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干锅的蒸煮锅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6019阅读:1035来源:国知局
永不干锅的蒸煮锅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煮锅具,具体地说是指永不干锅的蒸煮锅具。



背景技术:

电蒸锅也叫电蒸笼,电蒸锅是一种在传统的木蒸笼、铝蒸笼、竹蒸笼上开发出来的用电热蒸汽原理来直接清蒸各种美食的厨房生活电器。电蒸锅能均匀加热,保持蒸锅内温度一致,使食物受热均匀,不会发生夹生现象。现有蒸煮锅具结构设计不够理想,锅底中的水容易烧干,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永不干锅的蒸煮锅具,以克服现有蒸煮锅具设计不够理想,锅底中的水容易烧干,带来安全隐患等缺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永不干锅的蒸煮锅具,包括蒸锅本体,还包括与蒸锅本体相配合的自动补水装置,该自动补水装置包括供水源、容器、浸泡在容器内的浮体以及将供水源的水补充到蒸锅本体内的动力源,所述容器和蒸锅本体相连通,并且该容器内的液面高度和所述蒸锅本体的液面高度相持平,所述容器的顶面设有开口,所述动力源连接有控制其工作的一触动开关,所述浮体的顶面设有一触头,该触头的顶端伸出开口后与所述触动开关触动配合。

所述蒸锅本体为带有电加热单元的电蒸锅,该电蒸锅的一侧壁与所述容器一体连接,所述动力源为水泵,与水泵电连接的触动开关为限位开关,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一软管与电蒸锅的侧壁相连通。

所述蒸锅本体为带有电加热单元的内置式电蒸柜体,该电蒸柜体内设有相互连通的至少两个单元蒸锅,所述容器固定在电蒸柜体一侧,并且其与一个单元蒸锅相连通,所述动力源为水泵,与水泵电连接的触动开关为限位开关,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一软管与其中一个单元蒸锅的侧壁相连通。

每个单元蒸锅的底部设有清洗口,并且该清洗口上装设有球阀。

所述蒸锅本体为带有电加热单元的抽屉式电蒸柜,该抽屉式电蒸柜体包括电蒸基座以及设置在电蒸基座上的复数个抽屉式蒸盘,所述容器固定在电蒸基座一侧,并且其与电蒸基座相连通,所述动力源为水泵,与水泵电连接的触动开关为限位开关,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一软管与电蒸基座的侧壁相连通。

所述蒸锅本体为不锈钢蒸锅,该不锈钢蒸锅的一侧壁与所述容器一体连接,所述动力源为水泵,与水泵电连接的触动开关为限位开关,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一软管与不锈钢蒸锅的侧壁相连通。

所述蒸锅本体为双层蒸锅,该双层蒸锅包括内外布置的内、外锅以及盖设在外锅上的锅盖,所述外锅的侧壁上还开设有放气口,并且其一侧壁与所述容器相连通,所述动力源为水泵,与水泵电连接的触动开关为限位开关,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一软管与所述容器的侧壁相连通,并且该软管上装设有止回阀。

所述容器的顶面设有一螺纹开口,该螺纹开口上连接有可上下调节的螺纹杆,该螺纹杆的底端可竖直伸入容器内,所述限位开关固定在螺纹杆的上段部。

所述蒸锅本体设有用于控制电加热单元工作的第二限位开关,该第二限位开关位于所述触头的正下方,并且所述触头侧壁设有与第二限位开关触动配合的凸耳。

所述供水源为自来水,所述动力源为电磁阀,所述触动开关为启动电磁阀工作的触碰开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蒸煮锅具的结构设计理想,采用自动补水装置的设计,使得蒸锅本体的锅底的水永不会被烧干,大大地提高了使用安全,而且款式多样,可以适用不同款式的蒸煮锅具。使用时,当蒸锅本体内水的液面降低时,容器内的液面也会同时降低,从而在容器的浮体会下降,浮体上的触头会脱离触动开关,触动开关被打开,动力源被启动,使得其将供水源的水补充到蒸锅本体内,蒸锅本体内水的液面上升,同时浮球会上升,当蒸锅本体内水的液面上升到预定高度时,即浮球上的触头会挤压触动开关,使得触动开关被关闭,从而动力源被关闭,如此反复及时补充,达到永不干锅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示意图,其中部分被剖示,蒸锅本体内水的液面处于下降状态。

图3为本实施例一示意图,其中部分被剖示,蒸锅本体内水的液面处于上升状态。

图4为本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四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种自动补水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螺纹杆向下旋合调节后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五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11为图6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施例六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2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考图1、图2、图3和图10。永不干锅的蒸煮锅具,包括蒸锅本体1,还包括与蒸锅本体1相配合的自动补水装置,该自动补水装置包括供水源2、容器3、浸泡在容器3内的浮体4以及将供水源2的水补充到蒸锅本体1内的动力源5,所述容器3和蒸锅本体1相连通,并且该容器3内的液面高度和所述蒸锅本体1的液面高度相持平,所述容器3的顶面设有开口,所述动力源5连接有控制其工作的一触动开关50,所述浮体4的顶面设有一触头40,该触头40的顶端伸出开口后与所述触动开关50触动配合。

