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效率高的信箱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6549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效率高的信箱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信箱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效率高的信箱设备。



背景技术:

在信箱加工中工作人员在对信箱加工时需要按照要求进行抛光和喷漆,常常用到喷漆设备以及抛光设备,当需要加工信箱抛光和喷漆时,由于喷漆和抛光分别在不同机器上进行,需要经常将信箱在喷漆设备以及抛光设备之间切换,切换时需要将信箱进行多次进行装夹、定位,操作复杂,费时费力,从而使生产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效率高的信箱设备,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效率高的信箱设备,包括由支杆和顶梁组成的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操纵组件,所述操纵组件内设有第一空心腔,所述第一空心腔左右两侧内壁互称设有第一滑移槽,所述第一滑移槽内设有第一螺状杆,所述第一空心腔内滑移配合连接有第一滑移块,所述第一空心腔下方的所述操纵组件内设有第二空心腔,所述第二空心腔右侧内壁设有导移槽,所述导移槽内设有导移杆,所述导移杆上滑移配合连接有左侧穿入所述第二空心腔内的导移架,穿入所述第二空心腔内的所述导移架内设有第一斜面轮,所述第一斜面轮顶部固定设有向上伸展设置的第一内花键轴,所述第一斜面轮底部固定设有向下伸展设置的第二内花键轴,所述第一内花键轴顶部纵贯所述第二空心腔内顶部且缝隙配合,所述第二内花键轴内配合连接有第一外花键轴,所述第一外花键轴底部连接有第一马达,所述导移架左侧的所述第二空心腔内设有上下伸展设置的第一转臂,所述第一转臂向下伸展端纵贯所述第二空心腔内底部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臂顶部固定设有第二斜面轮,所述第一转臂底部探出所述操纵组件底部端面外且固定设有抛光轮,所述第一滑移块内设有第三空心腔,所述第三空心腔内设有上下伸展设置的第二转臂,所述第二转臂右侧的所述第三空心腔内设有上下伸展设置的第三转臂,所述第一马达的外部还设置有护载装置。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支杆设有两组且左右互称设置,两组所述支杆相对侧互称设有上下伸展设置的第二滑移槽,所述第二滑移槽内设有上下伸展设置的第二螺状杆,所述第二螺状杆顶部端与所述第二滑移槽内顶部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螺状杆底部端与第二马达连接,所述第二马达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滑移槽内底部内且固定连接,所述顶梁左右两侧分别穿入左右两侧所述支杆内的所述第二滑移槽内且滑移配合连接,穿入所述第二滑移槽内的所述顶梁与所述第二螺状杆配合连接,所述顶梁前端面内设有左右伸展设置的第三滑移槽,所述第三滑移槽内设有左右伸展设置的第三螺状杆,所述第三螺状杆左侧端与所述第三滑移槽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螺状杆右侧端与第四马达连接,所述第四马达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滑移槽右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所述第三滑移槽内滑移配合连接有第二滑移块,所述第二滑移块且与所述第三螺状杆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移块前端面与所述操纵组件后侧端面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状杆顶部与所述第一滑移槽内顶部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状杆底部与第三马达连接,所述第三马达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滑移槽内底部内且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内花键轴和所述第二内花键轴均与所述导移架转动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马达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空心腔内底部内且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三空心腔内所述第二转臂和所述第三转臂上分别周向固设有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所述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设有转条,所述第二转臂和所述第三转臂顶部均与所述第三空心腔内顶部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臂和所述第三转臂底部伸展端均纵贯所述第三空心腔内底部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述第三转臂底部固定设有探出所述第一滑移块底部端面外的第二外花键轴。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臂内设有上下伸展第一纵贯孔,所述抛光轮内设有与所述第一纵贯孔互通的第二纵贯孔,所述第一纵贯孔内缝隙配合连接有上下伸展设置的喷漆头,所述喷漆头顶部与所述第二转臂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移块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穿入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滑移槽内且滑移配合连接的凸缘,所述凸缘与所述第一螺状杆配合连接;所述导移槽内的所述导移架底部的所述导移杆外圈设有弹力件。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护载装置包括消震块和消震块,所述消震块设置在所述第一马达的左端和右端且与所述第一马达固定连接,所述除热鳍片设置在所述第一马达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马达固定连接,所述除热鳍片的左端和右端均与所述消震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马达和第四马达和第二马达的外部也相应地设置有所述护载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空心腔左右两侧内壁互称设第一滑移槽,第一滑移槽内设第一螺状杆,第一空心腔内滑移配合连接第一滑移块,第一空心腔下方的操纵组件内设第二空心腔,第二空心腔右侧内壁设导移槽,导移槽内设导移杆,导移杆上滑移配合连接左侧穿入第二空心腔内的导移架,穿入第二空心腔内的导移架内设第一斜面轮,第一斜面轮顶部固定设向上伸展设置的第一内花键轴,第一斜面轮底部固定设向下伸展设置的第二内花键轴,第一内花键轴顶部纵贯第二空心腔内顶部且缝隙配合,第二内花键轴内配合连接第一外花键轴,第一外花键轴底部连接第一马达,导移架左侧的第二空心腔内设上下伸展设置的第一转臂,第一转臂向下伸展端纵贯第二空心腔内底部且转动配合连接,第一转臂顶部固定设第二斜面轮,第一转臂底部探出操纵组件底部端面外且固定设抛光轮,第一滑移块内设第三空心腔,第三空心腔内设上下伸展设置的第二转臂,第二转臂右侧的第三空心腔内设上下伸展设置的第三转臂,从而实现喷漆头的自动伸缩工作以及自动控制喷漆以及抛光传动控制,从而减少设备投入,减少制造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操作步骤。

