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充气沙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7397发布日期:2018-12-05 19:05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充气沙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充气沙发。



背景技术:

日常用品与人们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日常用品的品质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便利产品出现。

生活中,无论是在室内进餐、躺卧休息、坐着工作等,还是旅行、室外活动、健身等都需要借助日常工具,以达到相应的目的。如:在进餐时,需要借助碗具和筷子等进餐用具;在健身时,需要借助跑步机、健美车等健身器材。

其中,外出旅行时,人们通过便携式沙发达到在户外躺卧休息,沐浴阳光的目的。现有技术中的便携式沙发,包括:具有双气腔的气囊,气腔上具有入气和排气的开口,开口处设有用于密封该开口的塑料弹片和织带;通过开口将双气腔充上空气,并将开口处用塑料弹片密封后,沿着开口端向内卷气囊直至气腔鼓起,空气鼓满气腔;最后再通过织带绑住卷压处即可。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双气腔间的连接牢靠度不够,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漏气的情况;采用不可拆卸连接,从而平铺时的面积仅为可拆卸的一半,无法很好的实现野餐垫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充气沙发,以解决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充气沙发,包括:两端具有开口的囊体,所述囊体由外向内折叠形成左气腔和右气腔,所述左气腔和所述右气腔通过连接部相连;

两个所述开口处通过设置用以密封或打开所述开口的密封装置密封;

所述连接部包括:固定件,和分别位于所述左气腔和右气腔上的两个衔接部,通过所述固定件连接和分离两个所述衔接部;

当所述左气腔和右气腔充满气体时,所述左气腔和右气腔的一端形成尖头。

上述便携式充气沙发,所述囊体包括:外层的柔性层,以及涂抹于所述柔性层内的气密层。

上述便携式充气沙发,所述气密层为PU涂层。

上述便携式充气沙发,所述囊体由柔性布料围合而成。

上述便携式充气沙发,所述衔接部为与所述柔性布料一体成型,并向外延伸的两块边沿布。

上述便携式充气沙发,所述边沿布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

上述便携式充气沙发,所述边沿布上设有链牙。

上述便携式充气沙发,所述固定件为螺钉或拉链环。

上述便携式充气沙发,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设于开口处的密封条,和设置于所述密封条两侧的卡扣件。

上述便携式充气沙发,所述左腔体/右腔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放置物品的储物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充气沙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固定件以螺纹连接、拉链连接等形式与衔接部连接,便于批量加工,并且牢靠度加强,不会因为损坏连接处而漏气;通过固定件和衔接部的配合实现固定和拆卸,从而平铺时的面积仅为不可拆卸的两倍,可以很好的实现野餐垫的功能,并且在其中出现连接损坏时,可以通过更换零件的方式保持连接牢靠性,从而增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充气沙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充气沙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层和气密层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部的局部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部的局部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记说明:

1、囊体;11、开口;12、柔性层;13、气密层;14、左气腔;15、右气腔;16、连接部;161、衔接部;1611、螺纹孔;1612、链牙;162、固定件;1621、螺钉;1622、拉链环;2、密封装置;21、密封条;22、卡扣件;4、储物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充气沙发,两端是指囊体1 延伸方向上的顶端和末端,优选的,开口11为该顶端和末端具有足够大的口子,通过该开口11可以向左、右气腔15内鼓入气体;鼓入的方式为张开该开口11,就地挥动充气沙发,相对于挥动,空气流入气腔内;可选的,开口11为一个通孔,在该通孔上密封连接有气芯,通过打气筒、口吹气等方式鼓入气体,具有可充气和密封的功能。囊体1由外向内折叠形成左气腔14和右气腔15,优选的,折叠形成气腔后,顶端和末端在同一端,并且左气腔14和右气腔15的长度相等,为开口11易于密封提供保证。左气腔14和右气腔15通过连接部16相连,折叠形成的左气腔14和右气腔15相对的两个面上具有连接部16,通过连接部16将两者连接为一体,从而实现了便携式充气沙发放置于地面的稳定性,不会倒下;以及人躺卧的平稳性,人体不会滑落。两个所述开口11处通过设置用以密封或打开所述开口11的密封装置2密封,通过密封装置2 可以在人员认为气腔中的气体足够时,将开口11处密封,也可以在信息结束时,打开密封装置2,通过挤压和自行排放的方式排出气体,折叠并收藏;当气腔中气体足够时,可以通过卷压使气体将气腔鼓满后,通过密封装置2封住开口11;也可是先密封开口 11,再卷压通过气体鼓满气腔,再将卷压的部分固定住;可选的,采用气芯,在下压力的情况下,自动恢复,进行密封;受力时,可进行放气和充气。连接部16包括:固定件162,是指具有固定连接作用,并且可拆卸的零件;固定件162可以为螺栓、螺钉 1621、插销、拉链等零件。和分别位于左气腔14和右气腔15上的两个衔接部161,衔接部161是指被固定件162连接的两个或多个分离的物件上的部位或固定于其上的零件,通过其与固定件162的配合可以衔接左气腔14和右气腔15。通过固定件162连接和分离两个衔接部161,通过固定件162以螺纹连接、拉链连接等形式与衔接部161连接,便于批量加工,并且牢靠度加强,不会因为损坏连接处而漏气;通过固定件162和衔接部161的配合实现固定和拆卸,从而平铺时的面积仅为不可拆卸的两倍,可以很好的实现野餐垫的功能,并且在其中出现连接损坏时,可以通过更换零件的方式保持连接牢靠性,从而增长了使用寿命。当左气腔14和右气腔15充满气体时,左气腔14和右气腔 15的一端形成尖头;进一步的,尖头处具有向上仰的弧度,通过尖头处将人体头部垫于其上,达到使颈椎处与水平面形成一定倾斜角的目的,从而躺卧时具有一定的舒适度;优选的,倾斜角的小于20度,以保证不会因为过于弯曲颈椎而造成劳损。

