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充放气的新型午睡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6622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充放气的新型午睡枕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充放气的新型午睡枕。



背景技术:

人的头部重量占整个身体的十分之一,对相对脆弱的颈椎来说,这重量已经很重了,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再不保护颈椎,一旦病发患者将饱受疼痛折磨。睡觉时也应尽量使用能支撑头部的U形枕,而不是把头耷拉在椅背上或以臂为枕。

当今,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时间宝贵,且条件有限,中午一般在教室度过;由于各地区的配备的课桌座椅有差别,靠在椅子上让颈部处于完全松弛的状态的睡觉姿势难以全面实现;而长期使用趴睡枕会造成严重的颈椎、腰椎疾病。对于上班族等人群具有同样的上述问题。因此午睡最好能平展身体,即便达不到平躺的条件,一觉醒来,浑身不适,长期下去,对身体健康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为了预防颈椎疾病,市面上出现了一些针对颈部保护和保健的产品,U型枕和颈椎枕是其中最常见的两种。然而现在常见的U型枕仅仅只是一个U型的环体,宽度和厚度比例匀称,没有明显变化。使用时,主要将其套在颈脖上靠在座椅背上,或躺在床上。如果将其作为趴睡枕使用,则其无法折叠,趴睡的高度不够,容易引起呼吸不畅,颈椎酸痛和手部麻痹等。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舒适的、可充放气的新型午睡枕。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充放气的新型午睡枕,其特征是:包括枕体,所述枕体包括通过连接部连接的人脸支撑部和支撑座,所述人脸支撑部上设有开口和通气孔,所述开口与通气孔通过空腔连通,所述空腔靠近开口侧设有凹陷部,所述支撑座为充气气囊,所述支承座上设有若干凹槽,支撑座通过导气管连接充气球的一端,所述导气管与支撑座通过热合密闭连接,导气管靠近充气球的一端设有旋钮,所述充气球的另一端设有进/出气口,所述支撑座充气后前部的厚度小于后部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为尼龙搭扣。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绳和与枕体形状相适应的枕套,所述固定绳的两端均连接在所述枕套上,分别对应于支撑座上端和支撑座下端。

优选地,所述固定绳包括两根,分布在枕体左右两侧。

优选地,所述固定绳包括多根,分布在枕体左右两侧和后部。

优选地,所述午睡枕还包括背部固定绳,所述背部固定绳的一端连接支撑座下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背部固定绳为两根,分布在支撑座左右两侧。

优选地,所述固定绳为弹性固定绳。

优选地,所述枕套对应支撑座凹槽处设有弹性扎带,所述弹性扎带缝制在枕套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午睡枕时,头部只需稍稍低下,极大地减轻颈椎的压力,起到保护颈椎的作用;

所述支撑座通过导气管连接充气球,通过旋转充气球上的旋钮,实现气囊的充放气,使用方便;

支撑座为充气气囊,放气后,午睡枕的体积极大的减小,方便收纳和携带;

人脸支撑部和支撑座直接通过尼龙搭扣连接,使用方便,且可拆卸,方便收纳和携带;

使用时,固定绳可以固定午睡枕不随意移动,保证睡眠质量;

支撑座的横截面由上往下逐渐增大,增强午睡枕的稳定性;

支撑座上设有若干凹槽,利于午睡枕的稳定,便于收纳;

空腔内设置凹陷部,在固定人脸的同时保证午睡枕的稳定性;

背部固定绳利于午睡枕更加贴合人体,同时增强午睡枕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午睡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午睡枕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人脸支撑部的纵切面示意图;

图4是图2所述实施例正面示意图;

