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掀式料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3577发布日期:2018-09-25 20:14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料架,尤其涉及一种层掀式料架。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对产品进行放置时,一般放置于料架上,其中,料架有多层,如果每层料架上放置产品过多,则取料难度较大,取料不够方便。同时,如果产品高度超过相邻料架之间的高度,则需要采用更大规格的料架,非常不方便,而且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层掀式料架,通过使用该结构,提高了取料的便利性,降低了放料的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层掀式料架,包括支架、安装于支架上的立柱及安装于立柱上的复数组层框,所述立柱为两根,所述层框垂直于所述立柱设置,所述层框的前端两侧分别经定位装置转动安装于两根所述立柱上;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板、定位螺栓及定位铆钉,所述定位板安装于所述层框前端的底部,所述定位板平行于所述层框的侧边设置,所述定位螺栓及定位铆钉安装于所述定位板上,且外露于所述定位板的外侧,所述定位螺栓设置于所述定位板的前端,所述定位铆钉设置于所述定位板的后端;所述立柱上设置有复数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由上至下均布于所述立柱上,所述层框经所述定位装置与所述定位机构转动相连;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孔及铆钉定位槽,所述定位螺栓转动设置于所述定位孔内,所述定位铆钉移动设置于所述铆钉定位槽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上横杆及下横杆,所述立柱的顶部安装于所述上横杆上,所述立柱的底部安装于所述下横杆上,所述立柱垂直于所述上、下横杆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孔为条形孔,所述定位螺栓的直径为所述定位孔宽度的2/3~4/5,所述定位螺栓的直径为所述定位孔长度的2/5~1/2,所述定位螺栓能够移动设置于所述定位孔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孔朝立柱前端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定位孔与水平面之间呈45°的夹角。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铆钉定位槽的后端与所述立柱的侧边相连通,所述铆钉定位槽包括第一定位槽、连接槽及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经所述连接槽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相连,所述第一定位槽设置于所述立柱的侧边上,所述连接槽与所述第二定位槽设置于所述立柱中部,所述定位铆钉能够移动设置于所述铆钉定位槽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宽度与所述连接槽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槽的宽度,且所述定位铆钉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宽度,所述连接槽及第二定位槽的长度大于所述定位铆钉的直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定位槽长度与所述定位孔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定位槽与所述定位孔平行设置,且设置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水平面之间平行设置,所述连接槽与第二定位槽之间呈75°~100°的夹角,所述定位孔的顶部与第一定位槽设置于同一平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层框垂直于所述立柱时,所述定位螺栓抵于所述定位孔的顶部,所述定位铆钉抵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层框与所述立柱之间呈45°的夹角时,所述定位螺栓抵于所述定位孔的底部,所述定位铆钉抵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底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本实用新型中层框能够通过定位螺栓、定位铆钉转动安装于立柱上,层框能够垂直于立柱设置,也能够向上旋转45°,便于层框打开之后取放下一层的产品,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操作人员取放料的便利性;

2.本实用新型中在立柱上设置多组定位机构,层框能够通过定位螺栓及定位铆钉随意安装与一组定位杆机构内,这样相邻层框之间的间距能够随意调节,这样便于放置不同型号、高度的产品,提高层框使用的适应范围,降低了产品的放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支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层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1、立柱;2、层框;3、上横杆;4、下横杆;5、机架;6、滑轮; 7、定位板;8、定位螺栓;9、定位铆钉;10、定位机构;11、定位孔;12、铆钉定位槽;13、第一定位槽;14、连接槽;15、第二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5所示,一种层掀式料架,包括支架、安装于支架上的立柱1及安装于立柱1上的复数组层框2,所述立柱1为两根,所述层框2垂直于所述立柱1设置,所述层框2的前端两侧分别经定位装置转动安装于两根所述立柱1上。

参见图1、2所示,所述支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上横杆3及下横杆4,所述立柱1的顶部安装于所述上横杆3上,所述立柱1的底部安装于所述下横杆4上,所述立柱1垂直于所述上、下横杆设置。上、下横杆通过螺栓安装与机架5上,其中,机架底部设有滑轮6,机架能够通过滑轮在底面上移动,这样机架就能够带动装有产品的支架移动到任意位置。