2.通过支杆设两组且左右互称设置,两组支杆相对侧互称设上下伸展设置的第二滑移槽,第二滑移槽内设上下伸展设置的第二螺状杆,第二螺状杆顶部端与第二滑移槽内顶部转动配合连接,第二螺状杆底部端与第二马达连接,第二马达固定安装于第二滑移槽内底部内且固定连接,顶梁左右两侧分别穿入左右两侧支杆内的第二滑移槽内且滑移配合连接,穿入第二滑移槽内的顶梁与第二螺状杆配合连接,顶梁前端面内设左右伸展设置的第三滑移槽,第三滑移槽内设左右伸展设置的第三螺状杆,第三螺状杆左侧端与第三滑移槽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第三螺状杆右侧端与第四马达连接,第四马达固定安装于第三滑移槽右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第三滑移槽内滑移配合连接第二滑移块,第二滑移块且与第三螺状杆配合连接,第二滑移块前端面与操纵组件后侧端面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本装置的自动控制升降以及左右移动喷漆和抛光工作。

3.通过第三空心腔内第二转臂和第三转臂上分别周向固设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设转条,第二转臂和第三转臂顶部均与第三空心腔内顶部转动配合连接,第二转臂和第三转臂底部伸展端均纵贯第三空心腔内底部且转动配合连接,述第三转臂底部固定设探出第一滑移块底部端面外的第二外花键轴,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喷漆传动配合工作。

