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头颈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0704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U型头颈枕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枕头,尤指一种带有手捂的U型头颈枕。



背景技术:

现代人学习、工作、生活节奏快,疲劳程度也空前严重,因此,经常有人过劳死、猝死,还有很多人因为疲劳,缺少休息,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果在上学、上班、下班、出差、旅游等各种学习、工作场合,随时随地都能在自己的“碎”时间里坐着睡觉,将可以快速给身体充电,消除疲劳,平衡阴阳,对身体健康有莫大的好处,因此,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巨著《黄帝内经》有言:“午睡一刻值千金”。

但是,目前,无论是作为人类交通工具的汽车、火车、高铁、动车、地铁、轮船和飞机,还是各种办公室,其座位的设计大都是一个靠背和一个坐板,人屁股坐在坐板上面,背部靠在靠背上,即使高铁、动车和飞机等上面的靠背也只能向后倾斜一点。当人们疲劳之极,想睡眠的时候,往往只能头向后,将头靠在椅子后背上,利用头和后背与座位靠背之间的接触处产生的摩擦力保持睡姿。但是,一旦进入睡眠状态,背部肌肉一放松,头就会急速地右倾或左倾,结果人会突然醒来,接着头和身体又继续靠在椅子后背上,继续进入假睡状态,一旦真正睡着,头部继续左、右倾斜,继续醒来,循环往复,根本休息不好。可以说,全世界80%的人都是在这种将就的情况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打发自己的“临时睡眠”的。由疲劳而引起的生理失衡、代谢失调会引发一系列疾病,使人提前进入衰老状态。因此,在现有条件下,解决人类在自己的“碎”时间里能安稳地坐着睡眠问题,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技术挑战。

正常情况下,人的头颈部与左右肩部都是呈90夹角的,在清醒状态,一般人可以左、右侧头,使人的颈部与左右肩部的夹角小于或大于90夹角,但是夹角不能太大,如果角度过大,则只能保持几分钟,否则,人的颈部就会感到强烈不适。坐着睡觉时,如果人发生侧睡,则整个身体发生倾斜,到一定程度,人就会醒过来。这也是人一般只能仰面朝后靠睡觉的原因。

U型枕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人们在高靠背上睡觉的问题,通过在人体颈部增加靠垫,可以让人睡觉时头部有所支撑,于此同时,各类相应的功能补充也在多个专利中被提出,但是,各种功能的提出还是无法克服其需要有高靠背的不足,于是本发明人之前提出过一种贴肩式U型头颈枕(ZL201520027348.X),其通过设置颈支撑部和贴合人体肩部的肩支撑部,使得使用者睡觉时,头不会前后晃动,无需利用高靠背而是借助肩部作为整个头部的依托,因此可以实现在任何场合都可以舒适的坐着睡觉,使用时,该U型头颈枕可以使颈部基本保持垂直,头部的倾斜角度也不超过5度,睡觉更为舒适。但是,随着我们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在先申请的贴肩式U型头颈枕在肩部两侧的支撑效果较好,而背部受的支撑较小,有待进一步改进,此外适用于任何场所的U型枕虽然解决了入睡问题,但却无法解决用户手部保暖问题,而人在睡眠时,全身肌肉放松,毛孔舒张,如果没有做好相应的御寒措施,极易受风寒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保证用户入睡时手部保暖的U型头颈枕,同时其还可以进一步避免用户睡觉时前后晃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U型头颈枕,其由头颈枕和手捂组成,手捂连接到头颈枕U型开口两侧,形成一体机构。

较佳的,头颈枕为一体构造,包括头支撑部、颈支撑部以及肩支撑部,颈支撑部设置在中间,向上形成头支撑部,向下形成肩支撑部,相对头支撑部和肩支撑部,颈支撑部内径较小,肩支撑部底部形成有贴合人体肩膀前后弯曲面的弧形面。

较佳的,手捂为无底桶状构造或为一对手套。

较佳的,无底桶状构造筒壁外侧还设有置物袋。

较佳的,所述无底桶状构造筒壁上设置有可供用户伸出手的开口。

较佳的,手捂由布套和填塞物组成,填塞物为丝棉、发热物质、羽绒或棉花中的一种或多种。

较佳的,手捂通过第一连接机构可拆卸的连接到头颈枕U型开口两侧。

较佳的,第一连接机构为扣具、按扣、魔术贴或系带,第一连接机构包括固定于头颈枕开口两侧的上连件与固定于手捂的下连件,上连件与下连件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

较佳的,头颈枕在U型开口的位置有可将U型开口两侧连接在一起的第二连接机构,第二连接机构为扣具、按扣、魔术贴或系带。

较佳的,头颈枕由枕芯与枕套构成,枕芯由记忆海绵模压成型,枕套上设置有拉链。

较佳的,头颈枕外表面设置有口袋,口袋中放置有休眠辅助工具,休眠辅助工具通过系带与口袋内侧连接,休眠辅助工具为耳塞、耳罩、头套、眼罩中的一种或几种。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1.本设计结合手捂与U型头颈枕的功能,在保证人体睡眠姿势的同时还可以保证人手部的保暖,提升睡眠质量;

