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盘预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6480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餐盘预洗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机,具体涉及一种餐盘预洗机。



背景技术:

随着快餐业的发展以及食品卫生问题的突出,餐盘清洗成为被社会所关注,在高校、大中型公司、等集中就餐单位,残汤剩饭收集、清理分类都是靠人工在进行,劳动强度、效率低、清洗不干净,餐盘损坏率和人工成本均高。而餐盘中绝大部分为金属餐具,这些餐盘重量大易发生变形,大量的餐盘清洗起来也是十分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将金属餐盘内的食物残渣初步收集并清洗,将餐盘预整理的餐盘预洗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餐盘预洗机,包括可使餐盘横跨放置的机架,机架的两侧设有传送机构,其中一侧的传送机构包括若干组可弹性旋转的电磁铁,电磁铁与位于该侧的柔性传动轴沿行进方向传动连接,电磁铁分别沿垂直传送方向与传动轴可旋转角度连接,另一侧的传送机构为两组传送方向相同传送带,两组传送带沿传送方向设有间距设置的空区,对侧电磁铁吸引餐盘在该空区内向下可翻转设置;空区的两侧设有传感器,传感器与电磁铁控制连接,餐盘经过后方传感器,后侧传感器后方的电磁铁断电;空区内侧设有若干向内喷水的喷头,下方设有滤水箱,滤水箱内设有滤网,箱体下侧连接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机架的后方设有托盘,所述托盘内侧向上倾斜设置,托盘的倾斜下侧竖直设有挡板,下方设置若干可伸缩的支腿,支腿外侧设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空区两侧的传动带设有圆弧面,后侧圆弧面连接有L形的连杆,该连杆的短边与对侧的机架连接,长边倾斜设置与圆弧面非接触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磁铁与传动轴旋转角度为3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电磁铁实现对餐盘的固定,在空区内向下倾倒,实现自动冲洗及整理排放,传感器通过位置感应实现对电磁铁的磁力控制,同时实现对餐盘的固定和释放,整机结构简单,对餐盘的预洗效率高,运行平稳,残渣固液分类过滤,方便处理,实现分类回收。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 电磁铁与传动轴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磁铁,11.机架,12.传动轴,2.传送带,21.喷头,22.连杆,23.圆弧面,3.传感器,4.餐盘,5.托盘,51.挡板,52.支腿,6.滤水箱,61.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餐盘预洗机,包括可使餐盘横跨放置的机架11,机架的两侧设有传送机构,其中一侧的传送机构包括若干组可弹性旋转的电磁铁1,电磁铁为长条形。电磁铁吸引金属餐盘的一侧,电磁铁与位于该侧的柔性传动轴12沿行进方向传动连接,电磁铁带动餐盘移动,传动轴沿着机架循环转动,电磁铁分别沿垂直传送方向与传动轴可向下旋转连接。电磁铁与传动轴之间分别设有弹簧卡,弹簧卡带动电磁铁向上弹性转动连接,保持电磁铁的水平,电磁铁与传动轴旋转角度为30°。

另一侧的传送机构为两组传送方向相同传送带2,两组传送带2沿传送方向设有间距设置的空区,对侧电磁铁吸引餐盘在该空区内向下可翻转设置;空区的两侧设有感应餐盘位置的传感器3,自前而后分别为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传感器与电磁铁控制连接。具体动作为,餐盘自前而后移动,第一传感器感应餐盘之后控制电磁铁通电,经过后方的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后方的电磁铁断电,从而释放餐盘。

空区内侧设有若干向内喷水的喷头21,下方设有滤水箱6,滤水箱内设有滤网61,箱体下侧连接排水管。

为实现整理清洗餐盘,机架的后方设有托盘5,所述托盘向内一侧向上倾斜设置,托盘的另一侧竖直设有挡板51,托盘的下方设置若干可伸缩的支腿52,支腿外侧设有弹簧。餐盘会在弹簧作用下向下依次叠放。

为了实现餐盘的平稳过渡,空区两侧的传动带设有圆弧面,后侧圆弧面连接有L形的连杆22,该连杆的短边与对侧的机架连接,长边倾斜设置与圆弧面非接触连接,从而实现餐盘清洗之后平稳过渡到传送带2上。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时,启动机架两侧的传送装置,餐盘放置到机架上后,餐盘在两侧传送装置带动下移动,当移动到第一传感器时,电磁铁通电,将金属餐盘吸引固定在电磁铁上,餐盘继续移动至空区内部,电磁铁在金属餐盘的重力作用下向下转动至30度,此时,喷头将餐盘内的残渣冲到下方的滤水箱内,将水滤掉之后金属餐盘继续移动至连杆处,在连杆的作用下逐渐抬升至后方的传送带上,当经过第二传感器时,第二传感器后方的电磁铁断电,将餐盘释放,餐盘滑落到后方托盘上方,由于托盘倾斜设置且后方设有竖直挡板,餐盘会依次叠放在托盘上,整个清洗过程自动简便,效率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