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温盘及应用均温盘的食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2868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均温盘及应用均温盘的食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具有煎烤炸等功能的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涉及煎烤炸的锅或盘,理论上要求用于摊布食物的锅面或盘面的面积越大,效率越高。但是,热源处的面积却不可能太大,比如,食物处理机的热源部一般是一个圆盘,该圆盘的面积与食物搅拌碗的底面面积相同,如果热源部太大,会造成食物处理机的体积过大。可见,现有技术中,尤其在食物处理装置上,存在热源部的面积不能满足用于摊布食物的锅面或盘面的面积需求的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在既有热源部的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能充分扩大用于摊布食物的盘面的均温盘及应用均温盘的食物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出一种均温盘,包括下层板和用于烹饪食物的上层板,该下层板与上层板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高导热系数气体或液体的腔体,该腔体上有充气入口或充液入口,所述均温盘下方有热量导入部,该热量导入部的面积小于均温盘的面积。

进一步地:

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均面向腔体内延伸有用于热量均匀传递的导流筋。

两两所述导流筋之间设有加强筋。

所述加强筋的形状与导流筋相同,所述加强筋的高度低于所述导流道的高度。

所述导流筋呈两排肋状排列。

提供一种上述均温盘的食物处理装置,包括食物处理装置主机,所述均温盘的热量导入部与该主机上热源部适配。

所述均温盘的热量导入部凸出其主体,嵌入所述食物处理装置主机上的凹槽与其热源部吻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由均温盘热量导入部传入的热量由腔体内的高导热系数的气体或液体向其他部分迅速传导,使得热量可以均匀分布到整个均温盘的盘面,煎烤炸等烹饪食物的效率高。

将均温盘作为食物处理装置的配件,能明显提高煎烤炸等烹饪食物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均温盘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均温盘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均温盘下层内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均温盘上层内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均温盘的食物处理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为了说明的需要,有时会对示意图中某些元件的宽度、长度、厚度等进行夸张表示。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均温盘,包括下层板1和用于烹饪食物的上层板2,该下层板1与上层板2之间形成有腔体3,该腔体3上有充气入口或充液入口4,借助该入口4,向腔体3内充入高导热系数气体或液体,例如高压气体。所述均温盘下方有热量导入部5,该热量导入部5的面积小于均温盘的面积。下层板1和上层板2通过焊接固定,以增强下层板和上层板的强度,防止热膨胀变形。如图3所示,标号6表示焊接处。

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均面向腔体内延伸有用于热量均匀传递的导流筋7。导流筋7在腔体2内形成热流通道,加热后的高导热系数的气体或液体沿着热流通道的方向流动。如图4所示,箭头所示方向为高导热系数的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方向。一些实施例中,两两所述导流筋7之间设有加强筋8,如图4中虚线所示。加强筋的形状可以与导流筋相同,加强筋的高度低于所述导流道的高度。该加强筋不仅具有增强均温盘强度的作用,而且能形成热流通道,以利于有效均匀地传递热量。

导流筋的布局设计以有利于热量均匀有效地向各个方向传递,一些实施例中,导流筋可以呈两排肋状排列。

另外,为了防止烫手,上述均温盘上配有把手11。

上述均温盘可以作为具有加热功能的食物处理装置的配件,用来煎烤炸等方式处理食物。该食物处理装置包括食物处理装置主机,所述均温盘的热量导入部与该主机上热源部适配。如图6所示,所述均温盘的热量导入部5凸出其主体,嵌入所述食物处理装置主机9上的凹槽与其热源部10吻合。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其部分细节及运动机构可通过相应设计变更以其它的形式来实现。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