2.手捂的引入可以对U型头颈枕施加向下作用力,与睡觉时后靠对头颈枕施加的向上拉力相平衡,保证使用者休息时身体的前后稳定性,避免前后晃动。

3.对现有的手捂进行结构改进,在保证手捂功能的同时还不影响用户操作手机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三手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是一种改进的U型头颈枕,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U型头颈枕由头颈枕1和手捂2组成,手捂2通过第一连接机构扣具3连接到头颈枕1的U型开口两侧,形成一体机构,其中扣具3还可以采用按扣、魔术贴或系带等,在冬天睡觉时可以通过安装手捂2来为手部保暖,夏天时可对手捂2进行拆卸,避免无用的手捂2干扰头颈枕1的应用,当然,为了避免手捂2丢失,也可以将手捂2固定连接于头颈枕1上。

具体的,头颈枕1为一体构造,包括头支撑部11、颈支撑部12以及肩支撑部13,颈支撑部12设置在中间,向上形成头支撑部11,向下形成肩支撑部13,相对头支撑部11和肩支撑部13,颈支撑部12内径较小,肩支撑部13底部形成有贴合人体肩膀前后弯曲面的弧形面14。使用时,将头颈枕1以U型开口朝前套在使用者的颈部,并将上述弧形面14贴合在使用者的肩膀上,以肩支撑部13支撑整个头颈枕1,而颈支撑部12的内径较小正好位于且贴合在使用者的颈部,将颈部固定,头支撑部11外径相对颈支撑部12更大,因此可将使用者的头部下方固定,人在睡觉时,只需稍微侧一下头,脸颊就可以直接靠在头支撑部11上,从而保证颈部基本可以保持垂直,头部倾斜中轴线角度不大于5°,该结构的头颈枕1,可以将头的重量传导至肩部,直接以人体自身的肩部作为头颈部的依托,从而满足使用者随时随地安稳坐着睡眠的实际需求。

头颈枕1由枕芯与枕套构成(图中未显示出),所述枕芯可以由记忆海绵模压成型,所述枕套上可设置有拉链(图中未显示出),以便于可以取出枕芯,方便清洗枕套。同时,为了保证头颈枕1能有效的贴合使用者颈部,避免因为头部重量将U型开口撑大影响使用效果,在枕套U型开口的位置可以设置将开口两侧连接在一起的第二连接结构按扣15,该第二连接结构还可以采用扣具、魔术贴、系带等其他常见可拆卸连接结构,U型开口两侧分别向下引出一条头颈枕系带16,并在系带另一端固定扣具3的上连件32。

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在头颈枕1外表面设置有口袋18,口袋18中可以放置有休眠辅助工具,为避免物品丢失,可以将休眠辅助工具通过系带与口袋18内侧连接,当需要的时候打开口袋18将工具拉出应用,不使用时可以将工具藏入口袋18中,保证产品外形美观,休眠辅助工具可以为耳塞、耳罩、头套、眼罩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实施例中的手捂2为无底桶状构造,手捂2由布套与填塞物组成(图中未显示出),填塞物可以为丝棉、发热物质、羽绒或棉花,手捂2的两端分别引出一条手捂系带21,手捂系带21的另一端固定有扣具3的下连件31,上连件32与下连件31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

当休息时,使用者可以将双手伸进桶状构造中,起到手部加热或保暖之功效,同时由于手部对手捂施以向下的压力,使用者应用时可以尽量的往后依靠,其系带同头颈枕向上拉扯,连接处向下的压力与向上的拉力平衡,保证人体睡觉时不会前后晃动,提升用户的睡眠质量。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实施例二为实施例一的简化设计,其不同之处在于所使用的头颈枕1为市场上常见的普通枕头,其体积小,便于携带,所采用的手捂2为一对手套,两者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机构按扣3′进行可拆卸连接。具体的,两只手套开口上分别引出一条手捂系带21,并在手捂系带21另一端固定一按扣的公扣31′,头颈枕开口两侧则分别引出一条头颈枕系带16,头颈枕系带16另一端分别固定一按扣的母扣32′,公扣31′与母扣32′间可进行可拆卸连接。

休息时,使用者可戴上手套,将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并施以向下作用力;身体尽量靠后倚在高靠背上,对U型头颈枕施以向上拉力,由于两侧双手同时用力,也可以进一步保证人体左右的平衡,进而提升使用者的睡眠质量。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实施例三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结构改进,其改进之处在于所使用无底桶状构造的手捂2的筒壁外侧正面中间还设置有置物袋22,可为用户休息时提供空间放置手机,筒壁上靠近置物袋2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可供用户伸出手的开口23,用户在休息前可将插入手捂的双手从开口23伸出,进行手机操作,待需要休息时,只需将手机放进靠近的置物袋22并将手收进手捂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但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