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开盖按钮的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6918发布日期:2018-11-02 21:08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开盖按钮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烹饪器具有很多,诸如电饭煲、电压力煲等。所述电饭煲包括煲体及煲盖,所述煲体内放置有可取出的锅胆。所述煲盖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煲体,所述煲盖的另一端具有第一锁扣件,所述煲体具有可活动的第二锁扣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锁扣件外侧的按钮、设置在所述第二锁扣件内侧的弹性件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锁扣件内侧的支撑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靠于所述第二锁扣件,另一端抵靠于所述支撑件。当所述煲盖盖合于所述煲体时,所述按钮与所述弹性件共同控制所述第二锁扣件与第一锁扣件相锁扣或者分离。所述支撑件用于与所述弹性件抵靠的面为平面,一方面,在所述弹性件的组装过程中,所述弹性件很难组装到位;另一方面,在所述电饭煲的使用过程中,按钮不断的推动所述第二锁扣件活动,所述第二锁扣件推动所述弹性件弹性变形,由于没有限位结构,所述弹性件容易偏离预设的位置,而影响正常开合盖。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开盖按钮的烹饪器具,其开合盖的稳定性较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开盖按钮的烹饪器具,其包括煲体及煲盖,所述煲盖铰接于所述煲体,所述煲盖具有第一锁扣件,所述煲体具有可活动的第二锁扣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锁扣件外侧的按钮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锁扣件内侧的弹性件,当所述煲盖盖合于所述煲体时,所述按钮与所述弹性件共同控制所述第二锁扣件与第一锁扣件相锁扣或者分离,所述煲体还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二锁扣件内侧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或者所述第二锁扣件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与第二锁扣件之间,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收容于所述限位槽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限位槽对所述弹性件限位,一方面,在组装过程中,所述弹性件很容易组装到位,操作人员能够准确的把握组装进度,提高组装效率;另一方面,在所述烹饪器具的使用过程中,所述弹性件不易偏离预设的位置,可以保证开合盖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煲体在所述限位槽的外部设有导引所述弹性件组装至所述限位槽的导引部。所述导引部导引所述弹性件组装入所述限位槽,方便组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引部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导引面,所述两个第一导引面之间形成有导引口,所述两个第一导引面之间的距离在所述导引口处最大。在组装过程中,较大的导引口可以使所述弹性件更容易进入所述两个第一导引面之间,进而被导引至所述限位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引部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导引面,所述两个第一导引面之间形成有导引口,所述限位槽具有槽口,所述导引口朝向所述槽口的侧方,以使所述弹性件侧向组装至所述限位槽。所述导引口朝向槽口的侧方,所述弹性件可以从所述限位槽的侧方组装至所述限位槽,如此设置,对所述限位槽前方的空间的要求较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引部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导引面,所述煲体在所述槽口与所述导引口之间形成有位于所述两个第一导引面之间的第二导引面,所述第二导引面呈倾斜面或者曲面。第二导引面的形成增加了导引腔的空间,倾斜面及曲面设置更加有利于导引所述弹性件的组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引部具有用于阻挡所述弹性件继续移动的阻挡面。当所述弹性件组装至所述限位槽附近时,所述阻挡面可以阻挡所述弹性件向偏离所述限位槽的方向移动,有助于将所述弹性件导引组装至所述限位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具有槽口,所述阻挡面沿着所述槽口的周沿向外延伸且与所述限位槽的内表面平齐。所述阻挡面与所述限位槽的内表面平齐,当所述弹性件组装至所述阻挡面处时,即可滑入所述限位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引部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导引面,所述两个第一导引面在所述槽口的两侧与所述阻挡面相连接。如此设置,所述弹性件可以被顺畅的导引至所述限位槽,而不会出现被卡住等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煲体具有底座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的中环,所述中环向下延伸有所述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具有外表面且形成有向外贯穿所述外表面的所述限位槽,所述阻挡面设置在所述限位槽的上方,所述导引部具有向下开口的导引口。所述限位槽及导引部均设置在所述中环上,无需额外单独设置支撑结构,节约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具有下底面及自所述下底面向上凹设且对应于所述导引口的让位凹口。在所述凹口处,所述弹性件组装无障碍,其可以降低所述弹性件的组装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开盖按钮的烹饪器具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具有开盖按钮的烹饪器具的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具有开盖按钮的烹饪器具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具有开盖按钮的烹饪器具的剖视图。

