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储放备用刀片槽的新型咖啡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9668发布日期:2018-09-01 02:47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咖啡研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储放备用刀片槽的新型咖啡研磨机。



背景技术:

咖啡原产于埃塞俄比亚。在17世纪传入欧洲以前,它在北非和西亚被用作饮料已达几百年之久。全世界所有炎热、潮湿的地区都开辟了咖啡种植园,咖啡成为一种大众化的饮料。但要烧出一壶可口的咖啡是需要许多功夫日。咖啡豆必须磨成细粉。最好还要用某种过滤器把咖啡渣留在杯外,尽管许多地方的人喜欢喝没有经过过滤的咖啡。在咖啡研磨机发明之前,人类使用石制的杵和钵研磨咖啡豆。咖啡豆研磨最理想的时间,是在要烹煮之前才研磨。因为磨成粉的咖啡容易氧化散失香味,尤其在没有妥善适当的贮存之下,咖啡粉还容易变味,自然无法烹煮出香醇的咖啡。

在现有的咖啡研磨机中,由于电源线较长,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造成不便,且在更换研磨刀片时,更换下的刀片不能进行有效的安放,容易导致刀片的遗失。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带有储放备用刀片槽的新型咖啡研磨机投入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储放备用刀片槽的新型咖啡研磨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咖啡研磨机中,由于电源线较长,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造成不便,且在更换研磨刀片时,更换下的刀片不能进行有效的安放,容易导致刀片的遗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储放备用刀片槽的新型咖啡研磨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部与底座连接,且机体与底座之间所形成的凹槽中设有电源线放置槽,所述机体的顶部卡接有透明顶盖,所述机体的侧壁上还安装有刀片放置盒,且刀片放置盒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凸块。

优选的,所述底座与工作台面相接触位置均匀安装有吸盘,且吸盘通过可调节螺栓与底座固定。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侧壁开有与刀片放置盒相匹配的通槽,且刀片放置盒安放在通槽中。

优选的,所述机体内腔垂直设置的转轴上卡接有研磨刀片,所述研磨刀片的顶部设有便于取放的手柄,所述研磨刀片的底部开有与凸块相适配的连接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将电源线缠绕在机体与底座之间的凹槽中,以免过长的线露在外面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通过刀片放置盒上的凸块与研磨刀片的完美契合,固定刀片,以免使用时的震动动摇刀片,同时研磨刀片底部的连接槽的大小还与机体内部的转轴相匹配,可随意更换三向刀片或两向刀片,适合研磨不同细度的咖啡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刀片放置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中:1机体、2底座、21吸盘、3电源线放置槽、4刀片放置盒、41凸块、5透明顶盖、51研磨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储放备用刀片槽的新型咖啡研磨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的底部与底座2连接,且机体1与底座2之间所形成的凹槽中设有电源线放置槽3,所述机体1的顶部卡接有透明顶盖5,所述机体1的侧壁上还安装有刀片放置盒4,且刀片放置盒4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凸块41。

其中,所述底座2与工作台面相接触位置均匀安装有吸盘21,且吸盘21通过可调节螺栓与底座2固定,所述机体1的侧壁开有与刀片放置盒4相匹配的通槽,且刀片放置盒4安放在通槽中,所述机体1内腔垂直设置的转轴上卡接有研磨刀片51,所述研磨刀片51的顶部设有便于取放的手柄,所述研磨刀片51的底部开有与凸块41相适配的连接槽。

工作原理:咖啡研磨机体1的下部设有一个可以抽推的刀片放置盒4,此刀片放置盒4可全部抽出,也可全部塞入,不影响整体外观,在刀片放置盒4的凹槽中放有备用研磨刀片51,即为可储放备用研磨刀片51的便利设计,研磨机带有双向和三向研磨刀片51,可以随意替换使用,用户可自选双向或者三向研磨刀片51放入研磨机机体1的顶部使用,固定以后,可整体塞入机体1内部,暂时不用的替换下来的研磨刀片51可以放入机体1下部的刀片放置盒4中,在刀片放置盒4中设置带有一个可以固定的研磨刀片51的凸块41,可与研磨刀片51上的连接槽完美契合,固定刀片,以免使用时的震动动摇刀片,研磨机底座2上方设计了一圈空隙作为电源线放置槽3,用来缠绕电线,以免过长的线露在外面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