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研磨头及榨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2637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研磨头及榨汁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榨汁机中的研磨头和具有该研磨头的榨汁机。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大口径榨汁机投料类似整个苹果、雪梨等的大块食材时体验不佳,需要借助压棒大力将食物挤压,才能实现吞料;投料类似儿童手腕大小的免切的胡萝卜等的大块硬质食材时,因负载过大容易导致器具破损。

现有技术中为解决上述问题,选择利用螺旋型切削刀进行大果块的切削,如公开号为cn206062848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大口径原汁机的汁液提取机构”和公开号为cn204683293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挤压螺杆”,其均选择利用螺旋型切削刀进行大果块的切削,但是由于对螺旋形刀具的刃部是连续型的,设置结构不佳,导致效果并不理想。

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刀具的刃部为非连续型的,如公开号为cn204336590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原汁机螺杆及原汁机”,其原汁机螺杆上设有主切刀和副切刀,但是由于该两个切刀的刃部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近似相同,只是主切刀的两端分别对应凸出副切刀的两端,这使得在原汁机榨汁时对大果块的切削仅限制在一固定区域中,而不是在不同区域进行多次切削,这使得大果块在输送至螺杆下部进行研磨时并未充分被切削为小果粒,导致研磨效果同样不太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多刃部,能够对大果块进行有效切削以辅助后期研磨细腻,降低后期研磨负载的研磨头和具有该种研磨头的榨汁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研磨头,用于食物料理机中,所述食物料理机包括杯体、设于所述杯体内的研磨网以及盖设在所述杯体上的杯盖,所述研磨头设置于所述研磨网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头在食物的流入方向上依次包括第一切削部、第二切削部和研磨部,所述研磨头还包括:

第一切削刀,其独立设于所述第一切削部上并包括能够与所述研磨网和/或所述杯盖配合围成第一切削区域的第一刃部;

第二切削刀,其设于所述第二切削部上,所述第二切削刀包括能够与所述研磨网配合围成第二切削区域的第二刃部;

其中,所述研磨部与所述研磨网围成研磨区域,所述第一切削区域、第二切削区域以及研磨区域依次连通,以使经所述第一切削区域切削后的食物进入所述第二切削区域再次切削后进入所述研磨区域进行研磨或返回第一切削区域进行切削。通过设置第一切削刀和第二切削刀以及相连通的两个切削区域,不仅使得对大块食物的切削效果更佳,且能够在研磨头底部食物堆积时,食物能够沿相连通的切削区域由下而上移动,避免食物过度堆积。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切削刀还包括能够与所述研磨网配合围成第三切削区域的第三刃部,所述第一刃部与所述第三刃部在所述研磨头的轴向上的投影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一切削区域、第二切削区域和第三切削区域相互连通。第三刃部的设置更加有效提高了对大块食物的切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切削刀由所述第一切削部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刃部与第三刃部形成于述第一切削刀的外缘上,且两者在所述研磨头的轴向上错位设置,以使得第一刃部与第三刃部可对大块食物进行多次切削,提升切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切削刀由所述第一切削部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扇形,所述扇形具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的弧形边,所述第一侧边形成所述第一刃部,至少部分所述弧形边形成所述第三刃部。第一刃部与第三刃部能够同时对大块食物进行切削,加大对大块食物的初次切削的切削力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刃部呈凸弧状,所述第三刃部呈凹弧状,以用于形成不同形状的切削腔,使能够应对不同形状的食物的切削。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切削刀在所述第二切削部上呈螺旋形设置,且所述第二切削刀自下而上宽度逐渐增加,所述第二切削刀邻近其上端的外缘形成所述第二刃部,其中将第二切削刀呈螺旋形设置,且逐渐加宽可用于较好的导向食物。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切削部沿其轴向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切削刀,以增加切削效果。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榨汁机,其至少包括杯体、杯盖、研磨网以及上述研磨头,其中所述研磨网设于所述杯体内,所述研磨头设于所述研磨网内,所述杯盖盖设在所述杯体上,上述研磨头的设置可使得榨汁机对食物的研磨效果更佳。

