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倒翁式站立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5416发布日期:2019-01-25 16:52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倒翁式站立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种不倒翁式站立椅。



背景技术:

站立椅属于椅子的一种,站立椅一般包括底座、上座以及支撑杆,在使用时,直接坐在上座上,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站立椅在使用时容易翻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站立椅在使用时容易翻倒的问题,提供一种不倒翁式站立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不倒翁式站立椅,包括上座、底座以及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上座和底座相连接,底座包括底座下壳、配重块和底座上盖,底座下壳的下地面呈圆弧形设置,配重块设置于底座下壳内,底座上盖设置于底座下壳的上部,支撑杆的下端部穿入底座下壳与底座下壳固定连接,配重块呈扇形结构设置;配重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半孔,相邻两块配种块的半孔构成一内孔,底座下壳内设置有与内孔相配合的固定柱,配重块由水泥制成,底座上盖与底座下盖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支撑杆为伸缩杆,支撑杆内设置有气缸,气缸控制伸缩杆伸缩,上座上设置有控制气缸伸缩的扳手;

进一步的,上座包括上座外壳和上座端盖,扳手包括控制杆和压块,压块设置于控制杆的一端,控制杆的一端设置于上座外壳外,伸缩杆延伸至上座外壳内,压块设置于气缸的控制阀的上方,控制杆与上座外壳相铰接,上座端盖设置于上座外壳的上方;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不倒翁式站立椅,在使用时,由于底座下壳的下地面呈圆弧形设置,配重块设置于底座下壳内,通过配重块增加了底座下壳整体的重量,使底座的重量远大于上座的重量,从而使站立椅像不倒翁一样在无人乘坐时,不会翻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不倒翁式站立椅实施例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座;11、上座外壳;12、上座端盖;2、扳手;21、控制杆;22、压块;3、底座;31、底座下壳;32、底座上盖;4、配重块;41、半孔;5、固定柱;6、支撑杆;7、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不倒翁式站立椅包括上座1、底座3以及支撑杆6,支撑杆6的两端分别与上座1和底座3相连接,底座3包括底座下壳31、配重块4和底座上盖32,底座下壳31的下地面呈圆弧形设置,配重块4设置于底座下壳31内,底座上盖32设置于底座下壳31的上部,支撑杆6的下端部穿入底座下壳31与底座下壳31固定连接,在使用时,由于底座下壳 31的下地面呈圆弧形设置,配重块4设置于底座下壳31内,通过配重块4 增加了底座下壳31整体的重量,使底座3的重量远大于上座1的重量,从而使站立椅像不倒翁一样在无人乘坐时,不会翻倒。

如图1所示,支撑杆6为伸缩杆,支撑杆6内设置有气缸7,气缸7控制伸缩杆伸缩,上座1上设置有控制气缸7伸缩的扳手2,通过扳手2来控制气缸7 调节伸缩杆的伸缩,从而调节站立椅整体的高度,使其适合不同身高的人乘坐,优选的,上座1包括上座外壳11和上座端盖12,扳手2包括控制杆21和压块 22,压块22设置于控制杆21的一端,控制杆21的一端设置于上座外壳11外,伸缩杆延伸至上座外壳11内,压块22设置于气缸7的控制阀的上方,控制杆 21与上座外壳11相铰接,上座端盖12设置于上座外壳11的上方,通过控制杆 21与上座外壳11相铰接,实现可通过控制杆21的端部来控制压块22上下运动,使压块22压紧气缸7的控制阀,从而实现对气缸7的控制,方便调节伸缩杆的高度。

如图1所示,配重块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半孔41,相邻两块配种块的半孔41构成一内孔,底座下壳31内设置有与内孔相配合的固定柱5,这样通过两半孔41和固定柱5的配合就使配重块4固定在底座下壳31内,避免了配重块4 在底座下壳31内移动,优选的,配重块4由水泥制成,底座上盖32与底座下壳31密封连接,配重块由水泥制成降低了配重块的生产成本,底座上盖与底座下壳密封连接这样设置能避免配重块小颗粒掉落造成灰尘落出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