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安眠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2312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儿安眠床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婴儿安眠床垫。



背景技术:

婴儿的胃部较小且括约肌未发育完全,在喝完奶水后平躺时容易发生食物反流而造成吐奶的情况,在婴儿睡眠过程中,吐奶会直接导致婴儿被奶水呛醒。

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也同样不完全,身体的神经纤维还不能够完全形成一定的条件反应,在受到外界的刺激,哪怕是很微弱的刺激时也会出现四肢抽动的情况;在睡眠过程中惊跳往往很容易导致婴儿惊醒,影响婴儿的睡眠和生长发育。

因为婴儿的头骨相对较软,在长期的睡眠过程中,如果枕头使用不当的话很容易导致婴儿的头型睡扁,导致后期头型发育畸形影响美观。

现有的技术中,针对婴儿防吐奶、防惊跳和防偏头的产品所解决的问题往往单一,一种产品只解决一种问题。防吐奶的现有产品中只是单纯的将婴儿上身以一定的角度抬起,会导致婴儿顺坡度下滑,腰背部脊柱弯曲;防吐奶的产品尺寸一定,不适用于婴儿的各个阶段,不能很好的匹配婴儿各个阶段的身长体型,同时,头枕的位置也顺着坡度增高,导致婴儿呼吸道不顺畅。防惊跳的做法是将婴儿用襁褓包裹,这将婴儿的四肢束缚,使得婴儿睡眠时不放松,在夏日会导致婴儿过热,而引起更多的因过热导致的病症。

针对上述的弊端,现需要一种集防吐奶、防惊跳和防偏头功能为一体的婴儿安眠床垫达到使婴儿安睡和健康发育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婴儿安眠床垫,具有实用性强且功能多样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婴儿安眠床垫,包括自头部向脚部方向依次固定连接的头枕、床垫和固定托臀枕,所述床垫的顶面自床垫与固定托臀枕的连接端至床垫与头枕的连接端向上倾斜延伸,所述床垫顶面活动连接有可调托臀枕,所述可调托臀枕的位置能够在头枕与固定托臀枕之间调节。顶面倾斜的床垫将躺于其上的婴儿的上身向上托起,使胃部饱食后具有一定的角度,避免食物反流,可调托臀枕和固定托臀枕用于托住婴儿的臀部,避免婴儿下滑。可调托臀枕在床垫的顶面上沿着床垫的倾斜方向在头枕与固定托臀枕之间调节;可调托臀枕调节到靠近头枕一端时适合体型较小的婴儿或年龄较小的婴儿,可调托臀枕调节到靠近固定托臀枕的一端时适合体型较大或年龄较大的婴儿。当婴儿体型过大时,可调托臀枕与头枕之间的距离不再满足婴儿的身高时,将可调托臀枕拆下,让婴儿的臀部直接与固定托臀枕接触,用以固定婴儿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床垫的顶面与头枕和固定托臀枕的连接处平滑过渡,更好的与婴儿的身长体型匹配。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床垫的左、右两侧均分别活动连接有用于限制婴儿左手臂和右手臂活动的压臂,所述压臂的位置能够在床垫的相应一侧和床垫的顶面之间调节。

