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角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19405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角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饰材料,一种新型角码。



背景技术:

角码是广泛应用于铝合金门窗角部连接的五金件,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角码主要是通过挤压铝型材变形后成型的撞角或者是需要组角机进行提前组角,提前组角后的窗框结构过大,运输和搬运时均有不便,同时这种组角结构不易拆装,加工不便,设备投入较大。而角码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铝门框接缝的齐整度和铝门窗的使用寿命。

目前专利号201320348207.9,公开了一种活动角码,设置在窗框或窗扇的角部,包括勾角码和直角码,勾角码与直角码一端相互嵌合形成直角,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直角码上设有凹槽,勾角码上设有刚好嵌入凹槽中的凸起;勾角码和直角码的另一端上均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弹簧,弹簧一端连接卡片,另一端连接卡销。这种勾角码和直角码在应用时,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分别通过卡销卡接在窗框或窗扇中两个相邻的直角边上,勾角码和直角码有两个固定作用力点,其一为两者通过螺栓连接处,其二为两者与窗框或窗扇卡接处,这种角码在实际应用中,角码的中部靠近螺栓连接处拐角受拉力较大,容易断裂,故使用此种角码会使窗框或窗扇边框连接处产生安全隐患;而且,角码与窗框或窗扇的连接处只有一处,致使角码与窗框或窗扇的固定强度偏弱,导致窗框或窗扇的两个相邻边框通过角码连接后易受高强度的力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角码,使角码的两端均与窗框或窗扇的框边固定连接,从而使窗框或窗扇中相邻两个直角边通过角码连接后更稳定。

一种新型角码,包括穿设在窗框或窗扇中窗角相邻边框框槽内的第一角码和第二角码,所述第一角码和第二角码的前端相互贴合形成直角,并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码和第二角码的前端部均设有第一上基面,在所述第一上基面的后边缘处固设有卡勾,所述第一上基面用于与所述框槽顶面贴合,所述卡勾用于卡接在所述框槽顶面上开设的通孔处;

所述第一角码和第二角码的中部均设有下基面,所述下基面用于与所述框槽的底面贴合;

所述第一角码和第二角码的后部均设有第二上基面,所述第二上基面用于与所述框槽顶面贴合,在所述第二上基面开设有定位孔;

所述第一角码和第二角码上从所述第二上基面的后端延伸至所述下基面的后端均设置为斜面。

本发明的原理:在框边顶面壁上开设通孔,通孔宽度和本发明的宽度相同,第一步,先将所述新型角码的后端部从通孔放入边框框槽;第二步,利用所述斜面将所述新型角码在边框框槽内放平,同时使第二上基面与框槽通孔后方的顶面贴合,下基面与框槽对应通孔处的底面贴合;第三步,将所述新型角码向通孔的前方推动,使所述第一上基面与框槽通孔前方的顶面贴合,同时使卡勾卡接在通孔上;最终,在通孔处使用螺栓将第一角码和第二角码的前端部固定在一起,再通过所述定位孔将所述第一角码和第二角码的后部与框槽顶面壁固定连接。

为更好实现本发明,可进一步为:所述卡勾为l型卡勾,所述l型卡勾一端与所述第一上基面固定连接,所述l型卡勾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一上基面的前边缘。

为更好实现本发明,可进一步为:在所述第一角码和第二角码相互贴合的面上设有相互嵌合的突起和凹槽。

为更好实现本发明,可进一步为:所述第一角码和第二角码均为v字型的角码本体。

为更好实现本发明,可进一步为:所述第一上基面位于所述v字型角码本体前端部角码壁的自由端上,所述第二上基面位于所述v字型角码本体后端部角码壁的自由端上,所述下基面位于所述v字型角码本体前后端部两角码壁的连接处。

为更好实现本发明,可进一步为:所述v字型角码本体后端部角码壁分为连续一体化连接的三段条形角码壁,所述第二段条形角码壁与所述前端部角码壁之间的夹角为90°~135°,所述第三段条形角码壁的上壁面与所述第一上基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以所述第三段条形角码壁的上壁面作为所述第二上基面;所述三段条形角码壁的下壁面形成所述斜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三个基台面呈三角形状设置在框槽内,使本发明可以稳定的放置在框槽内;本发明的两端均与边框固定连接,增加角码与边框的连接强度,再通过螺栓将设置在窗角相邻边框框槽内的两角码固定连接,从而使窗框或窗扇中相邻两个角边框连接后更稳定,使窗框或窗扇的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出示了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出示了本发明在实际应用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出示了本发明的结构第二示意图。

图中,1、第一上基面;11、卡勾;2、下基面;3、第二上基面;31、定位孔;4、斜面;12、前端部角码壁;第段条形角码壁;42、第二段条形角码壁;43、第三段条形角码壁;5、凸起;6、凹槽;7、螺栓;8、螺钉;9、窗框或窗扇;91、框槽;92、通孔;a、第一角码;b、第二角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角码,包括穿设在窗框或窗扇9中窗角相邻边框框槽91内的第一角码a和第二角码b,所述第一角码a和第二角码b的前端相互贴合形成直角,并通过螺栓7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角码a和第二角码b的前端部均设有第一上基面1,在所述第一上基面1的后边缘处固设有卡勾11,所述第一上基面1用于与所述框槽91顶面贴合,所述卡勾11用于卡接在所述框槽91顶面上开设的通孔92处;

所述第一角码a和第二角码b的中部均设有下基面2,所述下基面2用于与所述框槽91的底面贴合;

所述第一角码a和第二角码b的后部均设有第二上基面3,所述第二上基面3用于与所述框槽91顶面贴合,在所述第二上基面3开设有定位孔31;

所述第一角码a和第二角码b上从所述第二上基面3的后端延伸至所述下基面2的后端均设置为斜面4。

所述卡勾11为l型卡勾11,所述l型卡勾11一端与所述第一上基面1固定连接,所述l型卡勾11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一上基面11的前边缘。

其中,在所述第一角码a和第二角码b相互贴合的面上设有相互嵌合的突起5和凹槽6。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角码a和第二角码b均为v字型的角码本体;所述第一上基面1位于所述v字型角码本体前端部角码12的自由端上,所述第二上基面3位于所述v字型角码本体后端部角码壁的自由端上,所述下基面2位于所述v字型角码本体前后端部两角码壁的连接处;

结合图3,所述v字型角码本体后端部角码壁分为连续一体化连接的三段条形角码壁41/42/43,所述第一段条形角码壁41所述前端部角码壁12之间的夹角为90度;所述第二段条形角码壁42与所述前端部角码壁12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但小于135度,具体为113度;所述第三段条形角码壁43的上壁面与所述第一上基面1位于同一平面上,以所述第三段条形角码壁43的上壁面作为所述第二上基面3;所述三段条形角码壁41/42/43的下壁面形成所述斜面4。

本发明是这样工作的:在框边顶面壁上开设通孔92,通孔92宽度和本发明的宽度相同,第一步,先将所述新型角码的后端部从通孔放入边框框槽91;第二步,利用所述斜面4将所述新型角码在边框框槽91内放平,同时使第二上基面3与框槽91通孔后方的顶面贴合,下基面2与框槽91对应通孔处的底面贴合;第三步,将所述新型角码向通孔92的前方推动,使所述第一上基面1与框槽91上位于通孔92前方的顶面贴合,同时使卡勾11卡接在通孔92上;最终,在通孔92处使用螺栓将第一角码a和第二角码b的前端部固定在一起,再通过螺钉8和所述定位孔31将所述第一角码a和第二角码b的后部与框槽91顶面壁固定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