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轨总成及其滑轨套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9429发布日期:2019-03-05 19:53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滑轨总成及其滑轨套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轨总成,特别是指一种具有锁定机制的滑轨总成。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滑轨总成包含第一轨与第二轨可相对第一轨位移。其中,当第二轨相对第一轨往一方向位移至一预定位置时,通常可借助第二轨与第一轨彼此之间的一阻挡结构而让第二轨无法继续相对第一轨往该方向位移而仅能停留在该预定位置。随着技术的进步,一种相关产品,例如第二轨除了可借助一阻挡机制相对第一轨处于一预定位置之外,还可借助一操作件解除该阻挡机制,使该第二轨能继续相对第一轨往一方向位移。在相关类型的专利技术中,例如美国专利公告号us6,412,891b1已揭露一种滑轨总成包含一外轨(20)、一内轨(30)、一阻挡件(50)及一闭锁件(70)。其中,闭锁件(70)枢接在内轨(30),当内轨(30)相对外轨(20)处于一位置时,可借助闭锁件(70)与阻挡件(50)之间的相互阻挡而让内轨(30)无法相对外轨(20)任意位移。

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不同,如何开发一种不同的滑轨产品,使之能够在有限的环境空间下,方便使用者对于设备维护的相关需求,便成为一项值得探讨的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具有锁定机制的滑轨总成及其滑轨套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观点,一种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一第二轨、一第一锁定装置及一第二锁定装置。该第一轨包含一挡部;该第二轨可相对该第一轨位移;该第一锁定装置位于该第二轨,该第一锁定装置包含一第一构件与一第二构件,该第一构件包含一第一部,该第二构件包含一第二部,该第一部与该第二部之间定义一第一空间;该第二锁定装置位于该第二轨,该第二锁定装置包含一第三构件与一第四构件,该第三构件包含一第三部,该第四构件包含一第四部;其中,当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从一收合位置往一第一方向位移至一第一预定位置的过程中,该第二构件的第二部能被该第一轨的挡部阻挡,且该第一构件随着该第二轨往该第一方向位移至该第一预定位置时,该第一空间被调整而改变成一第二空间,该第二空间用以容纳该第一轨的挡部,使该第一锁定装置锁定该挡部;其中,当该第一锁定装置对该挡部的锁定被解除,且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继续往该第一方向位移至一第二预定位置时,透过该第三部与该第四部之间的一第三空间用以容纳该第一轨的挡部,使该第二锁定装置锁定该挡部。

较佳地,当该第二锁定装置对该挡部的锁定被解除时,该第二轨能够相对该第一轨从该第二预定位置往一第二方向朝该收合位置位移。

较佳地,该第一构件固定至该第二轨,且该第二构件与该第二轨透过一导引特征能相对彼此在有限度的范围内位移。

较佳地,该第一构件还包含一第一弹性段,该第一部是位于该第一弹性段,该第二构件还包含一第二弹性段,该第二部是位于该第二弹性段。

较佳地,该第一弹性段位于该第二轨与该第二弹性段之间,且该第一弹性段与该第二弹性段相对该第二轨翘起。

较佳地,该第二构件还包含一第一延伸段连接该第二弹性段,该第二轨还包含一第一支撑部提供该第一延伸段抵靠。

较佳地,该第三构件还包含一第三弹性段,该第三部是位于该第三弹性段,该第四构件还包含一第四弹性段,该第四部是位于该第四弹性段。

较佳地,该第三弹性段位于该第二轨与该第四弹性段之间,且该第三弹性段与该第四弹性段相对该第二轨翘起。

较佳地,该第四构件还包含一第二延伸段连接该第四弹性段,该第二轨还包含一第二支撑部提供该第二延伸段抵靠。

较佳地,该第一轨包含一前部与一后部,该挡部是位于相邻在该前部。

较佳地,该第一锁定装置与该第二锁定装置彼此之间具有一段距离。

较佳地,该滑轨总成还包含一第三轨,该第一轨活动地安装在该第三轨与该第二轨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观点,一种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一第二轨及一第一锁定装置。该第一轨包含一挡部;该第二轨可相对该第一轨位移;该第一锁定装置位于该第二轨,该第一锁定装置包含一第一部与一第二部彼此之间定义一第一空间可被调整而改变成一第二空间,该第一锁定装置用以提供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处于一第一预定位置时,透过该第二空间使该第一锁定装置的第一部与第二部能分别锁定该第一轨的挡部的两侧。