更进一步的,所述压臂与床垫通过拉链可拆卸连接。

相应的压臂位于床垫的左、右两侧时,可适当的增加该床垫的宽度;使用时将压臂调节到床垫的上方并放置在婴儿的相应手臂之上,给婴儿手臂的自由活动造成阻碍,防止惊跳造成过于激烈的手臂运动而惊醒婴儿。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头枕自其与床垫的连接端朝向远离床垫的一端水平延伸。头枕的顶面为平面,头枕的顶面与床垫的顶面配合使婴儿的头部向后仰,将咽喉部打开,保持呼吸顺畅,而不会使婴儿的头部继续被斜面向上抬升使咽喉部发生折叠,造成呼吸不顺畅的情况。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头枕开设有用于定位婴儿头部的圆弧形的凹槽。该凹槽的形状与婴儿的头部形状类似的圆弧形,防止婴儿在仰躺于床垫上睡眠时头部发生偏斜,且圆弧形的凹槽能够保持婴儿的头部受力均匀,不发生变形。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床垫的顶面设置有防滑带,所述可调托臀枕的底面设置有与防滑带配合使用的防滑块。可调托臀枕通过其底面的防滑块与防滑带接触而固定设置于床垫的顶面,相互配合的防滑块和防滑带能够增大可调托臀枕和床垫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可调托臀枕在婴儿重量的作用下朝向固定托臀枕的一端下滑,失去对婴儿的固定和支撑作用。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防滑带为表面具有凸粒的长条形的橡胶带或长条形的硅胶带,所述防滑块为表面具有凸粒的橡胶片或硅胶片。橡胶或硅胶的材质足够的亲和柔软,不会对婴儿的皮肤造成伤害,同时凸粒的设置进一步增大了可调托臀枕与床垫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位于所述床垫左、右两侧的压臂上设置有至少一对用于对接以固定左、右两侧的压臂的绑带。绑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与位于床垫的左侧的压臂连接,另一部分与位于床垫的右侧的压臂连接,所述绑带的两部分对接后将床垫的左、右两侧的压臂固定于床垫上的相应位置。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一对绑带中的一根绑带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另一根绑带的穿扣。采用穿扣避免了在所述绑带的两部分进行对接时产生噪音,避免婴儿察觉噪音后发生惊跳反应。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床垫的左、右两侧边沿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凸缘。凸缘的设置使得床垫的左、右两侧形成侧翼,避免婴儿在床垫上过度移动而翻落床垫。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压臂为圆条形的充气枕或内部填充有羽绒或橡胶或棉花或人造棉等填充物的圆条形枕。所述的充气枕或填充有羽绒或橡胶或棉花或人造棉等填充物的圆条形枕具有轻巧柔软的触感。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床垫的倾斜角度为12-15°。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可调托臀枕能够在床垫的顶面上沿着床垫的倾斜方向在头枕与固定托臀枕之间调节;可调托臀枕调节到靠近头枕一端时适合体型较小的婴儿或年龄较小的婴儿,可调托臀枕调节到靠近固定托臀枕的一端时适合体型较大或年龄较大的婴儿。当婴儿体型过大时,可调托臀枕与头枕之间的距离不再满足婴儿的身高时,将可调托臀枕拆下,让婴儿的臀部直接与固定托臀枕接触,用以固定婴儿的位置;因此,该种安眠床垫适合不同阶段和体型的婴儿使用,实用性强;

(2)本实用新型中,床垫的左右两侧均分别设置有用于限制婴儿手臂活动的压臂,该压臂使用时放置与婴儿手臂之上来限制其活动,避免活动过大而惊醒婴儿;同时,头枕的顶面与水平面平行,不会使婴儿的头部继续抬升而使咽喉部折叠引起呼吸不畅的情况,在头枕的顶面开设有与婴儿的头部形状匹配的圆弧形的凹槽,凹槽固定婴儿的头部,避免婴儿在睡眠过程中发生偏头现象;因此,该种安眠床垫具有功能多样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所述一种婴儿安眠床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侧切示意图;

图4是图1的横切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头枕;2-床垫;3-固定托臀枕;4-可调托臀枕;5-压臂;6-凹槽;7-防滑带;9-绑带;10-穿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婴儿安眠床垫,具有实用性强且功能多样的优点,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

包括沿人体平躺时的身高方向依次固定连接且平滑过渡的头枕1、床垫2和固定托臀枕3,床垫2的顶面自床垫2与固定托臀枕3的连接端至床垫2与头枕1的连接端向上倾斜,其床垫2的顶面与水平面呈12-15°倾斜设置。床垫2顶面放置有可调托臀枕4,可调托臀枕4的位置能够在头枕1与固定托臀枕3之间随意进行调节,以满足婴儿0-1岁生长过程中的身长体型需要。其中,优选的床垫2的顶面与水平面呈14°倾斜设置。

顶面倾斜的床垫2将躺于其上的婴儿的上身向上以一定的角度托起,使胃部饱食后具有一定的角度,避免婴儿饱食后食物淹到未发育好的括约肌而导致的食物反流,可调托臀枕4和固定托臀枕3用于托住婴儿的臀部,避免婴儿下滑。其中,可调托臀枕4调节到靠近头枕1一端时适合体型较小的婴儿或年龄较小的婴儿,可调托臀枕4调节到靠近固定托臀枕3的一端时适合体型较大或年龄较大的婴儿。当婴儿体型过大时,可调托臀枕4与头枕1之间的距离不再满足婴儿的身高时,将可调托臀枕4拆下,让婴儿的臀部直接与固定托臀枕3接触,用以固定婴儿的位置。

