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防护屏蔽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7422阅读:661来源:国知局
手动防护屏蔽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屏蔽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手动防护屏蔽门。



背景技术:

屏蔽门是医院放射性科室、科研院所必不可少的防护装置。

屏蔽门的性能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半点不容得马虎。

现有技术中的防护屏蔽门结构,包括嵌设于墙体内的矩形框体和设置于所述矩形框体内的可开合的屏蔽门组,所述矩形框体包括对立设置于两侧的左立框和右立框、以及设置于顶部的上导槽和设置于底部的下导槽;所述屏蔽门组包括左固定门和右活动门,其中,所述左固定门与所述左立框固定结合在一起,所述右活动门可被所述上导槽和下导槽支撑引导而滑向所述右立框,从而与左固定门一起承担起屏蔽防护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防护屏蔽门在关闭时需要确实的防止误打开,若不慎被误打开,将会有灾难性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手动防护屏蔽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动防护屏蔽门,包括嵌设于墙体内的矩形框体和设置于所述矩形框体内的可开合的屏蔽门组,所述矩形框体包括对立设置于两侧的左立框和右立框、以及设置于顶部的上导槽和设置于底部的下导槽;所述屏蔽门组包括左固定门和右活动门,其中,所述左固定门与所述左立框固定结合在一起,所述右活动门可被所述上导槽和下导槽支撑引导而滑向所述右立框;在所述右立框内对向设置有弹性卡爪;

所述右活动门的右边缘沿水平设置有可转动的四棱锥插销,在所述四棱锥插销前端的相对两个侧面设置有多道对称分布的卡槽;

当所述右活动门滑入所述右立框时,所述右立框内对向设置的弹性卡爪分别卡入所述四棱锥插销的相对两个侧面的卡槽内、以将所述右活动门固定于所述右立框内;

当所述四棱锥插销转动九十度时,所述弹性卡爪自所述卡槽内脱离,以令所述右活动门在外力作用下脱离右立框。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动防护屏蔽门中,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四棱锥插销根部的直角转杆;

所述直角转杆包括与所述四棱锥插销根部相接的垂直段、和自所述垂直段的端部水平向外延伸的水平段;

在所述右活动门上竖向开设有槽口,所述直角转杆的自由端自所述槽口伸出、并可在所述槽口内上下运动;

当所述直角转杆的水平段处于水平时,所述四棱锥插销的设置有卡槽的相对两个侧面分别正对右立框内对向设置的弹性卡爪;

当所述直角转杆的水平段处于垂直时,所述四棱锥插销的设置有卡槽的相对两个侧面分别背离右立框内对向设置的弹性卡爪。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动防护屏蔽门中,所述四棱锥插销包括前端的四棱锥体和设置于所述四棱锥体后端的根部,且所述根部与所述四棱锥体通过圆柱管连接;

在所述右活动门的右边缘内部设置有套筒,所述圆柱管穿设于所述套筒内,且所述根部和四棱锥体分设于所述套筒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动防护屏蔽门中,所述套筒内设置有弹性凸柱,所述弹性凸柱的尖端抵顶住所述圆柱管的外表面;

在所述圆柱管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凹坑,且所述两个凹坑呈直角间隔分布;

当所述直角转杆的水平段处于水平时,所述弹性凸柱卡入其中一个凹坑而将所述直角转杆定位;

当所述直角转杆的水平段处于垂直时,所述弹性凸柱卡入另一个凹坑而将所述直角转杆定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动防护屏蔽门中,所述右立框呈槽型,在相对的两个立槽边里侧分别设置竖向立板,所述竖向立板的表面贴合设置三角型管,且所述三角型管的一个棱背离所述竖向立板向前伸出而形成弹性卡爪;

所述竖向立板的背面与对应的立槽边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动防护屏蔽门中,所述右立框的底部槽边之前设置有两块呈相交状态分布的防撞缓冲板;

所述两块防撞缓冲板的一端相接,另一端分别抵靠于两侧的立槽边;

在所述防撞缓冲板的背面与所述底部槽边和立槽边之间填充有弹性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动防护屏蔽门中,所述两块防撞缓冲板的相交处粘附有弹性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动防护屏蔽门中,通过设置可转动的四棱锥插销,并令该四棱锥插销的相对两个侧面设置多道对称分布的卡槽,使得右活动门能够被右立框内对向设置的弹性卡爪可靠的卡固,从而有效的防止非人为误开启;并且,当需要将右活动门打开时,只需将所述四棱锥插销转动九十度即可,操作极其方便和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手动防护屏蔽门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手动防护屏蔽门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手动防护屏蔽门的另一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手动防护屏蔽门的直角转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动防护屏蔽门,包括嵌设于墙体内的矩形框体和设置于所述矩形框体内的可开合的屏蔽门组,所述矩形框体具体包括对立设置于两侧的左立框33和右立框34、以及设置于顶部的上导槽31和设置于底部的下导槽32。所述屏蔽门组则具体包括左固定门1和右活动门2,其中,所述左固定门1与所述左立框33固定结合在一起,所述右活动门2可被所述上导槽31和下导槽32支撑引导而滑向所述右立框34,当其滑入右立框34内时,即与左固定门1组合形成完整的防护屏障。