作为优选,所述研磨网呈喇叭状,便于大块食物进入切削腔。

本发明的研磨头及榨汁机的有益效果在于,具有多个切削刀和分布在研磨头的不同位置、不同方位上的刃部使得对大块食物的切削效果更佳,又由于多个切削刀的多个刃部能够分别与杯盖和/或研磨网配合形成相连通的切削区域,使得在研磨头下部的食物堆积过多时食物能够反向被推挤到研磨头的上部,避免研磨头下部研磨负荷过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研磨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研磨头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第一切削部、第二切削部和研磨部)。

图3为本发明的研磨头与研磨网合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第一切削区域的结构及位置)。

图4为本发明的研磨头与研磨网合装后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第二切削区域的结构及位置)。

图5为本发明的研磨头与研磨网合装后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第三切削区域的结构及位置)。

图6本发明的榨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榨汁机的部分结构分解图。

图8为本发明的榨汁机的爆炸图。

图9为本发明的榨汁机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第一切削部;2-第一切削刀;3-第一刃部;4-第二切削刀;5-第二刃部;6-第三刃部;7-第一边缘;8-第二边缘;9-第一切削区域;10-第二切削区域;11-第三切削区域;12-压棒;13-杯盖;14-食物进入通道;15-研磨网;16-旋转刷架;17-杯体;18-机壳;19-马达;20-第三边缘;21-第二切削部;22-研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研磨头,用于大口径的食物料理机中,该食物料理机包括研磨网15、杯体17以及盖设在杯体17上的杯盖13,其中,研磨网15设于杯体17内,研磨头设置于研磨网15内,也即,研磨网15包围或部分包围研磨头,例如研磨头的顶端伸出研磨网15。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的研磨头在食物流入方向上依次包括第一切削部1、第二切削部21和研磨部22,研磨头还包括:

第一切削刀2,其独立设于第一切削部1上,具体实施时可将第一切削刀2与设置在研磨部22周壁上的筋条不连接,第一切削刀2包括能够与杯盖13和/或研磨网15配合围成第一切削区域9的第一刃部3(例如第一切削刀2的第一刃部3的部分向上伸出研磨网15时,第一刃部3伸出研磨网15的部分便与杯盖13配合围成第一切削区域9,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合改变杯盖13的结构,以使得其能够与第一刃部3配合围成第一切削区域9),第一刃部3用于对经过第一切削区域9的大块食物进行切削以形成小块食物;

第二切削刀4,其设于第二切削部21上,第二切削刀4包括能够与研磨网15配合围成第二切削区域10的第二刃部5,同时第一切削刀2与第二切削刀4在食物的流入方向上存在位置差,这使得第二刃部5在由第一刃部3切削形成的小块食物经过第二切削区域10时能够对其进行再次切削以形成食物颗粒,以供后期研磨区域的研磨需要;进一步地,第一切削区域9和第二切削区域10相连通,这样不仅可使得进入榨汁机内的食物能够依次进行逐层多次切削,形成食物颗粒,避免食物过大而使得后期研磨过程中导致卡机、死机的现象发生,减小研磨压力,同时能够提高研磨效果,增加食物的出汁率;而且当食物压入量过多,导致研磨头的研磨部22上的各筋条与研磨网15围成的研磨区域堆积过多食物时,随着研磨头的转动,聚集在研磨区域内或未进入研磨区域内的食物可以通过第二切削区域10返回至第一切削区域9中再次进行切削,再次切削后的食物会流入研磨区域内或继续返回第一切削区域9,防止堵塞,以减轻研磨部22的研磨负载,避免因研磨负载过大而导致挤破研磨网15的现象发生,延长研磨网15以及食物料理机整体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5所示,第一切削刀2还包括能够与研磨网15配合围成第三切削区域11的第三刃部6,第三刃部6与第一刃部3在切削部1的轴向上的投影间具有夹角,以使得对食物的切割方位更全面。其中,第三切削区域11的作用主要在于分担通往第一切削区域9的负载,第三刃部6在大块食物经过第三切削区域11时同样能够将大块食物切削形成小块食物。其中,第一切削区域9、第二切削区域10和第三切削区域11相互连通,原理同上,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第一切削刀2的设置结构不唯一,以下结合两种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第一切削刀2由第一切削部1向外延伸形成,具体结构可参考图1中标号2所示结构。继续结合图2所示,第一切削刀2的外缘包括三部分,分别为第一边缘7、第二边缘8以及位于第一边缘7与第二边缘8之间的第三边缘20,第三外缘20的中间部分向第一切削部1方向内凹形成第三刃部6,也即,第三刃部6为凹弧状,第二边缘8向远离第一切削部1的方向拱起形成第一刃部3,也即,第一刃部3为凸弧状。其中,第一边缘7位于第二边缘8的下方,以使得第一刃部3与第三刃部6不共面,且在第一切削部1的轴向上位置错开,使用时,大块食物可先经第一刃部3在第一切削区域9内进行切削后再被运向第三切削区域11内经第三刃部6进行切削,切削后的小块食物可顺利进入研磨区域内进行研磨挤压榨汁,提升切削以及研磨榨汁效果。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第一切削刀2为由第一切削部1向外水平延伸形成,且呈扇形。该扇形的第一切削刀2具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以及位于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的弧形边。其中,第一侧边呈凸弧状,并形成所述第一刃部3。部分弧形边(如中间部分)向第一切削部1的方向内凹形成第三刃部9,即,第三刃部9呈凹弧状。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刃部3和第三刃部6共面,这样设置可使得大块食物同时经过第一刃部3和第三刃部6进行切削后再进入第二切削区域10进行再次切削。

