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侧翻秋千吊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4721阅读:1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侧翻秋千吊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侧翻秋千吊椅,属于秋千吊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秋千吊椅属于家具技术领域,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的逐渐增大,人们越来越对悠闲惬意的居家生活充满了向往,在外面奔波打拼了一天,更加渴望回到自己安全舒适的小窝里放松。

近几年,时尚的休闲吊椅在现代都市里悄然走俏,在家里放把休闲吊椅,手工编制而成的藤艺吊椅,造型典雅大方、风格独特别致、款式新颖多样、坚固结实耐用,既有欧洲的高贵古典式、也有北美的休闲浪漫式、又有东方古朴庄重式,款款风格充满了艺术气息和文化品位。目前,现有的秋千吊椅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化,外形普通,造型不够新颖独特,制作复杂,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出吱吱响,并且随着摆动幅度的增大容易发生侧翻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侧翻秋千吊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侧翻秋千吊椅,它包含椅架、万向轴、调节链、登山扣、座椅、吊绳、脚踏板、腿部支撑件、安全带、支撑脚,椅架的上端两侧分别安装有万向轴,万向轴通过调节链与登山扣连接,椅架的中部设置有座椅,座椅的左右两侧均匀连接有数根吊绳,且座椅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数根吊绳与椅架上端两侧的登山扣固定连接,座椅的下方设置有脚踏板,且脚踏板的两端分别通过吊绳悬挂在调节链上,并垂放在座椅前,座椅的正下方安装有腿部支撑件,座椅上安装有安全带,椅架的下方四个脚分别安装有支撑脚。

作为优选,所述的调节链是由多个闭合的铁圈组合而成,可以根据身高的不同来调节座椅的高度,在使用时,登山扣为闭合的状态,当秋千摆动起来时,可以避免座椅从椅架上脱落。

作为优选,所述的脚踏板可以根据腿的长短对其进行调节,使用秋千时,把脚放在脚踏板上可以防止脚部扭伤,同时可以调节腿部神经,使腿部可以更好的得到放松。

作为优选,所述的腿部支撑件可以在使用时防止两腿挤在座椅的中间部位,可以正常平坐,增加舒适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安全带在使用时可以保护孩子,使孩子不会滑下座椅,增大使用时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脚在座椅摆动幅度较大时,可以增大秋千整体的稳定性,防止秋千侧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结构设计合理,外形美观,造型新颖独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椅架上端两侧分别安装万向轴,不仅可以在座椅摆动时减小摩擦力,还可以减小噪音,通过在椅架的四个脚上安装支撑脚,可以增大秋千整体的稳定性,防止秋千发生侧翻。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腿部支撑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万向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链的结构示意图。

1-椅架;2-万向轴;3-调节链;4-登山扣;5-座椅;6-吊绳;7-脚踏板;8-腿部支撑件;9-安全带;10-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椅架1、万向轴2、调节链3、登山扣4、座椅5、吊绳6、脚踏板7、腿部支撑件8、安全带9、支撑脚10,椅架1的上端两侧分别安装有万向轴2,万向轴2通过调节链3与登山扣4连接,椅架1的中部设置有座椅5,座椅5的左右两侧均匀连接有数根吊绳6,且座椅5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数根吊绳6与椅架1上端两侧的登山扣4固定连接,座椅5的下方设置有脚踏板7,且脚踏板7的两端分别通过吊绳6悬挂在调节链3上,并垂放在座椅5前,座椅5的正下方安装有腿部支撑件8,座椅5上安装有安全带9,椅架1的下方四个脚分别安装有支撑脚10。

其中,所述的调节链3是由多个闭合的铁圈组合而成,可以根据身高的不同来调节座椅5的高度,在使用时,登山扣4为闭合的状态,当秋千摆动起来时,可以避免座椅5从椅架1上脱落;所述的脚踏板7可以根据腿的长短对其进行调节,使用秋千时,把脚放在脚踏板7上可以防止脚部扭伤,同时可以调节腿部神经,使腿部可以更好的得到放松;所述的腿部支撑件8可以在使用时防止两腿挤在座椅5的中间部位,可以正常平坐,增加舒适度;所述的安全带9在使用时可以保护孩子,使孩子不会滑下座椅5,增大使用时的安全性;所述的支撑脚10在座椅5摆动幅度较大时,可以增大秋千整体的稳定性,防止秋千侧翻。

本具体实施方式结构设计合理,外形美观,造型新颖独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椅架上端两侧分别安装万向轴,不仅可以在座椅摆动时减小摩擦力,还可以减小噪音,通过在椅架的四个脚上安装支撑脚,可以增大秋千整体的稳定性,防止秋千发生侧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