较佳地,该滑轨总成还包含一弹性件,该弹性件用以提供弹力施加至该第二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观点,一种滑轨套件包含一滑轨及一第一锁定装置。该第一锁定装置位于该滑轨,该第一锁定装置包含一第一构件与一第二构件,该第一构件与该第二构件的其中之一可被调整位移,使该第一构件与该第二构件之间的一第一空间被调整而改变成一第二空间,用以提供该滑轨能锁定至一对象物。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证实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滑轨总成安装至机架的一侧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滑轨总成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滑轨套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滑轨总成处于一收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滑轨总成的第二轨往一第一方向位移的示意图。

图7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轨透过第一锁定装置而锁定第一轨,使第二轨处于一第一预定位置的示意图。

图8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锁定装置被操作的示意图。

图9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锁定装置的第二构件位移,使第一锁定装置未能锁定第一轨的示意图。

图10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轨继续往该第一方向位移的示意图。

图11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轨透过第二锁定装置而锁定第一轨,使第二轨处于一第二预定位置的示意图。

图12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锁定装置被操作,使第二轨相对第一轨能往一第二方向位移的示意图。

图13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滑轨总成的第二轨往该第二方向位移的过程中,第一锁定装置接触第一轨的挡部的示意图。

图14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滑轨总成的第一锁定装置的第二构件透过第一轨的挡部而被推抵位移,使第一锁定装置未能锁定第一轨的示意图。

图15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第二轨相对第一轨往该第二方向位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滑轨总成20包含一第一轨24与一第二轨26可相对该第一轨24位移。较佳地,还包含一第三轨28。该第一轨24活动地安装在该第三轨28与该第二轨26之间。其中,该第三轨28能够借助一第一托架30与一第二托架32安装至一机架(rack)22的一第一柱22a与一第二柱22b。

如图2所示,该第一轨24活动地安装至该第三轨28。该第一轨24包含至少一挡部34(此部分可配合参阅图3)。进一步而言,该第一轨24具有一前部36与一后部38,且该第一轨24包含一第一墙40a、一第二墙40b及一侧墙42连接在该第一墙40a与该第二墙40b之间。该第一墙40a、该第二墙40b及该侧墙42定义一通道。较佳地,该至少一挡部34是位于该侧墙42且相邻在该第一轨24的前部36。其中,该至少一挡部34可以是直接成型在该第一轨24的侧墙42的凸出物;或者,一配件44可透过铆接、焊接或螺接等方式而固定地连接在该第一轨24,且该配件44包含有该至少一挡部34相对该第一轨24的侧墙42凸出,于实施上不局限。

该第二轨26(亦可简称为滑轨)活动地安装至该第一轨24的通道。该第二轨26具有一前部46与一后部48,且该第二轨26包含一第一墙50a、一第二墙50b及一侧墙52连接在该第一墙50a与该第二墙50b之间。

如图2与图4所示,该滑轨总成20包含一第一锁定装置54,较佳地,还包含一第二锁定装置56。

该第一锁定装置54与该第二锁定装置56皆位于该第二轨26,例如位于该第二轨26的侧墙52。其中,该第一锁定装置54包含一第一构件58与一第二构件60;另一方面,该第二锁定装置56包含一第三构件62与一第四构件64。

其中,该第二轨26、该第一锁定装置54及/或该第二锁定装置56可构成一滑轨套件。该第一锁定装置54与该第二锁定装置56是分开设置且彼此之间具有一段距离,较佳地,该第一锁定装置54是安排靠近该第二轨26的前部46,且该第二锁定装置56是安排远离该第二轨26的前部46。

