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噪音减小的食品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5510发布日期:2019-05-15 21:57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噪音减小的食品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噪音减小的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现有食品加工机,如料理机、榨汁机等,通常包括机座及加工部分,机座内设有电机,以驱动加工部分对食物进行加工处理,而电机工作过程中必然会持续发热,因此现有食品加工机一般均设有散热结构,通过散热结构实现对机座限定出的腔体进行散热。

目前,食品加工机散热结构的排风结构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是采用栅条辐射型排风结构,即由栅条按照辐射式的组合方式合围形成排风结构,由于该结构的风道壁是一圈辐射型栅条,因此排出的高速气流打在栅条上会产生气笛噪声和共振噪声,此外,辐射型栅条围起的风道为敞开型,使得机座内电机转子线槽高速气笛噪音、风扇气流噪音容易直接传播出去,这样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另外一种是采用蜗壳型排风结构,虽然该结构的风道壁为蜗壳型,能部分消除高速气流打在风道壁上的气笛噪声,且排风效率也明显提高,但是机座内电机、风扇产生的噪音还可沿着敞开的蜗壳风道,直接传播到机座外面,这样仍然存在噪音大的问题,因此上述两种排风结构所带来的噪音较大,增加了食品加工机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噪音减小的食品加工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噪音减小的食品加工机,包括具有电机的机座、与机座连接的搅拌杯、设于搅拌杯内的粉碎刀,电机的电机轴上端与粉碎刀连接,机座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位于机座下方一侧,机座限定出与进风口连通的散热风道,所述电机轴下端设有风扇,所述机座底部设有与散热风道连通的蜗壳,所述蜗壳位于风扇的外围,所述蜗壳与出风口之间设有流通弯道,流通弯道的弧长为l1,蜗壳的弧长为l2,0.5≤l1/l2≤2。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的空载转速为20000-40000r/min,所述电机工作时,所述风扇将外界风从进风口处吸入散热通道内,并驱动散热风道内的气流依次自蜗壳、流通弯道流向出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流通弯道为变截面弯道,所述流通弯道具有第一连通端和第二连通端,第一连通端与蜗壳圆滑过渡连接,第二连通端与出风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通端与出风口之间设有排气弯道,排气弯道的径向截面逐渐增大,并与流通弯道圆滑过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蜗壳为螺旋状,所述蜗壳具有进风端和出风端,进风端与散热风道连通,出风端与流通弯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蜗壳包括蜗壳基板以及自蜗壳基板的内端向外螺旋延伸的延伸板,蜗壳基板与延伸板之间形成一个缺口,该缺口形成出风端。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外围设有消音结构,所述消音结构设置在出风端和流通弯道之间,所述风扇将外界风从进风口处吸入散热风道内,并驱动散热风道内的气流进入蜗壳,且经消音结构消音后流向流通弯道。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风道内设有电机筒,电机筒包括筒身、位于筒身底部的筒座和位于筒身顶部的筒盖,筒座设于机座上并与蜗壳连通,电机筒上部设有与散热风道连通的连通口,电机运行过程中风扇使得散热风道内的气流自上而下进入电机筒内后流向蜗壳。

进一步地,所述机座底部设有底盖,所述筒座设于底盖上,所述蜗壳设于筒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筒座与底盖一体成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机座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位于机座下方一侧,机座限定出与进风口连通的散热风道,电机轴下端设有风扇,机座底部设有与散热风道连通的蜗壳,蜗壳位于风扇的外围,蜗壳与出风口之间设有流通弯道,这样电机工作时,风扇将外界风从进风口处吸入散热通道内,并驱动散热风道内的气流依次自蜗壳、流通弯道流向出风口。其中流通弯道的设置,使得机座内的气流在经由蜗壳流向出风口之前,必须先要经过该流通弯道,气流中往往夹带了电机和风扇产生的噪音,而噪音在流通弯道中传播的过程中,会在流通弯道中相互干涉,可以相互削弱一部分噪音,从而起到了降噪的作用。流通弯道的弧长为l1,蜗壳的弧长为l2,0.5≤l1/l2≤2,能够明显提升降噪效果,在蜗壳弧长l2一定的情况下,若是l1/l2<0.5时,则流通弯道的弧长l1过小,使得噪音在弯道中传播的时间过短,降噪效果不明显,若是l1/l2>2时,虽然流通弯道的弧长l1能够满足要求,进而能够保证噪音在弯道中的传播时间要求,但是流通弯道的弧长l1过长,一方面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机座底部空间有限,弧长过大的流通弯道不容易在机座的底部安置。

