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36001发布日期:2018-12-28 20:30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电动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吸尘器。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在日本特开2002-209807号公报(以下记为专利文献1)等中提出了将设于延长管或者吸入用具的卡合部从上方卡合且收纳于设于吸尘器主体的被卡合部的形态的电动吸尘器。上述电动吸尘器为了在收纳时利用硬质的地面支承吸尘器主体而在吸尘器主体设置至少两处抵接面。而且,在从离与吸尘器主体卡合的吸入用具较远的抵接面至吸入用具侧的抵接面之间的吸尘器主体的外廓具有向地面方向倾斜的倾斜面。由此构成为,对于软质的地面而言,即使在抵接面陷入地面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设于吸尘器主体的被卡合部和设于延长管或者吸入用具的卡合部之间的卡合。

以下,使用图9,说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以往的电动吸尘器。

图9是以往的电动吸尘器的收纳时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如图9所示,以往的电动吸尘器30包括吸尘器主体31、设于吸尘器主体31的被卡合部31a、吸入用具32、延长管33、设于延长管33或者吸入用具32的卡合部33a以及设于吸尘器主体31的两处抵接面34、35等。

然而,在以往的电动吸尘器30的结构的情况下,在将卡合部33a从上方卡合于被卡合部31a之际,需要使卡合部33a和被卡合部31a的位置准确地对位。也就是说,若卡合部33a和被卡合部31a的位置错开,则有可能卡合部33a和被卡合部31a的卡合脱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易使设于延长管或者吸入用具的卡合部和设于吸尘器主体的被卡合部卡合、从而简单地执行吸尘器主体的收纳作业的电动吸尘器。

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具有:吸尘器主体,其内置有尘埃吸引用的电动鼓风机,并且在前方具有吸气口;吸入用具,其借助与吸气口相连通的软管和延长管连接于吸气口;以及卡合部,其设于延长管或者吸入用具的管部。而且,电动吸尘器具有:被卡合部,其设于吸气口的下方;以及倾斜壁,其形成为在吸尘器主体的后表面放置于地面的状态下朝向被卡合部的入口向下方向倾斜,用于将卡合部引导到被卡合部。而且,卡合部和被卡合部构成为,在使卡合部抵接于倾斜壁之后,卡合部在自重的作用下沿着倾斜壁移动而卡合于被卡合部。

采用该结构,在电动吸尘器的收纳时,在将吸尘器主体的后表面置于地面的状态下,使用者仅使卡合部抵接于倾斜壁并放开手,就能够容易地将延长管或者吸入用具的卡合部与被卡合部卡合起来。由此,能够提供使用方便的电动吸尘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收纳时的立体图。

图2是该电动吸尘器的吸尘器主体的主剖视图。

图3是该吸尘器主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从该吸尘器主体的下方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5是该电动吸尘器的延长管的立体图。

图6是从该吸尘器主体的上方观察到的局部立体图。

图7是图1的7-7线剖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该吸尘器主体在移动时与障碍物的关系的立体图。

图9是以往的电动吸尘器的收纳时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该实施方式并未限定本发明。

(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8,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收纳时的立体图。图2是该电动吸尘器的吸尘器主体的主剖视图。图3是该吸尘器主体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从该吸尘器主体的下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图5是该电动吸尘器的延长管的立体图。图6是从该吸尘器主体的上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图7是图1的7-7线剖视图。图8是用于说明该吸尘器主体在移动时与障碍物的关系的立体图。

首先,使用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概略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40包括吸尘器主体1、吸入用具2、延长管3以及软管4等。吸尘器主体1内置有用于产生吸引风的电动鼓风机5(参照图2)。吸入用具2借助开口部(未图示)吸引被清扫面的尘埃。延长管3的一端与吸入用具2相连接,延长管3的另一端与软管4相连接。软管4的一端与延长管3的另一端相连接,软管4的另一端与吸尘器主体1相连接。

此外,吸入用具2内置有用于扫起被清扫面的尘埃的旋转刷(未图示)和用于驱动旋转刷使其转动的电动机(未图示)等。软管4在延长管3侧的端部包括顶端管7,该顶端管7具备在使用者打扫之际供使用者保持的把手部6。顶端管7将延长管3和软管4连接为装卸自如。

而且,软管4在吸尘器主体1侧的端部具备连接管8。连接管8将吸尘器主体1的吸气口9和软管4连接为装卸自如。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气口9设于后述的、具有主体把手部10的吸气框体18的大致中央(包括中央在内)。主体把手部10供使用者例如在搬运吸尘器主体1时使用。

