸缩杆7远离支块8的一端设有固定块6,固定块6的一侧设有监控装置5,门框1的一侧设有物品收取装置9,物品收取装置9靠近固定块6的一侧设有控制装置12和若干第二开槽,控制装置12上设有防滑纹,便于使用者准确的按到每个按键上,每个第二开槽内均插设有第二伸缩杆10,第二伸缩杆10的一端和第二开槽的内壁连接,第二伸缩杆10的另一端设有储物箱11,储物箱11的数量为4-6个,储物箱11的上端均设有置物槽,置物槽的内部通过隔板分别设有第一存放区13、第二存放区14和第三存放区15,用于存放不同的物品,第一存放区13的内部设有除味装置,避免异味的产生,第二存放区14的一侧内壁上设有挂钩,可用来挂放用塑料袋盛装的物品,第二存放区14的内部设有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伸缩杆7的伸长和收缩,可将监控装置5的监视范围增大;门框1的一侧内壁上分别设有证件识别装置3和智能语音装置4,可同时通过声音和证件对人员进行识别,如果两个装置反馈的信息一致,门板2将会自动打开,通过此类设计,可以起到很好的智能识别效果;通过控制装置12的控制,储物箱11可从第二开槽内伸出或缩回,送货人员将物品放入不同的储物箱11内,待取货人员来拿;置物槽的内部通过隔板分别设有第一存放区13、第二存放区14和第三存放区15,便于存放不同的物品。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