4.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现一机多用,减少设备投入,减少信箱装夹以及定位次数,省时省力,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效率高的信箱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操纵组件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操纵组件喷漆状态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操纵组件抛光状态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人发明的操纵组件仰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护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效率高的信箱设备,包括由支杆6和顶梁7组成的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操纵组件8,所述操纵组件8内设有第一空心腔81,所述第一空心腔81左右两侧内壁互称设有第一滑移槽83,所述第一滑移槽83内设有第一螺状杆831,所述第一空心腔81内滑移配合连接有第一滑移块85,所述第一空心腔81下方的所述操纵组件8内设有第二空心腔82,所述第二空心腔82右侧内壁设有导移槽84,所述导移槽84内设有导移杆841,所述导移杆841上滑移配合连接有左侧穿入所述第二空心腔82内的导移架842,穿入所述第二空心腔82内的所述导移架842内设有第一斜面轮8423,所述第一斜面轮8423顶部固定设有向上伸展设置的第一内花键轴8421,所述第一斜面轮8423底部固定设有向下伸展设置的第二内花键轴8422,所述第一内花键轴8421顶部纵贯所述第二空心腔82内顶部且缝隙配合,所述第二内花键轴8422内配合连接有第一外花键轴871,所述第一外花键轴871底部连接有第一马达87,所述导移架842左侧的所述第二空心腔82内设有上下伸展设置的第一转臂821,所述第一转臂821向下伸展端纵贯所述第二空心腔82内底部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臂821顶部固定设有第二斜面轮823,所述第一转臂821底部探出所述操纵组件8底部端面外且固定设有抛光轮822,所述第一滑移块85内设有第三空心腔851,所述第三空心腔851内设有上下伸展设置的第二转臂852,所述第二转臂852右侧的所述第三空心腔851内设有上下伸展设置的第三转臂853,所述第一马达87的外部还设置有护载装置。

其中,所述支杆6设有两组且左右互称设置,两组所述支杆6相对侧互称设有上下伸展设置的第二滑移槽61,所述第二滑移槽61内设有上下伸展设置的第二螺状杆62,所述第二螺状杆62顶部端与所述第二滑移槽61内顶部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螺状杆62底部端与第二马达63连接,所述第二马达63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滑移槽61内底部内且固定连接,所述顶梁7左右两侧分别穿入左右两侧所述支杆6内的所述第二滑移槽61内且滑移配合连接,穿入所述第二滑移槽61内的所述顶梁7与所述第二螺状杆62配合连接,所述顶梁7前端面内设有左右伸展设置的第三滑移槽71,所述第三滑移槽71内设有左右伸展设置的第三螺状杆72,所述第三螺状杆72左侧端与所述第三滑移槽71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螺状杆72右侧端与第四马达73连接,所述第四马达73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滑移槽71右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所述第三滑移槽71内滑移配合连接有第二滑移块74,所述第二滑移块74且与所述第三螺状杆72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移块74前端面与所述操纵组件8后侧端面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本装置的自动控制升降以及左右移动喷漆和抛光工作。

其中,所述第一螺状杆831顶部与所述第一滑移槽83内顶部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状杆831底部与第三马达833连接,所述第三马达833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滑移槽83内底部内且固定连接,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喷漆头86的升降移动工作以及传动配合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内花键轴8421和所述第二内花键轴8422均与所述导移架842转动配合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马达87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空心腔82内底部内且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空心腔851内所述第二转臂852和所述第三转臂853上分别周向固设有第一转轮854和第二转轮8532,所述第一转轮854和第二转轮8532之间设有转条8521,所述第二转臂852和所述第三转臂853顶部均与所述第三空心腔851内顶部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臂852和所述第三转臂853底部伸展端均纵贯所述第三空心腔851内底部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述第三转臂853底部固定设有探出所述第一滑移块85底部端面外的第二外花键轴8531,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喷漆传动配合工作。

其中,所述第一转臂821内设有上下伸展第一纵贯孔8211,所述抛光轮822内设有与所述第一纵贯孔8211互通的第二纵贯孔8221,所述第一纵贯孔8211内缝隙配合连接有上下伸展设置的喷漆头86,所述喷漆头86顶部与所述第二转臂852底部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喷漆头86的穿入和探出工作。

其中,所述第一滑移块85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穿入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滑移槽83内且滑移配合连接的凸缘832,所述凸缘832与所述第一螺状杆831配合连接,从而实现导向滑移以及控制第一滑移块85的升降工作;所述导移槽84内的所述导移架842底部的所述导移杆841外圈设有弹力件843。