2、电机转速越高,产生的噪音越大。在蜗壳与出风口之间设有流通弯道,保证散热风道的气流在经由蜗壳流向出风口之前必须要经过流通弯道,增加了气流的流通路径,大大弱化了气流夹带的噪音,因而能够满足电机的空载转速为20000-40000r/min,若是电机的空载转速小于20000r/min,食品加工机难以达到高速粉碎的效果,食物不能达到破壁的标准,不易被人体吸收,流通弯道的设置也失去重要意义;当电机负载大于40000r/min,转速过高,则对流通弯道的弧长要求较高,需要更高弧长的流通弯道。

3、流通弯道为变截面弯道,流通弯道具有第一连通端和第二连通端,第一连通端与蜗壳圆滑过渡连接,第二连通端与出风口连通,变截面弯道可以减弱声抗进行消音,并能够削弱噪音的声强,声强是噪音能量参数的一种,这样利于降噪,而且变截面弯道还利于噪音在弯道内不断的反射,以加强噪音的相互干涉,更利于削弱噪音,提高了用户体验。

4、第二连通端与出风口之间设有排气弯道,排气弯道的径向截面逐渐增大,并与流通弯道圆滑过渡连接,这样将排气弯道连接在流通弯道和出风口之间,能够对流通弯道流出的气流进行再次降噪处理,从而对噪音声强进行再一次收集和释放衰减,将噪音的能量突变减小,达到降噪目的,且由于排气弯道的径向截面逐渐增大,也利于噪音在排气弯道内不断的反射以加强噪音的相互干涉,因此能够达到削弱噪音的效果。

5、蜗壳为螺旋状,蜗壳具有进风端和出风端,进风端与散热风道连通,出风端与流通弯道连通,蜗壳包括蜗壳基板以及自蜗壳基板的内端向外螺旋延伸的延伸板,蜗壳基板与延伸板之间形成一个缺口,该缺口形成出风端,蜗壳中的气流为高速气流,高速气流容易产生汽笛噪音,将蜗壳设为螺旋状,利于减小汽笛噪音。

6、风扇外围设有消音结构,消音结构设置在出风端和流通弯道之间,风扇将外界风从进风口处吸入散热风道内,并驱动散热风道内的气流进入蜗壳,且经消音结构消音后流向流通弯道。出风端与蜗壳连通,从出风端流出的气流的速度仍然较高,还会存在汽笛噪声,消音结构能够对气流的声波进行不断吸收,有效降低汽笛噪音。

7、散热风道内设有电机筒,电机筒包括筒身、位于筒身底部的筒座和位于筒身顶部的筒盖,筒座设于机座上并与蜗壳连通,电机筒上部设有与散热风道连通的连通口,电机运行过程中风扇使得散热风道内的气流自上而下进入电机筒内后流向蜗壳。这样,电机筒将整个电机包裹其内,使得电机产生的噪音被隔离起来,能够起到整机降噪作用。

8、机座底部设有底盖,筒座设于底盖上,蜗壳设于筒座上,这样布局更为合理,使得在风扇的作用下,散热风道内的气流易于自上而下进入电机筒内后流向蜗壳再从机座上的出风口排出,筒座与底盖可以是一体成型,以利于模块化设计、模块化组装和模块化维修。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蜗壳和流通弯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机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蜗壳和流通弯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电机筒和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剖视图;

图7为图5中电机筒的爆炸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蜗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机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蜗壳、消音结构和流通弯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消音结构的降噪数据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食品加工机的降噪数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本发明的食品加工机的结构如图1至图10所示,该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1和搅拌杯2,机座1内设有电机3和线路板(图中未示出),搅拌杯2设于机座1上方,搅拌杯2包括杯盖4和杯体5,杯体5为玻璃杯并带有把手,杯盖4和杯体5合围形成粉碎空间,杯体5内设有粉碎刀6,电机3的电机轴7上端与粉碎刀6连接,两者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联轴器包括上联轴器(图中未示出)和下联轴器(图中未示出),上联轴器与粉碎刀6的刀轴连接,下联轴器与电机轴7上端连接,当搅拌杯2置于机座1上到位后,上联轴器和下联轴器配合连接,使得电机3能驱动该粉碎刀6在粉碎空间内旋转以粉碎食物。

