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7818发布日期:2019-03-19 21:0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电水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水壶。



背景技术:

电水壶由于具有加热快、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逐渐成为居家生活中使用非常频繁的家用小电器。

电水壶一般包括:壶身及电源底座,所述壶身与所述电源底座电耦合连接;其中,所述壶身包括:内胆,所述内胆形成有储水腔,且所述内胆的上方设置有上开口,所述上开口用于供水进出所述储水腔。电水壶还包括:加热装置、电源开关及控制器,控制器与加热装置、电源开关电连接;电源开关能够通过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通电产热,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通过内胆传递给储水腔中的饮用水,从而,实现对饮用水加热。

为了避免电水壶出现空烧现象,内胆中的水量一般都要大于等于500 毫升,普通用户日常中一次的饮水量为200毫升,因此,当用户下次饮水时,内胆中的水通常已经冷却;用户若要再次饮用热水,需要电水壶再次烧水,不仅浪费电能,并且,反复沸腾的水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升高,不利于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水壶,能克服一个以上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水壶,包括:壶身;所述壶身包括:真空内胆,所述真空内胆具有储水腔,所述真空内胆的顶端设置有壶口,所述真空内胆上还设置有进水孔,所述壶口处设置有出水孔;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形成有加热腔;循环装置,所述循环装置设置在所述加热腔与所述储水腔之间;其中,所述真空内胆的储水腔中的水经所述进水孔进入所述加热管的加热腔,所述加热管的加热腔中的水经所述出水孔进入所述真空内胆的储水腔中;所述循环装置能够为水在所述加热腔与储水腔之间的循环提供动力。

通过设置具有壶口的真空内胆,在真空内胆上设置进水孔,在真空内胆的壶口处设置出水孔,并通过设置循环装置,在循环装置提供的动力作用下,真空内胆的储水腔中的水能够经进水孔进入加热管的加热腔,加热腔中被加热的水也能够由出水孔进入储水腔,如此循环,直至真空内胆中的水加热完毕,加热管停止加热,由于真空内胆能够大大减少真空内胆中的被加热好的水的热量的散失,在较长的时间段内,用户需要再次加热即可饮用到热水,不仅节约了电能,还避免用户饮用反复沸腾的水,有利于用户的身体健康。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内胆包括:两层不锈钢内胆,两层所述不锈钢内胆之间设置有真空层。

通过设置具有两层不锈钢内胆的真空内胆,在实现其保温功能的同时,还能够降低电水壶的重量,保证电水壶便携性,并降低电水壶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装置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首端与所述真空内胆的进水孔密封配合;水泵,所述水泵控制所述真空内胆的水在加热腔和储水腔之间循环;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末端形成所述出水孔。

如此设置,不仅便于循环装置与真空内胆及加热装置的装配,水泵的设置位置也更加灵活,利于电水壶的结构更加紧凑。此外,通过将出水管的末端直接与真空内胆的壶口连通,能够减少在真空内胆上的开孔数量,从而,能够提高真空内胆的密封性,并简化真空内胆的加工工艺。

进一步地,所述水泵连接在所述真空内胆的进水孔与加热管之间;或者,所述水泵连接在所述加热管与所述真空内胆的出水孔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内胆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安装环,所述进水管的首端套设在所述安装环上。

进水管的首端端套设在所述安装环上,如此,进水管的末端流出的水不会向上流入进水管与安装环之间的间隙,从而提高了电水壶的密封性能,并且有助于延长真空内胆外侧的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真空内胆的顶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出水孔穿过所述凹槽并向下弯折伸向所述真空内胆。通过将出水管设置在真空内胆的顶端的凹槽中,实现对出水管的末端的定位,保证出水管的末端流出的水能够全部进入储水腔;并且,能够使得壶口的上表面保持平齐。通过将出水管的出水口伸入真空内胆并向下弯折设置,能够保证出水管的出水端流出的水完全进入储水腔,避免了水从出水管与真空内胆的侧壁的顶端之间泄露。

