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5623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床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上用品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床垫。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床垫已经成为重要的家居休息的家具用品之一。

目前,主要以弹簧软床垫为主。弹簧软床垫是一种以弹簧及软质衬垫物为内芯材料,表面罩有织物面料或软席等其他材料制成的卧具,是与人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的家具产品。

弹簧软床垫需要通过在上下弹簧面层之间缠绕弹簧支撑,然后在外部封盖面层。整个制作工艺复杂,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高质钢材,制作成本高;而如果采用劣质钢材,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而且结构稳定性差,使用寿命低;而全钢丝弹簧床垫的质量大,移动搬运均不方便。

现在也存在一些木质内芯的软床垫,其制作工艺复杂,特别是木质内芯上弹性支撑单体制作、安装均十分复杂,造成床垫制作效率低、制作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床垫,以解决现有弹簧床垫钢材消耗大、制造成本高、自重大;劣质钢丝床垫对人体伤害大、稳定性差、使用寿命低;木质内芯的软床垫,制作效率低、制作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床垫,包括床芯架,床芯架包括上板、中部支撑组件以及下板,中部支撑组件处于上板与下板之间,上板与中部支撑组件之间和/或中部支撑组件与下板之间具有至少一层用于形成整面弹性支撑并缓冲上部和下部作用力的弹性板。

进一步地,弹性板采用弹性泡沫板、弹性海绵板、弹性塑胶板、弹性橡胶板、弹性纤维板、弹性乳胶板、弹性高聚合物板、3D打印弹性板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弹性板采用一体成型的整体板;或者弹性板采用由多块单元板相互组合形成的整板;或者弹性板采用由多块单元板沿纵横向交叉组合形成的网孔板;或者弹性板采用多块单元板间隔排布形成。

进一步地,中部支撑组件包括处于四角部位和/或处于边缘部位用于两端分别连接支撑上板和下板的竖向支撑。

进一步地,竖向支撑采用竖向直杆;或者竖向支撑采用外套管与内接管组合形成的伸缩杆;或者竖向支撑采用外套管、弹性件和内接管组合形成的弹性伸缩杆,弹性件处于外套管与内接管之间的套接空腔内,弹性件采用弹簧、弹片、弹性橡胶圈中的至少一种;外套管的内径尺寸大于或等于内接管的外径尺寸。

进一步地,弹性橡胶圈竖立布置;弹性橡胶圈布设为单个橡胶圈、堆叠布设的弹性橡胶圈或者十字交叉叠合的橡胶圈。

进一步地,中部支撑组件包括多个支撑单元框以及用于沿支撑单元框的排布方向拉结各个支撑单元框的拉结杆。

进一步地,支撑单元框由横杆、竖杆、斜杆中的至少两种相互拼装而成。

进一步地,上板和/或下板采用整板或者拼装板;上板和/或下板采用木条、竹条、塑胶条、橡胶条、木板、竹板、塑胶板、橡胶板中的至少一种相互拼装而成;或者上板和/或下板采用条形结构单元或板形结构单元沿纵向、横向、斜向、竖向中的至少两个拼装方向拼装而成。

进一步地,床芯架的侧向设有用于拉结和保护侧向结构的侧向拉结板;床芯架外覆盖有海绵层、高分子聚合物层、橡胶层、乳胶层、纤维层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床垫,床芯架采用上板、中部支撑组件以及下板叠合构成,上板与下板之间通过中部支撑组件实现上下作用力的传递,从而形成立体的支撑体系。通过在上板与中部支撑组件之间和/或以及中部支撑组件与下板之间设置弹性板,以形成整个床芯架的弹性支撑。采用板状的弹性板,制作、安装工艺均可以得到简化;板状结构不易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偏移,不易发生长时间频繁使用造成的弹性结构失稳的问题。板状弹性支撑能够得到均匀的受力缓冲以及多余作用力的均匀传递,反作用力小,能够降低床垫使用者的不适感,提高坐卧时的舒适度。整个床芯架结构几乎无需采用钢材,或者钢材的用量微乎其微,从而大大降低整体结构的制造成本以及结构自重。适用于各类人群使用,特别是适用于腰腿伤痛患者、小孩以及老人使用。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床垫内芯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床垫内芯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床垫内芯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图3中竖向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弹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支撑单元框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支撑单元框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床垫内芯架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9是图8中竖向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床垫内芯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例说明:

1、上板;2、中部支撑组件;201、支撑单元框;2011、横杆;2012、竖杆;2013、斜杆;202、竖向支撑;2021、外套管;2022、内接管;2023、弹性件;3、下板;4、弹性板;5、拉结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床垫内芯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床垫内芯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床垫内芯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4是图3中竖向支撑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弹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支撑单元框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支撑单元框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8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床垫内芯架的结构示意图之四;图9是图8中竖向支撑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床垫内芯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床垫,包括床芯架,床芯架包括上板1、中部支撑组件2以及下板3,中部支撑组件2处于上板1与下板3之间,上板1与中部支撑组件2之间和/或中部支撑组件2与下板3之间具有至少一层用于形成整面弹性支撑并缓冲上部和下部作用力的弹性板4。本实用新型床垫,床芯架采用上板1、中部支撑组件2以及下板3叠合构成,上板1与下板3之间通过中部支撑组件2实现上下作用力的传递,从而形成立体的支撑体系。通过在上板1与中部支撑组件2之间和/或以及中部支撑组件2与下板3之间设置弹性板4,以形成整个床芯架的弹性支撑。采用板状的弹性板4,制作、安装工艺均可以得到简化;板状结构不易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偏移,不易发生长时间频繁使用造成的弹性结构失稳的问题。板状弹性支撑能够得到均匀的受力缓冲以及多余作用力的均匀传递,反作用力小,能够降低床垫使用者的不适感,提高坐卧时的舒适度。整个床芯架结构几乎无需采用钢材,或者钢材的用量微乎其微,从而大大降低整体结构的制造成本以及结构自重。适用于各类人群使用,特别是适用于腰腿伤痛患者、小孩以及老人使用。

如图1、图2、图3、图5、图8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弹性板4采用弹性泡沫板、弹性海绵板、弹性塑胶板、弹性橡胶板、弹性纤维板、弹性乳胶板、弹性高聚合物板、3D打印弹性板中的一种。可以根据弹性要求以及就地取材原则,选择不同的弹性板4,以降低制作成本,同时满足各类使用者的床垫弹性需求。

如图1、图2、图3、图5、图8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弹性板4采用一体成型的整体板。整体的弹性板4制作工艺简单,整体性好,安装方便。可选地,弹性板4采用由多块单元板相互组合形成的整板,如图5所示。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弹性模量的板材进行任意组合拼装,使得同一床垫具有不同弹性区域,从而使同一床垫的不同区域能够适应于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可选地,弹性板4采用由多块单元板沿纵横向交叉组合形成的网孔板。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床垫的透气性。可选地,弹性板4采用多块单元板间隔排布形成,如图8所示。仅在上下结构支撑部位设置单元板,在满足弹性需求的同时,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床垫的透气性。可选地,间隔排布的单元板,单元板的板宽可以大于下部结构的宽度,也可以与下部结构的宽度相同,也可以小于下部结构的宽度。

