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紧微压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2356发布日期:2018-07-31 17:56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紧微压锅。



背景技术:

传统锅具的锅身与锅盖是简单的盖合,锅内水分沸腾时,产生的蒸汽会拱起锅盖,造成跳盖。有些锅盖为了防止跳盖,直接在锅盖上开了放气孔。这两种锅具在烹饪时蒸汽容易从锅内逃离,致使锅身内部基本没有任何压力,同时逃逸的水蒸气也带走了大量的能量,造成这些锅具烹饪时的高能耗。针对这些问题,市场上也有一种压力锅,虽然解决了烹饪时能耗很高的问题,但因为锅内压力太高,容易煮烂食物,而且使用麻烦,开启不便,对广泛普及使用有很大的限制。同时锅内的高压力,导致其在使用时有一定的危险性,也增加了制造成本。

目前市面上的微压锅有一种是靠增加盖的自重的来阻止蒸汽逸出,实现微压功能。这种方式因为锅盖太重,使用上并不方便,而且因为锅盖只是靠自重“压”在锅身上,达到一定压力后锅盖依然会被蒸汽顶起,形成跳盖现象。

市面上还有一种依靠旋转锅盖使盖耳卡入侧耳的方式,也有一种依靠侧耳两边的活动夹夹紧锅盖的方式,但两种方式开盖都不方便,一只手无法完成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旋紧微压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旋紧微压锅,其包括锅身和锅盖,所述锅盖盖放于锅身的上方;所述锅盖的上表面安装有盖耳,所述锅身的侧面设置有锅耳,所述锅盖上设置有放气阀、控制机构、以及一对分别箍在锅盖的一组对侧边上且可沿锅盖滑行的锁紧滑片,所述盖耳与所述控制机构相接;以锅盖面的中心为内,所述锁紧滑片的外侧设有由控制机构控制而将锅盖与锅身上侧边沿锁紧的锁紧部;旋转所述盖耳,所述控制机构牵引所述锁紧滑片滑动,所述锁紧部脱离松开锅盖与锅身上侧边沿。

锁紧滑片用于锁紧锅盖与锅身;盖耳与控制机构相接,可通过操作盖耳使得锁紧滑片锁紧或松开锅盖与锅身;放气阀可使锅内保持有一定的压力,充分利用能耗,实现有效转化。

所述锅盖包括硅胶锅盖,所述硅胶锅盖上分别开设有锅盖中心孔、锅盖出气A孔、锅盖出气B孔,锅盖中心孔位于硅胶锅盖盖面的中心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面板底片、双轴调节片、面板上盖、面板螺丝和张紧弹簧;所述面板底片分别开设有第一面板中心孔、底片A孔、底片B孔和底片螺丝孔,面板底片上侧面设置有弹簧定位槽;所述第一面板中心孔位于面板底片的中心处,所述底片A孔与锅盖出气A孔位置相对,所述底片B孔与锅盖出气B孔位置相对;所述面板螺丝穿过底片螺丝孔而将面板底片与面板上盖上下扣合并锁紧,所述面板底片固定在所述硅胶锅盖的上侧面。

一对所述锁紧滑片,其中,一片锁紧滑片上开设有滑片A孔、与滑片A孔相通的第一滑槽,该锁紧滑片上侧设置有定位A柱;另一片锁紧滑片上开设有滑片B孔、与滑片B孔相通的第二滑槽,该锁紧滑片上侧设置有定位B柱;所述锁紧滑片的内侧的一端部为半圆结构,所述定位A柱与定位B柱分别位于半圆结构上;所述锁紧滑片设置在所述面板上盖与面板底片之间,所述面板上盖设置有供所述锁紧滑片滑行的第三滑槽;所述弹簧定位槽及张紧弹簧均设置有两个,两个弹簧定位槽相对的一侧分别开设有卡位;一个张紧弹簧的一端插入一个弹簧定位槽的卡位内,其另一端顶着所述定位A柱;另一个张紧弹簧的一端插入另一个弹簧定位槽的卡位内,其另一端顶着所述定位B柱;所述双轴调节片位于两个锁紧滑片的半圆结构之间,双轴调节片与所述半圆结构相对的一组对边凹陷形成弧形凹位,弧形凹位与所述半圆结构相匹配,双轴调节片的另一组对边形成弧形凸位,弧形凹位与弧形凸位间隔分布,所述锁紧滑片的半圆结构位于所述弧形凹位内;双轴调节片的中心开设有调节片中心孔,双轴调节片上侧面的两端分别设有调节轴;所述面板上盖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面板中心孔、第一双轴活动孔;面板上盖的的一端开设有钢珠活动孔,其另一端开设有气阀活动孔;所述盖耳包括旋钮主体和旋钮固定片,所述旋钮主体开设有旋钮中心孔和第二双轴活动孔;所述旋钮固定片下侧面中央设有带螺纹孔的下凸柱,其上侧面设置有开合方向标识;所述下凸柱插入所述所述旋钮中心孔内;所述锅盖还设有中心固定螺丝,所述中心固定螺丝顺次穿过锅盖中心孔、第二面板中心孔、调节片中心孔、旋钮中心孔,最后插入并旋进下凸柱的螺纹孔内;所述调节轴顺次穿过第一双轴活动孔、第二双轴活动孔。卡位的设置,可将张紧弹簧很好的固定;常规状态,由于张紧弹簧的弹力作用,使得弹簧定位槽与定位柱之间距离撑开,两个锁紧滑片的半圆结构位于弧形凹位上,从而锁紧滑片将锅盖与锅身锁紧;当旋转盖耳时,带动调节轴旋转,使得双轴调节片进行旋转,弧形凹位与弧形凸位逐步换位,弧形凸位挤压锁紧滑片的半圆结构,使锁紧滑片朝外移动,从而松开锅盖与锅身。

