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升降马鞍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6828发布日期:2018-09-07 22:08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具,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升降马鞍椅。



背景技术:

与普通座椅相比,马鞍椅特殊的构造,能够让使用者在坐的过程中保持自然前倾,脊椎自然挺直,全身肌肉放松平衡。

但是,现有的马鞍椅不能够同时实现普通座椅与马鞍椅之间的功能转换,目前的马鞍座椅设计弧度固定,座板的设计不符合人体生理构造,没有融合人体工学设计,舒适度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升降马鞍椅,结构新颖,能够实现普通座椅与马鞍椅座椅的功能互换,座板优化设置,融合人体工学设计,符合人体的生理构造习惯。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电动升降马鞍椅,包括座板和升降装置,座板包括中座板,中座板的下端设置支承柱,中座板的前后左右四个面分别连接着前座板、后座板、左座板以及右座板,中座板、前座板、后座板、左座板以及右座板形成倒三角形。

进一步优选,升降装置包括两组电动推杆,一组电动推杆的上端连接着Y型推杆A,另一组电动推杆的上端连接着Y型推杆B,Y型推杆A的上端分别与左、右座板相连接,Y型推杆B的上端分别与前、后座板相连接。

进一步优选,Y型推杆A和Y型推杆B均包括上连杆、斜杆以及下连杆,所述上连杆、斜杆包括两组,对称设置。

进一步优选,上连杆、斜杆以及下连杆一体成型。

进一步优选,座板的下端均设置挂耳,上连杆活动安装在挂耳内。

进一步优选,中座板和前座板的中部设置透气网。

进一步优选,座板的上部加装表面皮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座板设计合理,当座板处于同一水平面时,座板基本呈倒三角形,人坐在上边较为舒适,当前、后座板上移,左、右座板下移时,座椅转变成马鞍状,由于是倒三角形设计,人体可以将腿部放置在左、右座板的两侧,进行支撑,符合人体的生理构造,另外,可以通过调节电动推杆来实现升降,简便而省力,能够实现普通座椅到马鞍椅座椅的功能互换,中座板的中部加装透气网,透气而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座板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平放主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平放侧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Y型推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座板;2、透气网;3、前座板;4、中座板;5、右座板;6、后座板;7、挂耳;8、Y型推杆A;9、电动推杆;10、支承柱;11、Y型推杆B;12、铰链轴;13、上连杆;14、斜杆;15、下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升降马鞍椅,包括控制开关、座板和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与控制开关通过导线相连接,座板包括中座板4,中座板4的下端设置支承柱10,支承柱10与中座板4固定相接,中座板4的前后左右四个面分别连接着前座板3、后座板6、左座板1以及右座板5,具体的采用铰接的方式,可以在座板之间设置铰链轴12进行铰接,中座板4、前座板3、后座板6、左座板1以及右座板5形成倒三角形,座板的边角呈圆弧状,安全而舒适。

升降装置包括两组电动推杆9,电动推杆9固定在支承柱10上,一组电动推杆9的上端连接着Y型推杆A8,另一组电动推杆9的上端连接着Y型推杆B11,Y型推杆A8的上端分别与左、右座板1、5相连接,Y型推杆B11的上端分别与前、后座板3、6相连接,Y型推杆A8和Y型推杆B11均包括上连杆13、斜杆14以及下连杆15,所述上连杆13、斜杆14包括两组,对称设置,与左、右座板1、5相接的电动推杆9位于另一电动推杆9的侧下方,呈高低位设置,具体的,下连杆15和电动推杆9之间通过铰链轴12相接,座板的下端均设置挂耳7,上连杆13活动安装在挂耳7内,上连杆13的上端和挂耳7的中部设置通孔,通孔内插装铰链轴12。

其中,上连杆13、斜杆14以及下连杆15一体成型;中座板4和前座板3的中部设置透气网2,起到透气的作用,增加舒适度;座板的上部加装表面皮革,可选用高弹性材料,使整个座板板外表呈一体化结构。

另外,电动推杆9可以用起同等作用的液压杆等代替。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

呈普通座椅的状态时,各座板处于水平状态,人坐上去即可,想要成马鞍状时,打开控制开关,与前、后座板3、6相连接的电动推杆9向上升起,从而实现前、后座板3、6绕中座板4的侧边向上旋转,而与左、右座板1、5相连接的电动推杆9向下落下,从而实现左、右座板1、5绕中座板4的侧边向下旋转,整体形成马鞍状,另外,座板旋转的角度可调,使用起来更加舒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