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绳连接的组合式地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7238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钢丝绳连接的组合式地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丝绳连接的组合式地垫。



背景技术:

在办公大楼、购物场所、医院、机场、车站、学校乃至工矿企业的门口放置地垫已为人们形成共识。地垫除了起到防滑安全的作用外,还具有对鞋底清洁以及点缀气氛之类的作用。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关于地垫的技术信息,如CN202207062U(连接式地垫及其上的连接件)、CN103510687B(新型地垫)、CN202760933U(用于组合地垫的复材结构组件及其组合物)、CN202537601U(一种辅助地垫的铝型材)和CN2883545Y(地垫边条),等等。

典型的如CN201055368Y推荐的“组合式地垫结构”,其整体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正文第2页第2至第5段,但是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由于开设在定位件(即钢丝绳定位件)的通孔仅能供钢丝绳穿过而不具有对钢丝绳限定的作用,对钢丝绳的限定只能通过螺钉(专利称固定件)在对应于开设在定位件的底部的螺钉孔的位置旋入定位件腔对途经定位件的前述通孔的钢丝绳限定,因而对钢丝绳的定位效果是比较脆弱的,尤其当钢丝绳挣脱螺钉对其的管制后会出现窜动情形,最终使两相邻的框架体因位移而影响正常功能的发挥;其二,为了在框架体的底部插嵌止滑垫,于是在框架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底部各形成一用于插嵌止滑垫的槽,从而导致材质为铝挤材的结构复杂,同时增大挤制铝挤材的模具的复杂程度,此外,由于止滑垫通常为具有柔顺效果的橡胶,因而将其插嵌到槽内相对麻烦并且还不能充分阻止止滑垫从槽的端部窜出或从底部脱出。鉴于并非限于的前述缺憾,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增进钢丝绳定位件的定位效果并且使钢丝绳定位件对钢丝绳起到理想的限定作用而藉以避免因挣脱螺钉产生窜动情形、有利于摒弃在框架体的底部形成供止滑垫插嵌的槽而藉以简化框架体的构造的钢丝绳连接的组合式地垫。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钢丝绳连接的组合式地垫,包括在长度方向既彼此并行又相互间隔的一组框架体,在该组框架体的长度方向的上部各形成有一毛刷条嵌腔,毛刷条嵌腔的毛刷条嵌腔底壁与框架体的框架体底壁之间构成有一框架体腔,其中,在所述的一组框架体中,位于两侧的框架体的前端和后端并且在对应于框架体腔的位置各设置有一钢丝绳定位件,在钢丝绳定位件的高度方向的中部开设有钢丝绳孔,钢丝绳孔自钢丝绳定位件的一侧贯通至另一侧,并且在钢丝绳定位件的底部配设有一固定件;钢丝绳,该钢丝绳穿过所述的一组框架体并且该钢丝绳的两端分别在对应于钢丝绳孔的位置穿入钢丝绳定位件由所述固定件固定,在钢丝绳上并且在对应于一组框架体中的各两相邻的框架体之间的位置套置有隔圈;毛刷条,该毛刷条的数量与一组框架体的数量相等并且插嵌在所述的毛刷条嵌腔内;止滑垫,该止滑垫的数量同样与一组框架体的数量相等并且设置在一组框架体的长度方向的底部,特点是:在所述的毛刷条嵌腔底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钢丝绳定位件的位置开设有一钢丝绳定位件上配合孔,在所述框架体底壁上并且同样在对应于钢丝绳定位件的位置开设有钢丝绳定位件下配合孔,所述的钢丝绳定位件的上端置入钢丝绳定位件上配合孔内与钢丝绳定位件上配合孔的孔壁紧密配合,而下端置入钢丝绳定位件下配合孔内与钢丝绳定位件下配合孔的孔壁紧密配合,所述的止滑垫与所述框架体底壁朝向下的一侧粘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毛刷条嵌腔的左腔壁上并且位于左腔壁的上部形成有一毛刷条左限定挡条,而在毛刷条嵌腔的右腔壁上并且位于右腔壁的上部形成有一毛刷条右限定挡条,毛刷条左、右限定挡条彼此相向对应,并且由毛刷条左限定挡条对所述毛刷条的长度方向的左侧边缘部位的上部限定,同时由毛刷条右限定挡条对毛刷条的长度方向的右侧边缘部位的上部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一组框架体的前端和后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钢丝绳的位置各开设有供钢丝绳穿过的钢丝绳让位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毛刷条由毛刷条基片和毛刷条刷毛面组成,毛刷条基片插嵌在所述毛刷条嵌腔内,并且由所述毛刷条左限定挡条对毛刷条基片的长度方向的左侧边缘部位的上部限定,同时由所述毛刷条右限定挡条对毛刷条基片的长度方向的右侧边缘部位的上部限定,毛刷条刷毛面固定在毛刷条基片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毛刷条基片为橡胶,所述的毛刷条刷毛面为丙纶纤维。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钢丝绳定位件上配合孔以及钢丝绳定位件下配合孔为圆形孔,所述钢丝绳定位件的形状呈圆柱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隔圈为橡胶隔圈。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钢丝绳定位件的下部开设有一固定件配合孔,所述的固定件与固定件配合孔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件配合孔为螺纹孔,所述的固定件为内六角螺钉。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止滑垫朝向所述框架体底壁的一侧的表面结合有胶粘层,该胶粘层与框架体底壁粘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在毛刷条嵌腔的毛刷条嵌腔底壁开设了钢丝绳定位件上配合孔以及在框架体底壁上开设了钢丝绳定位件下配合孔,将钢丝绳定位件在对应于钢丝绳定位件上、下配合孔的位置与框架体固定,因而钢丝绳定位件不会出现水平向的移动而得以体现优异的定位效果;由于在钢丝绳定位件的高度方向的中部开设了钢丝绳孔,因而当钢丝绳穿入该钢丝绳孔并且由固定件固定后不会出现挣脱的情形,杜绝钢丝绳窜动;由于将止滑垫以粘固方式与一组框架体的框架体底壁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因而无需在一组框架体的底部形成止滑垫插槽,使框架体的结构更趋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针对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和图2,示出了在长度方向既彼此并行又相互间隔的一组框架体1,在该组框架体1的长度方向的上部各形成有一毛刷条嵌腔11,毛刷条嵌腔11的毛刷条嵌腔底壁111与框架体1的框架体底壁12之间构成有一框架体腔13,其中,在前述的一组框架体1中,位于两侧的框架体即位于左侧和右侧的框架体的前端和后端并且在对应于框架体腔13的位置各设置有一钢丝绳定位件2,在钢丝绳定位件2的高度方向的中部开设有钢丝绳孔21,钢丝绳孔21自钢丝绳定位件2的一侧(左侧)贯通至另一侧(右侧),并且在钢丝绳定位件2的底部配设有一固定件22;示出了钢丝绳3,该钢丝绳3穿过前述的一组框架体1并且该钢丝绳3的两端即左端和右端分别在对应于钢丝绳孔21的位置穿入钢丝绳定位件2由前述固定件22固定,在钢丝绳3上并且在对应于一组框架体1中的各两相邻的框架体之间的位置套置有隔圈31;示出了毛刷条4(也可称“毛刷”,以下同),该毛刷条4的数量与一组框架体1的数量相等并且插嵌在前述的毛刷条嵌腔11内;示出了止滑垫5,该止滑垫5的数量同样与一组框架体的数量相等并且设置在一组框架体1的长度方向的底部。

