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迅速均匀传热的炒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6691阅读:71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迅速均匀传热的炒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炊具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便于迅速均匀传热的炒锅。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通炒锅,尤其是电磁炉加热时,通常只能是锅底很热,而锅边温度偏低,导致无法满足炒菜时所需的足够热量,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炒锅整体迅速升温,特提供了一种便于迅速均匀传热的炒锅。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迅速均匀传热的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于迅速均匀传热的炒锅,包括手柄1,中空管2,上层锅体3,下层锅体4,隔板5;

其中:手柄1与中空管2紧固连接,上层锅体3与下层锅体4之间带有夹层空间,夹层空间与中空管2连通;夹层空间内部带有隔板5,空间内填充有高导热液体。

所述的便于迅速均匀传热的炒锅,还包括开关阀6,开关阀6安装在中空管2上,开关阀6与上层锅体3与下层锅体4之间的夹层空间连通。

所述的隔板5为条状,从锅底中心方向沿径向发散至炒锅的外缘方向,个数为3~30个,均布。

所述的隔板5为螺旋状布置,从锅底中心方向扩散至炒锅的外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于迅速均匀传热的炒锅,原理结构简单,满足了加热过程中,锅底和锅边缘同时迅速升温,便于对待加工菜的加热,满足了同时加热的功能,菜的口感好,操作容易。另外,锅体较轻,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便于迅速均匀传热的炒锅内部结构之一;

图2为便于迅速均匀传热的炒锅内部结构之二;

图3为便于迅速均匀传热的炒锅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迅速均匀传热的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于迅速均匀传热的炒锅,包括手柄1,中空管2,上层锅体3,下层锅体4,隔板5;

其中:手柄1与中空管2紧固连接,上层锅体3与下层锅体4之间带有夹层空间,夹层空间与中空管2连通;夹层空间内部带有隔板5,空间内填充有高导热液体。

所述的便于迅速均匀传热的炒锅,还包括开关阀6,开关阀6安装在中空管2上,开关阀6与上层锅体3与下层锅体4之间的夹层空间连通。

所述的隔板5为条状,从锅底中心方向沿径向发散至炒锅的外缘方向,个数为3个,均布。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迅速均匀传热的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于迅速均匀传热的炒锅,包括手柄1,中空管2,上层锅体3,下层锅体4,隔板5;

其中:手柄1与中空管2紧固连接,上层锅体3与下层锅体4之间带有夹层空间,夹层空间与中空管2连通;夹层空间内部带有隔板5,空间内填充有高导热液体。

所述的便于迅速均匀传热的炒锅,还包括开关阀6,开关阀6安装在中空管2上,开关阀6与上层锅体3与下层锅体4之间的夹层空间连通。

所述的隔板5为条状,从锅底中心方向沿径向发散至炒锅的外缘方向,个数为6个,均布。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迅速均匀传热的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于迅速均匀传热的炒锅,包括手柄1,中空管2,上层锅体3,下层锅体4,隔板5;

其中:手柄1与中空管2紧固连接,上层锅体3与下层锅体4之间带有夹层空间,夹层空间与中空管2连通;夹层空间内部带有隔板5,空间内填充有高导热液体。

所述的便于迅速均匀传热的炒锅,还包括开关阀6,开关阀6安装在中空管2上,开关阀6与上层锅体3与下层锅体4之间的夹层空间连通。

所述的隔板5为条状,从锅底中心方向沿径向发散至炒锅的外缘方向,个数为10个,均布。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迅速均匀传热的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于迅速均匀传热的炒锅,包括手柄1,中空管2,上层锅体3,下层锅体4,隔板5;

其中:手柄1与中空管2紧固连接,上层锅体3与下层锅体4之间带有夹层空间,夹层空间与中空管2连通;夹层空间内部带有隔板5,空间内填充有高导热液体。

所述的隔板5为螺旋状布置,从锅底中心方向扩散至炒锅的外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