如图1、图2、图3、图4、图8、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中部支撑组件2包括处于四角部位和/或处于边缘部位用于两端分别连接支撑上板1和下板3的竖向支撑202。如图1所示,床芯架的四角部位均设有竖向支撑202,床芯架的边缘部位也设有等间距排列的竖向支撑202,且竖向支撑202均为竖向直杆,竖向直杆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并支撑上板1和下板3。如图2所示,床芯架的四角部位均设有竖向支撑202,床芯架的边缘部位也设有等间距排列的竖向支撑202,且竖向支撑202均为竖向直杆,四角部位的竖向直杆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并支撑上板1和下板3;边缘部位的竖向直杆下端连接并支撑下板3,上端与弹性板4接触并支撑于弹性板4底部。如图3、4所示,床芯架的四角部位均设有竖向支撑202,竖向支撑202采用方形的外套管2021与方形的内接管2022套接组合形成的伸缩杆,伸缩杆内的套接空间内设有十字交叉交叠的竖立橡胶圈,上部的竖立橡胶圈固接在内接管2022底部,下部的竖立橡胶圈固接在外套管2021的内底面上;床芯架的边缘部位也设有等间距排列的竖向支撑202,竖向支撑202均为竖向直杆;四角部位的竖向直杆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并支撑上板1和下板3;边缘部位的竖向直杆下端连接并支撑下板3,上端与弹性板4接触并支撑于弹性板4底部。如图8、9所示,床芯架的四角部位均设有竖向支撑202,竖向支撑202采用圆形的外套管2021与圆形的内接管2022套接组合形成的伸缩杆,伸缩杆内的套接空间内设有十字交叉交叠的竖立橡胶圈,上部的竖立橡胶圈固接在内接管2022底部,下部的竖立橡胶圈固接在外套管2021的内底面上;床芯架的边缘部位也设有等间距排列的竖向支撑202,竖向支撑202均为竖向直杆;四角部位的竖向直杆以及边缘部位的竖向直杆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并支撑上板1和下板3。如图10所示,床芯架的四角部位以及床芯架的边缘部位均设有竖向支撑202,竖向支撑202采用圆形的外套管2021与圆形的内接管2022套接组合形成的伸缩杆,伸缩杆内的套接空间内设有十字交叉交叠的竖立橡胶圈,上部的竖立橡胶圈固接在内接管2022底部,下部的竖立橡胶圈固接在外套管2021的内底面上;四角部位的竖向直杆以及边缘部位的竖向直杆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并支撑上板1和下板3。

如图1、图2、图3、图4、图8、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可选地,竖向支撑202采用竖向直杆。形成稳定的刚性支撑,结构稳定,受力性能好。可选地,竖向支撑202采用外套管2021与内接管2022组合形成的伸缩杆。形成弹性的竖向支撑,提高床垫的整体弹性,提高使用舒适度。可选地,竖向支撑202采用外套管2021、弹性件2023和内接管2022组合形成的弹性伸缩杆,弹性件2023处于外套管2021与内接管2022之间的套接空腔内,弹性件2023采用弹簧、弹片、弹性橡胶圈中的至少一种。形成多级的弹性支撑,作用力缓冲效果好,反作用力小,床垫的整体舒适度更高。可选地,外套管2021的内径尺寸大于或等于内接管2022的外径尺寸。使得竖向支撑202具有属性支撑的同时具有径向的活动空间,以适应于床垫的弹性活动需要,使整个床垫坐卧时的表面弹性保证一致,提高坐卧使用的舒适度。

如图3、4、8、9和10所示,本实施例中,弹性橡胶圈竖立布置。弹性橡胶圈布设为单个橡胶圈、堆叠布设的弹性橡胶圈或者十字交叉叠合的橡胶圈。结构简单,弹性好,弹性持久性好,从而延长床垫的使用年限。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中部支撑组件2包括多个支撑单元框201以及用于沿支撑单元框201的排布方向拉结各个支撑单元框201的拉结杆5。保证整个床垫在水平方向上的结构稳定性。

如图1、图2、图3、图6、图7、图8、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单元框201由横杆2011、竖杆2012、斜杆2013中的至少两种相互拼装而成。制作简单,可以根据承载力需要选择不同的拼装方式,以保证床垫的整体稳定性。

如图1、图2、图3、图8、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上板1和/或下板3采用整板或者拼装板。可选地,上板1和/或下板3采用木条、竹条、塑胶条、橡胶条、木板、竹板、塑胶板、橡胶板中的至少一种相互拼装而成。可选地,上板1和/或下板3采用条形结构单元或板形结构单元沿纵向、横向、斜向、竖向中的至少两个拼装方向拼装而成。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条形结构或者板形结构进行相互对接、搭接、侧向拼接或叠合的方式形成整板结构,具有一定的表面硬度以及弹性,可以与弹性板组合形成多级弹性结构,以提高整体结构的舒适度。

本实施例中,床芯架的侧向设有用于拉结和保护侧向结构的侧向拉结板。以形成侧向的拉结,提高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床芯架外覆盖有海绵层、高分子聚合物层、橡胶层、乳胶层、纤维层中的至少一种。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面层,在约束床芯架的同时,实现床垫不同的表面弹性、柔软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