机座1设有进风口8和出风口9,出风口9位于机座1下方一侧,机座1限定出与进风口8连通的散热风道10,电机轴7下端设有风扇11,机座1底部设有与散热风道10连通的蜗壳12,蜗壳12位于风扇11的外围,在电机3运行的过程中,风扇11将外界风从进风口8处吸入散热通道10内,并驱动散热风道10内的气流自蜗壳12流向出风口9,如此实现机座1内电机3以及线路板的散热,蜗壳12与出风口9之间设有流通弯道13,使得机座1内的气流在经由蜗壳12流向出风口9之前,必须先要经过该流通弯道13,气流中往往夹带了电机3和风扇11产生的噪音,而噪音在流通弯道13中传播的过程中,会在流通弯道13中相互干涉,可以相互削弱一部分噪音,从而起到了降噪的作用。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1和搅拌杯2,机座1内设有电机3和线路板(图中未示出),搅拌杯2设于机座1上方,搅拌杯2包括杯盖4和杯体5,杯体5为玻璃杯并带有把手,杯盖4和杯体5合围形成粉碎空间,杯体5内设有粉碎刀6,电机3的电机轴7上端与粉碎刀6连接,两者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联轴器包括上联轴器(图中未示出)和下联轴器(图中未示出),上联轴器与粉碎刀6的刀轴连接,下联轴器与电机轴7上端连接,当搅拌杯2置于机座1上到位后,上联轴器和下联轴器配合连接,使得电机3能驱动该粉碎刀6在粉碎空间内旋转以粉碎食物。

机座1设有进风口8和出风口9,该机座1包括机壳27和位于机壳27底部的底盖28,机壳27和底盖28合围形成散热风道10,进风口8和出风口9均设于底盖28上,并与散热风道10连通,散热风道10内设有用于容纳电机3的电机筒18,电机筒18为敞口型,电机3的电机轴7下端设有风扇11,机座1底部设有与散热风道10连通的蜗壳12,蜗壳12设于底盖28上并位于电机筒18的底部,电机筒18将散热风道10与蜗壳12连通,蜗壳12位于风扇11的外围,在电机3运行的过程中,风扇11将外界风从进风口8处吸入散热通道10内,并驱动散热风道10内的气流依次经电机筒18和蜗壳12流向出风口9,如此实现机座1内电机3以及线路板的散热,蜗壳12与出风口9之间设有流通弯道13,使得机座1内的气流在经由蜗壳12流向出风口9之前,必须先要经过该流通弯道13,气流中往往夹带了电机3和风扇11产生的噪音,而噪音在流通弯道13中传播的过程中,会在流通弯道13中相互干涉,可以相互削弱一部分噪音,从而起到了降噪的作用,

流通弯道13的弧长为l1,蜗壳12的弧长为l2,本实施例中l1/l2=0.7,既能明显提升降噪效果,又不会导致流通弯道13的弧长l1过大而增加成本以及受限于机座有限的空间而难以安置。流通弯道13具有第一连通端14和第二连通端15,第一连通端14与蜗壳12连接,第二连通端15与出风口9连接,蜗壳12包括蜗壳基板37以及自蜗壳基板37的内端向外延伸的延伸板38,蜗壳基板37与延伸板38之间形成一个缺口,该缺口形成出风端36,出风端36与第一连通端14连接。在电机3运行的过程中,风扇11将外界风从进风口8处吸入散热通道10内,并驱动散热风道10内的气流进入电机筒18对电机3进行散热,接着气流进入蜗壳12并经出风端36进入流通弯道13的第一连通端14,由于第一连通端14和第二连通端15之间的流通弯道13的存在,因此会使得气流在由第一连通端14流往第二连通端15的过程中相互干涉,这样可以相互削弱气流中夹杂的一部分噪音,从而起到了降噪的作用,本实施例中电机3的空载转速为20000r/min,电机3运行时噪音较小。

可以理解的,l1/l2的取值也可以是0.5或0.8或1.3或1.5或1.7或2,只要满足0.5≤l1/l2≤2即可,在此范围内l1/l2的取值越大降噪效果越明显。

