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家居多功能茶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2305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家居多功能茶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器,特别是一种具有制热、冷藏功能的多功能茶几。



背景技术:

电暖风茶几作为一种集采暖及家具功能的电器被广泛使用,目前的这类产品不具有冷藏功能,用户不得不额外购置用于存放饮料、茶叶、水果等的冷藏柜,使这类产品的内部空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在功能上也较为单调。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暖风和冷藏功能、结构紧凑的智能家居多功能茶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家居多功能茶几,包括底座组件和面板,所述底座组件和面板之间安装有暖风发生装置和冷藏箱体。

所述暖风发生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组件上的暖风箱体和安装在所述暖风箱体内的暖风组件,所述冷藏箱体安装在所述暖风箱体的顶部,所述面板安装在所述冷藏箱体的顶部;所述暖风箱体和冷藏箱体之间设置有隔热板。

所述冷藏箱体包括外箱,所述外箱内安装有内箱,所述内箱设置有冷藏室,所述冷藏室内安装有抽屉箱体,所述冷藏室的侧壁和抽屉箱体的侧壁设置有对应的导轨组件;所述冷藏室的后侧安装有制冷机芯和散热盖板。

所述抽屉箱体的面板边缘设置有磁性门封。

所述制冷机芯为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机。

所述暖风组件包括安装支架和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的风道支架,所述风道支架的进风口处安装有风轮,出风口处安装有出风罩;风轮连接有固定在所述风道支架上的电机;所述出风罩内安装有电发热组件;所述底座组件上正对所述风道支架进风口的位置设置有冷风进口,所述暖风箱体上正对所述出风罩出风口的位置设置有热风出口。

所述暖风箱体为长方体,所述暖风组件有六个,对应的所述热风出口也设置有六个,其中两个热风出口分别位于所述暖风箱体宽度方向的两个侧壁上,另外四个热风出口两个一组,两组分别位于所述暖风箱体长度方向的两个侧壁上。

所述底座组件的底部设置有脚垫。

所述底座组件设置有电源插座和USB充电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茶几包括暖风发生装置和冷藏箱体,暖风发生装置能够产生暖风取暖,冷藏箱体能够存放饮料、茶叶、水果等,结构紧凑,集成度高,节省空间,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3是冷藏箱体的分解图;

图4是制冷机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暖风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暖风组件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一种智能家居多功能茶几,包括底座组件1和面板5,所述底座组件1和面板5之间安装有暖风发生装置和冷藏箱体4,并在所述底座组件1上设置有电源插座和USB充电接口,电源插座为220V接口,方便给家用电器如电茶炉、电磁炉、电风扇等供电,USB充电接口为5V接口,方便给手机等充电。

所述暖风发生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组件1上的暖风箱体2和安装在所述暖风箱体2内的暖风组件3,所述冷藏箱体4安装在所述暖风箱体2的顶部,所述面板5安装在所述冷藏箱体4的顶部;所述暖风箱体2和冷藏箱体4之间设置有隔热板6,隔热板6起到隔离热量作用,防止暖风发生装置的热量传入冷藏箱体4中,影响制冷效果。

所述冷藏箱体4包括外箱40,所述外箱40内安装有内箱41,所述内箱41设置有冷藏室42,所述冷藏室42内安装有抽屉箱体43,所述冷藏室42的侧壁和抽屉箱体43的侧壁设置有对应的导轨组件44;所述冷藏室42的后侧安装有制冷机芯45和散热盖板46,所述抽屉箱体43的面板边缘设置有磁性门封47,抽屉式冷藏空间加双导轨结构,拿物件方便,磁性门封47使抽屉箱体43的面板与外箱40或内箱41的结合部位密闭,防止冷气泄露。

所述制冷机芯45为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机,主要包括冷凝器450、发生器451、吸收器452、储液罐453和蒸发器454,制冷剂为氨,吸收剂为水,扩散剂为氦气,其工作原理为:液氨在蒸发器内低分压下,氨蒸汽向氦气中扩散,生成的氨、氦混合气中的氦气在吸收器中释放出氨气,被水吸收形成的浓氨溶液再进入发生器,利用工作热源在发生器中加热,加热后氨蒸汽蒸发,氨气经过冷凝器冷却成氨,氨水再进入蒸发器,由于物理上的变化,形成一次次的吸热、放热反应,整个循环系统无任何机械传动,无噪音产生,工作状态极其安静,特别适合用在对工作噪音要求较严格的场所,比如星级酒店的客房、医院的病房、个人公寓以及高档办公区的会议室及接待区等。

所述暖风组件3包括安装支架30和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30上的风道支架31,所述风道支架31的进风口处安装有风轮32,出风口处安装有出风罩33;风轮32连接有固定在所述风道支架31上的电机34;所述出风罩33内安装有电发热组件35,电发热组件为碳素管发热器件;所述底座组件1上正对所述风道支架31进风口的位置设置有冷风进口10,所述暖风箱体2上正对所述出风罩33出风口的位置设置有热风出口20,所述底座组件1的底部设置有脚垫11,脚垫11使冷风进口10与地面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进风顺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暖风箱体2为长方体,所述暖风组件3有六个,对应的所述热风出口20也设置有六个,其中两个热风出口20分别位于所述暖风箱体2宽度方向的两个侧壁上,另外四个热风出口20两个一组,两组分别位于所述暖风箱体2长度方向的两个侧壁上,四个面均可以单独热风循环,也可选择性的多个或全部热风循环,热效率比普通的发热管加热高,热风循环无死角,增加热空气对流及热效率应用。

采用多组风机,从控制板启动取暖功能,电机34带动风轮32旋转,冷风从底座组件1底部的冷风进口10进入,经过电发热组件35加热,从热风出口20排出,从而达到取暖的作用,此种暖风系统热效率应用高,动态的热风传导比传统辐射式加热和发热管直接加热的效果要好,电发热组件35的功率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热风出口处的隔热网采用植绒防烫工艺,避免人在取暖过程中烫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