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氧离子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3232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氧离子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室内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负氧离子门。



背景技术:

室内门是指安装在室内房间入口的门,是所有房间门的总称。室内门是门从用途上定义的;与之对应的是“室外门”即入户门、进户门——就是通常所说的防盗门、安全门等。室内门也可以称为家居门。现有技术中的室内门大多不够环保,会释放以甲醛为主的多种危害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负氧离子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负氧离子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芯和设置在所述门芯外的装饰层,所述门芯包括回型框架和设置在所述回型框架内的聚氨酯块,所述聚氨酯块上设置有矩阵排列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铝制蜂窝金属体,所述铝制蜂窝金属体上设置有矩阵排列的蜂窝孔,所述蜂窝孔的蜂窝通道为折线型,所述蜂窝孔依次间隔分为光触媒蜂窝孔、吸音蜂窝孔,所述光触媒蜂窝孔内涂覆有光触媒涂层,吸音蜂窝孔内壁设置有吸音泡沫层,

所述装饰层上靠近所述铝制蜂窝金属体处设置有矩阵排列的通孔,所述装饰层的外表面涂覆有负氧离子油漆涂层。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门芯上设置有插槽,所述装饰层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插槽匹配的插头,所述插头包括设置在所述装饰层上的柱形件,所述柱形件的端部为尖型且其两侧设置有弹性卡件,所述插槽包括柱形槽和设置在柱形槽两侧的且用于卡住所述弹性卡件的卡槽。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光触媒蜂窝孔的蜂窝通道内间隔设置有吸音泡沫条。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回型框架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增大其与所述聚氨酯块粘接力的粗糙面层。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相邻所述铝制蜂窝金属体之间、所述铝制蜂窝金属体与所述回型框架之间均通过连接杆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光触媒涂层为复合光触媒层。

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整个门包括门芯和设置在门芯外的装饰层,整体结构简单而且生产加工方便,并且门芯包括回型框架和设置在回型框架内的聚氨酯块,生产材料更加环保,回型框架可以起到很好的定型支撑作用,且选用防火材料效果更佳,聚氨酯块上通过矩阵排列的安装孔安装有铝制蜂窝金属体,铝制蜂窝金属体的蜂窝孔内设置有光触媒蜂窝孔或者吸音蜂窝孔,光触媒蜂窝孔中的光触媒涂层可以释放强力持久分解甲醛、苯、氨、TVOC等有害气体及各种异味,将它们氧化分解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连续释放负氧离子,使空气倍感清新舒畅,从而将空气净化,同时还能够抗菌防霉、脱臭去味、防污自洁的作用,并且光触媒涂层为复合光触媒层在无紫外线的照射下也能够发挥作用,并且本实用新型将铝制蜂窝金属体很巧妙的设置在聚氨酯块上,很好的实现将室内门带来更好的除甲醛、净化空气功能,同时吸音蜂窝孔内壁设置有吸音泡沫层,因而可以在保证除甲醛净化空气的作用下,并不使门的隔音效果受到太大影响,同时蜂窝孔的蜂窝通道,包括光触媒蜂窝孔和吸音蜂窝孔的蜂窝通道均为折线型,这样可以使得静音效果得到更好的提升,并且光触媒蜂窝孔中的除甲醛、净化空气也得到了提升,同时装饰层上靠近铝制蜂窝金属体处设置有矩阵排列的通孔,可以散出光触媒蜂窝孔中释放出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伴生负氧离子,另外,装饰层的外表面涂覆有负氧离子油漆涂层也会释放负氧离子其可将室内门释放的甲醛很好的吸收分解,在两者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了极佳的净化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装饰层是以插接的形式设置在门芯上,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安装方便,并且质量好,通过插槽和插头的插接,便无需化学粘结剂尽心粘接,依次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环保性,并且插头的柱形件、弹性卡件可以很好的插入至柱形槽和卡槽内,使得整体效果非常的令人满意。

3、本实用新型中,光触媒蜂窝孔的蜂窝通道内间隔设置有吸音泡沫条,在不影响光触媒净化作用的前提下,间隔设置有吸音泡沫条可以进一步提高隔音效果,吸音泡沫条既可以环形间隔设置,也可以单列螺旋间隔设置,均能够达到满意的效果,回型框架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增大其与聚氨酯块粘接力的粗糙面层,使得回型框架与聚氨酯块得到了很好的提高,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相邻铝制蜂窝金属体之间、铝制蜂窝金属体与回型框架之间均通过连接杆连接可以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而不只是单纯的铝制蜂窝金属体固定在聚氨酯块上,此种设计可以使得聚氨酯块能够很好的固化在铝制蜂窝金属体与连接杆构成的金属结果上,与聚氨酯块相辅相成的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门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装饰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光触媒蜂窝孔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吸音蜂窝孔结构示意图;

