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厨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508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厨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厨房用品,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厨用设备。



背景技术:

洗碗机作为一种家用电器被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洗碗机可大大减轻繁琐的手工劳动,且去污能力强,消毒彻底。洗碗机洗涤自动化程度高,一般有几个程序可选择,例如标准洗、强洗、冲洗。只要将餐具放入厨用设备内,选定一档,厨用设备则在设定的时间内,完成洗涤、漂洗、消毒、烘干等选定的功能,操作简便。同时洗碗机还能够一机多用,除了清洗餐具还可以洗蔬菜、水果等,也可做消毒柜。目前大多厨用设备都包含蒸汽发生器,使厨用设备内部充满蒸汽,软化污染物,再利用水流冲刷污染物。

蒸箱作为一种现代烹饪设备,通过加热元件,将水转化为高温蒸汽对食物进行烹饪,兼具有加热食物、去油分脂和消毒除菌等功能,且不会破坏食物本身的分子结构,在密封的腔体内产生大量的蒸汽,短时间内蒸熟食物,抑制食物营养成份流失,防止食物氧化和变味,完全能够保证食物的原汁原味。蒸箱是利用本身的蒸汽微压加热煮熟食物,不存在任何光波、微波,对食物内外都没有任何辐射,而且使用过程中,对人体也没有任何不良影响。现有蒸箱多具有温度显示、压力显示、蒸制时间设定、语音提示、自动进汽、自动排汽、蒸汽稳压器等智能化控制系统,使用更加方便。

洗碗机和蒸箱的工作原理虽然不同,但两者都包含蒸汽发生装置,且工作环境非常相似;另一方面,现在厨房的消毒柜、厨用设备、烤箱、蒸箱、微波炉功能集齐需要购买几种不同设备,不仅增加生活成本且占用空间。当在中小厨房、居家厨房使用时,由于使用量有限,设备多数时候会闲置不用,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洗碗机和蒸箱两者都包含蒸汽发生装置,分别使用占用厨用空间且浪费资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厨用设备包括外壳、门和内胆,所述门一端与所述外壳铰接连接,所述内胆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门与所述内胆密闭配合形成容纳碗碟或蒸屉的腔体,其还包括洗涤组件、集水槽组件、风扇组件、进水组件、排水组件、辅助加热元件、多个传感器和控制单元;

所述集水槽组件包括水槽、过滤网、加热元件和排水口,所述过滤网连通所述水槽与腔体,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内胆底部,所述排水口设置于水槽底部,所述加热元件工作模式包括洗涤模式和蒸模式,所述加热元件能够根据模式的选择加热洗涤水或发生蒸汽;

所述多个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设置于所述内胆的内侧壁,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水槽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厨用设备还包括栅架隔板、蒸屉或碗碟搁架,所述内胆相对于门左右两侧的内壁平行设置有多组插槽,所述栅架隔板、蒸屉或碗碟搁架可拆卸配合安装于所述插槽。

进一步的,所述厨用设备还包括安全阀,所述安全阀设置于腔体顶部连通腔体与外界,防止腔体内压力过高。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组件包括常闭电动门、电动门驱动装置、风扇壳体、鼓风机、管道和排风口,所述常闭电动门设置于所述内胆的内侧壁,所述风扇壳体与常闭电动门相连,所述鼓风机设置于所述风扇壳体内;所述排风口设置于所述外壳壁,所述管道一端与壳体相连,所述管道另一端经排风口与外界连通;所述风扇组件用于将热空气和水蒸气导引排出到所述腔体外。所述风扇组件处于工作状态时,安全阀打开作为进气孔连通腔体与外界。

进一步的,所述洗涤组件包括顶部喷淋臂、底部喷淋臂、导水管和洗涤泵;所述洗涤泵设置于所述内胆与外壳之间,所述洗涤泵与水槽连通,所述顶部喷淋臂和底部喷淋臂经导水管与洗涤泵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组件,包括注水口、第一电磁阀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水槽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于所述进水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排水端口、第二电磁阀和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连通所述排水口与所述排水端口,第二电磁阀设置于所述排水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设置有冷凝水排出口,收集冷凝水导引至排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内胆壁,用于干燥循环加热所述腔体内的空气或辅助加热内蒸汽。

进一步的,所述水槽由所述内胆底部局部凹陷形成,所述内胆底部其余部分向水槽处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用于过滤洗涤水中的异物。

进一步的,所述洗涤模式的加热温度为50℃-70℃,所述蒸模式的加热温度为100℃-110℃。

优选的,所述多个传感器还包括浊度传感器,所述浊度传感器设置于水槽内壁,用于检测洗涤水的浊度。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洗涤组件、集水槽组件、风扇组件、进水组件、排水组件和辅助加热元件通过信号线相连;

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信号,通过控制加热元件的工作控制所述腔体内餐具的漂洗水温度或蒸汽温度;