具体而言,该第一锁定装置54的第一构件58包含一第一部66,且该第二构件60包含一第二部68。该第一部66与该第二部68之间定义一第一空间s1。较佳地,该第一构件58固定至该第二轨26,例如该第一构件58可透过铆接、焊接或螺接等方式固定地连接至该第二轨26而可视为是该第二轨26的一部分,且该第二构件60迭置在该第一构件58上。该第二构件60与该第二轨26透过一导引特征70能相对彼此在有限度的范围内位移。详细地说,透过该第二构件60与该第二轨26可以相对彼此位移,使该第一部66与该第二部68之间的第一空间s1可以被调整而改变成一第二空间s2(此部分可配合参阅图6与图7)。于此,以该第二构件60包含一有边界的长孔70a(或长槽),且透过至少一连接件70b(例如二个连接件)穿过该长孔70a的一部分而将该第二构件60活动地安装至该第二轨26。由此可知,该长孔70a(或长槽)与该至少一连接件70b构成该导引特征。较佳地,该滑轨总成还包含一弹性件71,且该弹性件71用以提供弹力施加至该第二构件60。

该第一构件58还包含一第一弹性段72,该第一部66是位于该第一弹性段72;该第二构件60还包含一第二弹性段74,该第二部68是位于该第二弹性段74。较佳地,该第一弹性段72位于该第二轨26与该第二弹性段74之间,且该第一弹性段72与该第二弹性段74相对该第二轨26的侧墙52稍微翘起,且该第二构件60还包含一第一延伸段76连接该第二弹性段74,该第二轨26还包含一第一支撑部78提供该第一延伸段76抵靠,用以防止该第二构件60及/或该第一构件58过度地翘起。

另一方面,该第二锁定装置56的第三构件62包含一第三部80,该第四构件64包含一第四部82。该第三部80与该第四部82之间定义一第三空间s3。较佳地,该第三构件62固定至该第二轨26,例如该第三构件62可透过铆接、焊接或螺接等方式固定地连接至该第二轨26而可视为是该第二轨26的一部分。较佳地,该第三构件62还包含一第三弹性段84,该第三部80是位于该第三弹性段84;该第四构件64迭置在该第三构件62上,该第四构件64还包含一第四弹性段86,该第四部82是位于该第四弹性段86。

较佳地,该第三弹性段84位于该第二轨26与该第四弹性段86之间,且该第三弹性段84与该第四弹性段86相对该第二轨26的侧墙52稍微翘起,且该第四构件64还包含一第二延伸段88连接该第四弹性段86,该第二轨26还包含一第二支撑部90提供该第二延伸段88抵靠,用以防止该第四构件64及/或该第三构件62过度地翘起。

如图5所示,该第二轨26与该第一轨24相对与该第三轨28处于一收合位置r。其中,该第一锁定装置54与该第二锁定装置56及该弹性件71分别处于一初始状态。进一步而言,该第一构件58的第一部66与该第二构件60的第二部68之间具有该第一空间s1;另一方面,该第三构件62的第三部80与该第四构件64的第四部82之间具有该第三空间s3。

如图6与图7所示,当该第二轨26与该第一轨24相对该第三轨28从上述收合位置r往一第一方向d1被拉出位移,直到该第一轨24相对与该第三轨28处于一预定的延伸状态时,该第二轨26可继续被使用者操作而相对该第一轨24与该第三轨28往该第一方向d1位移。

于该第二轨26往该第一方向d1位移至一第一预定位置p1的过程中,该第一锁定装置54的第二构件60的第二部68能被该第一轨24的挡部34的一侧阻挡,另一方面,该第一构件58可透过第一弹性段72暂时地被该挡部34抵压而储存一弹性能量(如图6),直到使用者施加至该第二轨26的力量足以克服该弹性件71的弹力,使依附有该第一构件58的该第二轨26继续往该第一方向d1位移至该第一预定位置p1时(如图7),该第一构件58的第一部66与该第二构件60的第二部68之间的第一空间s1能被调整而改变成该第二空间s2,使该第一弹性段72不再被该挡部34抵压而释放该弹性能量,以致该第一构件58的第一部66位于该第一轨24的挡部34的另一侧。其中,该第二空间s2是较大于该第一空间s1,且该第二空间s2用以容纳该第一轨24的挡部34,使该第一锁定装置54能够锁定该第一轨24的挡部34(或称对象物)。换言之,该第一锁定装置54的第一部66与第二部68能分别锁定该第一轨24的挡部34的两侧。如此,可用以防止该第二轨26相对该第一轨24往该第一方向d1或一第二方向(相反该第一方向d1的方向)位移。在此状态之下,该滑轨总成20具有一第一延伸长度,且该第二轨26相对该第一轨24呈一第一延伸状态(如图7所示)。其中,当该第一锁定装置54锁定该挡部34时,该弹性件71是处于累积且保持一弹力的状态。

