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板栗脱蓬工具,尤其涉及一种供家庭使用的板栗简易手动脱蓬钳。
背景技术:
板栗是一种具有坚硬外壳的果实,而其坚硬外壳又隐藏在密生尖刺的总苞(即板栗毛球)内,所以要想吃到板栗的果实,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去掉包在坚硬的外壳之外的板栗毛球(俗称板栗脱蓬)。目前,市场上剥板栗毛球大多采用手工,劳动强度大,而且因为毛球外有尖刺,剥起来也不是很方便,费时费力。现有涉及板栗手动脱蓬工具的专利很多,例如中国专利103230082A公开了一种手动板栗剥壳机。这些现有手动脱蓬技术方案的不足为:装置结构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不适合家庭使用。此外,这些手动装置会严重破坏板栗表皮的光泽度。
虽然,部分板栗深加工龙头企业已经配置有适合流水化作业的板栗自动脱蓬装置,但仅为适合板栗加工企业使用的适用于大批量生产板栗食品。这些大型板栗脱蓬机械设备相关的专利简要介绍如下:中国专利85103369公开的是采用蒸汽热压膨胀减压破壳技术,日本专利JP59-165276公开的是冷切旋转破壳脱皮技术,中国专利95101221.5机械切割热风烘烘干,再挤压脱壳技术,中国专利 1059550C 公开的是加热旋切滚压破壳技术。以上专利公开的板栗脱壳技术的特点是机械高速脱壳,效率虽然高,但是成本造价较高,且笨重,仅用于板栗加工企业的大批量生产加工,一般不适合家庭或小型农户使用。
综上来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针对于家用的板栗剥皮去壳的简易工具在目前的市场中难以找寻的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向普通家庭提供一种经济适用、结构简单、脱蓬可靠和操作方便的板栗手动脱蓬工具,本实用新型发明了一种板栗简易手动脱蓬钳,包括脱蓬钳臂、弹簧和转轴,其特征为:
所述脱蓬钳臂由手柄、弓形体、夹具头依次连接构成,其中:所述夹具头包括弧形钢环、钢丝网、倒钩;所述弧形钢环由一对弧形前边缘板和一对弧形侧边缘板首尾相连焊接形成;所述钢丝网紧贴附着于所述弧形钢环的外表面;所述倒钩固结在所述夹具头上最先接近板栗毛球的其中一块所述弧形前边缘板的中间位置;
所述两个脱蓬钳臂交叉且对称配置,并在靠近所述手柄的位置通过所述转轴活动地铰接在一起;利用所述弹簧连接两个所述脱蓬钳臂上的所述弓形体上相对应的部位。
作为优选,一对所述弧形前边缘板的最外侧边缘轮廓线在相对应一侧所构成的平面与所述转轴的轴线平行,而一对所述弧形侧边缘板的最外侧边缘轮廓线在相对应一侧所构成的平面与所述转轴的轴线垂直。
作为优选,所述钢丝网的轮廓曲率与待脱蓬的板栗毛球的平均曲率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初始状态呈拉伸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经济适用、结构简单、脱蓬可靠和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板栗简易手动脱蓬钳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夹具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夹具头上倒钩局部示意图。
图4为倒钩截面示意图。
图中:1、脱蓬钳臂;1-1、夹具头;1-1-1、倒钩;1-1-2、弧形钢环;1-1-2-1、弧形前边缘;1-1-2-2、弧形侧边缘;1-1-3、钢丝网;1-2、弓形体;1-3、手柄;2、弹簧;3、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则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板栗简易手动脱蓬钳,包括脱蓬钳臂(1)、弹簧(2)和转轴(3),其特征为:
脱蓬钳臂(1)由手柄(1-3)、弓形体(1-2)、夹具头(1-1)依次连接构成,其中:如图2所示,夹具头(1-1)由弧形钢环(1-1-2)、钢丝网(1-1-3)、倒钩(1-1-1)构成;弧形钢环(1-1-2)由一对弧形前边缘板(1-1-2-1)和一对弧形侧边缘板(1-1-2-2)首尾相连焊接形成;钢丝网(1-1-3)附着于弧形钢环(1-1-2)的表面而形成具有一定弧度曲面的钢丝网(1-1-3);如图3所示,倒钩(1-1-1)固结在夹具头(1-1)上最先接近板栗毛球的其中一块弧形前边缘板(1-1-2-2)的中间位置。本例中,倒钩(1-1-1)截面如图4所示。
两个脱蓬钳臂(1)交叉且对称配置,并在靠近手柄(1-3)的位置通过转轴(3)活动地铰接在一起;利用弹簧(2)连接两个脱蓬钳臂(1)上的弓形体(1-2)上相对应的部位。
作为优选,板栗简易手动脱蓬钳的一对弧形前边缘板(1-1-2-1)的最外侧边缘轮廓线在相对应一侧所构成的平面与转轴(3)的轴线平行,而一对弧形侧边缘板(1-1-2-2)的最外侧边缘轮廓线在相对应一侧所构成的平面与转轴(3)的轴线垂直。
作为优选,钢丝网(1-1-3)的曲率与待脱蓬的板栗毛球的平均曲率相等。
作为优选,弹簧(2)初始状态呈拉伸状态。
操作时,通过人眼观察开口处位置,将开口的板栗刺球开口朝上,将弧形前边缘(1-1-2-1)伸进开口处,用一手持手柄(1-3)稍用力向外打开,此时弹簧(2)呈拉伸状态,弧形前边缘(1-1-2-1)和倒钩(1-1-1)分别缓慢地沿着板栗外壳表面和刺球内壁向下滑动,当滑行至板栗最大直径处之后,由于弹簧(2)的拉力,夹具头(1-1)会有向下合拢的趋势,弧形前边缘(1-1-2-1)沿着板栗壳继续向下合拢至包裹板栗,随之取出板栗。
上面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