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遮阳节能隐纱一体化推拉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7286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遮阳节能隐纱一体化推拉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阳节能隐纱一体化推拉窗,属于铝合金门窗领域。



背景技术:

铝合金门窗,是指采用铝合金挤压型材为框、梃、扇料制作的门窗称为铝合金门窗,简称铝门窗。铝合金门窗包括以铝合金作受力杆件(承受并传递自重和荷载的杆件)基材的和木材、塑料复合的门窗,简称铝木复合门窗、铝塑复合门窗。现有的大多数铝合金窗为平开窗,平开窗优点是开启面积大,通风好,密封性好,隔音、保温、抗渗性能优良,深受人们喜爱。现有技术的铝合金平开窗的窗框、玻璃、纱窗、分开安装,并且受限于预先设置好的安装孔,安装繁琐,安装精度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遮阳节能隐纱一体化推拉窗,简便安装步骤,安装精度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遮阳节能隐纱一体化推拉窗,包括窗框(1)和遮阳轨道(2),还包括一体挂件(3),窗框(1)和遮阳轨道(2)通过一体挂件(3)连接,一体挂件(3)的一端与窗框(1)固定连接,一体挂件(3)的另一端与遮阳轨道(2)固定连接。

优化的,上述遮阳节能隐纱一体化推拉窗,所述一体挂件(3)包括一个直角折弯段(31)、回型弯(32)和平板连接段(33),直角折弯段(31)、回型弯(32)和平板连接段(33)依次连接,直角折弯段(31)、回型弯(32)和平板连接段(33)一体成型设置。

优化的,上述遮阳节能隐纱一体化推拉窗,所述直角折弯段(31)与遮阳轨道(2)通过胶粘固定连接;所述平板连接段(33)贴合于窗框(1)的外侧面并与窗框(1)通过胶粘固定连接。

优化的,上述遮阳节能隐纱一体化推拉窗,所述窗框(1)连接有内窗框(4),内窗框(4) 与窗框(1)之间设置有断桥条(41),断桥条(41)的两端分别与内窗框(4)与窗框(1) 固定。

优化的,上述遮阳节能隐纱一体化推拉窗,所述内窗框(4)的内侧面连接有隐形纱窗单元(5)。

优化的,上述遮阳节能隐纱一体化推拉窗,所述一体挂件(3)为铝合金件、钢件、塑料件、EPS挂件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设计中增加了一体挂件(3),将窗框(1)与遮阳轨道(2)通过一体挂件(3)连接成一个整体,在安装施工时,无需拆开,安装简便,节省了大量工序。并且一体挂件(3)起到了固定窗框(1) 与遮阳轨道(2)相对位置的作用,安装后,尺寸精度高,增加了美观度和牢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遮阳节能隐纱一体化推拉窗,包括窗框(1)和遮阳轨道 (2),还包括一体挂件(3),窗框(1)和遮阳轨道(2)通过一体挂件(3)连接,一体挂件 (3)的一端与窗框(1)固定连接,一体挂件(3)的另一端与遮阳轨道(2)固定连接。

所述一体挂件(3)包括一个直角折弯段(31)、回型弯(32)和平板连接段(33),直角折弯段(31)、回型弯(32)和平板连接段(33)依次连接,直角折弯段(31)、回型弯(32) 和平板连接段(33)一体成型设置。

所述直角折弯段(31)与遮阳轨道(2)通过胶粘固定连接;所述平板连接段(33)贴合于窗框(1)的外侧面并与窗框(1)通过胶粘固定连接。所述窗框(1)连接有内窗框(4),内窗框(4)与窗框(1)之间设置有断桥条(41),断桥条(41)的两端分别与内窗框(4) 与窗框(1)固定。所述内窗框(4)的内侧面连接有隐形纱窗单元(5)。所述一体挂件(3) 为铝合金件、钢件、塑料件、EPS挂件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设计中增加了一体挂件(3),将窗框(1)与遮阳轨道(2)通过一体挂件(3)连接成一个整体,在安装施工时,无需拆开,安装简便,节省了大量工序。并且一体挂件(3)起到了固定窗框(1) 与遮阳轨道(2)相对位置的作用,安装后,尺寸精度高,增加了美观度和牢固度。

实施例2

如图2和图3所示,此实施例与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直角折弯段(31)与遮阳轨道 (2)通过自攻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平板连接段(33)贴合于窗框(1)的外侧面并与窗框(1) 通过自攻螺钉固定连接。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直角折弯段(31)与遮阳轨道(2)、平板连接段(33)与窗框(1) 之间均可以通过自攻螺栓连接。可以根据安装环境以及安装材料进行选择连接方式。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