图5为图4所述具有开盖按钮的烹饪器具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1所述具有开盖按钮的烹饪器具的煲体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7为图6所示具有开盖按钮的烹饪器具的煲体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开盖按钮的烹饪器具的煲体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9为图8所示具有开盖按钮的烹饪器具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开盖按钮的烹饪器具的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开盖按钮的烹饪器具,其包括煲体及煲盖,所述煲盖铰接于所述煲体,所述煲盖具有第一锁扣件,所述煲体具有可活动的第二锁扣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锁扣件外侧的按钮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锁扣件内侧的弹性件,当所述煲盖盖合于所述煲体时,所述按钮与所述弹性件共同控制所述第二锁扣件与第一锁扣件相锁扣或者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还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二锁扣件内侧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或者所述第二锁扣件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与第二锁扣件之间,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收容于所述限位槽内。

所述限位槽对所述弹性件限位,一方面,在组装过程中,所述弹性件很容易组装到位,操作人员能够准确的把握组装进度,可以知道何时已经组装到位,提高组装效率;另一方面,在所述烹饪器具的使用过程中,所述弹性件不易偏离预设的位置,可以保证所述烹饪器具开合盖的稳定性。

第一实施例:

参图1至图3,一种具有开盖按钮4的烹饪器具100,所述烹饪器具100包括煲体101及煲盖102。所述煲体101内放置有可取出的锅胆103,所述锅胆103具有上开口(未图示),所述煲盖102可开合的设置在所述煲体101上,当所述煲盖102盖合于所述煲体101上时,所述煲盖102可以对所述上开口进行密封。所述煲盖102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煲体101,所述煲盖102的另一端具有第一锁扣件1。所述煲体101具有可活动的第二锁扣件2、设置在所述第二锁扣件2外侧的按钮4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锁扣件2内侧的弹性件3。当所述煲盖102盖合于所述煲体101时,所述按钮4与所述弹性件3共同控制所述第二锁扣件2与第一锁扣件1相锁扣或者分离。所述煲体101还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二锁扣件2内侧的支撑件51及设置于所述支撑件51上的限位槽52,所述弹性件3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锁扣件2,所述弹性件3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支撑件51且收容于所述限位槽52内。所述弹性件3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锁扣件2,另一端被所述限位槽52限位,一方面,在组装过程中,所述弹性件3很容易组装到位,操作人员能够准确的把握组装进度,可以知道何时已经组装到位,提高组装效率;另一方面,在所述烹饪器具100的使用过程中,所述弹性件3不易偏离预设的位置,可以保证所述烹饪器具100开合盖的稳定性。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扣件2具有与所述第一锁扣件1相扣持的两个锁扣部21,所述两个锁扣部21间隔设置。所述煲盖102包括内衬104,所述内衬104形成有与所述两个锁扣部21相扣持的两个扣持槽,所述两个扣持槽形成所述第一锁扣件1。设置两个锁扣部21可以保证所述煲体101与煲盖102锁扣牢固且稳定,长期使用,倘若其中一个锁扣部21被损坏,或者锁扣不灵,不会影响所述烹饪器具100的正常使用。

重点参图2、图6至图7,所述煲体101包括底座105及设置在所述底座105上方的中环106,所述底座105包括座体107及夹持在所述座体107与中环106之间的金属外壳罩108。所述金属外壳罩108上设置有贯穿的安装孔109,所述煲体101具有安装于所述安装孔109的装饰件6,所述装饰件具有穿孔61,在所述装饰件6与所述按钮4之间设置有固定弹簧5,所述固定弹簧5可以使所述按钮4稳定的固定,倘若没有固定弹簧5,所述按钮4会比较松垮。所述按钮4还具有穿过所述穿孔61用以推抵所述第二锁扣件2的推动部41,在所述按钮41活动的过程中,所述装饰件6固定于所述金属外壳找108。所述弹性件3优选采用螺旋式弹簧。所述中环106向下延伸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柱50,所述第二锁扣件2的下端铰接于所述两个支撑柱50,且可以围绕铰接点旋转,铰接方式优选采用枢接的方式。所述弹性件3在靠近所述第二锁扣件2的上端安装至所述第二锁扣件2,在上下方向上,所述按钮4在所述弹性件3与铰接点之间的位置推抵所述第二锁扣件2。