利用上述结构,电动吸尘器40在使图1所示的吸尘器主体1的后表面设于地面、使吸入用具2、延长管3以及软管4与吸尘器主体1相连接的状态下,实现紧凑的收纳。

接下来,使用图2和图3说明电动吸尘器40的吸尘器主体1的结构。

如图2和图3所示,吸尘器主体1包括下框体13、上框体14以及盖体22等。下框体13形成吸尘器主体1的下表面,下框体13具有形成在内部的前方(吸气口9侧)的集尘室11和位于后方的电动鼓风机5以及线卷绕装置12等。上框体14形成吸尘器主体1的上表面。盖体22开闭自如地与上框体14相连接,用于开闭后述的集尘室11的上方开口部11a。下框体13和上框体14例如利用螺钉(未图示)等结合,与盖体22一起构成吸尘器主体1的外廓。

此外,下框体13在前方的下表面侧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安装有移动用的脚轮15、在后方的两侧面侧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安装有车轮16。

在集尘室11的前方端部安装有例如由橡胶、弹性体等弹性材料形成的止回阀17。上述的吸气框体18以覆盖止回阀17的方式安装于吸尘器主体1的前部。

吸气框体18具有:吸气口9,其形成于吸气框体18的大致中央(包括中央在内);以及主体把手部10,其在清扫时的吸尘器主体1的设置状态下从吸气口9向斜前方的上方突出。

此外,吸尘器主体1在后部具有排气口19。排气口19在使被电动鼓风机5排出的空气穿过圆筒状的线卷绕装置12的内部之后排出到外部。

如上所述,下框体13的集尘室11的上方利用上方开口部11a而敞开。在上方开口部11a的上端整周配设有密封件20。而且,在集尘室11内,集尘袋21的开口装卸自如地安装于集尘室11的吸气口9。

盖体22以盖体22的后方侧的部分为支点转动自如地连结于吸尘器主体1的上框体14。在封闭盖体22时,盖体22以覆盖集尘室11的上方开口部11a的方式转动。此时,在封闭状态下,盖体22的平面(与上方开口部11a相对的面)形成为与密封件20的外形大致相同的形状(包括相同形状)。因此,盖体22在封闭状态下与密封件20相压接。由此,盖体22以气密的状态将集尘室11内封闭。

此外,下框体13在后方侧的侧面具有腿13a。同样,上框体14在后方侧的侧面例如具有两个腿14a、腿14b。在吸尘器主体1的收纳时,腿13a、腿14a、腿14b与地面抵接。由此,如图1所示,吸尘器主体1设置为立起状态。

接下来,使用图4至图6说明电动吸尘器40的吸尘器主体1的吸气口9周围和延长管3的结构。

如图4和图6所示,吸尘器主体1在吸气框体18的下方具备以大致凹形状(包括凹形状)形成有入口23a的被卡合部23。而且,吸气框体18在外周具有倾斜壁24。在吸尘器主体1的腿13a、14a、14b抵接于地面而使吸尘器主体1处于立起的状态下,如图6所示,倾斜壁24的顶端24a(最外周侧)形成为从吸气口9的侧方9a的吸气框体18的外周附近朝向被卡合部23的入口23a向下方向(脚轮15方向)倾斜。倾斜壁24相对于被卡合部23左右对称地形成在从吸气口9的侧方9a的外周附近至被卡合部23为止的、大致半周(包括半周)。

如图5所示,延长管3包括管部25和卡合部26等。卡合部26为了嵌合于吸气框体18的大致凹形状(包括凹形状)的被卡合部23而形成为大致l型形状(包括l型形状),并固定于管部25的外廓面。卡合部26在顶端侧具有钩挂部27、在根部侧(管部25侧)具有倾斜面28。此时,卡合部26的倾斜面28设于所连接的吸入用具2侧,形成为以卡合部26的高度从顶端侧(钩挂部27侧)朝向根部侧变低的方式倾斜。

如上所述,构成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40。

以下,参照图6,使用图7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电动吸尘器40的动作和作用。详细而言,针对收纳时的电动吸尘器40的动作和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所示,在电动吸尘器40的收纳时,使用者使吸尘器主体1的后表面的腿13a、14a、14b(参照图2)抵接于地面,从而将电动吸尘器40设置为立起状态。

接下来,如图6和图7所示,使用者把持着延长管3等,使延长管3的卡合部26的倾斜面28抵接于吸气框体18的倾斜壁24的顶端24a。然后,在倾斜面28与顶端24a抵接的状态下,使用者放开作为把手的延长管3。由此,倾斜壁24的顶端24a钩挂于延长管3的卡合部26的钩挂部27的狭缝。

延长管3、吸入用具2利用自重,在钩挂部27钩挂住了的状态下,沿着倾斜壁24的顶端24a朝向下方的被卡合部23滑落。然后,卡合部26的钩挂部27到达被卡合部23的入口23a。由此,延长管3的卡合部26和被卡合部23嵌合而达到安装状态。

也就是说,使用者不使吸气框体18的被卡合部23和延长管3的卡合部26的位置对位就能够将卡合部26和被卡合部23安装起来。因此,使延长管3的卡合部26利用自重从在吸气口9的侧方9a的外周大范围地形成的左右任一侧的倾斜壁24相对于吸气框体18的被卡合部23滑动,从而可与被卡合部23安装起来。