优选的,在床垫2的顶面的左、右两侧均分别设置有一表面带有凸粒的长条形的硅胶材质制成的防滑带7,可调托臀枕4的底面设置有与防滑带7配合使用的表面带有凸粒的硅胶材质制成的防滑块。可调托臀枕4通过其底面的防滑块与防滑带7接触而固定设置于床垫2的顶面,相互配合的防滑块和防滑带7能够增大可调托臀枕4和床垫2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可调托臀枕4在婴儿重量的作用下朝向固定托臀枕3的一端下滑,失去对婴儿的固定和支撑作用。其中,防滑块和防滑带7也可根据需要采用橡胶的材质制成。橡胶或硅胶的材质足够的亲和柔软,不会对婴儿的皮肤造成伤害,同时凸粒的设置能够增大可调托臀枕4与床垫2之间的摩擦力。

优选的,为了进一步提高食用该种安眠床垫的安全性,在床垫2的左、右两侧边沿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凸缘。凸缘的设置使得床垫的左、右两侧形成侧翼,避免婴儿在床垫2上过度移动而翻落床垫2。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

床垫2的左、右两侧均分别通过拉链可拆卸的活动连接有用于限制婴儿左手臂和右手臂活动的压臂5,压臂5的位置能够围绕拉链的路径在床垫2的相应一侧和床垫2的顶面之间翻转调节。

相应的压臂5位于床垫2的左、右两侧时,可适当的增加该床垫2的宽度,提高婴儿使用该种安眠床垫的安全性;使用时将压臂5抬升到床垫2的上方并放置在婴儿的相应手臂之上,给婴儿手臂的自由活动造成阻碍,防止过于激烈的手臂运动惊醒婴儿。同时,也可将同时置于床垫2顶面的压臂5作为围挡,将婴儿围挡于两压臂5之间,在减小对婴儿的活动限制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防惊跳能力。

床垫2左、右两侧的压臂5上设置有两对用于对接以固定左、右两侧的压臂5的绑带9。绑带9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侧部分与位于床垫2的左侧的压臂5固定连接,右侧部分与位于床垫2的右侧的压臂5固定连接,左侧的绑带9上设置有穿扣10,绑带9的左、右两部分通过穿扣10连接后将床垫2的左、右两侧的压臂5固定于床垫2上的相应位置,其中,压与婴儿手臂上的压臂5的力度,可通过绑带进行调节。

采用穿扣避免了在采用压扣时绑带9的两部分进行对接而会产生的噪音,避免婴儿察觉噪音后发生惊跳反应而惊醒。

优选的,压臂5为圆条形的充气枕或内部填充有羽绒的圆条形枕。

优选的,所述可调托臀枕4的左、右两侧的顶面开设有与压臂5的形状匹配的弧形凹坑,压臂5的一端放置于弧形凹坑内使之被可调托臀枕抬离床垫2的顶面一定的距离,避免了压臂5的重量完全的压在婴儿的手臂上,且为婴儿的手臂留出了沿床垫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可供手臂活动的间隙,不仅有效的避免惊跳反应对婴儿的影响而且有助于婴儿手臂的正常活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

头枕1自其与床垫2的连接端朝向远离床垫2的一端水平延伸。头枕1的顶面为平面,头枕1的顶面与床垫2的顶面配合使婴儿的头部向后仰,将咽喉部打开,保持呼吸顺畅,而不会使婴儿的头部继续被斜面向上抬升使咽喉部发生折叠,造成呼吸不顺畅的情况。

优选的,头枕1开设有用于定位婴儿头部的圆弧形的凹槽6,其中,凹槽6的直径为10-12厘米。该凹槽6的形状与婴儿的头部形状类似的圆弧形,有效呵护婴儿的圆润头型,防止婴儿在仰躺于床垫2上睡眠时头部发生偏斜,且圆弧形的凹槽6能够保持婴儿的头部受力均匀,不发生变形。

可调托臀枕4的调节方向如图1和图3中的箭头方向所示;压臂5的调节方式如图4中箭头方向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