所述放气阀包括气压阀帽和气压阀体,所述气压阀体包括将其上下贯穿的阀帽活动孔、与阀帽活动孔连通的气阀进气孔,气压阀体的下部凸起形成第一环状凸起,气阀进气孔设置在气压阀体的上部并靠近所述第一环状凸起;所述气压阀帽的下部凸起形成可沿阀帽活动孔内滑动的所述第二环状凸起,第二环状凸起的直径大于所述阀帽活动孔顶部开口位置的孔径,所述气压阀帽具有空腔且开口在其下侧面;所述锅盖设置有气压阀螺母和气压阀螺丝,所述气压阀螺母设有带内螺纹的且将气压阀螺母上下侧面贯穿的螺母出气孔,气压阀螺母的上部朝外凸起形成螺母帽,螺母帽的直径均大于所述锅盖出气A孔、锅盖出气B孔二者的孔径;所述气压阀螺丝的上侧面向下侧面方向凹陷形成螺丝出气孔,气压阀螺丝分为上部和下部,其下部开设有若干个气压阀进气孔,气压阀进气孔一端与所述螺丝出气孔连通,其另一端与锅内相通;气压阀螺丝下部的直径均大于所述锅盖出气A孔、锅盖出气B孔二者的孔径,气压阀螺丝的上部外周设置有与所述螺母出气孔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气压阀螺母和气压阀螺丝分别设置有两套,独立的一套安装于锅盖出气A孔与锅盖出气B孔中;所述锅盖还设有锁气钢珠,一个气压阀螺母的下部依次穿过所述滑片A孔和底片A孔,所述气压阀螺丝的上部依次穿过锅盖出气A孔、底片A孔后旋入所述螺丝出气孔内,所述锁气钢珠放在该螺丝出气孔上,所述钢珠活动孔盖在锁气钢珠上;另一个气压阀螺母的下部依次穿过所述滑片B孔和底片B孔,另一个气压阀螺丝的上部依次穿过锅盖出气B孔、底片B孔后旋入该气压阀螺母的螺丝出气孔内;所述气压阀帽的上部由下而上穿设在所述阀帽活动孔内并沿其上下滑动,所述气压阀体由下而上穿设在所述气阀活动孔中,气压阀体的下端放在位于滑片B孔的气压阀螺母上。第二环状凸起的直径大于阀帽活动孔顶部开口位置的孔径,可防止气压阀帽受压飞出锅外;气阀进气孔设置在气压阀体的上部并靠近所述第一环状凸起,在气压阀帽升起时候,气阀进气孔可将气压阀体内外连通,从而实现排气泄压。

所述锅耳包括锅耳座、锅耳护圈、锅耳主体和锅耳螺丝;所述锅耳座通过点焊焊接在所述锅身上,所述锅耳主体通过所述锅耳螺丝锁紧在所述锅耳座上,所述锅耳护圈套在所述锅耳主体上,并且锅耳护圈夹持在锅耳主体与锅身之间。