如上所述,将电动吸尘器40收纳起来。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倾斜壁24从吸气口9的侧方9a的外周朝向被卡合部23形成半周左右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为在图4所示的吸气框体18的主体把手部10也设置倾斜壁24的结构。也就是说,也可以形成为使倾斜壁24的顶端24a从吸气框体18的主体把手部10经过吸气框体18的外周朝向被卡合部23的入口23a向下方向倾斜。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倾斜壁24相对于被卡合部23左右对称地设置,并且与吸气框体18的主体把手部10一体地形成在主体把手部10的大致整周(包括全周)。

采用上述结构,如图8所示,利用在从主体把手部10至吸气框体18的外周的范围内形成的倾斜壁24能够容易地翻越台阶29等障碍物。也就是说,在清扫时,倾斜壁24相对于吸尘器主体1的前进方向朝向后方倾斜。因此,当倾斜壁24抵接于台阶29等时,伴随着吸尘器主体1前进,吸尘器主体1容易沿着倾斜壁24提起。其结果,使吸尘器主体1容易跨越台阶29等,能够继续清扫作业。

此外,如图8的箭头所示,能够容易地避开柱29a等障碍物。也就是说,倾斜壁24的顶端24a形成为相对于吸尘器主体1的前进方向朝向后方倾斜。因此,当倾斜壁24与柱29a等抵接时,伴随着吸尘器主体1前进,吸尘器主体1沿着倾斜壁24左右移动。其结果是,使吸尘器主体1容易避开柱29a等,能够继续清扫作业。

此外,采用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吸气框体18的外廓范围内形成倾斜壁24。因此,无需使吸尘器主体1的外形变大。其结果,能够使电动吸尘器40小型化。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将吸入用具2和软管4的顶端管7连接于延长管3的状态下进行收纳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连结有吸入用具2的延长管3收纳于吸尘器主体1,并获得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延长管3的管部25设置卡合部26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图1所示的吸入用具2的管部2a设置与上述同样的大致l型(包括l型)的卡合部。在该情况下也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吸气框体18设置吸气口9、主体把手部10、被卡合部23以及倾斜壁24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为在上框体14和下框体13一体化时形成吸气口、主体把手部、被卡合部以及倾斜壁的结构。由此,在获得相同的效果的同时,能够减少零件数量。

如以上说明那样,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具有:吸尘器主体,其内置有尘埃吸引用的电动鼓风机,并且在前方具有吸气口;吸入用具,其借助与吸气口相连通的软管和延长管连接于吸气口;以及卡合部,其设于延长管或者吸入用具的管部。而且,电动吸尘器具有:被卡合部,其设于吸气口的下方;以及倾斜壁,其形成为在吸尘器主体的后表面放置于地面的状态下朝向被卡合部的入口向下方向倾斜,用于将卡合部引导到被卡合部。并且,卡合部和被卡合部构成为,在使卡合部抵接于倾斜壁之后,卡合部在自重的作用下沿着倾斜壁移动而卡合于被卡合部。

采用该结构,在电动吸尘器的收纳时,在将吸尘器主体的后表面置于地面的立起状态下,使用者仅使卡合部抵接于倾斜壁而放开手,就能够容易地将延长管或者吸入用具的卡合部与被卡合部卡合起来。

此外,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该电动吸尘器具有吸气框体。吸气口设于吸气框体。吸气框体具有被卡合部和设于被卡合部的入口的两侧的倾斜壁。

采用该结构,使用者仅使延长管或者吸入用具的卡合部与两侧的任一倾斜壁对位,就能够简单地将卡合部嵌入被卡合部。

此外,也可以是,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将倾斜壁在吸气框体的外廓上实质上设置半周。

采用该结构,仅使延长管或者吸入用具的卡合部抵接于吸气框体的外廓而放开手,就能够使卡合部嵌合于被卡合部。

此外,也可以是,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具有吸气框体。吸气框体具有:用于搬运吸尘器主体的主体把手部、被卡合部以及设于被卡合部的入口的两侧的倾斜壁。倾斜壁形成为倾斜壁的顶端从主体把手部经过吸气框体的外周朝向被卡合部的入口向下方倾斜。

采用该结构,在电动吸尘器的收纳时,在将吸尘器主体的后表面放置于地面的立起状态下,使用者仅使卡合部抵接于倾斜壁而放开手,就能够将延长管或者吸入用具的卡合部与被卡合部卡合。此外,倾斜壁形成为从主体把手部经过吸气框体的外周朝向被卡合部的入口向下方倾斜。由此,吸尘器主体能够容易地翻越或者避开台阶、柱等障碍物。其结果,能够提高操作性优异、使用方便的电动吸尘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