进一步,所述壶身还包括: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真空内胆的一侧,且沿所述真空内胆的轴向延伸;所述手柄组件与所述真空内胆之间形成有避让空间,所述出水管设置在所述避让空间中。

通过减少设置在真空内胆外围的外壳,将手柄组件直接设置在真空内胆的一侧,能够减轻电水壶的重量,降低电水壶的生产成本;通过将出水管设置在手柄组件与真空内胆之间的避让空间中,能够避免出水管暴露在外导致的腐蚀或者损坏,从而能够延长出水管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电水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手柄组件的顶端设置有沿所述真空内胆的径向且向内延伸的第一遮挡部,所述第一遮挡部位于所述出水孔的上方,从而将出水管隐藏在第一遮挡部的下方。

进一步,所述第一遮挡部背离所述手柄组件的一端设置有沿所述真空内胆的轴向且向下延伸的第二遮挡部,所述第一遮挡部与第二遮挡部共同形成固定空间,所述出水管的末端设置在所述固定空间中。

如此设置,实现对出水管的末端的定位的同时,还能够完全遮蔽出水管,使得出水管完全被隐藏。

进一步,所述壶身还包括:底盖,所述底盖设置在所述真空内胆下方,所述底盖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加热管及水泵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

通过将加热管及水泵设置在真空内胆下方,在保证电水壶的具有更大容量的同时,还能够使得电水壶的结构更加紧凑;通过设置底盖,底盖能够与真空内胆形成密闭的容纳空间,能够避免设置在真空内胆与底盖之间的加热管、水泵等受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中真空内胆、加热管及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壶身;110-真空内胆;111-进水孔;112-出水孔;113-壶口;114- 安装环;120-手柄组件;130-加热管;140-循环装置;141-进水管;142- 水泵;143-出水管;150壶盖;160-底盖;170-温度传感器;180-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水壶,包括:壶身100;壶身100包括:真空内胆110,真空内胆110具有储水腔,真空内胆110的顶端设置有壶口 113,真空内胆110上还设置有进水孔111,壶口113处设置有进水孔112;加热管130,加热管130形成有加热腔;循环装置140,循环装置140设置在加热腔与储水腔之间。

其中,真空内胆110的储水腔中的水经进水孔111进入加热管130的加热腔,加热管130的加热腔中的水经进水孔112进入真空内胆110的储水腔中;循环装置140能够为水在加热腔与储水腔之间的循环提供动力。

具体地,真空内胆110包括两层以上的不锈钢内胆,相邻的两层不锈钢内胆之间设置有真空层。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电水壶的重量,提高电水壶的便携性,降低电水壶的生产成本,真空内胆110设置为两层,本实施例以此为例对电水壶的结构进行说明。

两层不锈钢内胆分别为:内层不锈钢内胆、外层不锈钢内胆;内层不锈钢内胆为顶端设置有开口的柱状结构,外层不锈钢内胆也为顶端设置有开口的柱状结构,内层不锈钢内胆设置在外层不锈钢内胆中,内层不锈钢内胆与外层不锈钢内胆之间形成环形间隙,对该环形间隙进行抽真空处理形成真空层,且内层不锈钢内胆与外层不锈钢内胆的顶端密封连接。其中,内层不锈钢内胆形成储水腔,内层不锈钢内胆顶端的开口为壶口113。

由于真空层中,气体密度也降低,气体分子之间、气体分子与不锈钢内胆之间的碰撞频率和强度大大降低,从而减少了内层不锈钢内胆与外层不锈钢内胆之间的热传导,实现真空内胆110的隔热保温作用。