可以理解的,进风口8可以设置于机壳27上,也可以实现进风目的,且能避免进风与出风口9处的出风发生干涉。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流通弯道为变截面弯道,结合图3和图4所示,该流通弯道13为变截面弯道,变截面弯道可以减弱声抗进行消音,并能够削弱噪音的声强,声强是噪音能量参数的一种,这样利于降噪,而且变截面弯道还利于噪音在弯道内不断的反射,以加强噪音的相互干涉,更利于削弱噪音,提高了用户体验,该流通弯道13的径向截面自第一连通端14至第二连通端15经过一次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的变化,第一连通端14处的径向截面大小与第二连通端15处的径向截面大小相等且最小,第一连通端14与第二连通端15中间位置的流通弯道13的径向截面最大,这样流通弯道13的径向截面先是由最小逐渐增加至最大再由最大逐渐减小至最小,如此设置,使得噪音在流通弯道13内会经过一次先释放再收集的衰减,更利于削弱噪音,降噪效果更为明显。

第一连通端14与蜗壳12圆滑过渡连接,第一连通端14处设有向上倾斜的导向面16,使得第一连通端14处的截面突然扩张,使得某些频率的声波在该处发生声阻抗的突变,从而达到消声的目的,第二连通端15与出风口9圆滑过渡连接,第二连通端15处设有向下倾斜的导向面16,使得第二连通端15处的截面突然收缩,使得某些频率的声波在该处发生声阻抗的突变,从而达到消声的目的,而且,将第一连通端14处设有向上倾斜的导向面16,将第二连通端15处设有向下倾斜的导向面16,这样一扩张和一收缩,利于对噪音进行释放和收集衰减,能将噪音的能量突变减小,达到降噪目的。

第二连通端15与出风口9之间设有排气弯道17,排气弯道17的径向截面逐渐增大,并与流通弯道13圆滑过渡连接,这样将排气弯道17连接在流通弯道和出风口9之间,能够对流通弯道13流出的气流进行再次降噪处理,从而对噪音声强进行再一次收集和释放衰减,将噪音的能量突变减小,达到降噪目的,且由于排气弯道17的径向截面逐渐增大,也利于噪音在排气弯道内不断的反射以加强噪音的相互干涉,因此能够到达削弱噪音的效果。

电机3转速越高,产生的噪音越大,本实施例中电机3的空载转速为25000r/min,这里空载转速指的是电机空转的转速。由于在蜗壳12与出风口9之间设有流通弯道13,保证散热风道10的气流在经由蜗壳12流向出风口9之前必须要经过流通弯道13,且l1/l2=1,增加了气流的流通路径,大大弱化了气流夹带的噪音,因而能够满足本实施例电机3的空载转速为25000r/min,使得食品加工机能够达到高速粉碎的效果,进而食物能够达到破壁的标准,易被人体吸收。流通弯道13实质增加了气流的流通路径,流通弯道13为弧形,利于减小汽笛噪音,该流通弯道13的弧度β为135°,能够保证噪音在流通弯道13中传播的过程中得到有效削弱,理论上流通弯道13的弧度越大越好,这样越有利于降噪,但是其会受到机座大小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流通弯道13的弧度β也可以是60°或80°或100°或120°或150°或170°或180°,只要不小于60°即可,能够保证噪音在流通弯道13中传播的过程中得到有效削弱,流通弯道13的弧度越大降噪效果越明显,但是其大小会受到机座大小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流通弯道13的径向截面自第一连通端至第二连通端至少只经过一次由小变大的变化,这样既易于成型,又能实现变截面的目的,进而满足降噪要求。

本实施例其他结构以及有益效果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电机筒18的结构:结合图5至图7所示,电机筒18包括筒身19、位于筒身19底部的筒座20和位于筒身19顶部的筒盖21,筒盖21上设有供电机轴7上端贯穿的第一轴孔22,电机轴7上端穿过第一轴孔22后与粉碎刀6连接,本实施例中电机3的空载转速为30000r/min,电机3上端设有电机支架,电机支架置于筒身19顶部并位于筒盖21下方,筒盖21和电机支架通过紧固件固定于筒身19顶部。筒座20设于机座1上并与出风口9连通,两者之间通过蜗壳12连通,电机筒18上部设有与散热风道10连通的连通口23,电机3运行过程中风扇11使得散热风道10内的气流自上而下进入电机筒18后流向出风口9,如此设置,电机筒18将整个电机3包裹其内,使得电机3产生的噪音被隔离起来,能够起到整机降噪作用,同时由于电机筒18的顶部设有筒盖21,使得电机筒18的顶部为非敞开式,与现有技术相比进风面积大为减小,这样在进风量一定的条件下,电机筒18内的气流的流动速度得到有效提升,利于快速带走电机筒18内的热量,进而提高了电机的散热效率,即使电机3以空载转速为30000r/min标准运行时,电机的散热效果也较好,且不会产生过大的噪音。