重点参图2至图5,图2及图3是所述按钮4未推动所述第二锁扣件2的情形,所述中环106的上方具有保护罩7,此时所述第二锁扣件2的锁扣部21位于所述保护罩7的外侧而可以与所述煲盖102锁扣。图4及图5是所述按钮4推动所述第二锁扣件2后的情形,此时,所述锁扣部21隐藏于所述保护罩7内,所述煲盖102与所述煲体101可以实现分离而开盖,当使用者松开手指后,在所述弹性件3及固定弹簧的作用下,所述第二锁扣件2及按钮会恢复到图2及图3的状态。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51上可以不设置所述限位槽52,而是设置柱状结构,所述弹性件3套设安装于柱状结构上,但该种实施方式需要所述第二锁扣件2具有较大的活动行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可以在所述第二锁扣件2上形成限位槽结构,即弹性件3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支撑件的柱状结构上,所述弹性件3的另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二锁扣件2的限位槽内。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是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作出的进一步改进,具体如下:

参图8至图10,所述煲体101在所述限位槽52的外部设有导引所述弹性件3组装至所述限位槽52的导引部53。所述导引部53导引所述弹性件3组装入所述限位槽52,方便组装。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引部53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导引面531,所述两个第一导引面531之间形成有导引口530,所述两个第一导引面531之间的距离在所述导引口530处最大。在组装过程中,较大的导引口530可以使所述弹性件3更容易进入所述两个第一导引面531之间,进而被导引至所述限位槽52内。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引部53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导引面531,所述两个第一导引面531之间形成有导引口530,所述限位槽52具有槽口520,所述导引口530朝向所述槽口520的侧方(图10中箭头D所指的方向),以使所述弹性件3侧向组装至所述限位槽52。所述导引口530朝向槽口520的侧方,所述弹性件3可以从所述限位槽52的侧方组装至所述限位槽52,如此设置,对所述限位槽52前方的空间的要求较小。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引部53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导引面531,所述支撑件51上形成有位于所述两个第一导引面531之间的第二导引面532,所述第二导引面532位于所述限位槽52与导引口530之间,所述第二导引面532呈倾斜面或者曲面。所述第二导引面532的形成增加了导引腔(未标示)的空间,倾斜面及曲面设置更加有利于导引所述弹性件3的组装。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引部53具有用于阻挡所述弹性件3继续移动的阻挡面533。当所述弹性件3组装至所述限位槽52附近时,所述阻挡面533可以阻挡所述弹性件3向偏离所述限位槽52的方向移动,有助于将所述弹性件3导引组装至所述限位槽52内。所述限位槽52具有槽口520,所述阻挡面533沿着所述槽口520的周沿向外延伸且与所述限位槽52的内表面521平齐。所述阻挡面533与所述限位槽52的内表面521平齐,当所述弹性件3组装至所述阻挡面533处时,即可滑入所述限位槽52内。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引部53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导引面531,所述两个第一导引面531在所述槽口520的两侧与所述阻挡面533相连接。如此设置,所述弹性件3可以被顺畅的导引至所述限位槽52,而不会出现被卡住等问题。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重点参图8及图9,所述中环106向下延伸有所述支撑件51,所述支撑件51具有外表面510且形成有向外贯穿所述外表面510的所述限位槽52,所述导引口530开口向下,所述阻挡面533设置在所述槽口520的上方。所述限位槽52及导引部53均设置在所述中环106上,无需额外单独设置支撑结构,节约成本。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重点参图8及图9,所述支撑件51具有下底面511及自所述下底面511向上凹设且对应于所述导引口530的让位凹口512。在所述凹口512处,所述弹性件3组装无障碍,其可以降低所述弹性件3的组装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