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杯,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学生用智能水杯,属于生活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保温杯可以在外界温度较低时使杯中饮料保持在较高的温度,保证人们在外出时可以始终喝到热水,然而现有的保温杯在实现保温功能的基础上不能实现导热功能,不能起到暖手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学生用智能水杯,结构简单合理,可分离式设计使其在保温的功能之外,可以用于暖手,同时方便携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学生用智能水杯,包括杯座、防护层、隔热层、导热层、内胆、拉绳、杯盖、蓄电池和电源线,所述的隔热层与所述的导热层固定连接,所述的杯座与所述的隔热层和导热层固定连接,所述的杯盖与所述的隔热层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蓄电池固定在所述的杯座内部,并通过电源线实现与外部电源的连接进行充电,所述的杯座上设置有杯座开关、杯座温度控制面板、杯座温度控制电路,杯座温度控制面板连接杯座温度控制电路,杯座温度控制电路与导热层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层外部设置有防护层,所述的内胆外侧固定有拉绳,所述的隔热层、导热层、防护层开有宽度与拉绳直径相当的通槽,该通槽的位置为从拉绳固定处至杯口位置,所述的杯盖的外缘直径与所述的隔热层的直径相同。
作为优化,所述的防护层两端设置有子母扣,防护层可取下。
作为优化,所述的杯盖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的杯盖上设置有杯盖开关、杯盖温度控制面板、杯盖温度控制电路和杯盖导热层,杯盖温度控制面板连接杯盖温度控制电路,杯盖温度控制电路与杯盖导热层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的杯座温度控制面板上包括温度调节按钮和温度显示屏,所述的杯盖温度控制面板上包括温度调节按钮和温度显示屏。
作为优化,所述的杯座侧面设置有电源线收纳槽,杯座温度控制面板同侧设置有插头收纳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学生用智能水杯,内胆可取出起到暖手的效果,防护层可取下并贴合在取出的内胆外部,延缓热量传递,保护热量不会无故流失同时暖手过程更加安全,杯盖可以设定需要的温度,杯盖倒置时将杯子放置在杯盖导热层上可使杯子内部温度保持恒定,由于杯盖的外缘直径与隔热层的直径相同,杯盖拧紧时通过拉绳即可将杯子提起,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杯座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杯盖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杯座温度控制面板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杯座、101电源线收纳槽、102插头收纳口、103杯座开关、104杯座温度控制面板、105杯座温度控制电路、2防护层、3隔热层、4导热层、5内胆、6拉绳、7杯盖、701杯盖开关、702杯盖温度控制电路、703杯盖温度控制面板、8蓄电池、9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学生用智能水杯,包括杯座1、防护层2、隔热层3、导热层4、内胆5、拉绳6、杯盖7、蓄电池8和电源线9,所述的隔热层3与所述的导热层4固定连接,所述的杯座1与所述的隔热层3和导热层4固定连接,所述的杯盖7与所述的隔热层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蓄电池8固定在所述的杯座1内部,并通过电源线9实现与外部电源的连接进行充电,所述的杯座1上设置有杯座开关103、杯座温度控制面板104、杯座温度控制电路105,杯座温度控制面板104连接杯座温度控制电路105,杯座温度控制电路105与导热层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层3外部设置有防护层2,所述的内胆5外侧固定有拉绳6,所述的隔热层3、导热层4、防护层2开有宽度与拉绳6直径相当的通槽,该通槽的位置为从拉绳6固定处至杯口位置,所述的杯盖7的外缘直径与所述的隔热层3的直径相同。
作为优化,所述的防护层2两端设置有子母扣,防护层2可取下。
作为优化,所述的杯盖7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的杯盖7上设置有杯盖开关701、杯盖温度控制面板703、杯盖温度控制电路702和杯盖导热层704,杯盖温度控制面板703连接杯盖温度控制电路702,杯盖温度控制电路702与杯盖导热层704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的杯座温度控制面板104上包括温度调节按钮1041和温度显示屏1042,所述的杯盖温度控制面板703上包括温度调节按钮和温度显示屏。
作为优化,所述的杯座1侧面设置有电源线收纳槽101,杯座温度控制面板104同侧设置有插头收纳口10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学生用智能水杯,内胆可取出起到暖手的效果,防护层可取下并贴合在取出的内胆外部,延缓热量传递,保护热量不会无故流失同时暖手过程更加安全,杯盖可以设定需要的温度,杯盖倒置时将杯子放置在杯盖导热层上可使杯子内部温度保持恒定,由于杯盖的外缘直径与隔热层的直径相同,杯盖拧紧时通过拉绳即可将杯子提起,方便携带。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个案,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一种学生用智能水杯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