在本实施例中,筒盖21罩设于筒身19的顶部,筒身19外侧壁设有限位台阶24,限位台阶24与筒盖21底部相抵接,这样通过限位台阶24的限位作用,能够快速将筒盖21罩设于筒身19的顶部,利于筒盖21的装配。筒身19外侧壁往外凸出形成第一导向部25,筒盖21外侧壁相对两侧往外凸出形成第二导向部26,第一导向部25为凸起结构,第二导向部26为凹陷结构,使得第二导向部26可罩设于第一导向部25上,第二导向部26与第一导向部25匹配,在筒盖21的装配过程中起到安装导向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筒盖的装配效率,而且第一导向部25由筒身19外侧壁往外凸出形成,第二导向部由筒盖21外侧壁相对两侧往外凸出形成,易于成型,加工成本低。

连通口23位于筒盖21上,在电机运行过程中,风扇11使得散热风道10内的气流自上而下通过连通口23进入电机筒18后流向出风口9,这样减小了电机筒18的进风面积,在进风量一定的条件下,电机筒18内的气流的流动速度得到有效提升,利于快速带走电机筒内的热量,进而提高了电机的散热效率,具体地,连通口23设于筒盖21侧壁的两端,这样在电机运行过程中,参照图5和图6箭头所示流向,风扇11使得散热风道10内的气流从筒盖21的两侧壁对称地进入电机筒18内,由于气流是对称地进入,因此能够确保进入电机筒18内的气流的流向较为顺畅,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气流的流动速度,利于快速带走电机筒18内的热量,进而提高了电机3的散热效率。机座1包括机壳27和位于机壳27底部的底盖28,机壳27和底盖28合围形成散热风道10,筒座20设于底盖28上且与底盖28一体成型,这样利于模块化设计、模块化组装和模块化维修,进风口8和出风口9均位于底盖28上,且位于筒座20的外围。

筒座20设有开口29和支撑座30,支撑座30与开口29之间通过连接条31连接,连接条31一端与支撑座30连接,另一端与开口29边缘连接,电机3下端置于支撑座30上,支撑座30中心位置设有第二轴孔32,电机轴7下端穿过第二轴孔32后与风扇11连接,支撑座30能够对电机3下端起到很好地支撑作用,可有效防止电机3运行过程产生的震动,利于电机3使用寿命的提高和持续正常工作,进而一定程度上利于风扇11正常运行来散热,风扇11位于开口29的下方,在电机3运行过程中,风扇11使得散热风道10内的气流自上而下进入电机筒18后通过开口29流向出风口9,风扇11位于开口29的下方利于电机筒18内气流的排出,这样利于快速带走电机筒18内的热量,进而提高了电机3的散热效率。开口29向上延伸形成导风围边33,导风围边33位于电机3下端的外围,导风围边33与支撑座30与之间形成供气流流过的空隙34,电机筒18内的气流在导风围边33的导向作用下,流过空隙34接着流向出风口9,导风围边33起到了较好的气流导向作用,利于电机筒18内气流的排出,利于快速带走电机筒18内的热量,导风围边33向斜上方设置,这样形成收口结构,使得单位时间内形成的负压值较高,进而保证开口29处流动的气流的速度较快,对流效果好,利于电机3散热。

可以理解的,筒座20也可以与底盖28分体式连接。

本实施例其他结构以及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蜗壳的结构,结合图8所示,蜗壳12为螺旋状,延伸板38自蜗壳基板37的内端向外螺旋延伸而成,从蜗壳出风端36流出的气流会在延伸板38的导向作用下顺利流出,这样利于气流的快速流动,进而利于快速散热,且螺旋状的蜗壳能够快速将气流导出,同时利于减小风扇产生的汽笛噪音。