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信号,监测腔体内压力,防止腔体内压力过高且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液位传感器信号,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启闭合给所述水槽供水;

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浊度传感器信号,基于所述浊度传感器的数据确定漂洗水循环持续的时间,并通过控制第二电磁阀进行排水;

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湿度传感器信号,基于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湿度数据调节辅助加热元件和风扇组件的工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洗碗机和蒸箱集成一体,一机多用,丰富了设备功能,且使得操作更加便利、高效,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2)本发明将洗碗机和蒸箱结合,更加经济适用,降低了生活成本,在中小厨房使用时能够节省空间,提高了厨房空间利用率;

3)本发明智能控制温度,且针对不同种类的食材和餐具设置有对应的建议温度可以选择,使得烹饪、洗涤更加智能化;

4)本发明兼具烘干和消毒功能,少去了人工洗碗中的抹擦等步骤,减少了病菌的感染机会,更有利于人体健康;

5)本发明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有多档程序可以选择,选定一档后即在设定时间内自动完成所有步骤,无需人守候,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多功能厨用设备立体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1多功能厨用设备剖面图;

图3为风扇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多功能厨用设备用碗碟搁架、栅架隔板和蒸屉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多功能厨用设备剖面图。

以下对附图作补充说明:

11-门;12-外壳;13-内胆;14-腔体;2-辅助加热元件;300-水槽;301-过滤网;302-加热元件;303-排水口;41-栅架隔板;42-蒸屉;43-碗碟搁架;5-插槽;6-安全阀;700-常闭电动门;701-风扇壳体;702-鼓风机;703-管道;704-排风口;705-冷凝水排出口;800-顶部喷淋臂;801-底部喷淋臂;802-导水管;803-洗涤泵;901-注水口;902-第一电磁阀;903-进水管;904-排水端口;905-第二电磁阀;906-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厨用设备,包括外壳11、门12和内胆13,所述门一端与所述外壳铰接连接,所述内胆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门与所述内胆密闭配合形成容纳碗碟或蒸屉的腔体14,其还包括洗涤组件、集水槽组、风扇组件、进水组件、排水组件、辅助加热元件2、多个传感器和控制单元;

所述集水槽组件包括水槽300、过滤网301、加热元件302和排水口303,所述过滤网301连通所述水槽300与腔体14,所述加热元件302设置于所述内胆底部,所述排水口303设置于水槽底部,所述加热元件302工作模式包括洗涤模式和蒸模式,所述加热元件302能够根据模式的选择加热洗涤水或发生蒸汽;

所述多个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所述多个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设置于所述内胆的内侧壁,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水槽内壁。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厨用设备还包括栅架隔板41、蒸屉42或碗碟搁架43,所述内胆相对于门左右两侧的内壁平行设置有多组插槽5,所述栅架隔板41、蒸屉42或碗碟搁架43可拆卸配合安装于所述插槽5。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厨用设备还包括安全阀6,所述安全阀6设置于腔体14顶部连通腔体与外界。安全阀对腔体蒸汽进行保压,让腔体存在一定的压力,使蒸煮食物速度更快,同时更节能,当腔体内压力过高时,安全阀排出过压蒸汽,以保证使用安全。

如图3所示,所述风扇组件包括常闭电动门700、电动门驱动装置、风扇壳体701、鼓风机702、管道703和排风口704,所述常闭电动门700设置于所述内胆的内侧壁,所述电动门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常闭电动门700的开启与闭合,所述风扇壳体701与常闭电动门700相连,所述鼓风机702设置于所述风扇壳体701内;所述排风口704设置于所述外壳壁,所述管道703一端与壳体12相连,所述管道703另一端经排风口704与外界连通;所述风扇组件用于将热空气和水蒸气导引排出到所述腔体外。所述风扇组件处于工作状态时,安全阀打开作为进气孔连通腔体与外界。

如图2所示,所述洗涤组件包括顶部喷淋臂800、底部喷淋臂801、导水管802和洗涤泵803;所述洗涤泵803设置于所述内胆13与外壳12之间,所述洗涤泵803与水槽300连通,所述顶部喷淋臂800和底部喷淋臂801经导水管802与洗涤泵803连通。

如图2所示,所述进水组件包括注水口901、第一电磁阀902和进水管903;所述进水管903与水槽300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902设置于所述进水管903上。

如图2所示,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排水端口904、第二电磁阀905和排水管906,所述排水管906连通所述排水口303与所述排水端口904,第二电磁阀905设置于所述排水管906上。

