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百叶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9647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百叶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百叶窗。



背景技术:

铝合金具有轻质美观等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制造铝合金门窗。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密度的增加,以及随之而来愈演愈烈的噪音污染使得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办公、居住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环境要美观,也要求环境要安静,这样的环境则更为舒适,有益于身心健康。因此,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对于隔音装修投入更多的精力,特别是在隔音门窗方面投入较大。目前,一般的铝合金门窗的隔音效果不好,隔音效果好的门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功能比较单一。并且现有的门隔热效果不理想,使得冬天即使关上门,在门旁边仍能感受到门外的寒气。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百叶窗,同时具有隔音个隔热的功能,并且每片叶片设有连接片,避免叶片连接不紧,出现连接缝隙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具有隔音功能的同时还具有隔热功能的新型百叶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百叶窗,包括由铝合金制成的框体和若干片叶片,所述框体的右下角设有控制开关,所述叶片包括外层隔音玻璃、内层隔热玻璃以及位于内层隔热玻璃与外层隔音玻璃之间的真空层,所述叶片上还设有呈阶梯状的连接片Ⅰ和连接片Ⅱ,叶片的左右两端通过拉杆转轴固定在框体内,相邻两片叶片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通过驱动杆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控制开关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位于框体右下角。

进一步限定的是,所述驱动杆、驱动电机均位于框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2个,分别位于框体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片Ⅰ、连接片Ⅱ为阶梯面相反的连接片,且连接片的长度为25mm,厚度为5mm。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片Ⅰ、连接片Ⅱ均由内外两层玻璃组成,内层为隔热玻璃,外层为隔音玻璃。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隔音玻璃为凹型弧面玻璃,所述内层隔热玻璃为凸型弧面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百叶窗,每一片叶片都由外层隔音玻璃和内层隔热玻璃组成,两层玻璃之间设有真空层,结构简单,隔音效果好;叶片之间通过阶梯状的连接片连接,使百叶窗闭合紧闭,进一步提高隔音与隔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叶片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叶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体,2.叶片,3.控制开关,4.拉杆转轴,5.驱动杆,6.驱动电机,

7.连接杆,8.连接片Ⅰ,9.内层隔热玻璃,10.外层隔音玻璃,

11.连接片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新型百叶窗,包括由铝合金制成的框体(1)和若干片叶片(2),所述框体(1)的右下角设有控制开关(3),所述叶片(2)包括外层隔音玻璃(10)、内层隔热玻璃(9)以及位于内层隔热玻璃(9)与外层隔音玻璃(10)之间的真空层,所述叶片(2)上还设有呈阶梯状的连接片Ⅰ(8)和连接片Ⅱ(11),所述连接片Ⅰ(8)、连接片Ⅱ(11)为阶梯面相反的连接片,且连接片的长度为25mm,厚度为5mm,使叶片(2)之间连接紧密,隔音、隔热效果更理想;叶片(2)的左右两端通过拉杆转轴(4)固定在框体(1)内,相邻两片叶片(2)通过连接杆(7)连接,所述连接杆(7)通过驱动杆(5)与驱动电机(6)连接,所述驱动电机(6)与控制开关(3)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3)位于框体(1)右下角,控制开关(3)安装位置低,方便使用者操作。

进一步限定的是,所述驱动杆(5)、驱动电机(6)均位于框体(1)内。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7)的数量为2个,分别位于框体(1)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片Ⅰ(8)、连接片Ⅱ(11)均由内外两层玻璃组成,内层为隔热玻璃,外层为隔音玻璃。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隔音玻璃(10)为凹型弧面玻璃,所述内层隔热玻璃(9)为凸型弧面玻璃。

需要打开窗户时,打开控制开关(3),启动驱动电机(6),驱动驱动杆(5)牵引着连接杆(7),使叶片(2)打开,完成百叶窗的开启;关闭百叶窗时,每片叶片(2)通过连接片Ⅰ(8)、连接片Ⅱ(11)闭合紧密,操作简单,且隔热和隔音效果较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