如图2、图3所示,为了便于开启及关闭右活动门2,同时也避免右活动门2因非人为因素而被误打开,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右立框34内对向设置有弹性卡爪53;所述右活动门2的右边缘沿水平设置有可转动的四棱锥插销4,在所述四棱锥插销4前端的相对两个侧面设置有多道对称分布的卡槽44,换言之,所述四棱锥插销4前端的另外两个相对侧面45呈光滑无槽状态。当所述右活动门2滑入所述右立框34时,所述右立框34内对向设置的弹性卡爪53分别卡入所述四棱锥插销4的相对两个侧面的卡槽44内、以将所述右活动门2固定于所述右立框34内。鉴于卡槽44是沿四棱锥插销4的前端的相对两个侧面呈对称多道分布,那么,无论右活动门2处于右立框34内的何处位置,都能确保弹性卡爪53能够卡入距离最近的卡槽44内,这就使得右活动门2能够关闭的更紧、且能够有效的防止误开启。又因为所述四棱锥插销4只是相对的两个侧面设置有卡槽44,而另外的两个侧面没有相应的卡槽、是处于光滑无槽状态的,因此,当需要开启右活动门2时,只需将所述四棱锥插销4转动九十度,以令没有设置卡槽44的两个侧面正对弹性卡爪53,所述弹性卡爪53会随着四棱转插销4的转动而自之前卡设的卡槽内脱离,这样,也就失去了类似于之前对卡槽的卡固力,所述右活动门2得以在外力作用下脱离右立框34并被打开(即如图3所示)。

为了便于操作,本实用新型还在所述四棱锥插销4的根部固定设置了直角转杆43。所述直角转杆43具体包括与所述四棱锥插销4根部相接的垂直段431、和自所述垂直段431的端部水平向外延伸的水平段432。对应的,在所述右活动门2上竖向开设有槽口8,所述直角转杆43的水平段432的自由端自所述槽口8伸出、并可在所述槽口8内上下运动。当所述直角转杆43的水平段432处于水平时,所述四棱锥插销4的设置有卡槽44的相对两个侧面分别正对右立框34内对向设置的弹性卡爪53;当所述直角转杆43的水平段432处于垂直时,所述四棱锥插销4的设置有卡槽44的相对两个侧面分别背离右立框34内对向设置的弹性卡爪53。也就是说,通过操作直角转杆43即可控制四棱锥插销4的卡槽44是否被弹性卡爪53卡固住。

如图2、图3所示,所述四棱锥插销4包括前端的四棱锥体46和设置于所述四棱锥体46后端的根部47,且所述根部47与所述四棱锥体46通过圆柱管42连接。在所述右活动门2的右边缘内部设置有套筒21,所述圆柱管42穿设于所述套筒21内,且所述根部47和四棱锥体46分设于所述套筒21的两侧。此处设置的套筒21对四棱锥插销4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既能够将所述四棱锥插销4安装于右活动门2上,又不致影响到所述四棱锥插销4的转动。

由于四棱锥插销4是相对于套筒21进行转动的,二者若不进行相对定位将会使四棱锥插销4的转动不够精准,为此,如图4所示,在所述套筒21内设置有弹性凸柱22,所述弹性凸柱22的尖端221抵顶住所述圆柱管42的外表面。在所述圆柱管42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凹坑(图中未示),且所述两个凹坑呈直角间隔分布。这样,当所述直角转杆43的水平段432处于水平时,所述弹性凸柱22卡入其中一个凹坑而将所述直角转杆43定位(例如,此时是要关闭右活动门2,则水平拉动处于水平的水平段432即可)。当所述直角转杆43的水平段432处于垂直时,所述弹性凸柱22卡入另一个凹坑而将所述直角转杆43定位(例如,此时是要开启右活动门2,则水平拉动处于垂直的水平段432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右立框34呈槽型,在相对的两个立槽边(立槽边341和立槽边342)里侧分别设置竖向立板52,所述竖向立板52的表面贴合设置三角型管,且所述三角型管的一个棱背离所述竖向立板52向前伸出而形成弹性卡爪53;所述竖向立板52的背面与对应的立槽边之间通过弹簧51连接。此处设置的弹簧51可以确保弹性卡爪53对四棱锥插销4具有足够的抵顶力。

本实用新型中,还在所述右立框34的底部槽边之前设置有两块呈相交状态分布的防撞缓冲板61、62;所述两块防撞缓冲板61、62的一端相接,另一端分别抵靠于两侧的立槽边341、342;在所述防撞缓冲板的背面与所述底部槽边和立槽边之间填充有弹性缓冲垫63。进一步的,还在所述两块防撞缓冲板61、62的相交处粘附有弹性缓冲垫64。通过设置上述防撞缓冲板,可以有效的减少右活动门2的边缘对右立框34内部的冲击,同时,能够吸附震动、减轻噪音。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