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蒸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2291发布日期:2019-01-22 21:45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组合式蒸笼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组合式蒸笼。



背景技术:

蒸笼起源于汉代,是汉族饮食文化的一朵奇葩,属于炊具。以竹、木、铁皮等制成,主要用来蒸制食物。在中式厨房中,属于不可或缺的烹调用具,现有笼屉因笼屉间距固定,面对过高的蒸制材料时,会出现挤压的情况,影响蒸制效果和视觉效果,而单纯的高笼屉,在日常蒸制中,会消耗过多的热量,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笼屉不适合蒸制过高原材料、浪费能源等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蒸笼,使得适合蒸制过高原材料、不浪费能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组合式蒸笼,所述组合式蒸笼包括锅体、锅盖、蒸圈、蒸篦,所述锅体为弧形锅底,方形或圆形锅沿的锅体,蒸圈为与锅体的锅沿形状相同的筒状体结构,位于锅体上部,蒸篦为与蒸圈形状相同的片状体结构,位于蒸圈内部下方,锅盖为盖状体结构,位于蒸圈上部。

还包括蒸圈下沿,蒸篦搭口,所述蒸圈下沿为位于蒸圈底部且由上向下向内收缩的环状体结构,蒸篦搭口为位于蒸圈下沿底部内侧的环形片状体结构,且蒸篦搭口外沿与蒸篦外径相同。

还包括蒸篦搭口,所述蒸篦搭口为位于蒸圈下沿底部内侧的环形片状体结构,或为蒸圈下沿底部内侧的方形片状体结构,数量为3个,沿蒸圈下沿底部内侧等距离排列。

还包括导水孔、通气孔,所述导水孔为位于蒸篦上的上宽下窄的圆形通孔,其中一个位于蒸篦中央,其他的沿蒸篦边缘等距离排列,通气孔为位于蒸篦上的圆形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蒸制过高原材料时,只需将两层笼屉叠加,并取下上层笼屉的蒸篦,即可形成一个足够高的空间,如有需要,可以叠加3层甚至更多。

2、本实用新型在日常使用时,仍为单层笼屉,节约了大型笼屉需要的更多能源。

3、本实用新型在蒸篦上部有导水槽,并且导水槽顶端都有上宽下窄的导水孔,可以在蒸制过程中导走冷凝水,使食材不会因积水发生泡发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蒸笼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蒸笼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组合式蒸笼的实施例1,

实施例1:

一种组合式蒸笼,组合式蒸笼包括锅体1、锅盖2、蒸圈3、蒸篦4,所述锅体为弧形锅底,圆形锅沿的锅体,蒸圈为圆形锅沿的筒状体结构,位于锅体上部,蒸篦为圆形片状体结构,位于蒸圈内部下方,锅盖为盖状体结构,位于蒸圈上部。

还包括蒸圈下沿5,所述蒸圈下沿为位于蒸圈底部且由上向下向内收缩的环状体结构。

还包括蒸篦搭口6,所述蒸篦搭口为位于蒸圈下沿底部内侧的环形片状体结构。

还包括导水孔7、通气孔8,所述导水孔为位于蒸篦上的上宽下窄的圆形通孔,其中一个位于蒸篦中央,其他的沿蒸篦边缘等距离排列,通气孔为位于蒸篦上的圆形通孔。

实施例2

蒸篦搭口6为蒸圈下沿底部内侧的方形片状体结构,数量为3个,沿蒸圈下沿底部内侧等距离排列,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锅体1为弧形锅底,方形锅沿的锅体,蒸圈3为方形的筒状体结构,位于锅体上部,蒸篦4为方形的片状体结构,其余同实施例1。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