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磁化蒸茶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9745阅读:15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磁化蒸茶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壶,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用电磁炉加热烧水的一种玻璃磁化蒸茶壶。



背景技术:

现有的蒸茶壶具有较好的过滤效果,能够深度渗透茶叶,萃取茶叶中的微量元素,因此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但是现有的蒸茶壶在结构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蒸汽导管没有缓冲和过滤功能,影响使用体验和茶叶过滤萃取的效果,当水沸腾剧烈的时候,容易冲击壶盖,使壶盖晃动,发出噪音,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滤和萃取茶叶效果好,并且具有更好的缓冲和过滤功能的一种玻璃磁化蒸茶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玻璃磁化蒸茶壶,包括壶体和壶盖,壶体内底部设有导磁的不锈钢薄片;壶体内中部设有呈倒漏斗状的蒸汽导流管;壶体内的上端设有蒸茶室,所述的蒸汽导流管的下端口与不锈钢薄片相互对正,并且留有间隙,蒸汽导流管的上端口穿过所述的蒸茶室,并与所述蒸茶室相互连通,所述蒸茶室的下端面开有若干通孔并且覆盖有过滤网;所述的蒸汽导流管的上端口套有帽状体,该盖帽状体的外沿上分布有若干通气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帽状体与蒸汽导流管的上端口之间可以为可拆卸式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盖帽状体外沿上分布的通气孔的孔径大小为0.8-1.2mm。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盖帽状体外沿上分布的通气孔的截面外形呈圆台状,其大孔径的一端朝内设置,小孔径的一端朝外设置,其中大孔径的孔径大小为1.2-1.7mm,小孔径的孔径大小为0.8-1.2mm。

进一步的,所述的壶盖上至少开设有一个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玻璃磁化蒸茶壶通过透气孔的设置以及在蒸汽导流管上特别设置了帽状体,并且通过该帽状体上设置的通气孔能够大幅度提升蒸汽导管的缓冲和过滤性能,有效解决水沸腾剧烈的时候,容易冲击壶盖,使壶盖晃动,发出噪音的问题,而且茶叶过滤和萃取的效果也能够变得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帽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壶体,2.壶盖,3.不锈钢薄片,4.蒸汽导流管,5.蒸茶室,6.通孔,7.过滤网,8.帽状体,9.通气孔,10.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玻璃磁化蒸茶壶,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导磁的不锈钢薄片在电磁炉上加热,当壶体1中的水剧烈沸腾时,水蒸气通过蒸汽导流管4输送至蒸茶室5内,在蒸茶室5中,沸水持续冲击茶叶,配合100℃的水蒸气,深度渗透茶叶,萃取茶叶中的微量元素。

该玻璃磁化蒸茶壶主体包括壶体1和壶盖2,壶体1内底部设有导磁的不锈钢薄片3;壶体1内中部设有呈倒漏斗状的蒸汽导流管4;壶体1内的上端设有蒸茶室5,所述的蒸汽导流管4的下端口与不锈钢薄片3相互对正,并且留有间隙,该间隙能够使水蒸气顺利通过蒸汽导流管4;蒸汽导流管4的上端口穿过所述的蒸茶室5,并与所述蒸茶室5相互连通,所述蒸茶室5的下端面开有若干通孔6并且覆盖有过滤网7;所述的蒸汽导流管4的上端口套有帽状体9,该盖帽状体9的外沿上分布有若干通气孔9。所述的壶盖2上至少开设有一个通气孔10用于进一步缓解蒸汽的冲击力。

为了方便茶壶的清洗工作,帽状体8与蒸汽导流管4的上端口之间可以为可拆卸式连接,比如说是螺纹连接或是套接方式。

作为较优选的方案,所述盖帽2状体外沿上分布的通气孔9的孔径大小在0.8-1.2mm之间。

作为盖帽状体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的盖帽状体8外沿上分布的通气孔9的截面外形呈圆台状,其大孔径的一端朝内设置,小孔径的一端朝外设置,其中大孔径的孔径大小为1.2-1.7mm,小孔径的孔径大小为0.8-1.2mm。

该玻璃磁化蒸茶壶通过通气孔的设置以及在蒸汽导流管4上设置了帽状体8,并且通过该帽状体8上设置的通气孔9能够大幅度提升蒸汽导管4的缓冲和过滤性能,有效解决水沸腾剧烈的时候,容易冲击壶盖,使壶盖晃动,发出噪音的问题,而且茶叶过滤和萃取的效果也能够变得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同等替换和改进等,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