其中,所述护载装置包括消震块8701和除热鳍片8702,所述消震块8701设置在所述第一马达87的左端和右端且与所述第一马达87固定连接,所述除热鳍片8702设置在所述第一马达87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马达87固定连接,所述除热鳍片8702的左端和右端均与所述消震块8701固定连接,所述除热鳍片8702用以吸收并散发所述第一马达87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所述消震块8701用以减少所述第一马达87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力从而防止所述第一马达87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力过大而导致所述操纵组件8抖动,所述第三马达833和第四马达73和第二马达63的外部也相应地设置有所述护载装置。

初始状态时,第一滑移块85位于第一空心腔81内的最底部位置,同时,凸缘832位于第一滑移槽83内的最底部位置,此时,第三转臂853底部的第二外花键轴8531完全位于第一内花键轴8421内,使第一内花键轴8421顶部端面与第一空心腔81内底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位置,同时,第一内花键轴8421带动导移架842克服弹力件843的顶压力向下移动到导移槽84内的下方位置,使导移架842带动第二内花键轴8422与第一外花键轴871完全配合连接,此时,导移架842内的第一斜面轮8423最大程度远离第一转臂821顶部的第二斜面轮823,同时,第一滑移块85内的第二转臂852带动喷漆头86沿第一纵贯孔8211和第二纵贯孔8221底部方向最大程度探出抛光轮822底部端面外。

当需要喷漆加工时,首先通过第一马达87带动第一外花键轴871转动,由第一外花键轴871带动第二内花键轴8422转动,进而由第二内花键轴8422带动第一斜面轮8423以及第一斜面轮8423顶部的第一内花键轴8421转动,并由第一内花键轴8421带动第二外花键轴8531以及第二外花键轴8531顶部的第三转臂853转动,然后由第三转臂853带动第二转轮8532转动,通过第二转轮8532和第一转轮854之间的转条8521带动第一转轮854以及第一转轮854上的第二转臂852转动,进而由第二转臂852带动喷漆头86转动,然后通过第四马达73带动第三螺状杆72正反转动,由第三螺状杆72带动第二滑移块74以及第二滑移块74前端面的操纵组件8左右移动调节喷漆间距以及位置,然后通过第二马达63带动第二螺状杆62正反转动,由第二螺状杆62带动顶梁7沿第二滑移槽61上下方向滑移,从而持续实现喷漆作业,喷漆作业时由于导移架842内的第一斜面轮8423最大程度远离第一转臂821顶部的第二斜面轮823,使得在喷漆作业时抛光轮822为无连接状态;