进一步的,囊体1包括:外层的柔性层12,以及涂抹于柔性层12内的气密层13。通过柔性层12实现人体躺卧时具有舒适性;通过气密层13使囊体1构成的便携式充气沙发气密性加强,从而即使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因为漏气快,出现塌陷、体验感差的情况。

优选的,气密层13为PU涂层。采用PU材料涂抹于柔性层12内壁上,PU涂层具有弹性、和密封性,使左、右气腔15的气密性得到提高;可选的,可以在柔性层12 内增加一密封性布料,形成双层结构,以提高气密性,无形中增加厚度,一定程度上保证便携式充气沙发的载重量。

作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囊体1由柔性布料围合而成。柔性布料为长方形布,长方形布的长边相互密封连接,围成两端开放的囊体1,达到密封效果;更进一步的,衔接部161为与柔性布料一体成型,并向外延伸的两块边沿布。在围合成囊体1时,长边处均留出部分布料,该布料即时边沿布;在折叠时,对折囊体1使相同一侧的边沿布,通过固定件162与衔接部161匹配连接。通过边沿布使连接的面积足够大,可以通过多个固定件162连接,使连接牢靠,不易断开。

作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边沿布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1611。螺纹孔1611与螺纹件匹配连接,多个螺纹孔1611保证连接的牢靠性、紧密性,并且可以通过拆除螺纹件而分离左、右气腔15。具体而言,螺纹孔1611由边沿布上的通孔,和固定于通孔内的上、下两个卡扣件22组成,卡扣件22之间卡接匹配;两个卡扣件22组合形成环形结构,其内侧设置螺纹;当卡扣件22固定在通孔中,并相互连接时,形成螺纹孔1611。优选的,螺纹件为螺钉1621,螺纹孔1611和相对应的螺钉1621可拆卸连接,从而能够将左气腔14和右气腔15相互连接,充满气时形成沙发。进一步的,固定的方式可以为粘黏连接、缝合连接等;卡接的方式可以为凸起、凹槽的匹配连接,也可以为扣子和扣环的匹配连接。更进一步的,上、下两个卡扣件22卡接后形成“工”字型结构,上、下部分与边沿布固定连接,并且具有一定的厚度,以便于能够进行螺纹连接;中间部分的高度与布的厚度匹配,以保证上、下部分与边沿布连接时较为容易;优选的,上、下部分的面积远大于通孔,以保证自身与边沿布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连接的牢靠性。再进一步的,螺纹孔1611为四个,分别等间距设置,并且其中两个位于左侧/ 右侧边沿布的两端,达到较为牢靠的连接关系。

作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边沿布上设有链牙1612,固定件162为拉链环1622,通过拉链环1622打开或关闭链牙1612,也能达到拆卸左气腔14和右气腔15的效果。

进一步的,密封装置2包括:设于开口11处的密封条21,和设置于密封条21两侧的卡扣件22。过密封条21防止气体从开口11泄露,再通过卡扣件22在卷压后对卷压处进行固定,使其不会因为惯性恢复到原有形状,造成连接不紧密,气体泄露的问题。

进一步的,左腔体/右腔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放置物品的储物袋4。当人员在充气沙发上躺卧时,可以进行玩手机、看书等活动,当人员需要休息时,可以随手将手机、书本等物品直接置于储物袋4中,提升了便利性,人员不需要站起来去搁置上述物品,同时避免了人员为了省力,乱丢物品,导致物品遗失的情况。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