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0717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煎烤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煎烤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用电器的使用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煎烤机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在使用时需要在烤盘上添加大量食物油,烹饪过程中油滴高温会四处飞溅,进入烤盘与壳体缝隙中的油滴形成油污,存在清洁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煎烤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煎烤机油污难以清理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煎烤机,包括:底壳;保温罩,保温罩设置在底壳内,保温罩具有漏油孔;烤盘,烤盘设置在保温罩内,且烤盘的周缘与保温罩之间具有过流间隙;接油盒,漏油孔位于接油盒的上方。

进一步地,保温罩包括:底壁;由底壁的四周向上伸出的第一周向侧壁;集油圈,集油圈的内圈侧与第一周向侧壁的顶端连接,漏油孔设置在集油圈上;第二周向侧壁,第二周向侧壁的底端与集油圈的外圈侧连接。

进一步地,保温罩还包括挡油凸筋,挡油凸筋呈环状并设置在集油圈的顶面的内圈侧。

进一步地,集油圈的顶面与底壁之间的距离沿靠近漏油孔的方向减小。

进一步地,集油圈的顶面包括顺次首尾连接的第一导油面、第二导油面、第三导油面和第四导油面,漏油孔位于第一导油面上,第三导油面的中部隆起以使油液向第三导油面的两端导流。

进一步地,集油圈的顶面包括顺次首尾连接的第一导油面、第二导油面、第三导油面和第四导油面,漏油孔位于第一导油面上,第二导油面与底壁之间的距离沿靠近漏油孔的方向减小;第四导油面与底壁之间的距离沿靠近漏油孔的方向减小。

进一步地,接油盒可抽拉地设置在底壳内。

进一步地,底壳的侧壁具有避让开口,接油盒通过避让开口伸入底壳内。

进一步地,接油盒外挂在底壳上。

进一步地,接油盒包括:盒体,盒体的顶端具有接油口;扣手位,扣手位设置在盒体的外侧壁上。

进一步地,漏油孔位于接油盒的上方。

进一步地,煎烤机还包括导油管,导油管的第一端与漏油孔连接,导油管的第二端位于接油盒的上方。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保温罩设置在底壳内,烤盘设置在保温罩内,且烤盘的周缘与保温罩之间具有过流间隙,保温罩具有漏油孔,漏油孔位于接油盒的上方。

使用煎烤机时,油污通过烤盘与保温罩之间的过流间隙流向保温罩的漏油孔处,从而经漏油孔滴入接油盒内,对油污进行收集。这样,用户只需要定期清理接油盒即可,极大提高了煎烤机的清理便捷性,降低了清理难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煎烤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保温罩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示出了图1中的保温罩安装在底壳内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底壳;20、保温罩;21、漏油孔;22、底壁;23、第一周向侧壁;24、集油圈;25、第二周向侧壁;30、烤盘;40、过流间隙;50、接油盒;60、反射罩;70、挡油凸筋。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煎烤机油污难以清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煎烤机。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煎烤机包括底壳10、保温罩20、烤盘30和接油盒50,保温罩20设置在底壳10内,保温罩20具有漏油孔21,烤盘30设置在保温罩20内,且烤盘30的周缘与保温罩20之间具有过流间隙40,漏油孔21位于接油盒50的上方。

使用煎烤机时,油污通过烤盘30与保温罩20之间的过流间隙40流向保温罩20的漏油孔21处,从而经漏油孔21滴入接油盒50内,对油污进行收集。这样,用户只需要定期清理接油盒50即可,极大提高了煎烤机的清理便捷性,降低了清理难度。

本实用新型中的煎烤机还包括反射罩60,反射罩60设置在烤盘30的下方并位于保温罩20的上方。这样,能够提高煎烤机的工作效率。

可选地,保温罩20、反射罩60和底壳10固定在一起。烤盘30安装在反射罩60上。

如图2所示,保温罩20包括底壁22、由底壁22的四周向上伸出的第一周向侧壁23、集油圈24和第二周向侧壁25,集油圈24的内圈侧与第一周向侧壁23的顶端连接,漏油孔21设置在集油圈24上;第二周向侧壁25的底端与集油圈24的外圈侧连接。这样,通过过流间隙40滴落下流的油液,被收集在集油圈24处,而后通过漏油孔21排出,保证了油污收集的可靠性。

如图1至图3所示,保温罩20还包括挡油凸筋70,挡油凸筋70呈环状并设置在集油圈24的顶面的内圈侧。这样,滴落在集油圈24内的油污,就不会轻易流到底壁22上,避免底壁22被污染,从而也就无需清理底壁22,大大降低了清理难度,提高了集油圈24的集油可靠性。

为了提高集油圈24的导油可靠性,集油圈24的顶面与底壁22之间的距离沿靠近漏油孔21的方向减小。这样,使得集油圈24向靠近漏油孔21的方向具有一定的斜度,油污通过过流间隙40滴入下面的集油圈24,然后通过带斜度的集油圈24,使得油液自动流入接油盒50内。

具体而言,集油圈24的顶面包括顺次首尾连接的第一导油面、第二导油面、第三导油面和第四导油面,漏油孔21位于第一导油面上,第三导油面的中部隆起以使油液向第三导油面的两端导流。这样,滴落在集油圈24上各处的油液,都会向漏油孔21处聚集,以便排入接油盒50。

具体而言,第二导油面与底壁22之间的距离沿靠近漏油孔21的方向减小;第四导油面与底壁22之间的距离沿靠近漏油孔21的方向减小。也就是说,第二导油面和第四导油面相对于底壁22倾斜设置,使得油液易于沿第二导油面和第四导油面导流至第一导油面的漏油孔21处。

如图1所示,接油盒50外挂在底壳10上。这样,使用者只需要定期拆下接油盒50,对接油盒50进行清理,就可以保证煎烤机的清洁性,降低了清理难度。

本实用新型中的接油盒50包括盒体和扣手位,盒体的顶端具有接油口,扣手位设置在盒体的外侧壁上。由于设置有扣手位,能够提高拆装接油盒50的便捷性。

当然,接油盒50上也可以不设置扣手位,这并不影响接油盒50的接油效果。

为了提高收集油污的便捷性,漏油孔21位于接油盒50的上方。这样,通过漏油孔21滴落的油液,能够快速滴落在接油盒50处,避免凝结,避免增加清理难度。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二者的区别仅在于,接油盒不是外挂的。在该实施例中,接油盒可抽拉地设置在底壳内。这样,便于使用者取放接油盒,能够大大降低对接油盒的拆装难度,避免使用者操作不当,损坏接油盒,提高了接油盒的使用寿命。

具体而言,底壳的侧壁具有避让开口,接油盒通过避让开口伸入底壳内。这样,漏油孔滴落的油污,会顺利落在接油盒内,以保证可靠收集油污。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二者的区别仅在于,漏油孔不是位于接油盒的上方的。

具体而言,煎烤机还包括导油管,导油管的第一端与漏油孔连接,导油管的第二端位于接油盒的上方。这样,集油圈收集的油污,经漏油孔流向导油管,导油管保证油污能够顺利导入接油盒内,从而使油污顺利排放,便于使用者清理。

本实用新型中的保温罩能够自动导油,烹任时无需因积油而清洁,提高了煎烤机的使用便捷性。

此外,使用者不用定时清洁,并可以很清松的清洁油污,为使用者带来更多便捷和消费体验。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