当需要抛光加工使用时,首先通过第三马达833带动第一螺状杆831转动,由第一螺状杆831带动凸缘832逐渐沿第一滑移槽83顶部方向滑移,同时,由凸缘832带动第一滑移块85逐渐沿第一空心腔81顶部方向滑移,此时,第二转臂852带动喷漆头86逐渐向上移动,使喷漆头86末端逐渐滑入第二纵贯孔8221内,同时,导移架842受到弹力件843的顶压力,使导移架842逐渐导移杆841顶部方向滑移,此时,使第一斜面轮8423逐渐靠近第二斜面轮823,继续控制第三马达833带动第一螺状杆831转动,直至导移架842受弹力件843的顶压力移动到导移槽84内最顶部位置,此时,第一斜面轮8423左侧上方与第二斜面轮823右侧下方啮合连接,同时,第二内花键轴8422内底部段与第一外花键轴871外顶部段配合连接,此时,第一内花键轴8421顶部段最大程度穿入第一空心腔81内,继续控制第三马达833带动第一螺状杆831转动,此时,第一滑移块85带动第三转臂853底部的第二外花键轴8531逐渐滑离第一内花键轴8421,直至第一滑移块85移动到第一空心腔81内的最顶部位置时,此时,凸缘832滑移到第一滑移槽83内的最顶部位置,使第一滑移块85带动第三转臂853底部的第二外花键轴8531最大程度远离第一内花键轴8421,此时,第一滑移块85带动第二转臂852底部的喷漆头86底部完全穿入抛光轮822内的第二纵贯孔8221内,然后通过第一马达87带动第一外花键轴871转动,由第一外花键轴871带动第二内花键轴8422转动,进而由第二内花键轴8422带动第一斜面轮8423转动,进而由第一斜面轮8423带动第二斜面轮823转动,由第二斜面轮823带动第一转臂821以及第一转臂821底部的抛光轮822转动,然后通过第二马达63带动第二螺状杆62正反转动,由第二螺状杆62带动顶梁7沿第二滑移槽61上下方向滑移,调节抛光高度,然后通过第四马达73带动第三螺状杆72正反转动,由第三螺状杆72带动第二滑移块74以及第二滑移块74前端面的操纵组件8左右移动抛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空心腔左右两侧内壁互称设第一滑移槽,第一滑移槽内设第一螺状杆,第一空心腔内滑移配合连接第一滑移块,第一空心腔下方的操纵组件内设第二空心腔,第二空心腔右侧内壁设导移槽,导移槽内设导移杆,导移杆上滑移配合连接左侧穿入第二空心腔内的导移架,穿入第二空心腔内的导移架内设第一斜面轮,第一斜面轮顶部固定设向上伸展设置的第一内花键轴,第一斜面轮底部固定设向下伸展设置的第二内花键轴,第一内花键轴顶部纵贯第二空心腔内顶部且缝隙配合,第二内花键轴内配合连接第一外花键轴,第一外花键轴底部连接第一马达,导移架左侧的第二空心腔内设上下伸展设置的第一转臂,第一转臂向下伸展端纵贯第二空心腔内底部且转动配合连接,第一转臂顶部固定设第二斜面轮,第一转臂底部探出操纵组件底部端面外且固定设抛光轮,第一滑移块内设第三空心腔,第三空心腔内设上下伸展设置的第二转臂,第二转臂右侧的第三空心腔内设上下伸展设置的第三转臂,从而实现喷漆头的自动伸缩工作以及自动控制喷漆以及抛光传动控制,从而减少设备投入,减少制造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操作步骤。

2.通过支杆设两组且左右互称设置,两组支杆相对侧互称设上下伸展设置的第二滑移槽,第二滑移槽内设上下伸展设置的第二螺状杆,第二螺状杆顶部端与第二滑移槽内顶部转动配合连接,第二螺状杆底部端与第二马达连接,第二马达固定安装于第二滑移槽内底部内且固定连接,顶梁左右两侧分别穿入左右两侧支杆内的第二滑移槽内且滑移配合连接,穿入第二滑移槽内的顶梁与第二螺状杆配合连接,顶梁前端面内设左右伸展设置的第三滑移槽,第三滑移槽内设左右伸展设置的第三螺状杆,第三螺状杆左侧端与第三滑移槽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第三螺状杆右侧端与第四马达连接,第四马达固定安装于第三滑移槽右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第三滑移槽内滑移配合连接第二滑移块,第二滑移块且与第三螺状杆配合连接,第二滑移块前端面与操纵组件后侧端面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本装置的自动控制升降以及左右移动喷漆和抛光工作。

3.通过第三空心腔内第二转臂和第三转臂上分别周向固设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设转条,第二转臂和第三转臂顶部均与第三空心腔内顶部转动配合连接,第二转臂和第三转臂底部伸展端均纵贯第三空心腔内底部且转动配合连接,述第三转臂底部固定设探出第一滑移块底部端面外的第二外花键轴,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喷漆传动配合工作。

4.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现一机多用,减少设备投入,减少信箱装夹以及定位次数,省时省力,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加工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