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7174阅读:947来源:国知局
手持式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属于小家电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EP2040597B1的欧洲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持式清洁设备,该设备的电机与尘杯过滤器各置于独立两侧,电机进风口轴心线与尘杯过滤器轴心线呈垂直或交叉状态。该设备将电机前置过滤棉设置于尘杯过滤器的正上方或者尘杯过滤器与电机之间。受电机前过滤棉位置的影响,电机不得不设置于手柄上方。这样出风风道空间就受到了挤压,无法或难以在不延长产品长度尺寸的前提下,设置电机后出风过滤系统。在二次污染及噪音防护上留下隐患。

公开号为CN20510755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持式清洁设备。该设备的电机置于尘杯过滤器一侧,电机进风口轴心线与尘杯过滤器轴心同轴或轴线平行。尽管该设备最大限度的压缩了产品空间,利于电机后出风风道的延长及电机后出风过滤系统的设置,利于二次污染及噪音问题的防护,但鉴于这类设备将电机置于尘杯过滤器上方,在电机与尘杯过滤器之间,没有足够的空间设置电机前过滤棉。因此,在这种结构下,尘杯过滤器无法有效过滤的残留灰尘将直接进入电机,对电机的性能及寿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持式吸尘器,无需改变电机在手持式吸尘器中的位置布局,就能对进入电机的气流有效的进行拦截过滤,提高了吸尘器的过滤效果,有效保护电机的性能,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主要包括主体和与其相连的吸尘附件,所述主体包括机身和与机身连接的尘杯,所述尘杯上设有吸尘管,用于将吸尘附件连接在主体上,所述机身的上方设有电机,用于向电机供电的电池包以及位于机身一侧的手柄,所述尘杯内设有旋风过滤器,所述旋风过滤器中内置有进风过滤棉组件。

为了便于吸尘,所述旋风过滤器设有切向的进风口,该进风口与所述吸尘管连通;所述电机的轴线与尘杯的轴线同轴或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尘杯的轴线延伸线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进风过滤棉组件与旋风过滤器同轴或者两者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进风过滤棉组件的轴向延伸线上。

具体来说,所述进风过滤棉组件由进风滤棉和进风过滤支架组成;所述进风滤棉围设在进风过滤支架的外侧中部;所述进风过滤支架固定在旋风过滤器内。

为了达到更好的吸尘效果,所述进风过滤棉组件的外侧还设有进风滤网组件。

具体来说,所述进风过滤棉组件与进风滤网组件轴线同轴设置;所述进风过滤棉组件和进风滤网组件在尘杯内纵向延伸,其上端延伸至电机进风口,下端延伸至尘杯底部。

为了便于加工,所述旋风过滤器一体式设置在尘杯之中,两者通过加强筋一体成型。

具体来说,所述进风滤网组件由进风滤网和进风滤网支架组成。

所述旋风过滤器设有出灰口,所述出灰口设置在偏离吸尘管的一侧;所述进风滤网的下边缘不低于所述出灰口的上边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式吸尘器,无需改变电机在手持式吸尘器中的位置布局,就能对进入电机的气流有效的进行拦截过滤,提高了吸尘器的过滤效果,有效保护电机的性能,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本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尘杯、电机零件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风过滤棉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气流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本体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尘杯、电机零件爆炸示意图。如图1并结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式吸尘器,主要包括主体和与其相连的吸尘附件,所述主体包括机身3和与机身连接的尘杯8,所述尘杯上设有吸尘管1,用于将吸尘附件连接在主体上,所述机身的上方设有电机2,用于向电机供电的电池包7以及位于机身一侧的手柄6,所述尘杯内设有旋风过滤器82,所述旋风过滤器中内置有进风过滤棉组件9。其中,旋风过滤器82与尘杯8可以独立设置,也可将旋风过滤器82一体式设置于尘杯8之中。本实施例中旋风过滤器82通过加强筋(图中未示出)与尘杯8一体成型。具体来说,所述旋风过滤器82设有切向的进风口,该进风口80与所述吸尘管1连通。为了方便设置,所述电机2的轴线与尘杯8的轴线同轴或相互平行。更进一步地,当电机2的轴线与尘杯8的轴线同轴时,所述电机2设置在所述尘杯8的轴线延伸线上。所述进风过滤棉组件9与旋风过滤器82同轴或者两者轴线相互平行,同样地,当进风过滤棉组件9与旋风过滤器82同轴时,所述电机2设置在所述进风过滤棉组件9的轴向延伸线上。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风过滤棉组件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进风过滤棉组件9由进风滤棉91和进风过滤支架92组成;所述进风滤棉围设在进风过滤支架的外侧中部;所述进风过滤支架固定在旋风过滤器内。

如图3并结合图1、图2所示,所述进风过滤棉组件9的外侧还设有进风滤网组件10,能够有效的保护进风滤棉组件9受到大颗粒尘土的冲击。优选的,所述进风过滤棉组件9与进风滤网组件10轴线同轴设置。优选的,所述进风过滤棉组件9和进风滤网组件10在尘杯8内纵向延伸,其上端延伸至电机进风口,下端延伸至尘杯8底部。所述进风滤网组件10由进风滤网101和进风滤网支架102组成。其中,进风滤网101属于现有技术,材质可以是尼龙编织网、金属编织网或者金属蚀刻网。为了利于储灰,所述旋风过滤器82设有出灰口821,所述出灰口设置在偏离吸尘管1的一侧。为了有效保证气流的走向及灰尘的分离效果,所述进风滤网101的下边缘不低于所述出灰口821的上边缘。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气流流向示意图。如图4并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

当吸尘器工作时,灰尘随气流由吸尘管1高速、切向进入旋风过滤器82。高速旋转的气流有效的将绝大多数灰尘颗粒离心分离,从旋风过滤器出灰口821甩入尘杯储灰室81。由于储灰室81属于真空室,且没有高速旋转的气流,灰尘颗粒一旦进入储灰室81,将不再会二次进入旋风过滤器82,从而保证了旋风过滤器82的分离效果。旋风过滤器82中的气流经过分离后进入进风滤网组件10。当气流及极少数灰尘穿过进风滤网组件10后,自由流向进风滤棉组件9,其中灰尘颗粒被进风滤棉91有效拦截过滤,洁净的空气透过进风滤棉91随后进入电机2,从而有效的防止残留灰尘进入电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式吸尘器,无需改变电机在手持式吸尘器中的位置布局,就能对进入电机的气流有效的进行拦截过滤,提高了吸尘器的过滤效果,有效保护电机的性能,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