所述旋钮主体的外周侧壁环绕设置有若干条形槽。条形槽的设置,有助于防滑,有利于使用者操作旋转。

所述若干条形槽平行分布。

所述硅胶锅盖的下侧设置有用于封合所述锅身与锅盖之间缝隙的硅胶圈。硅胶圈有利于加强锅内的密封性,维持压力。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微压锅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只需要单手控制盖耳即可实现锁紧或松开锅盖,且可为锅具内维持压力,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旋钮固定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旋钮固定片的侧面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旋钮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旋钮主体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面板上盖上侧方向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面板上盖下侧方向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两个锁紧滑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面板底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轴调节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压阀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压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旋硅胶锅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压阀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压阀螺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压阀螺丝的侧面剖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锅耳与锅身的安装分解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控制机构与锁紧滑片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气状态剖面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排气状态剖面图。

图中附图标记含义:11、旋钮固定片;111、下凸柱;12、旋钮主体;121、旋钮中心孔;122、第二双轴活动孔;123、条形槽;21、气压阀帽;211、第二环状凸起;22、气压阀体;221、阀帽活动孔;222、气阀进气孔;223、第一环状凸起;23、面板上盖;231、第二面板中心孔;232、第一双轴活动孔;233、钢珠活动孔;234、气阀活动孔;235、第三滑槽;24、双轴调节片;241、调节片中心孔;242、调节轴;243、弧形凹位;244、弧形凸位;25、锁气钢珠;26、张紧弹簧;27、锁紧滑片;271、滑片A孔;272、滑片B孔;273、定位A柱;274、定位B柱;275、第一滑槽;276、第二滑槽;277、半圆结构;278、锁紧部;28、面板底片;281、第一面板中心孔;282、底片A孔;283、底片B孔;284、弹簧定位槽;285、底片螺丝孔;286、卡位;29、面板螺丝;31、气压阀螺母;311、螺母出气孔;312、螺母帽;32、硅胶锅盖;321、锅盖中心孔;322、锅盖出气A孔;323、锅盖出气B孔;324、硅胶圈;33、气压阀螺丝;331、螺丝出气孔;332、气压阀进气孔;34、中心固定螺丝;41、锅身;42、锅耳座;43、锅耳护圈;44、锅耳主体;45、锅耳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阅图1至图21,为一种旋紧微压锅,其包括锅身41和锅盖,锅盖盖放于锅身41的上方;锅盖的上表面安装有盖耳,锅身41的侧面设置有锅耳,锅盖上设置有放气阀、控制机构、以及一对分别箍在锅盖的一组对侧边上且可沿锅盖滑行的锁紧滑片27,盖耳与控制机构相接;以锅盖面的中心为内,锁紧滑片27的外侧设有由控制机构控制而将锅盖与锅身41上侧边沿锁紧的锁紧部278;旋转盖耳,控制机构牵引锁紧滑片27滑动,锁紧部278脱离松开锅盖与锅身41上侧边沿。

锁紧滑片27用于锁紧锅盖与锅身41;盖耳与控制机构相接,可通过操作盖耳使得锁紧滑片27锁紧或松开锅盖与锅身41;放气阀可使锅内保持有一定的压力,充分利用能耗,实现有效转化。

锅盖包括硅胶锅盖32,硅胶锅盖32上分别开设有锅盖中心孔321、锅盖出气A孔322、锅盖出气B孔323,锅盖中心孔321位于硅胶锅盖32盖面的中心处;控制机构包括面板底片28、双轴调节片24、面板上盖23、面板螺丝29和张紧弹簧26;面板底片28分别开设有第一面板中心孔281、底片A孔282、底片B孔283和底片螺丝孔285,面板底片28上侧面设置有弹簧定位槽284;第一面板中心孔281位于面板底片28的中心处,底片A孔282与锅盖出气A孔322位置相对,底片B孔283与锅盖出气B孔323位置相对;面板螺丝29穿过底片螺丝孔285而将面板底片28与面板上盖23上下扣合并锁紧,面板底片28固定在硅胶锅盖32的上侧面。

