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式簸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8471发布日期:2018-08-10 19:36阅读:12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清洁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式簸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方便、简捷的生活方式是人们一直追求的,清扫卫生是人们每天都要做的事,这就对家居日常清洁用品的方便、简捷性要求越来越高,其中簸箕是必不可少的清洁用具。

目前市场上的清洁用簸箕只有一根长长的把手和一个簸箕斗简单组合而成,清扫完都要将垃圾再次倒入纸篓或塑料袋中然后扔掉,不仅使用完后占用空间大,而且每次打扫时需要去拿簸箕和扫把,有时候扫把和簸箕分开放,拿取十分不便,远远没有达到人们对方便、简捷性生活的要求。

目前市场上也存在可折叠的簸箕,而现有可折叠簸箕,手柄在折叠起来和打开状态使用过程中稳定性较差,会来回摆动,这样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使手柄在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使用过程中均能稳定固定的可折叠式簸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折叠式簸箕,包括簸箕斗和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通过铰接装置与簸箕斗铰接连接,所述簸箕斗上设置有凹槽;所述铰接装置包括铰接设置在凹槽内的铰接座,手柄与铰接座固定连接;所述凹槽内壁两侧均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一固定凸起和第二固定凸起,当铰接座与凹槽垂直时,第一固定凸起将铰接座固定,当铰接座与凹槽平行时,第二固定凸起将铰接座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凸起纵向对称设置在凹槽内壁上,所述第二固定凸起横向对称设置在凹槽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的侧壁设置有贯穿孔,所述铰接座上设置有与贯穿孔适配的转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与铰接座一体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簸箕斗的上端边沿向外延伸形成遮挡板,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遮挡板的中部,所述遮挡板外端部设置有若干个锯齿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柄与铰接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柄的上端部设有一开口朝外的卡口,所述卡口上卡设有扫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簸箕斗的开口部向下倾斜形成一斜面,所述斜面的倾斜角为25°-45°。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簸箕斗的尾部设置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铰接座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簸箕斗开口部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横向设置的加强筋,所述簸箕斗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缓冲垫圈。

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的簸箕可以将手柄折叠,在不使用时折叠放置,减少了手柄的占用空间,也方便了簸箕的存放;

二、通过第一固定凸起和第二固定凸起的设置,可以使手柄在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下都能被固定凸起固定,防止出现晃动,方便人们的使用;

三、锯齿口的设置可以对扫把上的头发、线条等杂物进行梳理并去除,结构简单,功能强大;

四、将扫把卡设在卡口上,方便对扫把的固定,也减少了扫把的占用空间,在需要打扫卫生的时候,方便拿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带扫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A部放大图。

图中标号含义:

1-簸箕斗;2-手柄;3-凹槽;4-铰接座;5-第一固定凸起;

6-第二固定凸起;7-贯穿孔;8-转轴;9-遮挡板;10-锯齿口;11-卡口;

12-扫把;13-斜面;14-容纳腔;15-加强筋;16-缓冲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至图5所示,一种可折叠式簸箕,包括簸箕斗1和手柄2,所述手柄2的一端通过铰接装置与簸箕斗1铰接连接,所述簸箕斗1上设置有凹槽3;所述铰接装置包括铰接设置在凹槽3内的铰接座4,手柄2与铰接座4固定连接;为了方便安装和拆卸,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柄2与铰接座4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凹槽3内壁两侧均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一固定凸起5和第二固定凸起6,当铰接座4与凹槽3垂直时,第一固定凸起5将铰接座4固定,当铰接座4与凹槽3平行时,第二固定凸起6将铰接座4固定;这样簸箕可以将手柄2折叠,在不使用时折叠放置,减少了手柄2的占用空间,也方便了簸箕的存放,或者可以将簸箕斗1折叠后放置,减少簸箕斗1的占用空间,且折叠状态下的簸箕,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不会自己展开。

为了方便对手柄2的进一步固定,将所述第一固定凸起5纵向对称设置在凹槽3内壁上,将所述第二固定凸起6横向对称设置在凹槽3内壁上。

所述凹槽3的侧壁设置有贯穿孔7,所述铰接座4上设置有与贯穿孔7适配的转轴8,且所述转轴8与铰接座4一体注塑成型,安装时,只需要将铰接座4上的转轴8挤压安装入贯穿孔7内即可,安装方便,为了避免铰接座4在凹槽3内晃动,所述铰接座4与凹槽3适配设置。

所述簸箕斗1的上端边沿向外延伸形成遮挡板9,所述凹槽3设置在所述遮挡板9的中部,所述遮挡板9外端部设置有若干个锯齿口10,这样,可以将扫完地的扫把12插入锯齿口10,通过锯齿口10对扫把12上的头发、线条等杂物进行梳理并去除,避免了人工手动去清除,效率高,且结构简单,功能强大。

所述手柄2的上端部设有一开口朝外的卡口11,所述卡口11上卡设有扫把12,方便对扫把12的固定,也减少了扫把12的占用空间,同时,在需要打扫卫生的时候,方便拿取。

为了方便簸箕斗1在打扫卫生时更加容易的将物品、灰尘扫入簸箕斗1内,所述簸箕斗1的开口部向下倾斜形成一斜面13,所述斜面13的倾斜角为25°-45°。

所述簸箕斗1的尾部设置有一容纳腔14,所述容纳腔14位于所述铰接座4的下方,这样可以在增加簸箕斗1的存储空间,且能增加簸箕斗1的接地面积,使放置更加稳定。

所述簸箕斗1开口部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横向设置的加强筋15,所述簸箕斗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缓冲垫圈16,进一步增加簸箕斗1的结构强度,提高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