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焖煮式咖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1551阅读:8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焖煮式咖啡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咖啡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焖煮式咖啡机。



背景技术: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注重生活的质量,咖啡机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咖啡机有手动咖啡机、半自动咖啡机、全自动咖啡机等多种款式,适合于不同的消费群体。比如说半自动咖啡机适合于普通群体,运用简单,操作方便,但口感相对较差,不适合于一些咖啡馆、酒吧等专业的场合。全自动咖啡机操作较复杂,需培训后才能完全掌握操作,但咖啡口感纯正,适合一些专业场合。目前市面上的功能全面的咖啡机,结构比较复杂,价格昂贵;而结构简单的咖啡机,功能不全面,不能满足不同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证了咖啡口感的同时也做到了口味增添方便和易控制咖啡量的焖煮式咖啡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焖煮式咖啡机,包括加热底座、安装于加热底座的储水槽、导液管和安装于储水槽连接于导液管的密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盖包括旋紧座、拧紧于旋紧座的旋紧头和安装于旋紧座的漏斗形盛装容器,所述漏斗形盛装容器包括延伸至储水槽的吸管部和连接于旋紧座的储料部,所述的导液管连通于储料部,导液管的另一端装设有引流件。

优选的,所述的旋紧座装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的储料部设有延伸至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之间的夹紧部,所述的旋紧头开设有连通于导液管的锥型导液通道和装设有过滤网,该锥型导液通道连接于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的储水槽包括安装于加热底座的固定槽和螺接于固定槽的储水层,该储水层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优选的,所述的储料部装设有大小不一的通孔的过滤层,所述的引流件为双头引流头。

优选的,所述的导液管、密封盖和储水槽均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焖煮式咖啡机,在实际加工咖啡过程中根据自身想喝的咖啡量的多少决定注入储水槽的水量,然后在储料部处放置咖啡粉和其他增味的料材,随后启动加热底座煮沸储水槽内的水,当储水槽内达到一定水压时沸水会通过吸管部进入储料部溶解咖啡粉及增味料槽,随后进入导液管输出,该咖啡机启示于焖煮式萃取法的原理,且结构简单的实现该方法的煮咖啡形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剖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盖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焖煮式咖啡机,包括加热底座1、安装于加热底座1的储水槽2、导液管3和安装于储水槽2连接于导液管3的密封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盖4包括旋紧座41、拧紧于旋紧座41的旋紧头42和安装于旋紧座41的漏斗形盛装容器5,所述漏斗形盛装容器5包括延伸至储水槽2的吸管部51和连接于旋紧座41的储料部52,所述的导液管3连通于储料部52,导液管3的另一端装设有引流件6。

本实施例的焖煮式咖啡机,在实际加工咖啡过程中根据自身想喝的咖啡量的多少决定注入储水槽2的水量,然后在储料部52处放置咖啡粉和其他增味的料材,随后启动加热底座1煮沸储水槽2内的水,当储水槽2内达到一定水压时沸水会通过吸管部51进入储料部52溶解咖啡粉及增味料槽,随后进入导液管3输出,该咖啡机启示于焖煮式萃取法的原理,且结构简单的还原了,不仅可灵活性增添储水层22以更改咖啡量,也可同时在储料部52添加多中增味料材以调整味道,该咖啡机造价成本也低实用性强。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旋紧座41装设有第一密封圈411和第二密封圈412,所述的储料部52设有延伸至第一密封圈411与第二密封圈412之间的夹紧部521,所述的旋紧头42开设有连通于导液管3的锥型导液通道31和装设有过滤网32,该锥型导液通道31连接于过滤网32,结构简单的稳固了漏斗形盛装容器5且为储水槽2提供了很好的密封程度,为煮沸的水倒灌入储料部52提供了环境,过滤网32用于过滤残渣,提高了咖啡的质量,实用性强。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储水槽2包括安装于加热底座1的固定槽21和螺接于固定槽21的储水层22,该储水层2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可根据自身需要喝咖啡的量增减储水层22,灵活性强。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储料部52装设有大小不一的通孔的过滤层522,所述的引流件6为双头引流头,可同时对两个杯子注入咖啡,提高了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导液管3、密封盖4和储水槽2均通过螺纹连接,螺接结构简单,稳固性高,降低了造价成本,让更广泛的消费水平一般的人能够购买和享受自己煮咖啡的乐趣。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