一对锁紧滑片27,其中,一片锁紧滑片27上开设有滑片A孔271、与滑片A孔271相通的第一滑槽275,该锁紧滑片27上侧设置有定位A柱273;另一片锁紧滑片27上开设有滑片B孔272、与滑片B孔272相通的第二滑槽276,该锁紧滑片27上侧设置有定位B柱274;锁紧滑片27的内侧的一端部为半圆结构277,定位A柱273与定位B柱274分别位于半圆结构277上;锁紧滑片27设置在面板上盖23与面板底片28之间,面板上盖23设置有供锁紧滑片27滑行的第三滑槽235;弹簧定位槽284及张紧弹簧26均设置有两个,两个弹簧定位槽284相对的一侧分别开设有卡位286;一个张紧弹簧26的一端插入一个弹簧定位槽284的卡位286内,其另一端顶着定位A柱273;另一个张紧弹簧26的一端插入另一个弹簧定位槽284的卡位286内,其另一端顶着定位B柱274;双轴调节片24位于两个锁紧滑片27的半圆结构277之间,双轴调节片24与半圆结构277相对的一组对边凹陷形成弧形凹位243,弧形凹位243与半圆结构277相匹配,双轴调节片24的另一组对边形成弧形凸位244,弧形凹位243与弧形凸位244间隔分布,锁紧滑片27的半圆结构277位于弧形凹位243内;双轴调节片24的中心开设有调节片中心孔241,双轴调节片24上侧面的两端分别设有调节轴242;面板上盖23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面板中心孔231、第一双轴活动孔232;面板上盖23的的一端开设有钢珠活动孔233,其另一端开设有气阀活动孔234;盖耳包括旋钮主体12和旋钮固定片11,旋钮主体12开设有旋钮中心孔121和第二双轴活动孔122;旋钮固定片11下侧面中央设有带螺纹孔的下凸柱111,其上侧面设置有开合方向标识;下凸柱111插入旋钮中心孔121内;锅盖还设有中心固定螺丝34,中心固定螺丝34顺次穿过锅盖中心孔321、第二面板中心孔231、调节片中心孔241、旋钮中心孔121,最后插入并旋进下凸柱111的螺纹孔内;调节轴242顺次穿过第一双轴活动孔232、第二双轴活动孔122。卡位286的设置,可将张紧弹簧26很好的固定;常规状态,由于张紧弹簧26的弹力作用,使得弹簧定位槽284与定位柱之间距离撑开,两个锁紧滑片27的半圆结构277位于弧形凹位243上,从而锁紧滑片27将锅盖与锅身41锁紧;当旋转盖耳时,带动调节轴242旋转,使得双轴调节片24进行旋转,弧形凹位243与弧形凸位244逐步换位,弧形凸位244挤压锁紧滑片27的半圆结构277,使锁紧滑片27朝外移动,从而松开锅盖与锅身41。

放气阀包括气压阀帽21和气压阀体22,气压阀体22包括将其上下贯穿的阀帽活动孔221、与阀帽活动孔221连通的气阀进气孔222,气压阀体22的下部凸起形成第一环状凸起223,气阀进气孔222设置在气压阀体22的上部并靠近第一环状凸起223;气压阀帽21的下部凸起形成可沿阀帽活动孔221内滑动的第二环状凸起211,第二环状凸起211的直径大于阀帽活动孔221顶部开口位置的孔径,气压阀帽21具有空腔且开口在其下侧面;锅盖设置有气压阀螺母31和气压阀螺丝33,气压阀螺母31设有带内螺纹的且将气压阀螺母31上下侧面贯穿的螺母出气孔311,气压阀螺母31的上部朝外凸起形成螺母帽312,螺母帽312的直径均大于锅盖出气A孔322、锅盖出气B孔323二者的孔径;气压阀螺丝33的上侧面向下侧面方向凹陷形成螺丝出气孔331,气压阀螺丝33分为上部和下部,其下部开设有若干个气压阀进气孔332,气压阀进气孔332一端与螺丝出气孔331连通,其另一端与锅内相通;气压阀螺丝33下部的直径均大于锅盖出气A孔322、锅盖出气B孔323二者的孔径,气压阀螺丝33的上部外周设置有与螺母出气孔311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气压阀螺母31和气压阀螺丝33分别设置有两套,独立的一套安装于锅盖出气A孔322与锅盖出气B孔323中;锅盖还设有锁气钢珠25,一个气压阀螺母31的下部依次穿过滑片A孔271和底片A孔282,气压阀螺丝33的上部依次穿过锅盖出气A孔322、底片A孔282后旋入螺丝出气孔331内,锁气钢珠25放在该螺丝出气孔331上,钢珠活动孔233盖在锁气钢珠25上;另一个气压阀螺母31的下部依次穿过滑片B孔272和底片B孔283,另一个气压阀螺丝33的上部依次穿过锅盖出气B孔323、底片B孔283后旋入该气压阀螺母31的螺丝出气孔331内;气压阀帽21的上部由下而上穿设在阀帽活动孔221内并沿其上下滑动,气压阀体22由下而上穿设在气阀活动孔234中,气压阀体22的下端放在位于滑片B孔272的气压阀螺母31上。第二环状凸起211的直径大于阀帽活动孔221顶部开口位置的孔径,可防止气压阀帽21受压飞出锅外;气阀进气孔222设置在气压阀体22的上部并靠近第一环状凸起223,在气压阀帽21升起时候,气阀进气孔222可将气压阀体22内外连通,从而实现排气泄压。