为了进一步体改真空内胆110的保温作用,可以在不锈钢内胆上涂抹水银,以阻止辐射传热。例如:可以在内层不锈钢内胆的外表面和/或外层不锈钢内胆的内表面涂抹水银。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真空内胆110的外侧可以围设有外壳,外壳为上开口的柱形结构,真空内胆110设置在外壳内,外壳的上开口与真空内胆110的储水腔连通,外壳的上开口与真空内胆110的上开口共同形成壶口113;壶口113处可开闭地设置有壶盖150,例如:壶盖150与外壳转动连接,以使壶盖150旋转打开时,露出壶口113。外壳上设置有壶嘴及手柄组件120,且壶嘴及手柄组件120设置在外壳上相对的两侧;手柄组件 120上设置有开盖开关,开盖开关用于控制壶盖150的开闭。此时,电源开关可以设置在外壳上,或者设置在电源底座上。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由于真空内胆110的真空层本身具有隔热作用,即使真空内胆110的储水腔中是热水,真空内胆110的外层不锈钢内胆的温度也不会烫伤用户,因此,真空内胆110的外围可以不用设置柱形的外壳,以减小电水壶的重量。

此时,电水壶的手柄组件120直接与真空内胆110固定连接。手柄组件 120具体与真空内胆110的侧壁固定连接,且沿真空内胆110的轴向延伸;其中,固定连接方式可以为粘接、卡接、螺接或者焊接等。并且,壶口113 处的壶盖150与手柄组件120的顶端旋转连接。手柄组件120上设置有开盖开关,开盖开关用于控制壶盖150的开闭。其中,电源开关可以设置在手柄组件120上,或者设置在电源底座上。

进水孔111可以设置在真空内胆110的侧壁上,例如:当真空内胆110 的水量下限是500毫升,真空内胆110中具有500毫升的饮用水时,以真空内胆110的底壁的上表面为基准面,饮用水达到一定的高度,进水孔111的设置位置需要低于该高度,以保证在电水壶的加热过程中,有饮用水能够从进水孔111中流出。

或者,进水孔111设置在真空内胆110的底壁上,不仅储水腔中的饮用水能够顺利从进水孔111流出,而且储水腔中的饮用水都能够从进水孔111 进入加热管130的加热腔中,从而使得加热更均匀。进水孔111可以设置在真空内胆110的底壁的中部,也可以设置在真空内胆110的底壁的边缘,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加热管130为中空结构,其中空部分形成加热腔;加热管130可以为不锈钢加热管130或者石英管,其中,不锈钢加热管130中可以嵌设有电热丝,石英管上可以设置有电热膜;为了增大加热腔的容量,提高电水壶的工作效率,加热管130可以设置为弧形,或者加热管130为具有多个弯折部的弯折结构。当然,加热管130的结构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此处只是举例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只要其能够形成加热腔并实现加热功能即可。

其中,加热管130的两端分别能够与储水腔连通,其中一端为由储水腔进入加热腔的首端,另一端为由加热腔进入储水腔的末端。例如:加热管130 的首端可以直接与真空内胆110上的进水孔111连接,以使储水腔中的水能够进入加热腔加热;加热管130的末端与循环装置140连接,循环装置140 将加热腔中的水输送至储水腔。

此外,加热管130还可以设置有保护电路,以保证加热管130能够正常实现其功能,延长加热管130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对于保护电路的具体结构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或者采用保护电路的常规设置。

循环装置140主要是实现储水腔与加热腔之间的水循环,以将储水腔中的水运输至加热腔,由加热管130加热,并将加热腔中加热的水运输到储水腔中,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加热完成。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通过设置具有壶口113的真空内胆110,在真空内胆110上设置进水孔111,在壶口113处设置出水孔112,如此,在循环装置140的动力作用下,真空内胆110的储水腔中的水能够经过进水孔111 进入加热管130的加热腔,加热腔中被加热的水也能够经过进水孔112进入储水腔,如此循环,直至真空内胆110中的水加热完毕,加热管130停止加热,由于真空内胆110能够大大减少真空内胆110中的被加热好的水的热量的散失,在较长的时间段内,用户需要再次加热即可饮用到热水,不仅节约了电能,还避免用户饮用反复沸腾的水,有利于用户的身体健康。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中真空内胆、加热管及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照图2-3,请继续参照图1,下面对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中的循环装置14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进一步地,循环装置140包括:进水管141,进水管141主要用于将储水腔中水输送至加热腔;出水管143,出水管143主要将加热腔中的水输送至储水腔,出水管143的末端形成出水孔112;水泵142,主要用于为水在加热腔与储水腔之间的循环提供动力。

