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饭锅蒸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9985发布日期:2018-10-12 21:56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用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的电饭锅蒸盆。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电饭锅一般都配有蒸笼,在煮饭的同时蒸其它食物,但这种蒸笼底部有很多孔,不能放置蒸煮的菜肴,尤其是汤类食物,为了解决此问题,人们在蒸笼里放碗盘,但电饭锅内置蒸笼一般容积较小,能放进去的碗盘所装食物就很少,还有碗盘是间接受热,食物蒸熟较慢,由于蒸笼沒有导流机构,电饭锅内的米汤和蒸汽水会流进食物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容积大,起热快,米汤不会溢进、蒸汽水也不会滴进食物的一种电饭锅蒸盆。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饭锅蒸盆包括蒸盆主体、内盒和蒸盆盖,所述蒸盆主体为与电饭锅内胆相配合的圆盆体,蒸盆主体包括蒸盆底、蒸盆边、蒸盆翻边、空心筒和内盒托条,所述蒸盆底中间有空洞、外围有蒸盆边,所述蒸盆边上面连接蒸盆翻边,所述蒸盒翻边与电饭锅内胆边重合相扣,所述空心筒为连接在蒸盆底中间空洞边上的空心圆筒体,所述内盒托条为横连在空心筒底部的窄扁条;

所述内盒为放置在空心筒内的圆筒体,内盒包括内盒底、内盒边,所述内盒底与内盒托条接触,所述内盒边与空心筒之间有间隙;

所述蒸盆盖为覆盖在蒸盆主体上面的圆盘体,蒸盆盖包括盖体、水槽、水沟、扣边、中孔,所述蒸盆盖面上设置有一条环型水槽和数条水沟、水槽和水沟相连通,所述扣边为圆型圈、扣边与蒸盆中心筒相扣合,所述中孔为扣边的内空,所述扣边的内空与蒸盆空心筒内空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盒做成圆筒型或梅花型,所述内盒高度超过蒸盆主体和蒸盆盖的高度,便于提取内盒。

所述蒸盆主体和内盒以食品级的不锈钢和铝材制成,蒸盆盖可采用食品级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好,蒸菜、烧菜、煮饭同时进行,电饭锅内温度高,一饭两菜同时熟,即节约能源,又节约劳动时间,尤其适合工作时间紧张的上班族使用。

附图说明

图1电饭锅蒸盆的结构侧面图。

图2蒸盆主体侧面图。

图3为内盒的侧面图。

图4为蒸盆盖的侧面图。

图5为蒸盆盖平面图。

图中:蒸盆主体1,蒸盆底2,蒸盆边3,蒸盆翻边4,空心筒5,内盒托条6,内盒7,内盆底8,内盒边9,蒸盆盖10,扣边11,水槽12,水沟13,中孔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电饭锅蒸盆包括蒸盆主体1、内盒7和蒸盆盖 10,所述蒸盆主体1为圆盆体,蒸盆主体1包括蒸盆底2,蒸盆边3、蒸盆翻边4、空心筒5和内盒托条6,所述蒸盆底 2中间有空心筒5、外围有蒸盆边3,蒸盆边3上面有蒸盆翻边4,蒸盆翻边4与电饭锅内胆边重合相扣,空心筒5底部设置内盒托条6,所述内盒7为圆筒体,内盒7包括内盒底 8和内盒边9,内盒7放置在空心筒5内的内盒托条6上,内盒7高于空心筒5,内盒7与空心筒5之间留有出蒸汽的间隙,所述蒸盆盖10包括扣边11、水槽12、水沟13、中孔 14,扣边11与空心筒5相扣接,水槽12与水沟13相连通。电饭锅煮饭时,蒸盆主体1放置在电饭锅内胆上,蒸盆翻边 4与电饭锅内胆边重合相扣,蒸盆主体1和内盒7分别放上不同食物,蒸盆盖10盖在蒸盒主体1面上,蒸盆盖10上的扣边11与空心筒5相扣接,电饭锅内的蒸汽通过出空心筒5 与内盒7之间的间隙出来,蒸汽夹带着米汤溢出来顺着蒸盆盖10上的水槽12水沟13空心筒5流回电饭锅内,同时电饭锅盖上的汽水滴也掉进蒸盆盖10上也回流到电饭锅内,内盒7的上沿口冒出中孔14,便于提取内盒。饭锅内的饭熟了,打开锅盖,用五指抓住内盒7高出的上沿口取出内盒7,再提出蒸盆盖10和蒸盆主体1。

由于整个蒸盆主体1和内盒6都在蒸汽的热效力包围中,而且电饭锅密封好,锅内温度高,食物熟得非常快。

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员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