锅耳包括锅耳座42、锅耳护圈43、锅耳主体44和锅耳螺丝45;锅耳座42通过点焊焊接在锅身41上,锅耳主体44通过锅耳螺丝45锁紧在锅耳座42上,锅耳护圈43套在锅耳主体44上,并且锅耳护圈43夹持在锅耳主体44与锅身41之间。

旋钮主体12的外周侧壁环绕设置有若干条形槽123。条形槽123的设置,有助于防滑,有利于使用者操作旋转。

若干条形槽123平行分布。

硅胶锅盖32的下侧设置有用于封合锅身41与锅盖之间缝隙的硅胶圈324。硅胶圈324有利于加强锅内的密封性,维持压力。

本微压锅的组装:

(1)面板和锅盖装配:

1、将锁紧滑片27放在面板底片28上,使锁紧滑片27的滑片A孔271对齐面板底片28的底片A孔282,使锁紧滑片27的滑片B孔272对齐面板底片28的底片B孔283,然后把两个张紧弹簧26分别放进锁紧滑片27的定位A柱273和定位B柱274与面板底片28的弹簧定位槽284形成的卡位286里面,把双轴调节片24放在面板底片28上,使双轴调节片24的调节片中心孔241跟面板底片28的第一面板中心孔281对齐;

2、把两个气压阀螺母31分别放进锁紧滑片27的滑片A孔271和面板底片28的底片A孔282,然后把锁气钢珠25放在位于滑片A孔271的气压阀螺母31中的螺母出气孔311上;把另一个气压阀螺母31放进锁紧滑片27的滑片B孔272对齐面板底片28的底片B孔283,然后把气压阀帽21穿过气压阀体22的阀帽活动孔221,再把气压阀体22放在位于滑片B孔272的气压阀螺母31上;

3、把面板上盖23盖在以上两步组装好的部件上,使面板上盖23的钢珠活动孔233盖在锁气钢珠25上面,使面板上盖23的气阀活动孔234盖在气压阀体22上面,同时让双轴调节片24的调节轴242穿过面板上盖23的第一双轴活动孔232,然后拿面板螺丝29穿过面板底片28的底片螺丝孔285把面板底片28和面板上盖23锁紧;

4、把以上1、2、3步锁紧后的面板装在硅胶锅盖32上,拿气压阀螺丝33穿过硅胶锅盖32的锅盖出气A孔322和锅盖出气B孔323锁紧在气压阀螺母31上,然后把旋钮主体12装在面板上盖23上,使旋钮主体12的

第二双轴活动孔122和面板上盖23的第一双轴活动孔232对齐,接着把旋钮固定片11穿过旋钮主体12的旋钮中心孔121,再拿中心固定螺丝34穿过硅胶锅盖32的锅盖中心孔321锁紧在旋钮固定片11上,此时完成面板和锅盖的组装。

(2)锅耳装配:

把锅耳座42点焊部位焊接在锅身41的适当位置,然后把锅耳护圈43套在锅耳主体44上,再拿锅耳螺丝45把锅耳护圈43锁紧在锅耳座42上,完成锅耳装配。

本锅具的低压功能,其特征是:

在使用本锅具烹饪时,旋转旋钮主体12,通过双轴调节片24的联动作用,锁紧滑片27在张紧弹簧26的作用下扣紧硅胶锅盖32边缘,此时锁气钢珠25和气压阀帽21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在气压阀螺母31上形成封闭状态,在此状态下,锅内的气体不能排出,增加锅内的气压,在对本锅具进行加热时,锅内气压上升,当气压达到一定程度,锁气钢珠25和气压阀帽21会在气压的作用下自动升起,此时气压阀螺母31不再被封闭,锅内气体可以气压阀螺母31的螺母出气孔311通过排出,达到泄压的目的。

低压功能可以用在各种炊具的锅盖上。

以上所述功能能增加锅内的气压,从而可以减少烹饪的时间,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可以带给烹饪者新的烹饪体验。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