如图8所示,当该第一锁定装置54锁定该挡部34时,使用者可施加一力量f至该第二构件60的第二弹性段74与该第一构件58的第一弹性段72,使该第二构件60的第二部68与该第一构件58的第一部66脱离该挡部34的两侧,用以解除该第一锁定装置54对该挡部34的锁定,使该第二轨26能够相对该第一轨24从该第一预定位置p1继续往该第一方向d1位移。

如图8与图9所示,当该第一锁定装置54对该挡部34的锁定被解除后,该弹性件71随即释放该弹力,使该第二构件60回应该弹力能相对该第一构件58被调整位移,令该第二空间s2恢复成该第一空间s1。其中,该第一空间s1无法容纳该第一轨24的挡部34。在此状态之下,该第一锁定装置54无法锁定该第一轨24的挡部34。

如图10与图11,当上述第一锁定装置54对该挡部34的锁定被解除后,该第二轨26能够相对该第一轨24从上述第一预定位置p1继续往该第一方向d1位移,于此过程中,该第三构件62的第三弹性段84与该第四构件64的第四弹性段86暂时地被该挡部34抵压而储存一弹性能量,直到该第二轨26位移至一第二预定位置p2时,该第三构件62的第三弹性段84与该第四构件64的第四弹性段86释放该弹性能量且透过该第三构件62的第三部80与该第四构件64的第四部82之间的该第三空间s3,用以容纳该第一轨24的挡部34,使该第二锁定装置56锁定该挡部34。换言之,该第二锁定装置56的第三部80与第四部82能分别锁定该第一轨24的挡部34的两侧。如此,可用以防止该第二轨26相对该第一轨24往该第一方向d1或第二方向(相反该第一方向d1的方向)位移。在此状态之下,该滑轨总成20具有一第二延伸长度,且该第二轨26相对该第一轨24呈一第二延伸状态,例如是一完全延伸状态(如图11所示)。

如图12所示,使用者可施加一力量f至该第四构件64的第四弹性段86与该第三构件62的第三弹性段84,用以解除该第二锁定装置56对该挡部34的锁定,且由于上述第一锁定装置54的第一构件58与第二构件60之间已处于在第一空间s1的状态(此部分可配合参阅图9),因此,使该第二轨26能够相对该第一轨24从该第二预定位置p2往一第二方向d2直接地朝上述收合位置r位移。

如图13、图14与图15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滑轨总成200与上述实施例的差异大致在于:该滑轨总成200未包含上述弹性件71。

具体而言,在未具有上述弹性件71的情况下,该第一构件58的第一部66与第二构件60的第二部68之间的第二空间s2也是可以被调整成为第一空间s1,使该第二轨26能够相对该第一轨24从上述第二预定位置p2往该第二方向d2直接地朝上述收合位置r位移。

例如,当该第二轨26从上述第二预定位置p2往该第二方向d2位移至接近该第一轨24的挡部34时,可透过该第二构件60的第二部68抵于该挡部34(较佳地,该第二构件60的第二部68与该第一轨24的挡部34的其中之一具有导引斜面或弧面),以致产生一力量f1推抵该第二构件60往相反该第二方向d2位移,从而让该第二空间s2被调整成该第一空间s1而无法容纳该第一轨24的挡部34。亦即,该第一锁定装置54无法锁定该第一轨24的挡部34,使该第二轨26能够相对该第一轨24往该第二方向d2直接地朝上述收合位置r收合。

根据以上的说明,可知本发明的增进功效与优点即在于:

a.借助该第一锁定装置54与该第二锁定装置56能够提供该滑轨总成22的滑轨(例如第二轨)锁定在不同的延伸长度,因此,使该滑轨总成20能够满足特定的安装环境空间以及使用者对于设备维护的特定需求。

b.第一锁定装置54的第一构件58与第二构件60的其中之一能够被调整位移,以改变空间的大小(第一空间s1或第二空间s2),用以因应一对象物(例如第一轨24的挡部34)。

c.滑轨的展开具有两段锁定功能,滑轨即使处于前述的第二预定位置p2,在收合时只须解除该位置处的锁定装置,即可完全收合滑轨,具有操作方便性。

虽然本发明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和修改,因此,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申请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