进一步地,继续结合图1和图3所示,第二切削刀4沿第二切削部21呈螺旋形设置,且第二切削刀4自下而上宽度逐渐增加,第二切削刀4邻近其上端(即靠近第一切削部1的一端)的外缘形成第二刃部5。也即,第二切削刀4的上端会逐渐向靠近第二切削部21的方向延伸,该延伸部分的边缘便形成第二刃部5。当然,第二切削刀4的设置方式不唯一,例如第二切削刀4可由设置在研磨部22周壁上的筋条朝向第二切削部21的一端向外延伸而成,也可通过在第二切削部21上缠绕金属刀片形成,其中,该金属刀片需与研磨部22周壁上的筋条朝向第二切削部21的一端相连。

优选地,为了使得小块食物再被切削为食物颗粒时更为彻底,更好的提高后期研磨效果,可在研磨头的轴向上于第二切削部21上设置多个第二切削刀4,相邻的两个第二切削刀4间形成螺旋形的送料通道。

如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榨汁机,其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压棒12、具有食物进入通道14的杯盖13、如上所述的研磨头、研磨网15、旋转刷架16、带有液体排出口的杯体17、机壳18及马达19。其中,压棒12设于杯盖13的食物进入通道14内用于推送食物进入榨汁机,研磨头设于研磨网15中,即,研磨网15包围研磨头(当研磨头的体积做大或长度做长时,研磨头的第一切削部1则有可能被杯盖13或杯盖13与研磨网15的结合所包围,即形成了研磨网15部分包围研磨头的结构),旋转刷架16套设在研磨网15外部,杯体17用于容置研磨头、研磨网15和旋转刷架16。马达19设于机壳18内,杯体17置于机壳18上,马达19与研磨头底部连接以用于驱动研磨头旋转。

优选地,结合图7所示,为了方便大块食物进入第一切削区域9,本实施例中的研磨网15为喇叭状,以更好的接收大块食物。

以第一切削刀2呈螺旋形为例,具体使用时,可将食物置入杯盖13的食物进入通道14中并通过压棒12将食物推送至研磨头的第一切削区域9中进行切削,接着随着研磨头的旋转,食物被推送至第三切削区域11中进行再次切削,之后食物再次被推送至第二切削区域10中进行三次切削,最后食物成为颗粒状,进入研磨头底部压榨成果汁,并被研磨网15分离出来。当食物在研磨区域内进行堆积时,聚集在第二切削区域10的部分食物会被旋转地研磨头带回第一切削区域9或第三11切削区域从而分担第三区域10的食物堆积的压力,在此过程中大块的食物可能会被第一切削区域9或第三切削区域11再次进行切削,也有可能为小块的食物分布在第一切削区域9或第三切削区域11,以分担第二切削区域10的食物堆积压力;因此该榨汁机能够对食物进行多次切削,同时能够防止堵塞,以减轻研磨部22的研磨负载,避免因研磨负载过大而导致挤破研磨网15的现象发生,延长研磨网15以及食物料理机整体的使用寿命。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