上述一组框架体1由铝挤材经铝挤模挤制成型,在图1和图2中虽然仅仅示出了四个框架体1,但显然不应当受到图示数量的限制,因为依据地垫的总宽度和各框架体1的宽度而可改变一组框架体1的数量。在图1中还示出了隔圈孔311,隔圈31通过隔圈孔311套置在钢丝绳3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的毛刷条嵌腔底壁11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钢丝绳定位件2的位置开设有一钢丝绳定位件上配合孔1111,在前述框架体底壁12上并且同样在对应于钢丝绳定位件2的位置开设有钢丝绳定位件下配合孔121,前述的钢丝绳定位件2的上端置入钢丝绳定位件上配合孔1111内与钢丝绳定位件上配合孔1111的孔壁紧密配合,而下端置入钢丝绳定位件下配合孔121内与钢丝绳定位件下配合孔121的孔壁紧密配合,前述的止滑垫5与前述框架体底壁12朝向下的一侧粘固。依据专业常识,由于前述的钢丝绳定位件上配合孔1111以及钢丝绳定位件下配合孔121的直径是与钢丝绳定位件2的直径相适配的,因而能使钢丝绳定位件2达到与钢丝绳定位件上、下配合孔1111、121紧密配合的目的。

在前述毛刷条嵌腔11的左腔壁上并且位于左腔壁的上部以垂直于左腔壁的状态形成有一毛刷条左限定挡条112,而在毛刷条嵌腔11的右腔壁上并且位于右腔壁的上部以垂直于右腔壁的状态形成有一毛刷条右限定挡条113,毛刷条左、右限定挡条112、113彼此相向对应,并且由毛刷条左限定挡条112对前述毛刷条4的长度方向的左侧边缘部位的上部限定,同时由毛刷条右限定挡条113对毛刷条4的长度方向的右侧边缘部位的上部限定。

在前述的一组框架体1的前端和后端并且在对应于前述钢丝绳3的位置各开设有供钢丝绳3穿过的钢丝绳让位孔14。

继续见图1和图2,前述的毛刷条4由毛刷条基片41和毛刷条刷毛面42组成,毛刷条基片41插嵌在前述毛刷条嵌腔11内,并且由前述毛刷条左限定挡条112对毛刷条基片41的长度方向的左侧边缘部位的上部限定,同时由前述毛刷条右限定挡条113对毛刷条基片41的长度方向的右侧边缘部位的上部限定,毛刷条刷毛面42粘固或者以热融熔方式或者以其它类似方式固定在毛刷条基片41上。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毛刷条基片41为橡胶,前述的毛刷条刷毛面42为丙纶纤维,但并不受到限制,因为可以采用其它等效的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钢丝绳定位件上配合孔1111以及钢丝绳定位件下配合孔121为圆形孔,与此相适应地,前述钢丝绳定位件2的形状呈圆柱体,并且由金属材料充任钢丝绳定位件2。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隔圈31为橡胶隔圈。

由图1和图2所示,在前述钢丝绳定位件2的下部开设有一固定件配合孔23,前述的固定件22与固定件配合孔23相配合。

由图所示,前述的固定件配合孔23为螺纹孔,前述的固定件22为内六角螺钉。

由图1所示,在前述止滑垫5朝向前述框架体底壁12的一侧的表面结合有胶粘层51,该胶粘层51与框架体底壁12粘固,并且由止滑垫5对前述固定件22的尾部蔽护。

由于地垫的功用是公知的,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