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壁挂式管线饮水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管线饮水机及其三管道出水嘴。
背景技术:
目前,管线饮水机,一般是用于家庭、办公室、学校等,配合RO纯水机净水设备饮水使用,其中内置蓄水PP水箱,清洁的水提前放在PP水箱,再通过加热胆加热和制冰胆制冷,产生热水和冷水供人饮用。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RO纯水机,超滤净水机只有过滤的功能,出来的水都是常温水,用PE管线引出来,需要管线饮水机来实现加热和各种水温的的饮用取水。
另外,接头在饮水机内部设置的时候一般分为两到三个部分来设置,从而达到出热水、冷水或温水的目的,这样虽然可以达到所需要的效果,但是,这种设置一方面这样会使得饮水机内部所需要的空间变大,管路很长,同时水温损耗太大,另一方面由于设置的部分增多获取不同热度的饮水就需要在不同的位置操作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管线饮水机出水接头设置复杂,管路长,水温损耗大,出水量小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管线饮水机及其三管道出水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壁挂式管线饮水机及其三管道出水嘴,包括一面板,一设置在面板上的出水组件、一设置在面板内壁上的循环系统以及一与面板连接的后罩,所述出水组件包括一圆形出水罩、一设置在出水罩上而且可以出冷水的塑料盖板、一嵌入出水罩的出水按键以及一设置在圆形出水罩底部的出水口,所述出水罩内壁上设有一互相插接的出水嘴组件,所述出水嘴组件包括一第一插接头以及一与第一插接头互相插接的第二插接头,所述出水罩与面板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插接头包括一设有固定孔的固定座以及一与固定座固定连接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侧壁上设有一插管,所述固定柱顶端设有第一出水管道,所述固定座与出水罩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插接头包括一弧形固定座、一对称设置在弧形固定座上的第二出水管道和第三出水管道,所述第二出水管道与第三出水管道之间设有一开设插接口的连接板,所述插接口内还设有一与所述插管连接的第二插管,所述第二出水管道及第三出水管道外表面为波纹状,出水口设置波纹状的目的是用于加强软管与出水口的结合度即可以在用软管连接时连接的更紧密,所述第一插接头与第二插接头通过插接口互相插接并连接在出水组件的内壁,从而接收来自循环系统的各个接管,实现热水、冷水、保温的效果,其中,所述第一出水管道为冷水、所述第二出水管道为水蒸气即可进行热水保温状态、所述第三出水管道为热水。
作为优选:所述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储水箱、与第一储水箱垂直设置的第二储水箱以及一设置在第二储水箱下方的发热体,所述第一储水箱、第二储水箱以及发热体都固定设置在面板的内壁上,所述发热体底部还设有一备用管。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储水箱底端设有一接入发热体底端的第一接管,第一接管相邻处设有一接入所述第一出水管道的第二接管。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储水箱靠近第一储水箱一端设有一接入所述第三出水管道的第三接管,所述第二储水箱底端还设有一接入第二出水管道的第四接管。
作为优选:所述面板表面还设有一设置在出水组件下方的接水槽,所述面板侧壁上设有开关,所述接水槽方便人们在接水过程中有漏洒现象,特别是接热水时防止热水溅到手上,提高了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总结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以上技术方案不仅节省了管线饮水机的内部空间,而且简化了循环系统的构造,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在同一个地方获取两种不同温度的饮水,方便了大众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水组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水组件内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插接头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插接头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插接头局部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面板,2—出水组件,3—循环系统,4—后罩,10—接水槽,11—开关,20—出水罩,21—塑料盖板,22—出水按键,23—出水口,200—出水嘴组件,201—第一插接头,202—第二插接头,203—固定座,204—固定柱,205—弧形固定座,206—第二出水管道,207—第三出水管道,208—连接板,209—插接口,210—第二插管,2040—插管,2041—第一出水管道,30—第一储水箱,31—第二储水箱,32—发热体,33—第一接管,34—备用管,35—第三接管,36—第二接管,37—第四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壁挂式管线饮水机及其三管道出水嘴,包括一面板1,一设置在面板1上的出水组件2、一设置在面板1内壁上的循环系统3以及一与面板1连接的后罩4,所述出水组件2包括一圆形出水罩20、一设置在出水罩20上而且可以出冷水的塑料盖板21以及一嵌入出水罩20的出水按键22,所述出水罩20内壁上设有一互相插接的出水嘴组件200,所述出水嘴组件200包括一第一插接头201以及一与第一插接头201互相插接的第二插接头202,所述出水罩20与面板1配合连接。
实施例1中,所述第一插接头201包括一设有固定孔的固定座203以及一与固定座203固定连接的固定柱204,所述固定柱204侧壁上设有一插管2040,所述固定柱204顶端设有第一出水管道2041,所述固定座203与出水罩20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插接头202包括一弧形固定座205、一对称设置在弧形固定座205上的第二出水管道206和第三出水管道207,所述第二出水管道206与第三出水管道207之间设有一开设插接口209的连接板208,所述插接口209内还设有一与所述插管2040连接的第二插管210,所述第二出水管道206及第三出水管道207外表面为波纹状;所述循环系统3包括第一储水箱30、与第一储水箱30垂直设置的第二储水箱31以及一设置在第二储水箱31下方的发热体32,所述第一储水箱30、第二储水箱31以及发热体32都固定设置在面板1的内壁上,所述发热体32底部还设有一备用管34;所述第一储水箱30底端设有一接入发热体32底端的第一接管33,第一接管33相邻处设有一接入所述第一出水管道2041的第二接管36;所述第二储水箱31靠近第一储水箱30一端设有一接入所述第三出水管道207的第三接管35,所述第二储水箱31底端还设有一接入第二出水管道206的第四接管37;所述面板1表面还设有一设置在出水组件2下方的接水槽10,所述面板1侧壁上设有开关11。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应用较佳的实例做出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有其他变化,不局限于上述结构。总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