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报警调料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8147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报警调料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料盒,具体涉及一种在调料即将用完时自动报警的调料盒,属于厨房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厨房里面的调料消耗不明显,并且往往是在炒菜的过程中才发现调料不足,烹饪者不得不熄火等调料买回后开火继续烹饪,但是熄火后炒锅仍是高温,会继续加热锅中的食物,再次开火时食物已熟或水分大量流失,也就是常说的“炒老了”,失去了食物应有的美味,因此需要解决调料不足发现不及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需复杂电路即可在调料即将用完时自动报警的调料盒。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报警调料盒,由底座、上座、触发单元和报警单元构成,所述上座通过触发单元安装于底座的内腔中,报警单元位于上座底板与底座底板之间,调料置于上座的内腔中;所述上座的腔壁的顶端向外凸出,其外凸部上设有向下凸出的导套,导套中开设有开口朝下的阶梯孔;所述底座的腔壁的顶端向内凸出,上座通过底座的内凸部限位;所述报警单元包括电性连接的电源、报警器和一对上下交叠且触点相对的金属弹片;所述触发单元包括绝缘触发棒以及两组以上弹性支撑组件,绝缘触发棒固定于上座底板的下表面上,并且其底端抵紧下金属弹片,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由导柱和套于其上的弹簧构成,弹簧的顶端通过导套阶梯孔的台阶上限位,导柱的上部活动插置于阶梯孔中。

所述底座的底板上设有向上凸出的螺套,螺套中开设有螺纹通孔。

所述导柱从上至下包括光杆段、凸边和螺杆段,导柱的螺杆段与螺套螺纹连接,所述弹簧套于导柱的光杆段上,其底端通过凸边下限位。

所述底座的底板上对称设有两根支柱,两个金属弹片分别通过两根支柱支撑固定。

所述上座的内腔中设有1个以上料斗,调料置于料斗中。

所述上座的内腔中设有隔板,上座的内腔通过隔板分隔为2个以上格室,料斗位于各格室中。

所述报警单元由电源、报警器、NPN三极管、电阻和一对金属弹片电性连接构成,所述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源负极相连、基极通过电阻与上金属弹片相连、集电极通过报警器与上金属弹片相连,下金属弹片与电源正极相连,构成报警电路。

所述电源为纽扣电池。

所述报警器为蜂鸣器或指示灯。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报警调料盒,包括底座、上座、触发单元和报警单元,调料置于上座的内腔中,通过触发单元和报警单元实现调料即将用完时自动报警的功能,上座通过触发单元支撑,触发单元中设置了弹簧,当上座中装满调料时弹簧受压而缩短,上座下降,触发单元中的绝缘触发棒随之下降从而将报警单元中的位于下方的即下金属弹片向下压弯,使得两个金属弹片的触点分离,报警电路为开路,报警器不工作;随着调料的使用,上座的重量越来越小,弹簧逐渐恢复而伸长,将上座和绝缘触发棒顶升,在上座顶升至一定高度时(此时调料即将用尽)两个金属弹片的触点接触,报警电路导通,报警器工作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家人及时添加调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报警调料盒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报警调料盒采用按压金属弹片的方式进行触发,报警电路为非常简单的电路,无需经过复杂的控制,而且由于在调料不足的时候才进行报警,调料量未达到阈值时不报警、不消耗任何能量,因此十分节能。

2、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报警调料盒的触发单元的触发阈值可调,由于调料盒在剩余调料的重量等于弹簧初始压缩量所对应的弹力时即会报警,而通过调节导柱的伸出长度可以改变弹簧的初始压缩量,由此可改变自动报警调料盒的报警阈值。

3、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报警调料盒整体为上座、底座内外双层结构,其他结构均分布于两层之间,因此不会明显增加现有调料盒的体积,触发单元和报警单元均为简单的零件,调料盒内部结构简单,因此整体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报警调料盒的全剖结构图。

图2为导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自动报警调料盒在装满调料的情况下的全剖结构图。

图4为自动报警调料盒在使用调料的情况下的全剖结构图。

其中,1-底座,2-上座,3-电源,4-支柱,5-金属弹片,6-触点,7-报警器,8-绝缘触发棒,9-底座内腔,10-导柱,101-光杆段,102-凸边,103-螺杆段,11-弹簧,12-阶梯孔,13-上座内腔,14-隔板,15-料斗,16-导套,17-内凸部,18-螺套,19-调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3和图4,以可分开放置盐、胡椒、味精的3料斗调料盒为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报警调料盒由底座1、上座2、触发单元和报警单元构成,上座2通过触发单元安装于底座1的内腔9中,报警单元位于上座2的底板与底座1的底板之间;

所述上座2的内腔13中设有2个隔板14,上座2的内腔通过隔板14分隔为3个格室,上座2的内腔中设有3个料斗15,3个料斗15分别位于3个格室中,调料19置于料斗15中,上座2的腔壁的顶端向外凸出,其外凸部上设有向下凸出的导套16,导套16中开设有开口朝下的阶梯孔12;

所述底座1的腔壁的顶端向内凸出,上座2通过该内凸部17限位,底座1的底板两侧设有向上凸出的螺套18、中部对称设有两根支柱4,螺套18中开设有螺纹通孔;

所述报警单元由电源3、报警器7、NPN三极管、电阻和一对上下交叠且触点6相对的金属弹片5构成,其中电源为纽扣电池,报警器为蜂鸣器或指示灯,本实施例选用蜂鸣器,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源负极相连、基极通过电阻与位于上方的金属弹片相连、集电极通过报警器7与位于上方的金属弹片相连,位于下方的金属弹片与电源正极相连,由此构成报警电路,两个金属弹片5分别通过两根支柱4支撑固定;

所述触发单元包括绝缘触发棒8以及两组弹性支撑组件,绝缘触发棒8固定于上座2底板的下表面上并且其底端抵紧下金属弹片,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由导柱10和套于其上的弹簧11构成,参见图2,所述导柱10从上至下包括光杆段101、凸边102和螺杆段103,导柱10的上部活动插置于阶梯孔12中,导柱10的螺杆段103与螺套18螺纹连接,所述弹簧套于导柱10的光杆段上,其顶端通过阶梯孔12的台阶上限位、底端通过凸边103下限位。

实际使用中,调料19置于上座的内腔中,当上座中装满调料时弹簧受压而缩短,如图3所示,上座下降到最低点,触发单元中的绝缘触发棒随之下降从而将报警单元中的下金属弹片向下压弯,使得两个金属弹片的触点分离,报警电路为开路,报警器不工作;如图4所示,随着调料的使用,上座的重量越来越小,弹簧逐渐恢复而伸长,将上座和绝缘触发棒顶升,在上座顶升至一定高度时(此时调料即将用尽)两个金属弹片的触点接触(如图1所示),报警电路导通,报警器工作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家人及时添加调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