本实施例中电机的空载转速为35000r/min,由于上述蜗壳12的设置,使得风扇产生的气流迅速经蜗壳12导出时噪音较小,且气流快速导出能够加快电机的散热。蜗壳12中心设有供电机轴7下端穿过的通孔35,电机轴7下端穿过通孔35后与风扇11连接,蜗壳12的半径为r1,风扇11的半径为r2,r1/r2为1.1,满足1.02≤r1/r2≤1.15,如此设置,使得蜗壳12形成的负压差更大,抽风风速更大,提高了抽风效果,进而提高了散热风道10内气流的流动速度,利于快速散热。通孔35形成蜗壳12的进风端且位于蜗壳12的内端,出风端36位于蜗壳12的外端,出风端36与出风口9为不同向设置,两者之间通过流通弯道13连通,以增加气流的流通路径。

可以理解的,r1/r2的取值也可以是1.02或1.05或1.08或1.11或1.13或1.15,只要满足1.02≤r1/r2≤1.15即可,r1/r2的取值越小抽风负压越大,气流的速度越高。

本实施例其他结构以及有益效果与实施例三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消音结构,结合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风扇11外围设有消音结构39,消音结构39设置在出风端36和出风口9之间,风扇11将外界风从进风口8处吸入散热风道10内,并驱动散热风道10内的气流进入蜗壳12,且经消音结构39消音后流向出风口9,从蜗壳12流出的气流的速度仍然较高,还会存在汽笛噪声,消音结构39的设置能够对气流的声波进行不断吸收,有效降低汽笛噪音,消音效果好。

在本实施例中,筒座20包括筒座底壁和筒座侧壁41,消音结构39位于筒座侧壁41的内围,这样气流经过消音结构39消音后被筒座侧壁41反射并导向出风口9,消音结构39采用多孔板消声降噪结构,来有效降低蜗壳12的出风端36喷射噪声。

该消音结构39包括第一消音板,延伸板38上设有第一消音孔42,延伸板38形成第一消音板,带有第一消音孔42的第一消音板会吸收气流中夹杂的噪音,大幅降低噪音,该延伸板38为弧形,弧形的设置使得气流之间相互干涉,这样能相互削弱一部分噪音,更有利于消音力度的提升。

为进一步提高消音效果,消音结构39还包括第二消音板43和第一消音区域44,第二消音板43设置在第一消音板即延伸板38的外围,第二消音板43上设有第二消音孔45,第一消音板即延伸板38与第二消音板43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消音区域44,带有第二消音孔45的第二消音板43以及第一消音板与第二消音板之间的间隙形成的第一消音区域44均具有吸收噪音的功能,使得气流在经过第一消音板即延伸板38降噪后再依次经第二消音板43和第一消音区域44进行降噪处理,该第二消音板43为弧形,弧形的设置使得气流之间相互干涉,这样能相互削弱一部分噪音,更有利于消音力度的提升。

为再一步提高消音效果,消音结构39还包括第三消音板46和第二消音区域47,第三消音板46设置在第二消音板43的外围,第三消音板46上设有第三消音孔48,第二消音板43与第三消音板46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二消音区域47,带有第三消音孔48的第三消音板46以及第二消音板与第三消音板之间的间隙形成的第二消音区域47均具有吸收噪音的功能,使得气流在经过第一消音区域44降噪后再依次经第三消音板46和第二消音区域47进行降噪处理,该第三消音板46为弧形,弧形的设置使得气流之间相互干涉,这样能相互削弱一部分噪音,更有利于消音力度的提升,筒座侧壁41是实心隔音板,是消音结构39的最后一道降噪结构,它能把最后传播的噪声源完全隔断。

为了有逐级消音以提高消音效果,第二消音孔45的孔径小于第一消音孔42的孔径,第三消音孔48的孔径不大于第二消音孔45的孔径,孔径越小,噪音降低越大,这样第一消音板即延伸板38进行初级的消音,第一消音板即延伸板38之后的消音结构进行次级乃至高级的消音,如此消音效果好,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消音孔48孔径等于第二消音孔45的孔径,第一消音区域44小于第二消音区域47,使得第二消音区域47的消音力度大于第一消音区域44的消音力度,以提高消音效果,至于具体大小应视具体结构而定。这里,第一消音板形成一级消音结构,第二消音板和第一消音区域形成二级消音结构,第三消音板和第二消音区域形成三级消音结构,参见图11,噪音在一级消音结构、二级消音结构和三级消音结构的消音作用下被逐渐减小,由原始的30分贝降低为5分贝,消音效果极佳,本实施例的电机3的空载转速为40000r/min,产生的噪音小。