图中:1-门芯,11-回型框架,12-聚氨酯块,13-安装孔,14-铝制蜂窝金属体,15-蜂窝孔,151-光触媒蜂窝孔,152-吸音蜂窝孔,153-光触媒涂层,154-吸音泡沫层,2-装饰层,3-通孔,4-负氧离子油漆涂层,5-插槽,51-柱形槽,52-卡槽,6-插头,61-柱形件,62-弹性卡件,7-吸音泡沫条,8-粗糙面层,9-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负氧离子门,包括

门芯1和设置在门芯1外的装饰层2,门芯1包括回型框架11和设置在回型框架11内的聚氨酯块12,聚氨酯块12上设置有矩阵排列的安装孔13,安装孔13内设置有铝制蜂窝金属体14,铝制蜂窝金属体14上设置有矩阵排列的蜂窝孔15,蜂窝孔15的蜂窝通道为折线型,蜂窝孔15依次间隔分为光触媒蜂窝孔151、吸音蜂窝孔152,光触媒蜂窝孔151内涂覆有光触媒涂层153,吸音蜂窝孔152内壁设置有吸音泡沫层154,

装饰层2上靠近铝制蜂窝金属体14处设置有矩阵排列的通孔3,装饰层2的外表面涂覆有负氧离子油漆涂层4。

本实用新型中,整个门包括门芯1和设置在门芯1外的装饰层2,整体结构简单而且生产加工方便,并且门芯1包括回型框架11和设置在回型框架11内的聚氨酯块12,生产材料更加环保,回型框架11可以起到很好的定型支撑作用,且选用防火材料效果更佳,聚氨酯块12上通过矩阵排列的安装孔13安装有铝制蜂窝金属体14,铝制蜂窝金属体14的蜂窝孔15内设置有光触媒蜂窝孔151或者吸音蜂窝孔152,光触媒蜂窝孔151中的光触媒涂层153可以释放强力持久分解甲醛、苯、氨、TVOC等有害气体及各种异味,将它们氧化分解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连续释放负氧离子,使空气倍感清新舒畅,从而将空气净化,同时还能够抗菌防霉、脱臭去味、防污自洁的作用,并且光触媒涂层153为复合光触媒层在无紫外线的照射下也能够发挥作用,并且本实用新型将铝制蜂窝金属体14很巧妙的设置在聚氨酯块12上,很好的实现将室内门带来更好的除甲醛、净化空气功能,同时吸音蜂窝孔152内壁设置有吸音泡沫层154,因而可以在保证除甲醛净化空气的作用下,并不使门的隔音效果受到太大影响,同时蜂窝孔15的蜂窝通道,包括光触媒蜂窝孔151和吸音蜂窝孔152的蜂窝通道均为折线型,这样可以使得静音效果得到更好的提升,并且光触媒蜂窝孔151中的除甲醛、净化空气也得到了提升,同时装饰层2上靠近铝制蜂窝金属体14处设置有矩阵排列的通孔3,可以散出光触媒蜂窝孔151中释放出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伴生负氧离子,另外,装饰层2的外表面涂覆有负氧离子油漆涂层4也会释放负氧离子其可将室内门释放的甲醛很好的吸收分解,在两者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了极佳的净化效果。

进一步,门芯1上设置有插槽5,装饰层2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插槽5匹配的插头6,插头6包括设置在装饰层2上的柱形件61,柱形件61的端部为尖型且其两侧设置有弹性卡件62,插槽5包括柱形槽51和设置在柱形槽51两侧的且用于卡住弹性卡件62的卡槽52。

本实用新型中,装饰层2是以插接的形式设置在门芯1上,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安装方便,并且质量好,通过插槽5和插头6的插接,便无需化学粘结剂尽心粘接,依次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环保性,并且插头6的柱形件61、弹性卡件62可以很好的插入至柱形槽51和卡槽52内,使得整体效果非常的令人满意。

进一步,光触媒蜂窝孔151的蜂窝通道内间隔设置有吸音泡沫条7。

进一步,回型框架11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增大其与聚氨酯块12粘接力的粗糙面层8。

进一步,相邻铝制蜂窝金属体14之间、铝制蜂窝金属体14与回型框架11之间均通过连接杆9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光触媒蜂窝孔151的蜂窝通道内间隔设置有吸音泡沫条7,在不影响光触媒净化作用的前提下,间隔设置有吸音泡沫条7可以进一步提高隔音效果,吸音泡沫条7既可以环形间隔设置,也可以单列螺旋间隔设置,均能够达到满意的效果,回型框架11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增大其与聚氨酯块12粘接力的粗糙面层8,使得回型框架11与聚氨酯块12得到了很好的提高,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相邻铝制蜂窝金属体14之间、铝制蜂窝金属体14与回型框架11之间均通过连接杆9连接可以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而不只是单纯的铝制蜂窝金属体14固定在聚氨酯块12上,此种设计可以使得聚氨酯块12能够很好的固化在铝制蜂窝金属体14与连接杆9构成的金属结果上,与聚氨酯块12相辅相成的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