参见图3、4所示,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板7、定位螺栓8及定位铆钉 9,所述定位板7安装于所述层框2前端的底部,所述定位板7平行于所述层框2的侧边设置,所述定位螺栓8及定位铆钉9安装于所述定位板7上,且外露于所述定位板7的外侧,所述定位螺栓8设置于所述定位板7的前端,所述定位铆钉9设置于所述定位板7的后端;所述立柱1上设置有复数组定位机构10,所述定位机构10由上至下均布于所述立柱1上,所述层框2经所述定位装置与所述定位机构10转动相连;所述定位机构10包括定位孔11 及铆钉定位槽12,所述定位螺栓8转动设置于所述定位孔11内,所述定位铆钉9移动设置于所述铆钉定位槽12内。

参见图3、4所示,所述定位孔为条形孔,所述定位螺栓的直径为所述定位孔宽度的2/3~4/5,所述定位螺栓的直径为所述定位孔长度的2/5~ 1/2,所述定位螺栓能够移动设置于所述定位孔内。

所述定位孔朝立柱前端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定位孔与水平面之间呈45 °的夹角。

所述铆钉定位槽12的后端与所述立柱1的侧边相连通,所述铆钉定位槽12包括第一定位槽13、连接槽14及第二定位槽15,所述第一定位槽经所述连接槽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相连,所述第一定位槽设置于所述立柱的侧边上,所述连接槽与所述第二定位槽设置于所述立柱中部,所述定位铆钉能够移动设置于所述铆钉定位槽内。

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宽度与所述连接槽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槽的宽度,且所述定位铆钉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宽度,所述连接槽及第二定位槽的长度大于所述定位铆钉的直径。

所述第二定位槽长度与所述定位孔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定位槽与所述定位孔平行设置,且设置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水平面之间平行设置,所述连接槽与第二定位槽之间呈75°~100°的夹角,所述定位孔的顶部与第一定位槽设置于同一平面上。

参见图5所示,所述层框垂直于所述立柱时,所述定位螺栓抵于所述定位孔的顶部,所述定位铆钉抵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

所述层框与所述立柱之间呈45°的夹角时,所述定位螺栓抵于所述定位孔的底部,所述定位铆钉抵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铆钉是直接与定位板固定连接的,可以根据产品的实际高度,调节相邻层框之间的高度,在对层框进行安装时,由于第一通槽直接设置于立柱的侧边,可以直接将定位铆钉放置于第一通槽内,然后操作人员取定位螺栓穿过定位孔及定位板,然后进行固定,其中,定位螺栓与定位孔为松配合,也就是定位螺栓能够在定位孔内转动或者移动,完成层框的安装。需要对层框进行放料时,层框与立柱垂直设置,在这个状态下,定位铆钉抵于第一通槽内,定位螺栓则抵于定位孔的顶部,通过第一通槽及定位孔顶部的限位,使层框会与立柱之间垂直,这样能够在层框上放产品,起到对层框及产品的支撑作用。

为了能够在支架上尽可能的放料,所以相邻层框之间的高度只会略高于产品,因此,在取放料时会比较不方便。因此,在本实施了中,在对下层的层框放料或者取料时,可以将层框向上翻转45°角,便于取放料。在层框向上翻转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抓住层框,将层框抬起部分,使定位铆钉正对着连接槽,然后操作人员将层框向着立柱推动,使定位铆钉被推于连接槽内,此时,定位螺栓会沿着定位孔向下运动一部分。其中,连接槽为弧形槽,连接槽是以定位孔的顶部中心为圆心的弧形槽,操作人员可以以定位螺栓为支点,操作人员将层框围绕着支点向上翻转,在这个过程中,定位螺栓在定位孔内转动,而定位铆钉则会沿着连接槽向上移动,当定位铆钉移动到第二通槽的顶部时,第二通槽与水平面直接呈45°,这样层框与立柱之间层45 °角,同时第二通槽及定位孔相互平行,且设置于同一直线上,操作人员将翻转后的层框向着定位孔底部下压,使定位螺栓抵于定位孔的底部,定位铆钉抵于第二通槽的底部,由于第二通槽的侧壁对定位铆钉进行限位,这样能够对层框进行限位,使层框一直保持与立柱之间呈45°角,便于操作人员对产品进行取放。如果需要将层框放下,操作人员只需要将层框向上提起,使定位铆钉脱离第二通槽,层框即可回复到第一通槽内,继续与立柱垂直,便于产品的放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