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焖烧提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8550发布日期:2019-06-26 01:01阅读:16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焖烧提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焖烧提锅。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都在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无法每顿都在家里吃饭,但是在外吃饭又会有花销大、卫生情况难以保证、饭菜不合口味等问题。于是,带饭去公司、去学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可带饭的餐盒或者保温容器,供人们带饭使用,使用者需要将食物准备好放入带饭容器中,保温好的餐盒可以让食物直接在餐点食用,但是需要提前做好饭菜,而有些需要经过加热处理,比如微波炉加热,但如果公司或者学校没有置备加热设备,就无法携带需加热的饭菜,携带的饭菜放在餐盒内也容易串味,造成食物口感的改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焖烧提锅,可自行焖烧饭菜,简单方便,且饭菜不串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焖烧提锅,其包括:

锅盖,所述锅盖表面设有用于配合手指旋转锅盖的指槽;

锅体,所述锅体与所述锅盖为螺纹连接,并配合形成密闭的锅身,所述锅体和所述锅盖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锅体包括内锅体和外锅体,所述内锅体和外锅体之间为抽真空的中空夹层,所述内锅体内部套装有将锅体内腔分割成多个容腔的内置锅格,每个所述锅格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防溢盖,所述防溢盖设于所述锅盖内部,用于罩设在所述锅体的锅口处对所述锅体及所述锅格进行密封;以及,

把手,与所述锅体相连,可通过提起所述把手来提起整个锅身。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使用螺纹连接并配合形成密闭锅身的锅体和锅盖,锅体包括内锅体和外锅体的锅体,内锅体和外锅体之间为抽真空的中空夹层,内锅体内部套装有将锅体内腔分割成多个容腔的内置锅格,锅格之间设有密封圈,并在锅盖内部设置防溢盖用于罩设在锅体的锅口处对锅体及锅格进行密封,从而可以让焖烧提锅实现操作简单方便的焖烧饭菜,且焖烧的饭菜不串味,设置防溢盖也可以防止携带过程中饭菜汤汁的溢出,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焖烧提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焖烧提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焖烧提锅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焖烧提锅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焖烧提锅,包括锅盖100、锅体200、防溢盖300以及把手400。锅盖100表面设有用于配合手指旋转锅盖100的指槽110;锅体200与锅盖100为螺纹连接,并配合形成密闭的锅身,锅体200和锅盖100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圈120,锅体200包括内锅体 210和外锅体220,内锅体210和外锅体220之间为抽真空的中空夹层230,内锅体210内部套装有将锅体200内腔分割成多个容腔的内置锅格240,每个锅格 240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241;防溢盖300设于锅盖100内部,用于罩设在锅体200的锅口处对锅体200及锅格240进行密封;把手400锅体200相连,可通过提起把手400来提起整个锅身。

具体地,锅盖100与锅体200位螺纹连接,锅盖100合起拧在锅体200上就组成整个焖烧提锅的锅身,锅体200通过采用轴真空的中空夹层230的内锅体210和外锅体220结构,使得锅体200具有很好的保温效果。锅格240是套装在锅体200内腔,一般设置有多个锅格240,可以放置多种饭菜,每个锅格 240之间都设有第二密封圈241,可以在焖烧饭菜的时候防止各个锅格240内的不同饭菜相互串味,保证饭菜的口感。设置罩设在锅体200的锅口处对锅体200 及锅格240进行密封的防溢盖300,可以防止在携带过程中,锅体200内部携带的饭菜的汤汁溢出,在锅盖100内溅撒得到处都是,不方便清洗。同时,在锅盖100表面设置指槽110,可以让使用者通过指槽110着力来拧开锅盖100,因为一般焖烧提锅直径相对来说比较大,如果不通过辅助着力的结构不容易拧开 (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来实现锅盖100与锅体200的闭合,例如锅盖 100与锅体200配合卡紧等方式)。指槽110可以是设置在锅盖100表面靠近中间的凹槽,供使用者伸入手指配合旋转锅盖100。具体实现中,只需将可焖烧的食材放入锅体200或锅格240内,倒入沸水,根据食材的类别来确定焖煮时间,例如,焖鸡蛋参考使用30-60min,焖米粥参考2-3h,焖面条参考30-60min等。锅盖100可以在食用的时候替代碗来盛放饭菜,方便实用。

具体地,通过使用螺纹连接并配合形成密闭锅身的锅体和锅盖,锅体包括内锅体和外锅体的锅体,内锅体和外锅体之间为抽真空的中空夹层,内锅体内部套装有将锅体内腔分割成多个容腔的内置锅格,锅格之间设有密封圈,并在锅盖内部设置防溢盖用于罩设在锅体的锅口处对锅体及锅格进行密封,从而可以让焖烧提锅实现操作简单方便的焖烧饭菜,且焖烧的饭菜不串味,设置防溢盖也可以防止携带过程中饭菜汤汁的溢出,实用性强。

进一步地,参见图1和图2所示,锅体200和锅盖100的形状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计。

参见图4所示,进一步地,锅格240的开口处设有向外翻卷以支撑在锅体 200开口的卷边242。

进一步地,第二密封圈241设于卷边242的下方。

具体地,锅格240通过设置外翻卷的卷边242来实现挂套在锅体200内,卷边242的直径大于锅体200开口的直径,故可以搭在锅体200的开口处,第二密封圈241设置在卷边242的下方,如此锅格240与锅体200的内腔之间便被第二密封圈241密封隔开,同时再套上新增的锅格240时,新增的锅格240 的第二密封圈241继续将下方的锅格240密封分割开,实现多个独立密封的小容腔。

进一步地,锅格240的开口处设有用于取出锅格240的指扣243。

具体地,设置指扣243可以方便在食用时取出锅格240,指扣243可以是设置在锅格240口部的一个环状凸起,或者是锅格240表面的凹槽,用于方便对锅格240着力取出锅格240.

进一步地,每个锅格240的外壁设有纹槽。

具体地,设置纹槽可以避免锅格240之间或者锅格240与锅体之间接触的表面紧贴而不易取出。

进一步地,防溢盖300和锅格240上设有可开闭的气孔。

具体地,防溢盖300和锅格240之间的密封效果在锅体200内部温度降温的情况下会造成一定的吸力,不容易打开,设置可开闭气孔可以在需要取出防溢盖300和锅格240时让内外气压平衡,方便取出,具体实现中可例如采用排气阀来实现。

进一步地,防溢盖300与锅体400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