本实施例的蜗壳12往外螺旋延伸形成流通围板49,流通围板49与延伸板38圆滑过渡连接,流通围板49与蜗壳外壁之间形成前述流通弯道13,蜗壳外壁和流通围板49内壁分别设有第一反射筋50和第二反射筋51,第一反射筋50和第二反射筋51起到声波加强反射、干涉的作用,使噪声相互干涉削弱,达到降噪目的,第一反射筋50和第二反射筋51交错设置,这样设置更为合理,更有利于加强声波的反射和干涉,使得噪音相互削弱的力度更大,降噪效果更为明显。

本实施例的食品加工机具有较好的降噪效果和散热效果,在食品加工机运行过程中,电机3驱动该粉碎刀6在粉碎空间内旋转以粉碎食物,与此同时电机3驱动风扇11旋转,风扇11将外界风从进风口8处吸入散热通道10内,并驱动散热风道10内的气流通过连通口23自上而下进入电机筒18对该电机筒18内的电机3进行散热,电机筒18将整个电机3包裹其内,使得电机3产生的噪音被隔离起来,能够起到整机降噪作用,同时由于电机筒18的顶部设有筒盖21,使得电机筒18的顶部为非敞开式,而是通过连通口23进风,与现有技术相比进风面积大为减小,这样在进风量一定的条件下,电机筒18内的气流的流动速度得到有效提升,利于快速带走电机筒18内的热量,进而提高了电机的散热效率;接着电机筒18内的气流通过筒座20的开口29进入蜗壳12,由于蜗壳12为螺旋状,因此能够快速将气流导入出风端36,利于气流流动速度的提高以快速散热,同时还利于减小风扇产生的汽笛噪音;接着气流会流经消音结构39,消音结构39为多孔板消声降噪结构,气流依次经第一消音板、第一消音区域、第二消音板、第二消音区域和第三消音板进行逐渐消音处理,消音结构39是高速气流降噪区,运用了阻性消声器设计原理,对气流的声波不断吸收,而逐渐衰减或声波转移到人耳不敏感的接近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来降噪,由于阻性消声器消声的频段较宽,因此对所有频率的噪音都有降噪的效果,且消声量大;经过消音结构39消音处理的气流会进入流通弯道13,流通弯道13为变截面弯道,一方面能对噪声源声强能量有释放减弱的作用,声强是声音能量的参数,声强减弱了噪声就会变小,另一方面会降低气流的速度,气流的速度变小了,不会产生附加气笛噪声和共振噪声,此外流通弯道13两侧壁还设有第一反射筋50和第二反射筋51,第一反射筋50和第二反射筋51起到声波加强反射、干涉的作用,使噪声相互干涉消弱,起到降噪作用,流通弯道13是抗性消声器设计,它内部不装任何吸声材料,主要是通过改变风道截面积来减弱声抗进行消声,它主要是针对中低频率的噪音降噪,且流通弯道13还可把气流速度大幅度降低,使得气流不会产生附加气笛噪声和共振噪声;气流经过流通弯道13接着进入排气弯道17,排气弯道17也是抗性消声器设计,它是对噪音声强的再一次收集和释放衰减,把噪声的能量突变减小,达到降噪的目的,气流最终经排气弯道17降噪后流向出风口9排出,参见图12,气流从蜗壳12流出后依次通过消音结构39、流通弯道13和排气弯道17三个降噪区的降噪处理,消音结构39形成高速气流降噪区,流通弯道13形成中频气流降噪区,而排气弯道17形成补强降噪区即再次降噪区,使得气流中的高频和中频噪音得到有效降噪,使得电机3和风扇11本身产生的噪音被降低到理想的最小值,理论上可降20到30分贝,而且电机筒18和蜗壳12的结构均能提升气流的流动速度,加速食品加工机的整机散热,也能同时达到降噪目的。

可以理解的,消息结构39还包括第四消音板乃至更多的消音板,它们设置在第三消音板的外围,并依次自内往外设置,以再进一步地提升消音效果。

本实施例其他结构以及有益效果与实施例四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