其中,以进水管141进水的一端为首端、出水的一端为末端;水泵142 进水的一端为进水端、出水的一端为出水端;出水管143进水的一端为首端、出水的一端为末端。水泵142还与电水壶的控制器电连接,以使控制器能控制水泵142的启动或者停止。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水泵142可以连接在进水孔111与加热管130之间,例如:水泵142可以连接在进水管141与真空内胆110之间,水泵142的进水端与真空内胆110的进水孔111连接,水泵142的出水端与出水管143的首端连接,出水管143的末端与加热管130的首端连接。水泵142将真空内胆110中的水抽入进水管141,并使得进水管141中的水具有一定的压力,该压力足以使得进水管141中的水进入加热腔,并从加热腔经出水管143进入储水腔。

又例如:水泵142可以设置在进水管141与加热管130之间,水泵142 的进水端与进水管141的末端连接,水泵142的出水端与加热管130的首端连接,进水管141的首端与真空内胆110的进水孔111连接。如此设置,水泵142在电水壶中的设置位置更加灵活,便于将电水壶的结构设置的更加紧凑。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水泵可以连接在加热管130与出水孔112之间,例如:水泵142可以设置在出水管143与加热管130之间,水泵142的进水端与加热管130的末端连接,水泵142的出水端与出水管143 的首端连接,出水管143的末首端与真空内胆110连通。

本实施例以水泵142可以设置在进水管141与加热管130之间为例。进水管141的首端与进水孔111连接且密封配合。例如:如图3所示,进水管 141的首端可以插设在真空内胆110的进水孔111中;此时,进水管141的首端与进水孔111过盈配合,或者与进水孔111之间设置一个以上的密封圈。

又例如:如图2所示,当进水孔111设置在真空内胆110的底壁上时,由于水在自身重力以及水泵142的作用下是向下流动的,因此,真空内胆110 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安装环114,进水管141的首端套设在安装环114上,如此,进水管141的首端流出的水不会向上流入进水管141与安装环114之间的间隙。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进水管141与安装环114之间可以过盈配合或者设置有密封圈。

水泵142的设置位置并不限于此,例如:水泵142的进水端与出水端可以均连接有出水管143,本实施例中的出水管143也不限于一个。

出水管143的首端与加热管130的末端连接,出水管143的末端与储水腔连通,以将加热腔中加热好的水运输至储水腔。其中,当真空内胆110设置有外壳时,出水管143容置在真空内胆110与外壳之间的环形间隙中;当真空内胆110外侧只设置有手柄组件120时,手柄组件120与真空内胆110 之间形成有避让空间,出水管143设置在避让空间中。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真空内胆110上可以设置有回流孔,回流孔可以设置在真空内胆110的侧壁上,出水管143的末端可以插设在回流孔中,且出水管143的末端与回流孔密封配合。由于电水壶一般设置有水量上限,该水量上限对于与一个特定的高度,回流孔的设置位置需要大于等于该高度,以避免储水腔中的水经回流孔流向加热腔。

其中,出水管143的末端还可以向内伸出真空内胆110且向下弯折设置。如此设置,能够保证出水管143的末端流出的水能够全部流入储水腔,避免了出水管143流出的水经出水管143与回流孔之间的间隙泄露。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出水管143延伸至真空内胆110 的壶口113处,出水管143形成出水孔112。如此设置,能够减少在真空内胆110中再开设其它的孔,从而保证真空内胆110的密封性,保护真空内胆 110外侧的电气元件。

出水管143的出水孔112穿过壶口113并伸入真空内胆110,且伸入真空内胆110的部分向下弯折设置,以保证出水管143的末端流出的水能够全部流入储水腔,避免了出水管143流出的水经出水管143与真空内胆110的侧壁的顶端之间的间隙泄露。