参考图1、图2、图3和图10。所述蒸锅本体1为带有电加热单元10的电蒸锅,该电蒸锅的一侧壁与所述容器3一体连接,该电蒸锅的另一侧壁开设有洗锅排水口,并且该洗锅排水口上装设有阀门18。所述动力源5为水泵,与水泵电连接的触动开关50为限位开关,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一软管6与电蒸锅的侧壁相连通。所述浮体4为浮球或者浮管等造型的浮体,所述水泵为小型水泵,该小型水泵的供电可以采用自带蓄电池供电51或者也可以采用外置电源供电52(如市电)。所述供水源2为储水容器。

参考图1、图2和图3。所述蒸锅本体设有用于控制电加热单元10工作的第二限位开关100,该第二限位开关100位于所述触头40的正下方,并且所述触头40侧壁设有与第二限位开关100触动配合的凸耳400。该第二限位开关100以及凸耳400的设计,使得供水源2(如储水容器)内的水不够或者用完时,无法及时向蒸锅本体内补水,蒸锅本体内水的液面会继续下降,同时浮球也会继续下降,当所述触头40下降到其上凸耳400挤压第二触动开关100后,使得第二触动开关100被关闭,从而切断电加热单元10工作,停止加热,进一步地达到永不干锅的目的,起到双保险效果。

另外,参考图8和图9。所述容器3的顶面设有一螺纹开口,该螺纹开口上连接有可上下调节的螺纹杆7,该螺纹杆7的底端可竖直伸入容器3内,所述限位开关固定在螺纹杆7的上段部,采用螺纹杆7的设计,使得蒸锅本体1的液面高度可上下调节,这样可针对不同蒸煮食品,而选择对应的液面高度来进行蒸煮作业。

另外,参考图10。所述供水源也可以为自来水源,同时,所述动力源5也可以为电磁阀,所述触动开关50为启动电磁阀5工作的触碰开关。

实施例二

参考附图4。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实施方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蒸锅本体1为带有电加热单元的内置式电蒸柜体,该电蒸柜体1内设有相互连通的两个单元蒸锅11,所述容器3固定在电蒸柜体1一侧,并且其与一个单元蒸锅11相连通,所述水泵5的出水口通过一软管6与其中一个单元蒸锅11的侧壁相连通。每个单元蒸锅11的底部设有清洗口,并且该清洗口上装设有球阀12。

另外,所述单元蒸锅11的数目也可以为三个或者四个等其他合适的数目。

实施例三

参考附图5。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实施方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蒸锅本体1为带有电加热单元的抽屉式电蒸柜,该抽屉式电蒸柜体1包括电蒸基座13以及设置在电蒸基座13上的复数个抽屉式蒸盘14,所述容器3固定在电蒸基座13一侧,并且其与电蒸基座13相连通,所述水泵5的出水口通过一软管6与电蒸基座13的侧壁相连通。

另外,所述蒸锅本体1也可以为门式电蒸柜等其他合适款式的电蒸柜。

实施例四

参考附图6。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实施方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蒸锅本体为不锈钢蒸锅1,该不锈钢蒸锅1的一侧壁与所述容器3一体连接,所述水泵5的出水口通过一软管6与不锈钢蒸锅1的侧壁相连通,本不锈钢蒸锅1使用时,可放在外置加热源(如液化气灶台上或者电磁炉等)上加热使用。

另外,参考附图11。所述不锈钢蒸锅1的一侧壁通过一软管8与所述容器3相连通,并且该软管8上装设有旋钮式三通阀门80,所述水泵5的出水口通过一软管6与所述容器3相连通。该旋钮式三通阀门80的设计,使得本产品的实用性好。当不锈钢蒸锅1用于煮水或者煮汤使用时,使用者关闭旋钮式三通阀门80,即暂停自动补水装置工作即可。

实施例五

参考附图7。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实施方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蒸锅本体为双层蒸锅1,该双层蒸锅1包括内外布置的内锅15和外锅16以及盖设在外锅16上的锅盖17,所述外锅16的侧壁上还开设有放气口160,并且其一侧壁与所述容器3相连通,所述水泵5的出水口通过一软管6与所述容器3的侧壁相连通,并且该软管6上装设有止回阀60。

参考图7。所述容器3的顶面设有一螺纹开口,该螺纹开口上连接有可上下调节的螺纹杆7,该螺纹杆7的底端可竖直伸入容器3内,所述限位开关50固定在螺纹杆7的上段部,采用螺纹杆7的设计,使得双层蒸锅1的液面高度可上下调节,这样可针对不同蒸煮食品,而选择对应的液面高度来进行蒸煮作业。

实施例六

参考附图12。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实施方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蒸锅本体1为液化气燃气蒸锅,该液化气燃气蒸锅包括猛火炉190、固定在猛火炉190上的燃气蒸锅191,所述燃气蒸锅191的侧壁通过一软管8与所述容器3相连通,并且该软管8上装设有旋钮式三通阀门80。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一软管6与所述容器3的侧壁相连通,并且该软管6上装设有止回阀60。

参考附图12。所述燃气蒸锅191的底部设有若干个螺栓杆192,并且该若干个螺栓杆192位于燃气蒸锅191的外底面周沿处,所述猛火炉190的外侧壁向外延伸有与若干个螺栓杆192一一对应配合的若干个固定块193,每个固定块193上开设有螺栓孔,所述燃气蒸锅191通过若干个螺栓杆192锁固在对应螺栓孔中与猛火炉190固定连接。

另外,参考附图13。所述燃气蒸锅191可以为三层蒸锅造型结构,也可以为其他二层、四层等合适数目的蒸锅结构。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