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5838发布日期:2018-11-07 20:30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保温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用品,特别涉及一种保温杯。



背景技术:

保温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保温饮具,它一般由外壳、内胆、软塞和上盖构成,内胆固定安装于外壳内,软塞用于封堵内胆口以对其进行密封保温,上盖罩于软塞外部并连接于外壳以保持内胆口及软塞的清洁。

公告号为CN2746829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保温杯,包括其包括双层保温杯体以及与之盖合的杯盖,并且在保温杯体的外表面上设置一层保温层,通过杯盖密封能够进行保温,且由其图得知,其杯盖内部设置有密封的密封凸块,而在保温杯体内设置凸环,让杯盖上的密封凸块与凸环在杯盖旋拧密封时进行抵触密封。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直接将密封凸块压到凸环上,然后旋拧杯盖进行密封,此时,由于密封凸块与凸环进行密封,在杯盖旋拧的过程中,会带动密封凸块进行旋转,从而让密封凸块与凸环之间存在摩擦,从而让密封凸块在使用时间长后不能够继续进行密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杯,其通过先旋拧后密封的方式让密封部件的使用寿命增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保温杯,包括杯体以及杯盖,所述杯盖上设置有杯塞,所述杯塞与杯盖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杯塞位置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穿设在杯盖上的转轴以及安装在转轴上的套管,所述套管与杯塞固定连接,且转轴驱动套管沿其轴线方向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杯体与杯盖进行旋拧,并且通过杯塞的设置,让其能够与杯体进行密封,采用转轴以及套管,在转轴转动时,套管会进行上下滑动,进而带动杯塞进行上下滑动,从而实现杯体的密封,同时,在操作时,先通过杯盖旋拧,然后再转动转轴,让杯塞进行下移密封,从而让杯塞与杯体之间在密封时不会产生摩擦,进而让杯塞的使用寿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延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管与转轴螺纹连接,所述套管与杯盖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套管转动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套管上的限位槽以及置于杯盖上的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置于限位槽内且沿限位槽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结构能够让套管不会转动,只能够进行滑动,从而让杯塞只能够进行轴向移动。限制块和限制槽的设置让限位条只能够沿限位槽进行滑动,而不会让其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杯盖上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与转轴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块的设置增加了转轴的力臂,旋拧时,所需要的力减小,从而在旋拧转轴时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与转动块通过插接固定,且转轴与转动块之间设置卡紧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插接以及卡紧结构让转轴与转动块不会转动,同时方便转动块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转动块上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上穿设有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与固定孔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螺栓穿设在连接套上并且与固定孔进行螺纹紧固,从而让转轴与转动块之间进一步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杯盖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杯体的杯口置于连接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槽内安装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槽的设置让杯口与杯盖之间的连接密封性增强。而在连接槽内设置密封圈能够让连接槽与杯口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杯体内设置有凸环,所述杯塞与凸环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环的设置能够让杯塞与其抵触,进而让杯塞与杯体进行密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转动机构让杯塞与杯体密封时不会让其发生摩擦,进而让杯塞的使用寿命比较长;2、采用连接槽以及密封圈的设置,让杯盖与杯体之间的密封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杯盖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杯体;11、真空层;12、凸环;13、杯口;2、杯盖;21、连接槽;22、密封圈;3、杯塞;31、固定板;32、密封套;33、安装螺栓;4、转动机构;41、转轴;42、套管;43、固定孔;44、固定螺栓;45、凸缘;5、限位结构;51、限位槽;52、限位条;6、转动块;61、连接套;7、卡紧结构;71、卡槽;72、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保温杯,如图1所示,包括杯体1以及杯盖2,杯盖2可以直接通过旋拧的方式固定到杯体1上。在杯盖2上设置有杯塞3,通过杯塞3与杯体1进行配合密封。在杯塞3与杯盖2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杯塞3位置的转动机构4,通过转动机构4让杯塞3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对杯体1进行密封。在密封的过程中,先将杯盖2与杯体1进行固定,然后在通过转动机构4让杯塞3下滑与杯体1进行抵触,达到密封的目的。

如图1和图2所示,杯体1一般采用双层结构,让其内部形成真空层11,让杯体1的保温效果更好。为了进一步提高保温密封效果,在杯盖2上设置有连接槽21,杯体1的杯口13置于连接槽21内,并且在连接槽21内设置密封圈22,让杯口13与密封圈22进行抵触,达到进一步密封。另外,在杯塞3与杯体1进行密封时,为了让杯塞3与杯体1抵触的力增大,让其密封效果更好,在杯体1内壁上设置凸环12,让杯塞3与凸环12在密封时抵触。

如图1和图2所示,转动机构4包括穿设在杯盖2上的转轴41以及安装在转轴41上的套管42,套管42与杯塞3固定连接,让杯塞3跟随套管42一起滑动,且转轴41驱动套管42沿其轴线方向移动,让杯塞3跟随套管42进行移动,对杯体1进行密封。套管42与转轴41螺纹连接,并且在套管42与杯盖2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套管42转动的限位结构5,通过旋动转轴41,让套管42在螺纹的作用下实现沿其轴线方向移动的目的。

如图2所示,限位结构5包括设置在套管42上的限位槽51以及置于杯盖2上的限位条52,限位条52置于限位槽51内且沿限位槽51滑动,进而让套管42实现沿其轴线进行移动的目的。另外,为了方便转轴41的转动,杯盖2上设置有转动块6,转动块6与转轴41固定连接。在转动块6上设置有连接套61,让转轴41直接插入到转动块6内,并且通过卡紧结构7(参照图3)让其出现相互转动的情况。

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卡紧结构7包括开设在转轴41外壁上的卡块72以及置于连接套61内壁上的卡槽71,通过卡块72置于卡槽71内进行固定,另外,卡槽71和卡块72的位置可以相互替换。在转轴41上设置有固定孔43,连接套61上穿设有固定螺栓44且固定螺栓44与固定孔43螺纹连接,进而让转轴41不会与转动块6脱离。

为了让转轴41不会被转动块6拉出杯盖2,如图2和图3所示,在转轴41上设置凸缘45,通过凸缘45与杯盖2抵触,并且将套管42与凸缘45进行螺纹连接。杯塞3包括中间的固定板31以及套设在固定板31上的密封套32,密封套32与凸环12进行抵触(参照图1),密封套32一般采用橡胶构成,固定板31通过安装螺栓33与套管42进行固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