可选地,真空内胆110的侧壁的顶端可以设置有凹槽,出水管143可以卡设在凹槽中,以实现对进水管141的定位,避免进水管141来回移动导致的泄露;并且,通过设置凹槽,还有助于保证壶口113的上表面的平齐,便于壶盖150与真空内胆110的配合。此时,出水孔112穿过凹槽伸向真空内胆110。

本实施例中,以真空内胆110外只设有手柄组件120为例:手柄组件120 顶端高于真空内胆110的顶端;手柄组件120的顶端设置有沿真空内胆110 的径向且向内延伸的第一遮挡部,第一遮挡部具体为板状或结构,其沿出水管143的周向的截面可以为U型,以将出水管143夹持在第一遮挡部与真空内胆110的顶端之间,从而更好地固定出水管143末端的出水孔112,同时,能够遮挡出水管143,以免出水管143暴露在外。

第一遮挡部背离手柄组件120的一端设置有沿真空内胆110的轴向且向下延伸的第二遮挡部,第二遮挡部的结构可以与第一遮挡部的结构相似,或者,第二遮挡部为环形结构,第二遮挡部用于固定并遮挡出水管143的末端向下弯折的弯折部。

本实施例中,第一遮挡部与第二遮挡部共同形成固定空间,出水管143 的末端隐藏设置在固定空间中,以免出水管143暴露。

当然,本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壶盖150实现对出水管143的进一步固定。例如:当壶盖150关闭时,壶盖150遮蔽壶口113,同时,壶盖150将出水管143压持在凹槽中或者压持在真空内胆110的顶端面上。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电水壶的结构更加紧凑,同时,具有更大的储水腔,将加热管130及水泵142设置在真空内胆110的下方。

此时,进水孔111也设置在真空内胆110的底壁上,能够缩短进水孔111 与加热管130的首端之间的距离,从而简化电水壶中的管路,使得电水壶的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地,真空内胆110的下方设置有底盖160,底盖160具有环形的侧壁以设置在侧壁下端的底壁,底盖160的侧壁及底壁共同形成容纳空间,加热管130、水泵142等均可以设置在容纳空间中。

其中,底盖160与真空内胆110固定连接,例如:底盖160与真空内胆 110粘接、螺接或者卡接,同时,底盖160与真空内胆110的连接区域还要设置密封圈或者密封胶,以保证真空内胆110与底盖160之间的容纳空间的密闭性。

此外,当壶身110的下方设置有电源底座时,底盖160上还可以设置有上耦合器,电源底座上设置有下耦合器,通过上耦合器与下耦合器的配合实现底盖160与电源底座的电耦合连接。

进一步地,电水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70,温度传感器170用于检测真空内胆110中的水的温度。为了在避免温度传感器170占用储水腔的空间的同时,还能够保证温度传感器170测量的精确性,将温度传感器170设置在水泵142的进水端。

温度传感器170与电水壶的控制器电连接,温度传感器170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该温度信号判断真空内胆110中的水的温度是否达到设定值;若达到,则控制加热管130停止加热;若没有达到,则加热管130继续加热,直至真空内胆110中的水的温度达到设定值。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手柄组件120的上表面可以为平面,以便于在手柄组件120的上表面设置电源开关、开盖开关等控制开关180;其中,开关可以为常见的按键式开关,或者旋钮式开关,也可以为触摸屏上的虚拟键。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为:

当电水壶通过电源开关接收到用户的加热指令之后,控制器控制水泵142 启动并控制加热管130通电;水泵142将储水腔中的水经进水孔111及进水管141抽入加热腔,加热管130开始对加热腔中的水加热,加热腔中加热的水经由出水管143及出水孔112进入储水腔中,如此循环;在上述循环过程中,温度传感器170实时或者间隔地检测进入水泵142中的水的温度,当该温度达到设定值时,由控制器控制加热管130停止加热,并控制水泵142关闭,加热完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