如图3所示,所述管道703设置有冷凝水排出口705,收集冷凝水导引至排水管906。

如图2所示,所述辅助加热元件2设置于所述内胆底部外侧壁,用于干燥循环加热所述腔体内的空气或辅助加热内蒸汽。

如图2所示,所述水槽300由所述内胆底部局部凹陷形成,所述内胆底部其余部分向水槽处倾斜;所述水槽300中心位置与所述底部喷淋臂801旋转中心位置重合。

所述过滤网301用于过滤洗涤水中的异物。

所述洗涤模式的加热温度为50℃,所述蒸模式的加热温度为100℃。

优选的,所述多个传感器还包括浊度传感器,所述浊度传感器设置于水槽内壁,用于检测洗涤水的浊度。

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洗涤组件、集水槽组件、风扇组件、进水组件、排水组件和辅助加热元件2通过信号线相连;

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信号,通过控制加热元件的工作控制所述腔体内餐具的漂洗水温度或蒸汽温度;

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信号,监测腔体内压力,防止腔体内压力过高且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液位传感器信号,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启闭合给所述水槽供水;

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浊度传感器信号,基于所述浊度传感器的数据确定漂洗水循环持续的时间,并通过控制第二电磁阀进行排水;

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湿度传感器信号,并基于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湿度数据调节辅助加热元件2和风扇组件的工作。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一种多功能厨用设备,包括外壳11、门12和内胆13,所述门一端与所述外壳铰接连接,所述内胆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门与所述内胆密闭配合形成容纳碗碟或蒸屉的腔体14,其还包括洗涤组件、集水槽组、风扇组件、进水组件、排水组件、辅助加热元件2、多个传感器和控制单元;

所述集水槽组件包括水槽300、过滤网301、加热元件302和排水口303,所述过滤网301连通所述水槽300与腔体14,所述加热元件302设置于所述内胆底部,所述排水口303设置于水槽底部,所述加热元件302工作模式包括洗涤模式和蒸模式,所述加热元件302能够根据模式的选择加热洗涤水或发生蒸汽;

所述多个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所述多个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设置于所述内胆的内侧壁,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水槽内壁。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厨用设备还包括栅架隔板41、蒸屉42或碗碟搁架43,所述内胆相对于门左右两侧的内壁平行设置有多组插槽5,所述栅架隔板41、蒸屉42或碗碟搁架43可拆卸配合安装于所述插槽5。

如图5所示,所述厨用设备还包括安全阀6,所述安全阀6设置于腔体14顶部连通腔体与外界。安全阀对腔体蒸汽进行保压,让腔体存在一定的压力,使蒸煮食物速度更快,同时更节能,当腔体内压力过高时,安全阀排出过压蒸汽,以保证使用安全。

如图3所示,所述风扇组件包括常闭电动门700、电动门驱动装置、风扇壳体701、鼓风机702、管道703和排风口704,所述常闭电动门700设置于所述内胆的内侧壁,所述电动门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常闭电动门700的开启与闭合,所述风扇壳体701与常闭电动门700相连,所述鼓风机702设置于所述风扇壳体701内;所述排风口704设置于所述外壳壁,所述管道703一端与壳体12相连,所述管道703另一端经排风口704与外界连通;所述风扇组件用于将热空气和水蒸气导引排出到所述腔体外。所述风扇组件处于工作状态时,安全阀打开作为进气孔连通腔体与外界。

如图5所示,所述洗涤组件包括顶部喷淋臂800、底部喷淋臂801、导水管802和洗涤泵803;所述洗涤泵803设置于所述内胆13与外壳12之间,所述洗涤泵803与水槽300连通,所述顶部喷淋臂800和底部喷淋臂801经导水管802与洗涤泵803连通。

所述进水组件包括注水口901、第一电磁阀902和进水管903;所述进水管903与水槽300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902设置于所述进水管903上。

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排水端口904、第二电磁阀905和排水管906,所述排水管906连通所述排水口303与所述排水端口904,第二电磁阀905设置于所述排水管906上。

所述管道703设置有冷凝水排出口705,收集冷凝水导引至排水管906。

所述辅助加热元件2设置于所述内胆底部外侧壁,用于干燥循环加热所述腔体内的空气或辅助加热内蒸汽。

所述水槽300由所述内胆底部局部凹陷形成,所述内胆底部其余部分向水槽处倾斜;所述水槽300中心位置与所述底部喷淋臂801旋转中心位置错开布置。

所述过滤网301用于过滤洗涤水中的异物。

所述洗涤模式的加热温度为70℃,所述蒸模式的加热温度为110℃。

优选的,所述多个传感器还包括浊度传感器,所述浊度传感器设置于水槽内壁,用于检测洗涤水的浊度。

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洗涤组件、集水槽组件、风扇组件、进水组件、排水组件和辅助加热元件2通过信号线相连;

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信号,通过控制加热元件的工作控制所述腔体内餐具的漂洗水温度或蒸汽温度;

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信号,监测腔体内压力,防止腔体内压力过高且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液位传感器信号,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启闭合给所述水槽供水;

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浊度传感器信号,基于所述浊度传感器的数据确定漂洗水循环持续的时间,并通过控制第二电磁阀进行排水;

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湿度传感器信号,并基于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湿度数据调节辅助加热元件2和风扇组件的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