图5是图2所述实施例放气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枕体、11人脸支撑部、101凹陷部、112连接部、12支撑座、121凹槽、2开口、23空腔、3通气孔、4枕套、41扎带、402枕套开口、403枕套通气孔、405枕套导气管口、5导气管、6充气球、61进/出气口、7旋钮、8固定绳、9背部固定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午睡枕充气后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午睡枕包括枕体1,所述枕体1包括通过连接部112连接的人脸支撑部11和支撑座12,所述人脸支撑部11上设有开口2和通气孔3,所述开口2与通气孔3通过空腔23连通,所述空腔靠近开口侧设有凹陷部101,所述支撑座12为充气气囊,所述支撑座12上设有若干凹槽121,支撑座12通过导气管5连接充气球6的一端,所述导气管5与支撑座12通过热合密闭连接,导气管5靠近充气球6的一端设有旋钮7,所述充气球6的另一端设有进/出气口61,所述支撑座12充气后前部的厚度小于后部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112采用尼龙搭扣。

所述开口2的形状为椭圆或圆形,尺寸以能够放置人脸为宜,通过人脸支撑部11支撑,通气孔3与开口2通过空腔23连通,利于使用者呼吸顺畅。

如图2-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午睡枕还包括固定绳8和与枕体1形状相适应的枕套4,所述固定绳8的两端均连接在所述枕套4上,分别对应于支撑座12上端和支撑座12下端。为了更加直观的展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枕套4呈展开平铺状,所述枕套4上设置有与开口2和通气孔3相对应的枕套开口402和枕套通气孔403以及与导气管5对应的枕套导气管口405,枕套4上还设置对应支撑座凹槽121的弹性扎带41,所述弹性扎带41缝制在枕套4上,设置弹性扎带41为了使枕套4更加贴合枕体1,且保证枕体1在充气后具有设定的形状。

如图3所示,所述人脸支撑部11沿空腔23的纵切面示意图,所述连接部112设置在人脸支撑部11的底部,所述凹陷部101用于放置下巴,从而更好的固定脸部,且下巴放置好后,在重力作用下,人的头部对午睡枕有一个向下压的力,进一步保证午睡枕的稳定性。人脸支撑部11使用记忆棉等柔软的材质,更利于贴合脸部且使用舒适。

为枕体1充气时,将旋钮7旋开,用手反复挤压充气球6,空气由进/出气口61进入枕体1内,充气完毕时,旋紧旋钮7;放气时,旋开旋钮7,轻压枕体1,空气由进/出气口61排出,即可完成放气,放气完毕时,旋紧旋钮7。如图5所示,放完气后的午睡枕体积大幅度缩小,可以轻松的放置于抽屉或包里,方便收纳和携带。

如图1所示,充完气后,所述支撑座12前部(靠近人体的一端)的厚度小于枕体1后部(远离人体的一端)的厚度,贴合人体。使用时,开口2处于近乎垂直的状态,使用者不必趴到桌上睡觉,只需稍稍低头甚至不需要低头就可以很好的休息,开口2的倾斜程度可通过给枕体1充放气的多少来调节,简单方便,适用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休息时,不必趴在桌子上,极大地减轻对颈椎的伤害。

所述凹槽121将支撑座12分成相对独立的若干部分,人在使用时难免会有移动,必然会牵动枕体1的晃动,将支撑座12用凹槽121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在枕体1晃动时会避免整体的移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午睡枕的稳定性。在放气收纳时,由于凹槽121的存在,午睡枕会呈现一层层重叠的圈状结构,如图5所示,利于收纳。

所述固定绳8具有弹性,能够适用不同的人,使用时,将胳膊伸进固定绳8内,可以对午睡枕起到固定作用,以防在进入沉睡状态时造成午睡枕的移动,影响睡眠。所述固定绳8可有两根或多跟,分布于支撑座12两侧或支撑座12两侧和后部。

优选地,所述支撑座12的横截面由上到下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更好的保证午睡枕的稳定性。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午睡枕还包括两根背部固定绳9,所述背部固定绳9的一端连接枕套4上,对应于支撑座的下端,背部固定绳9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使用时,将两根背部固定绳9的自由端分别绕到人体背后并连接,午睡枕可很好的贴合人体,达到进一步固定午睡枕的目的,从而使使用者有更舒适的睡眠和休息状态。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被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